2.2世界的地形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高山滑雪是在大自然中的山坡上进行的雪上运动,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是滑雪运动的象征与精华,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在北京延庆区小海坨山举行。读图“小海坨山地区等高线分布”(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①处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乙滑雪道的走向大致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西走向
3.对图中小海坨山滑雪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滑雪道落差均超过900米 B.山顶终年有积雪
C.甲、丙道陡缓状况完全一致 D.丁道坡度最平缓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沿32°N绘制下图,用以显示中国在这一条线上地势起伏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上图在“地图家族”中的名字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地形平面图 D.地形鸟瞰图
5.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通常用哪种颜色表示( )
A.白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五一”假期,气候适宜,是一年中难得的出游时节,趁着假期,带娃去周边度假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五一”假期正值我国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7.小王夫妇带十岁的孩子来到一处景区。景区的地形如上图。他们选择最合适的登山线路是( )
A.AD线 B.BD线 C.CD线
8.关于图中a、b两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地的海拔是400m B.b地的海拔在200~300m之间 C.a、b两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250m
某年暑假,广州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读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研学线路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8米 B.265米
C.300米 D.473米
10.研学线路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陡崖 B.山峰 C.山脊 D.山谷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利用假期在昆明西山区大墨雨村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该地理兴趣小组研学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研学路线经过的山峰甲海拔在2230~2260米之间 B.山峰甲在山峰丁的东南方向
C.研学路线图上距离为10cm,实地路程有500米 D.墨雨村位于水库上游
12.右上图为研学小组在山峰甲附近岩层中挖到的远古时期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里一直是陆地
C.当地由陆地变成了海洋 D.三叶虫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如下图是黄冈市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5月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春风拂面。某校初二的学生进行春游野炊活动,队伍登山路线是从B处出发,沿图中直线L前进,最后在A地进行野炊,完成下列小题。
13.关于这次春游活动,下列判断不可信的是( )
A.队伍登山路线依次经过了山脊、山顶、鞍部、山顶
B.到达乙处后,小明同学蓦然回首,感慨的说,“对面那座山头看起来很近,但我们走了近5千米,太累了。
C.同学们选址A处作为野炊营地,是因为此处较为平坦且有水源
D.一阵清风吹来,炊烟袅袅北去,同学们心旷神怡
14.下面是小明沿图中直线L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023年4月13日由我国设计、建设的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南站、老挝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实现了中国和老挝间的“双向奔赴”。图为中老铁路磨憨—万象段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够反映磨憨—万象段铁路沿线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16.老挝( )
A.首都万象沿河分布 B.气候夏季凉爽、旱雨季分明
C.矿产丰富、煤炭储量大 D.经济较发达,拆迁代价高
二、解答题
17.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北方某地区实地考察。根据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山峰A处与B点两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米。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2中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图1中的 处(填字母和名称)。
(3)考察途中同学们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E、F两地的 处。
(4)该地区计划在C处建设水库大坝,请你分析此处建设大坝的有利条件是 。大坝建成后,需搬迁的村庄是 。
(5)图3是该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厂照片,图中风力发电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图1中的 (填字母)地。
18.【地理实践实行合一】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署假时间前往云南省某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发现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 这一地图要素。
(2)同学们考察后发现,①、②的地形部位是 ,④的地形类型为 。
(3)在考察过程中,若③地的气温为10℃,则②地的气温应介于 ℃之间。
(4)同学们测量了该地河流的流速,发现流速较快更适合漂流的河流是 。
(5)同学们发砚该等高线地形图中有一处错误,其中A、B、C三条河流当中, (填字母)河流是实际不存在的,原因是 。
19.读北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北京市地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E点地形部位名称是:
(2)图中AB和CD可能发育小溪流的是 ,理由是 。
(3)点A与点H的相对高度是 米,两点的图上距离约为4cm,则实际距离是 米。
(4)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中心。
(5)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临我国的内海—— 海。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 。
20.成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都江堰进行研学活动。图是都江堰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进入景区后,在景区高处俯瞰景区全貌。A、B、C、D四点中,最有利于俯瞰景区全貌的是 点。
(2)从二王庙到玉垒山公园一侧,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B点与怀古亭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3)同学们研究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后,得出结论:①②③④四处的流水,仅 处通过的流水向方向 进入成都平原,进行农业灌溉。
(4)读图,简述飞沙堰的作用: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A正确。等高线凸向高处为谷,位于两座山之间相对低洼处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排除BCD。故选A。
2.图中可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示乙滑雪道的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故选A。
3.根据图中相邻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等高距为100m,根据计算相对高度的公式:d (n-1) ≤落差≤(n+1),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两点间有效等高线数量,图片上起点终点间等高线数量都为9条,带入公式,可以判断落差 均超过800m,A错误。 北京夏季气温在25℃以上,山顶的气温会在 0℃以上,山顶夏季无积雪,B错误。 甲、丙道陡缓状况不完全一致, C错误。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而丁路线等高线分布最稀疏,最平缓,D正确。 故选D。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4.B 5.C
【解析】4.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地表现出地面的起伏、地势的变化和坡度的陡级,还能形象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由图可知,图中表现我国地势特征,为地形剖面图,B正确;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A错误;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平面地形图又分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C错误;地形鸟瞰图根据透视原理,用高视点透视法从高处某一点俯视地面起伏绘制成的立体图,D错误。故选B。
5.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海洋为蓝色(如太平洋),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绿色,低山丘陵(例如山东丘陵)为黄色,山地和高原(如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用棕褐色,白色表示积雪、冰川(如喜马拉雅山脉)。图中A海拔在200米以下,为平原,平原用绿色表示,故选C。
【点睛】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海洋为蓝色(如太平洋),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绿色,低山丘陵(例如山东丘陵)为黄色,山地和高原(如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如喜马拉雅山脉)。
6.A 7.B 8.C
【解析】6.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四季的变化。3、4、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10、11月为北半球的秋季,12、1、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因此,“五一”假期正值我国的春季,A正确,BC错误;故选A。
7.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图可知,BD线等高线最为稀疏,坡度较缓,适合登山,B正确,AC错误;故选B。
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也是两地的高度差;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米,a地的海拔是400m,A正确;b地的海拔在200~300m之间,B正确;a、b两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在100米~200米之间,C错误;故选C。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如判读海拔、计算相对高度,判断等高线图的地形部位,应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工农业布局、水库选址、交通选线等。
9.B 10.D
【解析】9.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丙地的海拔高度为300米-350米之间,丁地的海拔高度为600米,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范围在250米-300米之间,选项中只有B265米符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读图可知,研学路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为山谷,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等高线出现闭合的曲线,中间数值高的部位为山顶,中间数值低的部位为盆地;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部位为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11.B 12.A
【解析】1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山峰甲在山峰丁的东南方向,B正确,图中比例尺为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故研学路线图上距离为10厘米时,实地距离为5000米,C错误,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墨鱼村在水库的下游,D错误,故选B。
12.在山峰甲附近岩层中挖到的远古时期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因为地壳运动变成陆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
13.B 14.D
【解析】13.读图可知,队伍登山路线依次经过了B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甲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乙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5×250米=625米,故B错误,符合题意。A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附近有山谷,能形成河流,有水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5月份为北半球的春季,此时的春风属于偏南风,炊烟飘去偏北方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定,沿图中直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最西侧的山顶海拔在280米以上,是登山路线最高处,从B到L地势起伏状况为低-高-低-高-低,所以其中正确的一项是D图。故选D。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15.B 16.A
【解析】15.读图可得,磨憨海拔大约是1000米,地势较高;中段湄公河附近、万象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综上所述,B所示剖面图符合题意。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6.由图可知,老挝首都万象沿湄公河分布,A正确;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图中信息不能看出老挝的煤炭资源丰富,C错误;老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错误。故选A。
【点睛】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分为中国段和老挝段,其中中国段为玉磨铁路。
17.(1)250
(2)D陡崖
(3)E
(4) 处在盆地出口处,施工容易,工程量小,集水面积大 乙村
(5) 山脊 F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 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 A 海拔为550-600米, B 海拔为350-400米,相对高度为150-250米,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250米。
(2) 图2中玻璃栈道景观,应是陡崖。出现在图1中的 D 处。 D 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
(3) 读图可知, E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F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标志应设置在 E 山谷处,避免遭受洪水危害。
(4)水库的选择要求在峡谷处,而在峡谷上游地区要有口袋形洼地,能够蓄水。故应该选在 C 处。口袋形洼地内大量农田、村庄会被淹没,乙村需要搬迁。
(5)由图可知,该风力发电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读图可知, F 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风力发电机分布在 F 处。
18.(1)比例尺
(2) 山峰 盆地
(3)6.4-7.6
(4)C
(5) A A处为山脊,不能发育成小河。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5道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五种地形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详解】(1)地图三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比例尺这一地图要素。
(2)读图可知,①②处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地形部位为山峰。④地中间低,四周高,地形类型为盆地。
(3)图中等高距为100米,③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②地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最大值1000-400=600米,最小值 900-500=400米,若③地的气温为10℃,根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则②地的气温最低约为10-(1000-400) ÷100x0.6=6.4℃,最高约为10-(900-500) ÷100x0.6=7.6℃,由此可知,则②地的气温应介于6.4-7.6℃之间。
(4)读图可知,B、C两处为山谷,易发育成小河,B、C两处相比,C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更适合漂流。
(5)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处易发育成河流,读图可知,A处为山脊,不能发育成小河。
19.(1)陡崖
(2) CD 山谷更容易形成河流
(3) 100 800
(4)政治
(5) 渤 西北高、东南低
【分析】本题以某等高线地形图、北京市地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等高线特点、相对高度与比例尺的计算、北京的城市地位、地形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掌握程度。
【详解】(1)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E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2)图中AB和CD中,CD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地形,可能发育成河流,AB处是山脊,不太可能形成河流;要到达山顶A点处,AB、CD两线中,选择AB更省力,因为此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
(3)图中A点的海拔是426米,H的海拔是326米,所以两处的相对高度是426-326=100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中A、H两点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4×20000=80000厘米,即800米。
(4)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国际交往中心,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5)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北端,东临我国的内海渤海,北京市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地势影响,所以流经北京市的主要自然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0.(1)B
(2) 山脊 150
(3) ④ 东南
(4)溢洪(排沙)
【分析】本大题以都江堰景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都江堰的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同学们进入景区后,在景区高处俯瞰景区全貌。A、B、C、D四点中,最有利于俯瞰景区全貌的是 B点,因为B点海拔最高,而且俯瞰景区视野开阔,一览无遗。
(2)从二王庙到玉垒山公园一侧,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B点海拔为900米,怀古亭的海拔为750米,两地相对高度约为150米。
(3)同学们研究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后,得出结论:①②③④四处的流水,仅④处通过的流水至灌渠向东南方向进入成都平原,进行农业灌溉,形成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4)读图可知,飞沙堰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