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9 15:5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不同文化区域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并非是整一化和同质性的,而是充满着个性差异的,同时,西方文化产品要想在世界不同地区大赚其利,就必须依据多元化的、多种族的、多语言的文化市场进行多样化的文化和商业设计。本土文化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最终形成一种妥协的、谈判的,也是综合的文化形态。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世界文化在同质化和差异化并存中发展
B.文化的多样性即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C.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D.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依然存在
2.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91项。其中,跨区域协定共292项,占比约为49%。全球出现众多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的“双重身份”国家。这说明( )
A.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瓦解 B.经济全球化弱化国家主权意识
C.国家间经济依存程度增强 D.区域集团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
3.如图是逆全球化的重要时间轴(注:TPP为美国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协定),据此可知( )
①逆全球化是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能力衰落的表现
②全球化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
③逆全球化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结果
④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4.20世纪70年代以来,纽约、伦敦、东京等金融中心不断联网,人们可以进行24小时的股票和外汇交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金融网络的发展( )
①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②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③推动了社会信息化 ④导致时代的主题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1997年,欧盟规定重量在350克以内、资费低于公共资费1/5的函件可以在整个联盟内由邮政部门专营。2003年,欧洲委员会建议重量在50克以内、资费低于公共资费 1/2.5的函件由邮政部门专营,对快递函件和国际函件取消一切竞争限制。这一变化( )
A.推动了欧共体的快速发展 B.增强了欧盟的经济活力
C.促进了快递业的多元服务 D.缓解了联盟的运输压力
6.资本劳动比率简称“劳资比率”,是资本与劳动的数量之比。高劳资比率的工业一般称为资本密集型工业,低劳资比率的工业一般称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影响下图中欧美资本劳动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是( )
资本劳动比率(千美元/小时,1990年美元价格)
A.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B.国际竞争不断加剧
C.工人运动的持续高涨 D.国家调控能力下降
7.2023年9月9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非盟轮值主席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阿苏马尼在社交媒体上形容非盟加入G20是“历史性”事件,“终于到了非洲时刻”。非洲成功加入二十国集团( )
A.表明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 B.预示世界经济中心向非洲转移
C.使强权政治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8.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995—2023年七国集团(G7)及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国(BRICS)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图(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材料可说明此时期( )
A.美苏阵营对立的加剧 B.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
C.南北国家的互利共赢 D.国际经济秩序的革新
9.国际贸易反映世界经济走向,下列对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美英之间贸易极不平衡 B.数据反映了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美英两国外易持续增长 D.数据表明美英主导了国际市场
10.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该论断主要基于(  )
A.国际化可以解决贫困问题 B.世界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C.国际化会抹杀各民族个性 D.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11.二战后的跨国公司常常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投资于一身。随着它们在全球各地开展投资、技术转让、专业化生产等活动,专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频繁地进行国际流动,由此带动了金融、法律、运输、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发展。据此可知,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
A.揭开了经济全球化序幕 B.助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
C.缩小了各国发展差距 D.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
12.欧盟以往对亚洲并不重视,致使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不如美、日。……1994年7月,欧盟制定《走向亚洲新战略》,……1996年3月,欧盟与亚洲国家举行了没有美国参加的首届亚欧会议,并发表了《亚欧会议主席声明》,建设体制化的亚欧全面新伙伴关系。这表明欧盟( )
A.意在脱离美国的掌控 B.重视第三世界的崛起
C.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D.挑战美日的市场影响
13.下图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结构图。材料能够直接反映出( )
A.区域集团组织影响世界贸易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D.国际贸易便利了人们生活
14.二战后的跨国公司常常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投资于一身。随着它们在全球各地开展投资、技术转让、专业化生产等活动,专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频繁地进行国际流动;由此带动了金融、法律、运输、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发展。据此可知,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
①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缩小了各国发展差距
③助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 ④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尽管有一些碎片化特征,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WTO首席经济学家奥萨呼吁“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再全球化”。这表明( )
A.国际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动态发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 D.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格局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
历史阶段 政治体系 核心机制 全球治理结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918—1939年) 成员国间引入集体安全机制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苛刻处理,亚非拉传统政治模式逐渐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 权力分配模式引入均势原则 避免了直接战争的两极模式,亚非拉建立起独立的主权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向多强体系过渡(1991年至今) 多极权力均势格局较为稳固 全球体系成员国独立开展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必然
——据姚枝仲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政治格局演进》整理(1)根据材料,对20世纪以来全球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及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农产品中食品的贸易数额,19世纪50年代约近400万吨,80年代增加了三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为4,000万吨,后来历经两次大战,大体上也还维持这个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又突增了一倍(详见下表)。
1854—1858年~1962—1966年世界农产品(食品)的出口额(单位:百万吨)
1854—58年 1884—88年 1901—13年 1924—28年 1934—38年 1952—56年 1962—66年
小麦黑麦 大麦 燕麦 玉米 牛肉 猪肉 羊肉 黄油 总计 2.50.3 0.3 0.2 0.5 0.03 0.04 — 0.03 3.9 9.52.0 1.9 1.4 2.5 0.1 0.3 0.2 0.1 17.82 19.62.3 5.5 3.0 6.8 0.6 0.4 0.2 0.3 38.7 23.81.9 3.4 1.6 8.4 1.2 0.6 0.2 0.4 41.5 17.30.9 2.6 0.8 10.0 0.9 0.5 0.3 0.6 33.9 27.11.3 5.9 1.5 5.3 0.9 0.5 0.4 0.4 43.3 54.44.5 6.8 1.3 22.3 1.4 0.8 0.5 0.6 92.6
数据来源:R.M.Stern,Kyklos,13,1960,58—61;F.A.O.Tradeyearbook,Vol.22,1968。——摘编自董恺忱《农产品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贸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极化和区域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市场,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详见下图)。
(图)1992—2020年主要经济体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整理所得
——摘编自吕屹云、方凯、许思源《近30年以来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因素并就如何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上图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动承担起“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历史责任,创办了一系列学校。如有以宣传革命理论为宗旨的上海大学;有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等。另外,在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宣传倡导等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使其“成为有觉悟的为中国自由独立而奋斗的战士”。
——摘编自卢红、赵越《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演进、特征与展望》
材料二 美国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阶段
时期 代表性事件
孕育萌芽期(1942~1956年) 1942年制定军队特别培训计划一外语计划,几乎囊括战争涉及到的语言。1947年通过《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这一概念正式提出。
探索建构时期(1957-1991年) 1957年苏联卫星发射后,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以提升国家安全在教育中的地位;1988年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标志着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体制建立。
调整发展期(1991年至今) '9.11”事件发生后,将非传统安全纳入美国国家安全体系。2006年调整外语计划,不再单独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的,而是制定更完善的语言安全政策,以让全世界听到美国声音。2010年启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对国民进行信息安全教育。
——摘编自谢美丽、王锋《联动与协同:美国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及启示》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军事安全教育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1955年《人民日报》发文提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大办民兵师”活动,全民备战教育空前高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网络信息、能源等领域的新型安全问题不断衍生。为此,198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概念,国家安全问题随之进入到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各领域;1993年,《国家安全法》出台,规定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2014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指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摘编自李志强《刍议国家安全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及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教育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变化及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文化学术秉承战国之余续,活跃在诸侯国境内的文士也大多来自齐鲁及荆楚地区。当时分散各地的诸侯国王,如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河间献王刘德,皆秉承战国养士之风。汉初藩国文化尚有地域差异,相对而言,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而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
——摘编自宋展云《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材料二 自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已经完成了两次历史性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世界文化中心从东方转向欧洲。进入17、18世纪,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释放出巨大效能,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开始向欧洲倾斜。到1900年,“全球1/5的土地和1/10的居民已归于欧洲列强的各个帝国的版图”,“欧洲文明笼罩全球”。第二次调整是从欧洲转向美国。进入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尽显疲态。而二战后的美国凭借“工业产出占世界的近1/2,贸易出口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2/3”的实力,最终取代欧洲成为国际体系的霸权国家和世界文化中心。进入21世纪,国际力量对比再次发生变化,世界文化格局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化,进入了第三个大调整时期,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
——摘编自颜旭《百年大变局:世界文化格局的解构与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学术文化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格局前两次调整的显著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迎来百年巨变所应采取的态度。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不同文化区域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并非是整一化和同质性的,而是充满着个性差异的”可知,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充满着个性差异,并非完全是同质化的,因此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文化在同质化和差异化并存中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之间的同质化和差异化并存,非文化的多样性,排除B项;西方文化并非是世界文明的主导,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材料表明区域贸易协定在增多,有些国家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这都说明经济全球化在进一步发展,国家间经济依存程度在增强,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际经济的发展,但得不出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瓦解,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不涉及国家的主权意识,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当下具体的表现,不能说区域集团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当今世界,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仍旧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能力在不断衰落,使得全球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情况,①符合题意,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如美国实行美元贬值、加征关税的政策,④符合题意,①④正确,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经济差距,②错误,排除AD项;英国脱欧等逆全球化表现与意识形态的斗争无关,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根据材料“金融中心不断联网,人们可以进行24小时的股票和外汇交易”得出,随着世界各地逐渐联网,促进了金融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推动了社会信息化,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崩溃,②错误;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④错误。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7年、2003年(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欧盟对邮政部门专营的函件重量标准不断缩小范围,对快递函件和国际函件取消一切竞争限制,这有利于更多快递企业可以参与这一市场的竞争,从而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创新,增强经济活力,B项正确;欧共体在1993年已经更名为欧盟,排除A项;快递业多元服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与缓解联盟的运输压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欧美国家)。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欧美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本国利用资本、技术等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图中欧美资本劳动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是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A项正确;资本劳动比率上升与国际竞争无关,也不是欧美资本劳动比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这时期工人运动并未持续高涨,排除C项;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即国家调控能力上升,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世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既能提升二十国集团的影响力,又能壮大非洲联盟的实力,从而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二十国集团为世界范围内的合作组织,与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无关,排除A项;世界经济中心向非洲转移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强权政治并未淡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1995年至2023年,七国集团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但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例呈现出增加趋势,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断发展,B项正确;1991年,苏联已经解体,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以发达国家为主的七国集团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金砖国家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没有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排除C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2年至1942年(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对外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呈现增长趋势,英国对外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也呈现增长趋势,整体反映了此时期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世界联系的加强,体现了世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B项正确;据材料信息可知,英美在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数量上虽然有所差距,并没有“极不平衡”,排除A项;据材料数据可知,英美两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持续增长”,也有下降的时间,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英国和美国对外贸易中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变化,不能得知两个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能体现两个国家主导了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习近平认为经济全球化存在问题,但各国和各民族可以做到趋利避害,这一论断是基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B项正确;贫困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本国自身,国际化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至多是缓解贫困问题,排除A项;国际化并不会抹杀各民族个性,且该观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是探讨经济全球化利弊的问题,排除C项;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可知,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开展投资、技术转让、专业化生产等活动,带动了金融、法律、运输、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发展,这说明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揭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各国发展水平的比较,排除C项;跨国公司的发展并未改变传统国际分工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材料表明欧盟有不重视亚洲市场,到十分重视亚洲市场,这是因为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亚洲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这体现了欧盟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的欧盟没有受美国控制,排除A项;亚洲市场也有发达国家,排除B项;欧盟重要亚洲市场不是为了挑战美日的市场影响,而是为了自身,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世界)。分析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额虽有上升,但不到世界总量的 15%,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额发展尚低于发达国家间贸易额,C项正确;材料没有区域集团的相关信息,并不能得出区域集团组织影响世界贸易,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强调不同的政治经济实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有具体的史实支持,材料没有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5年后(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跨国公司常常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投资于一身,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随着它们在全球各地开展投资、技术转让、专业化生产等活动,专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频繁地进行国际流动,由此带动了金融、法律、运输、工程咨询等行业的发展,说明产业结构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而调整,可知①③正确,选B项;③错在跨国公司的实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会加大各国的发展差距,排除A、C、D项;④错在材料未涉及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下国际组织在有利于加强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如果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这些国际组织,经济全球化将有进一步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表明国际组织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上的作用,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排除B项;据材料“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没有逆转,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6.(1)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为一战结束至1939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人集体安全机制,成员国必须为集体安全负责,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体现出战胜国对世界格局的主导,在此期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发展;第二阶段为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构建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势均力敌.相互牵制,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战争,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断出现;第三阶段是苏联解体至今,新兴力量不断崛起,不断冲击以美国为主导的“一超多强”局面,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影响: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出现;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和契机;有助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
启示: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建立防范国际政治动荡、地区问题频发等突发问题的应对机制,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盲之有理皆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阶段特征: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1939年)”可知,第一阶段为一战结束至1939年,据材料“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成员国间引入集体安全机制”及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人集体安全机制,成员国必须为集体安全负责,据材料“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苛刻处理,亚非拉传统政治模式逐渐解体”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体现出战胜国对世界格局的主导,在此期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发展。
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可知,第二阶段为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构建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据材料“权力分配模式引入均势原则”及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势均力敌,相互牵制。据材料“避免了直接战争的两极模式,亚非拉建立起独立的主权国家”可知,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战争,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断出现。
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多强体系过渡(1991年至今)”可知,第三阶段是苏联解体至今。据材料“多极权力均势格局较为稳固”及所学知识可知,新兴力量不断崛起,不断冲击以美国为主导的“一超多强”局面。据材料“全球体系成员国独立开展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必然”可知,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影响:据材料“避免了直接战争的两极模式,亚非拉建立起独立的主权国家”可知,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出现;据材料“全球体系成员国独立开展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必然”可知,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和契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的发展有助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虽然多极化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多极化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应该在多极化过程中注意建立防范国际政治动荡、地区问题频发等突发问题的应对机制,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17.(1)因素:工业革命;交通通讯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食品保存技术的进步;世界大战等。
合理建议: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保持应有的耕地面积等。
(2)解读:①中国: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稳定向好。1992—2020年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小幅波动中上涨趋势,但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温和增长态势。中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出口农产品在价格、产量上占据优势地位;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大力扶植农产品出口贸易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向好。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科技水平较低,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的不同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农产品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使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温和增长态势。
②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突飞猛进。1992—2020年间,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占比由4%增长到超过10%,逐渐超过了美国,接近欧洲,已成为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重要力量,但金砖国家中南非由于耕地面积不足,自然资源匮乏,农业发展相对较弱,影响了金砖国家的整体农产品贸易。
③美国: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仍维持较高水平。1992—2020年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8%—13.5%,在世界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此时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表现为欧洲和美国双雄争霸的局面。虽然近30年时间里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通过科学技术和专业化生产,依托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使得美国农产品贸易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状态。
④欧洲发达国家:欧洲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虽总趋势下滑,但仍居首位。欧洲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心,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自1992年后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此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8年后开始止跌反弹,近几年农产品贸易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呈现出小幅波动中平稳状态。欧洲地形多为平原,且气候适宜,种植业和畜牧业发达,虽然1992年后欧洲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额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作为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的核心优势地位还在,近几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呈现出温和增长态势。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
因素:根据材料一“世界农产品中食品的贸易数额,19世纪50年代约近400万吨,80年代增加了三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为4000万吨,后来历经两次大战,大体上也还维持这个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又突增了一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工业革命;交通通讯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食品保存技术的进步;世界大战等角度进行说明。
合理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保持应有的耕地面积等角度进行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2)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当代(世界)。
首先,选择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数据,如:中国、金砖国家、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等。
其次,围绕选择的国家,根据材料二“1992—2020年主要经济体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趋势、国家的政策、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如:中国: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稳定向好。1992—2020年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小幅波动中上涨趋势,但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温和增长态势。中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出口农产品在价格、产量上占据优势地位;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大力扶植农产品出口贸易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向好。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科技水平较低,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的不同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农产品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使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温和增长态势。
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突飞猛进。1992—2020年间,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占比由4%增长到超过10%,逐渐超过了美国,接近欧洲,已成为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重要力量,但金砖国家中南非由于耕地面积不足,自然资源匮乏,农业发展相对较弱,影响了金砖国家的整体农产品贸易。
美国: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仍维持较高水平。1992—2020年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8%—13.5%,在世界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此时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表现为欧洲和美国双雄争霸的局面。虽然近30年时间里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通过科学技术和专业化生产,依托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使得美国农产品贸易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状态。
欧洲发达国家:欧洲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虽总趋势下滑,但仍居首位。欧洲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心,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自1992年后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此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8年后开始止跌反弹,近几年农产品贸易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呈现出小幅波动中平稳状态。欧洲地形多为平原,且气候适宜,种植业和畜牧业发达,虽然1992年后欧洲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额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作为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的核心优势地位还在,近几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呈现出温和增长态势。
18.(1)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军事、政治人才;通过社会教育动员群众参与革命。
目的:争取国家主权独立(实现民族解放)。
(2)特点:立法推进:适时调整(国际局势和社会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带有霸权色彩。
(3)变化:从军事安全教育为主(传统安全)发展到总体国家安全,非传统安全(新型安全)重视度提高。
意义:保障了人民政权的安全;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为国际安全发展提供了经验。(答出三点)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是途径:据材料一“创办了一系列学校。如有以宣传革命理论为宗旨的上海大学;有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等”可知,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据材料一“在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宣传倡导等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可知,通过社会教育动员群众参与革命。第二小问是目的: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动承担起‘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历史责任”可知,争取国家主权独立(实现民族解放)。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二战后(美国)。据材料二“《国家安全法》”“《国防教育法》”“《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可知,立法推进:据材料二“孕育萌芽期”“探索建构时期”“调整发展期”可知,适时调整(国际局势和社会发展);据材料二“‘9.11’事件发生后,将非传统安全纳入美国国家安全体系”内容不断丰富;结合所学从霸权主义的角度分析。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小问是变化,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军事安全教育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2014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可知,从军事安全教育为主(传统安全)发展到总体国家安全,非传统安全(新型安全)重视度提高。第二小问是意义,结合所学从保障了人民政权的安全、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为国际安全发展提供了经验的角度分析。
19.(1)趋势:学术中心从王国转移到关中地区;中央政权对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从学术多元到尊崇儒术。
原因: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局面形成;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官方学校体系建立;世家大族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重视文化传承。
(2)特征:国际力量消长变化是世界文化格局调整的基本动力;战争是这两次世界文化格局调整的主要形式;世界文化格局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新文化中心均能兼容并蓄、整合多元文化。
(3)态度:保持战略清醒;着力提升实力;以斗争谋取主动;强化文化融合力;扩展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推动全球文化治理体系变革。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的中国。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汉初藩国文化尚有地域差异,……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可得出学术中心从王国转移到关中地区;根据材料“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中央政权对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方面加强思想文化认同,从学术多元到尊崇儒术。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汉初文化学术秉承战国之余续,活跃在诸侯国境内的文士也大多来自齐鲁及荆楚地区”“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局面形成;根据材料“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可得出世家大族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重视文化传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汉武帝采取“独尊儒术”的相关政策,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官方学校体系建立。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第一次调整是世界文化中心从东方转向欧洲”“第二次调整是从欧洲转向美国”“国际力量对比再次发生变化,世界文化格局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化,进入了第三个大调整时期,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可得出国际力量消长变化是世界文化格局调整的基本动力;根据材料“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尽显疲态。而二战后的美国凭借‘工业产出占世界的近1/2,贸易出口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2/3’的实力,最终取代欧洲成为国际体系的霸权国家和世界文化中心”可得出战争是这两次世界文化格局调整的主要形式;根据材料“自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进入21世纪,……进入了第三个大调整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世界文化格局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新文化中心均能兼容并蓄、整合多元文化。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综合两则材料主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迎来百年巨变,我们应保持战略清醒;着力提升实力,以斗争谋取主动,强化文化融合力,增强本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同时扩展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推动全球文化治理体系变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