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七下9.3 巴西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西和期末)亚马孙河流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三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区人烟稀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它( )
A.保持水土 B.释放氧气 C.物种丰富 D.涵养水源
2.下列关于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毁林开荒,发展农业 B.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C.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D.招商引资,大力采伐
【答案】1.B
2.C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的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破坏热带雨林使得全球变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它能够释放氧气,净化空气,B正确。
故答案为:B
2.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具有多种效益,大力的砍伐雨林将会导致全球变暖,但是亚马孙雨林也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正确的做法是采育结合、多种经营,C正确,AB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3七下·久治期末)下列哪个国家有“咖啡王国”之称( )
A.巴西 B.美国 C.澳大利亚 D.印度尼西亚
【答案】A
【知识点】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且多山地,降水丰富,排水良好,适合种植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
故答案为:A。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023七下·梅州期末)读“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从气候方面看是因为( )
A.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B.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 D.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5.关于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热带雨林生态旅游 ②禁止开发热带雨林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在热带雨林大量修路,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6.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B.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盛产咖啡、苹果
【答案】4.A
5.D
6.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4.亚马孙河流经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故答案为:A。
5.对于热带雨林应该以保护为主,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进行发展,但完全禁止开发和完全不顾环境过度开发都是不可取的;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答案为:D。
6.A.巴西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A错误;
B.巴西的混血人种较多,但还是以白种人为主,B错误;
C.巴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C正确;
D.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适合种植咖啡等热带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红山期末)甘蔗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甲国东南部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国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国( )
A.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B.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
C.甲国居民多通用英语,信奉基督教
D.甲国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8.甲国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东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9.下列属于巴西传统文化的是( )
A.桑巴舞 B.鼓舞 C.斗牛舞 D.竹竿舞
【答案】7.D
8.A
9.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7.A.读图可知甲为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不濒临太平洋,A错误;
B.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错误;
C.巴西的居民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C错误;
D.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D正确;
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东南部是甘蔗种植区,乙醇厂靠近原料产地;
故答案为:A。
9.巴西的传统文化是足球,桑巴舞和狂欢节;
故答案为:A。
10.(2023七下·铁锋期末)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人口的突出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巴西咖啡、柑橘、油棕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D.巴西占一半以上的是混血种人
【答案】A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分析】A.巴西人口最突出的特征是混血人种数量多,A正确;
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错误;
C.巴西咖啡产量居首位,C错误;
D.巴西的人种复杂,混血人种在40%,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023七下·长沙期末)甘蔗喜热、喜光,对水分需求量大,是世界重要的糖料经济作物。糖类原料生产乙醇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是燃料乙醇(酒精)的发展方向,巴西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读“巴西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巴西大力发展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主要原因是盛产( )
A.甘蔗 B.香蕉 C.可可 D.大豆
12.巴西制造业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
③靠近首都,科学技术发达 ④港口多,海上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1.A
12.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盛产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人口、农业,工业以及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1.由材料可知,糖类原料可生产乙醇,由此可知巴西大力发展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主要是盛产甘蔗,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2.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靠近首都、科学技术发达,且港口多、海上交通便利, ①③④正确,由图可知,巴西铁矿和煤矿资源并不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②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宜兴期末)下图为巴西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从地理位置看,该国被两条重要的纬线穿过( )
A.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B.赤道和北回归线
C.赤道和南回归线 D.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14.图中A河流是( )
A.刚果河 B.亚马孙河 C.密西西比河 D.尼罗河
15.图中显示该国种植农产品丰富,下列属于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的是( )
A.咖啡 B.柑橘 C.甘蔗 D.天然橡胶
【答案】13.C
14.B
15.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开发较早。
13.巴西大部分领土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热带面积广大,因此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故答案为:C。
14.A河流为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故答案为:B。
15.巴西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是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被称为“咖啡王国”,故答案为:A。
(2023七下·汶上期末)读巴西矿产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巴西北部的植被主要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温带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7.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内陆 B.东南部沿海 C.西部内陆 D.西南部内陆
18.图中信息说明,巴西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主要是( )
①钢铁工业 ②食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6.B
17.B
18.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16.巴西北部是亚马孙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B。
17.读图可知,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故答案为:B。
18.读图可知,巴西的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符合题意的是①④,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安丘期末)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农牧业发达,经济实力居南美洲首位,矿产、土地、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公司在巴西境内独立投资建设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线路,该线路可将巴西北部美丽山水电站的电能直接输送到东南部。下图示意巴西地形及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C.石油资源丰富 D.地势北高南低
20.巴西政府将电能输送到东南,是因为东南地区( )
A.环境优美,游客众多
B.经济落后,刺激该地区经济增长
C.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
D.里约热内卢是巴西首都
21.巴西政府对环保要求十分严格,输电线路建设中,建设者们要( )
①聘请各领域的环保专家全面评估工程
②保护沿途大片的温带草原,防止土地荒漠化
③保护古老的动物鸸鹋、树袋熊等动物栖息地
④保护美丽山附近的原始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9.B
20.C
21.C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19.巴西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西部没有临太平洋。A错误。
巴西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B正确。
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能源矿产石油和煤不足。C错误。
巴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20.巴西东南部为巴西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发达。故答案为:C。
21.在输电线路建设中,应该考虑到雨林环境的保护。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 鸸鹋、树袋熊属于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故答案为:C。
22.(2023七下·宣汉期末)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符合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巴西概况
【解析】【分析】亚马孙平原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故答案为:D。
【点评】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咖啡、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2023七下·阳春期末)巴西位于西半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读巴西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自然景观是( )
A.苔原景观 B.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C.热带草原景观 D.热带雨林景观
24.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高寒 B.雨热同期 C.气候湿热 D.气候温凉
25.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但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繁花似锦,其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
A.巴西高原 B.大西洋沿岸 C.高纬度地区 D.亚马孙平原
26.在巴西,能欣赏到的当地特有的舞蹈是( )
A.芭蕾舞 B.孔雀舞 C.肚皮舞 D.桑巴舞
【答案】23.D
24.C
25.A
26.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3.亚马孙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景观;
故答案为:D。
24.巴西纬度低,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故答案为:C。
25.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该地所以位于热带,但是气候比较适宜;
故答案为:A。
26.巴西人热情奔放,足球,桑巴舞和狂欢节都是该地的特色;
故答案为:D。
27.(2023七下·丹江口期末)“古老的玛雅文明、热情洋溢的桑巴舞、通宵达旦的狂欢节、世界一流的足球队……”这些信息让我们联想到的国家是( )
A.英国 B.阿根廷 C.巴西 D.美国
【答案】C
【知识点】巴西概况
【解析】【分析】巴西的特色是桑巴舞,狂欢节和足球;
故答案为:C。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023七下·贵阳期末)生物能源主要包括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可替代汽油、石化柴油等燃料。图1为2019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占比,图2为2019年全球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据此完成问题。
28.2019年,巴西( )
A.生物柴油产量占比最大 B.生物柴油产量仅次于欧洲
C.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最大 D.酒精燃料产量仅次于美国
29.巴西发展生物能源有利于( )
①保障能源安全②促进旅游观光③减少汽油消耗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巴西大力开发生物能源可能会导致( )
A.公路和铁路遭到破坏 B.石油短缺
C.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 D.过度放牧
【答案】28.D
29.C
30.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2019年巴西生物柴油产量和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情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生物能源是指以农林废物资源、工业废物资源、城市垃圾资源为原料,添加木炭粉、粘合油剂、助燃剂等添加剂复合而成,包括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
(3)生物能源按照原料的化学性质可分为:糖类、淀粉和木质纤维素物质。按照原料的来源可分为: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为农作物秸秆、薪柴和柴草,农林加工废弃物,木屑、谷壳和果壳;人畜粪便和生活有机物等;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和废渣等;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为能源用途的农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资源。
28.读图分析可知, 2019年,巴西:
A. 生物柴油产量占比最小,A不符合题意;
B.生物柴油产量仅次于美国,B不符合题意;
C.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最大的是美国,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料产量仅次于美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9.根据题意可知,生物能源主要包括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可替代汽油、石化柴油等燃料。 因此巴西发展生物能源有利于①保障能源安全,③减少汽油消耗,④促进经济发展。但不会②促进旅游观光。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根据题意可知,生物能源主要包括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巴西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能源。 因此巴西大力开发生物能源可能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宜阳期末)图是巴西主要河流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31.亚马孙河流域分布有面积广阔的
A.荒漠 B.草原 C.雨林 D.针叶林
32.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A.北部 B.中部 C.西部 D.东南部
33.巴西境内的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密西西比河
【答案】31.C
32.D
33.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点评】(1)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2)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最大的的海港是里约热内卢。
(3)亚马孙河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量超过1.5万条。
31.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有面积广阔的热带雨林。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读图分析可知, 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因为该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开发早。故D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3.巴西境内的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34.(2023七下·翁源期末)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这里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全球气候,改善大气等重要作用。但这块雨林正在遭受大肆的砍伐和破坏,保护好这片雨林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图为巴西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任意列举两条热带雨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试请解释其原因。
(3)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主要原因是 。
(4)你认为怎样才能较好地保护好巴西的热带雨林?请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1)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2)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支流多,河流的流程长。
(3)终年高温多雨,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
(4)增加森林保护执法人员数量;帮助居民放弃伐木产业,转而从事旅游业;划定一定的保护区,禁止进入及开发。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涵养水源;
(2)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补给量大,其支流众多,流程长,所以导致水量巨大;
(3)亚马孙平原上有着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且生态环境原始危险,非常不适合居住;
(4)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可以加强监测和管理,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适度合理的开发等;
故答案为:(1)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气候有调节作用;(2)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支流多,河流的流程长;(3)终年高温多雨,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4)增加森林保护执法人员数量;帮助居民放弃伐木产业,转而从事旅游业;划定一定的保护区,禁止进入及开发。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5.(2023七下·莫力达瓦期末)读日本、巴西、俄罗斯三国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首都是 ,俄罗斯最重要的海港城市是 。
(2)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是 (一点即可)。
(3)俄罗斯和巴西两国,北部地区均人口稀少,请分别说明原因。
俄罗斯: ;巴西: 。
(4)日本领土狭长,分布着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树种,其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日本和巴西的森林覆盖率都很高,简述森林的环境效益 (一点即可)。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而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因此 工业发达。
【答案】(1)巴西利亚;圣彼得堡
(2)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少冻土
(3)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过于严寒;巴西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4)纬度因素;热带雨林;调节气候
(5)太平洋;濑户内海;东南沿海地区;重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巴西的首都是位于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亚;俄罗斯最重要的海港城市是圣彼得堡;
(2)俄罗斯的亚洲部分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因为南部的纬度较低,气温高。且南部的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3)俄罗斯北部人少是因为纬度过高,气候严寒,而巴西北部人少是因为热带雨林广布,气候过于湿热原始;
(4)日本的领土南北跨度大,所以导致南北的气温差异大;巴西北部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森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能够保护水土,调节气候,提供资源;
(5)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几乎能够自给自足,所以重工业非常发达,但是轻工业发展迟缓;
故答案为:(1)巴西利亚;圣彼得堡;(2)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少冻土;(3)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过于严寒;巴西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都不适合人类居住;(4)纬度因素;热带雨林;调节气候;(5)太平洋;濑户内海;东南沿海地区;重。
【点评】(1)俄罗斯国土辽阔,有着复杂多样的气候,其中位于大陆中西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和温暖,在北极圈以北分布着寒带气候,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有少量温带季风气候,部分山地地区有高原山地气候分布。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国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自然资源丰富,是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其中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为主,管道主要用来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3)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七下9.3 巴西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西和期末)亚马孙河流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三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区人烟稀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它( )
A.保持水土 B.释放氧气 C.物种丰富 D.涵养水源
2.下列关于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毁林开荒,发展农业 B.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C.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D.招商引资,大力采伐
3.(2023七下·久治期末)下列哪个国家有“咖啡王国”之称( )
A.巴西 B.美国 C.澳大利亚 D.印度尼西亚
(2023七下·梅州期末)读“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从气候方面看是因为( )
A.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B.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 D.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5.关于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热带雨林生态旅游 ②禁止开发热带雨林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在热带雨林大量修路,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6.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B.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盛产咖啡、苹果
(2023七下·红山期末)甘蔗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甲国东南部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国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国( )
A.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B.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
C.甲国居民多通用英语,信奉基督教
D.甲国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8.甲国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东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9.下列属于巴西传统文化的是( )
A.桑巴舞 B.鼓舞 C.斗牛舞 D.竹竿舞
10.(2023七下·铁锋期末)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人口的突出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巴西咖啡、柑橘、油棕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D.巴西占一半以上的是混血种人
(2023七下·长沙期末)甘蔗喜热、喜光,对水分需求量大,是世界重要的糖料经济作物。糖类原料生产乙醇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是燃料乙醇(酒精)的发展方向,巴西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读“巴西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巴西大力发展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主要原因是盛产( )
A.甘蔗 B.香蕉 C.可可 D.大豆
12.巴西制造业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
③靠近首都,科学技术发达 ④港口多,海上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七下·宜兴期末)下图为巴西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从地理位置看,该国被两条重要的纬线穿过( )
A.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B.赤道和北回归线
C.赤道和南回归线 D.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14.图中A河流是( )
A.刚果河 B.亚马孙河 C.密西西比河 D.尼罗河
15.图中显示该国种植农产品丰富,下列属于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的是( )
A.咖啡 B.柑橘 C.甘蔗 D.天然橡胶
(2023七下·汶上期末)读巴西矿产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巴西北部的植被主要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温带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7.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内陆 B.东南部沿海 C.西部内陆 D.西南部内陆
18.图中信息说明,巴西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主要是( )
①钢铁工业 ②食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3七下·安丘期末)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农牧业发达,经济实力居南美洲首位,矿产、土地、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公司在巴西境内独立投资建设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线路,该线路可将巴西北部美丽山水电站的电能直接输送到东南部。下图示意巴西地形及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C.石油资源丰富 D.地势北高南低
20.巴西政府将电能输送到东南,是因为东南地区( )
A.环境优美,游客众多
B.经济落后,刺激该地区经济增长
C.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
D.里约热内卢是巴西首都
21.巴西政府对环保要求十分严格,输电线路建设中,建设者们要( )
①聘请各领域的环保专家全面评估工程
②保护沿途大片的温带草原,防止土地荒漠化
③保护古老的动物鸸鹋、树袋熊等动物栖息地
④保护美丽山附近的原始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2023七下·宣汉期末)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符合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2023七下·阳春期末)巴西位于西半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读巴西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自然景观是( )
A.苔原景观 B.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C.热带草原景观 D.热带雨林景观
24.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高寒 B.雨热同期 C.气候湿热 D.气候温凉
25.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但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繁花似锦,其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
A.巴西高原 B.大西洋沿岸 C.高纬度地区 D.亚马孙平原
26.在巴西,能欣赏到的当地特有的舞蹈是( )
A.芭蕾舞 B.孔雀舞 C.肚皮舞 D.桑巴舞
27.(2023七下·丹江口期末)“古老的玛雅文明、热情洋溢的桑巴舞、通宵达旦的狂欢节、世界一流的足球队……”这些信息让我们联想到的国家是( )
A.英国 B.阿根廷 C.巴西 D.美国
(2023七下·贵阳期末)生物能源主要包括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可替代汽油、石化柴油等燃料。图1为2019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占比,图2为2019年全球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据此完成问题。
28.2019年,巴西( )
A.生物柴油产量占比最大 B.生物柴油产量仅次于欧洲
C.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最大 D.酒精燃料产量仅次于美国
29.巴西发展生物能源有利于( )
①保障能源安全②促进旅游观光③减少汽油消耗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巴西大力开发生物能源可能会导致( )
A.公路和铁路遭到破坏 B.石油短缺
C.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 D.过度放牧
(2023七下·宜阳期末)图是巴西主要河流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31.亚马孙河流域分布有面积广阔的
A.荒漠 B.草原 C.雨林 D.针叶林
32.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A.北部 B.中部 C.西部 D.东南部
33.巴西境内的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密西西比河
二、综合题
34.(2023七下·翁源期末)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这里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全球气候,改善大气等重要作用。但这块雨林正在遭受大肆的砍伐和破坏,保护好这片雨林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图为巴西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任意列举两条热带雨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试请解释其原因。
(3)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主要原因是 。
(4)你认为怎样才能较好地保护好巴西的热带雨林?请提出自己的看法。
35.(2023七下·莫力达瓦期末)读日本、巴西、俄罗斯三国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首都是 ,俄罗斯最重要的海港城市是 。
(2)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是 (一点即可)。
(3)俄罗斯和巴西两国,北部地区均人口稀少,请分别说明原因。
俄罗斯: ;巴西: 。
(4)日本领土狭长,分布着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树种,其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日本和巴西的森林覆盖率都很高,简述森林的环境效益 (一点即可)。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而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因此 工业发达。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的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破坏热带雨林使得全球变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它能够释放氧气,净化空气,B正确。
故答案为:B
2.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具有多种效益,大力的砍伐雨林将会导致全球变暖,但是亚马孙雨林也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正确的做法是采育结合、多种经营,C正确,AB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且多山地,降水丰富,排水良好,适合种植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
故答案为:A。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答案】4.A
5.D
6.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4.亚马孙河流经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故答案为:A。
5.对于热带雨林应该以保护为主,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进行发展,但完全禁止开发和完全不顾环境过度开发都是不可取的;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答案为:D。
6.A.巴西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A错误;
B.巴西的混血人种较多,但还是以白种人为主,B错误;
C.巴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C正确;
D.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适合种植咖啡等热带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D
8.A
9.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7.A.读图可知甲为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不濒临太平洋,A错误;
B.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错误;
C.巴西的居民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C错误;
D.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D正确;
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东南部是甘蔗种植区,乙醇厂靠近原料产地;
故答案为:A。
9.巴西的传统文化是足球,桑巴舞和狂欢节;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分析】A.巴西人口最突出的特征是混血人种数量多,A正确;
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错误;
C.巴西咖啡产量居首位,C错误;
D.巴西的人种复杂,混血人种在40%,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答案】11.A
12.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盛产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人口、农业,工业以及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1.由材料可知,糖类原料可生产乙醇,由此可知巴西大力发展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主要是盛产甘蔗,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2.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靠近首都、科学技术发达,且港口多、海上交通便利, ①③④正确,由图可知,巴西铁矿和煤矿资源并不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②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3.C
14.B
15.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开发较早。
13.巴西大部分领土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热带面积广大,因此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故答案为:C。
14.A河流为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故答案为:B。
15.巴西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是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被称为“咖啡王国”,故答案为:A。
【答案】16.B
17.B
18.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16.巴西北部是亚马孙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B。
17.读图可知,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故答案为:B。
18.读图可知,巴西的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符合题意的是①④,故答案为:C。
【答案】19.B
20.C
21.C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19.巴西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西部没有临太平洋。A错误。
巴西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B正确。
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能源矿产石油和煤不足。C错误。
巴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20.巴西东南部为巴西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发达。故答案为:C。
21.在输电线路建设中,应该考虑到雨林环境的保护。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 鸸鹋、树袋熊属于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故答案为:C。
22.【答案】D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巴西概况
【解析】【分析】亚马孙平原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故答案为:D。
【点评】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咖啡、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答案】23.D
24.C
25.A
26.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3.亚马孙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景观;
故答案为:D。
24.巴西纬度低,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故答案为:C。
25.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该地所以位于热带,但是气候比较适宜;
故答案为:A。
26.巴西人热情奔放,足球,桑巴舞和狂欢节都是该地的特色;
故答案为:D。
27.【答案】C
【知识点】巴西概况
【解析】【分析】巴西的特色是桑巴舞,狂欢节和足球;
故答案为:C。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答案】28.D
29.C
30.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2019年巴西生物柴油产量和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情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生物能源是指以农林废物资源、工业废物资源、城市垃圾资源为原料,添加木炭粉、粘合油剂、助燃剂等添加剂复合而成,包括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
(3)生物能源按照原料的化学性质可分为:糖类、淀粉和木质纤维素物质。按照原料的来源可分为: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为农作物秸秆、薪柴和柴草,农林加工废弃物,木屑、谷壳和果壳;人畜粪便和生活有机物等;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和废渣等;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为能源用途的农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资源。
28.读图分析可知, 2019年,巴西:
A. 生物柴油产量占比最小,A不符合题意;
B.生物柴油产量仅次于美国,B不符合题意;
C.酒精燃料产量占比最大的是美国,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料产量仅次于美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9.根据题意可知,生物能源主要包括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可替代汽油、石化柴油等燃料。 因此巴西发展生物能源有利于①保障能源安全,③减少汽油消耗,④促进经济发展。但不会②促进旅游观光。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根据题意可知,生物能源主要包括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巴西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能源。 因此巴西大力开发生物能源可能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31.C
32.D
33.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点评】(1)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2)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最大的的海港是里约热内卢。
(3)亚马孙河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量超过1.5万条。
31.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有面积广阔的热带雨林。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读图分析可知, 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因为该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开发早。故D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3.巴西境内的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4.【答案】(1)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2)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支流多,河流的流程长。
(3)终年高温多雨,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
(4)增加森林保护执法人员数量;帮助居民放弃伐木产业,转而从事旅游业;划定一定的保护区,禁止进入及开发。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涵养水源;
(2)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补给量大,其支流众多,流程长,所以导致水量巨大;
(3)亚马孙平原上有着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且生态环境原始危险,非常不适合居住;
(4)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可以加强监测和管理,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适度合理的开发等;
故答案为:(1)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气候有调节作用;(2)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支流多,河流的流程长;(3)终年高温多雨,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4)增加森林保护执法人员数量;帮助居民放弃伐木产业,转而从事旅游业;划定一定的保护区,禁止进入及开发。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5.【答案】(1)巴西利亚;圣彼得堡
(2)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少冻土
(3)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过于严寒;巴西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4)纬度因素;热带雨林;调节气候
(5)太平洋;濑户内海;东南沿海地区;重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巴西的首都是位于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亚;俄罗斯最重要的海港城市是圣彼得堡;
(2)俄罗斯的亚洲部分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因为南部的纬度较低,气温高。且南部的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3)俄罗斯北部人少是因为纬度过高,气候严寒,而巴西北部人少是因为热带雨林广布,气候过于湿热原始;
(4)日本的领土南北跨度大,所以导致南北的气温差异大;巴西北部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森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能够保护水土,调节气候,提供资源;
(5)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几乎能够自给自足,所以重工业非常发达,但是轻工业发展迟缓;
故答案为:(1)巴西利亚;圣彼得堡;(2)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少冻土;(3)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过于严寒;巴西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都不适合人类居住;(4)纬度因素;热带雨林;调节气候;(5)太平洋;濑户内海;东南沿海地区;重。
【点评】(1)俄罗斯国土辽阔,有着复杂多样的气候,其中位于大陆中西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和温暖,在北极圈以北分布着寒带气候,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有少量温带季风气候,部分山地地区有高原山地气候分布。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国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自然资源丰富,是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其中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为主,管道主要用来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3)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