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界的海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②坡度平缓③水深较浅④表面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海洋底部最深的部位是( )
A.大陆架 B.海盆 C.海沟 D.大陆坡
2023年6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污试运行,国际社会表示强烈担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沿河地区 C.东京附近 D.北海道岛
4.日本核污水排入海洋,直接危害是( )
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导致火山地震频发 C.海洋运输完全停滞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②地东临印度洋
C.③地位于大洋洲 D.④地位于南温带
6.我国某企业拟将一批通信设备通过海运从上海运送至④地,最短航线须经过( )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位于马来群岛的巴厘岛是著名的度假胜地。读马来群岛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7.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位于( )
A.亚洲东南部 B.非洲东南部
C.欧洲东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8.图中①海峡( )
A.是土耳其海峡
B.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C.位于热带
D.是欧洲到非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读世界10万吨级以上在航货船图,完成下面小题。
9.10万吨级以上在航货船大多集中在( )
A.大西洋西岸 B.北冰洋沿岸 C.印度洋南岸 D.太平洋西岸
10.图示航线为我国从欧洲进口货物的海上航线,该航线依次经过( )
A.好望角—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C.白令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
读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世界主要渔场分布情况是( )
A.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渔场分布密集 B.北冰洋沿岸没有渔场分布
C.非洲和大洋洲东岸渔场分布密集 D.世界各大洲都有渔场分布
12.【2022年版课标新增】海洋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下列属于对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是( )
①进行海上石油开采②在海底发现化石③开发浮潜旅游④铺设海底电缆线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14.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东半球的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文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无污染的海域中,最适宜温度为16~18℃。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其三文鱼出口占国际市场约50%,中国95%的进口三文鱼几乎都来自挪威。近年来,挪威面临近海三文鱼养殖密度过大、鱼病频发等问题。据此读挪威及周边海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品质优越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落后,海水洁净 B.海水冷而纯净
C.海岸曲折,峡湾众多 D.海水温度高,鱼类饵料丰富
17.挪威三文鱼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根本原因是( )
A.海域面积较小 B.野生三文鱼减少
C.市场需求增加 D.养殖技术进步
二、解答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宝库,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日本进口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东地区。
材料二中东石油分布图、中东地区石油外运航线图和日本工业分布简图
(1)据图可知,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①是 (国家),该国居民以 人种为主。
(2)图中航线C经过② 海峡,简述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3)据图可知,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 ,形成该分布特点的有利条件是 。
材料三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运动员村广场由来自日本不同地区的4万块木材搭建而成,可拆卸再利用;奖牌用废旧手机和家电回收提炼的金属制成。
(4)上述材料体现了日本倡导的生活理念是 。
(5)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东地区在稳定石油生产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计划。试分析其原因: 。
(6)2021年4月,日本政府计划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废水,引起国际社会、周边国家及日本民众的严重关切。如果核污染废水排入海洋,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19.日本从2023年春季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尽管当地渔民与周边国家对此表示担忧,但日方表示,经评估,核废水不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位于我国的 (填“东”或“西”)面。
(2)日本的首都是 。你认为日本排放的核废水主要污染 洋。
(3)日本建有55座核电站,位居世界第三,建如此多的核电站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 。日本工业发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便于进口资源出口产品。
(4)你是否赞同日本政府的说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观点: ;
理由: 。
20.区域认知话大洲。读东西半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 条纬线和 条经线。
(2)B大洋被由五个大洲环抱,他们分别是 (填数字)。
(3)四大洋中,纬度最高、温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和名称)。
(4)M国被称为“火山王国”,其火山多发原因是: 。
(5)浩瀚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巨大的宝藏,举例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资源: (举一例即可)。
21.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位于地球最北端的是 洋,位于地球最南端的是 洲。
(2)A 洲与B欧洲陆地相连,分界线是 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3)A与C 洲的分界线是② 运河;D洲与E洲的分界线是③ 运河;A与D的分界线是 海峡。
(4)海洋被称为“蓝色的宝库”。那么你能列举海洋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吗?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水区,一般水深在200米以内,坡度比较缓,多渔业资源,油气资源,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海沟是位于海洋中两壁较陡、较为狭长、水深大于5000米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海岭又称海脊,有时也称海底山脉;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中央海岭,或称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洋盆是海洋底部的低洼地带。
3.A 4.D
【解析】3.由图可知,日本的核电站数量较多,多分布在太平洋和日本海沿岸,主所以要分布在沿海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直接导致海洋产品受到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D正确。全球全球气候变暖由于温室气体造成的,火山、地震由板块运动产生的,不会破坏海洋运输,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较强。因此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5.D 6.C
【解析】5.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②地东临太平洋,B错误;③地位于东南亚,C错误;④位于非洲最南端,位于南温带,D正确。故选D。
6.④地位于非洲最南端,通过海运从上海送至④地,最短航线需要经过我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C正确;土耳其海峡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为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ABD错误。故选C。
【点睛】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看,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7.A 8.C
【解析】7.读图可知,马来群岛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属于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图中①是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C正确;不是欧洲到非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9.D 10.B
【解析】9.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读图可知,10万吨级以上在航货船大多集中在太平洋西岸,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0.读图可知,我国从欧洲进口货物航线经过的海峡和运河依次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B正确;好望角在非洲最南端,排除A;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分界线,排除CD。故选B。
【点睛】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人们把全球的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个大洋,按其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11.A 12.C
【解析】11.由图可知,根据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渔场分布密集,A正确;北冰洋沿岸有渔场分布,B错误;非洲、大洋洲东岸渔场分布稀疏,C错误;南极洲没有渔场分布,D错误。故选A。
12.结合所学知识,海洋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海上开采石油、开发浮潜旅游、铺设海底电缆都属于人类对海洋合理的开发和利用,①③④属于;发现化石与海洋的开发利用无关,②不属于。故选C。
【点睛】海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资源,海洋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海洋生物资源、海盐、石油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等。海洋促进了人类的物资交流,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运输的物资,绝大多数是通过海洋运输实现的。
13.D 14.A 15.D
【解析】13.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板块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弧后盆地和海岸山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读图可知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都不临印度洋,故①正确;都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②正确;中国、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上,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日本和英国属于岛国,故③错误;美国位于西半球,其他国家位于东半球,故④错误。故选A。
15.探测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可以绘制更清晰准确的海洋地图,故①错误;深海环境极端且特殊,马里亚纳海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故②正确;深海沟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故③正确;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1.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各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3.在两个板块交界处,如果是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果碰撞运动,常常形成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
16.B 17.C
【解析】16.与世界大渔场相比,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品质优越的主要原因是受北冰洋南下冷海水影响,海水冷而纯净,B正确; 工业落后,与肉质鲜美、品质优越无关,A错误;海岸曲折,峡湾众多不影响鱼类品质,C错误;鱼类饵料丰富是世界大渔场共同特点,与肉质鲜美、品质优越无关,D错误。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选B。
17.题干中提到其三文鱼出口占国际市场约50%为根本原因,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与产量。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选C。
【点睛】海岸带的开发的主要方式有: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沿海港口和城市建设、海洋旅游及海洋空间利用。
18.(1) 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沙特阿拉伯 白色
(2) 马六甲 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 太平洋工业地带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
(5)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污染环境;中东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是清洁能源
(6)污染海水;海洋生物死亡或变异;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分析】本大题以中东石油分布图、中东地区石油外运航线图和日本工业分布简图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及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线路、日本的工业、生活理念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①是沙特阿拉伯,该国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2)读图可知,图中航线C经过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非常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3)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集中于太平洋沿岸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形成该分布特点的有利条件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读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日本倡导的生活理念是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
(5)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数量会越来越少,石油的使用造成污染环境;中东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是清洁能源,提高经济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
(6)核废水排入大海后,会对海洋造成持续性的严重危害,对人类的生存也是毁灭性的打击,使海洋生物死亡或变异,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
19.(1)东
(2) 东京 太平
(3) 匮乏 濑户内海沿岸及太平洋
(4) 不赞同 理由:核废水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污染;污染沿海湿地;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恐慌等。
【分析】本大题以日本政区图和日本核废水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日本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经济发展、工业以及排放核废水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1)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判读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图可知,日本位于我国的东面。
(2)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位于本州岛。日本核电站位于本州岛,靠近太平洋,日本排放的核废水最后会排入太平洋,所以日本排放的核废水主要污染太平洋。
(3)日本地域狭小,煤、石油等能源匮乏,为保证能源供应,日本建设了许多核电站。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该地区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4)不赞同日本政府说法。核废水排入海洋,必将对整个海洋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也将对全球海洋环境带来威胁,其放射性物质将很快扩散至太平洋的大半个区域,并蔓延至全球海域,严重危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生长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恐慌。
20.(1) 1 2
(2)①②③④⑦
(3)A北冰洋
(4)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5)生物资源、矿物资源、能源资源等
【分析】本题以东西半球略图为材料,涉及经线与纬线、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世界最冷的大洋、印度尼西亚多火山的原因、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资源等,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图中有20°W和160°E两条经线,赤道一条纬线。
(2)B大洋是大西洋,被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⑦南极洲所环抱。
(3)四大洋中,北冰洋的纬度最高,因为是极点唯一穿过的大洋,由于纬度最高,故气温最低,A为北冰洋,B为大西洋,C为太平洋,D为印度洋。
(4)M国是印度尼西亚,具有“火山之国”的美誉,其火山多发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5)生物资源:海洋是众多生物的家园,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如鱼类、虾蟹、贝类和海藻等。这些资源不仅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医药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对象。能源资源:石油和天然气:海底油气田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之一。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海浪能、潮汐能、海流能和温差能等,这些是清洁的能源,对减少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积极作用。矿物资源: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如盐、沙、砾石、磷酸盐、锰结核和海底热液喷口附近的硫化物等。
21.(1) 北冰 南极
(2) 亚 乌拉尔
(3) 非 苏伊士 巴拿马 白令
(4)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鱼盐资源、能源资源;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了空间资源,促进了世界各地间的物质交流。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海陆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洲大洋分布、大洲的分界线、海洋资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大洋是北冰洋,北冰洋被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所环抱;位于最南端的大洲是南极洲,南美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
(2)图中A表示的亚洲与B表示的欧洲陆地相连形成亚欧大陆,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3)C大洲是非洲,A亚洲与该大洲的分界线是②表示的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D表示的北美洲与E表示的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A亚洲与D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海底油气资源、航运资源、空间资源和景观资源等。人们利用它们发展捕捞与养殖业、制取海盐、制药、采掘油气、修建港口和航道、填海造陆、发展旅游等。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了空间资源,促进了世界各地间的物质交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