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一高2022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B)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
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部分(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
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下一段距离△x,释放后振
子在AB间振动。设AB=20cm,振子由A到B时间为0.1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的振幅为20cm,周期为0.2s
B.振子在A、B两处受到的回复力分别为k4x+mg与k4x-mg
C.振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20cm
D.振子在A、B两处受到的回复力大小都kAx
3.如图为古代青铜“鱼洗”复制品,在其中加入适量清水后,用手有节
娄地摩擦“鱼洗”的双耳,会发出嗡嗡声,并能使盆内水花四溅。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理试卷(B)第1页共6页
遂00口0口00
A.摩擦“鱼洗”的双耳,会发出嗡嗡声属于受迫振动
B.手掌摩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大,水花溅得越高
C.盆内水花及盆体的振动振动频率与手掌摩擦频率总相等
D.双手以某一特定频率摩擦时,盆耳发出的声音特别响,水花溅得特别高,这是共振现象
4.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0点,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给
小球一定的速度,使之在水平面内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零
B.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合力的冲量为零
C.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合力的冲量为零
m c
D.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拉力的冲量为零
5.M、N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一段时间后发生正碰,碰撞时间不计,其位移一
时间图像如图。已知M的质量为1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
10
A.碰撞前M的速度为3m/s
B.N的质量为0.5kg
C.N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1kg·m/s
D.两物体的碰撞属于弹性碰撞
t/s
6.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mA=1g,m=2g,va=6ms,阳-2m,
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取两球碰前的运动方向为正)()
A.%=2m/s,%=4m/s
B.A=4m/s,%=4m/s
C.%=4m/s,%=7m/s
D.%=7m/s,%=1.5m/s
物理试卷(B)第2页共6页
遂00口0口002022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B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C B A C AB AD BCD
D【解析】男孩、小车和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系统动量守恒;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等大,反向,故大小相等。
D 【解析】、由题,释放后振子在、间振动,与是两个最大位移,,所以振子的振幅是,振子由到的时间为,是半个周期,所以周期是,故A错误;
、弹簧竖直,悬挂的振子回复力为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和,由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下一段距离,可知振子在处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和为,方向向上,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处回复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D正确;C、振子的振幅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个振幅,即,故D错误。故选:。
【解析】A.“鱼洗”是受迫振动故A正确;当有节奏地摩擦鱼洗双耳时,会产生两个振动源,鱼洗壁振动发出嗡嗡声,振动波在水中传播,相互干扰,使能量叠加,因此,这些能量较高的水点会跳出水面,这是共振原理,当用手摩擦达到固有频率时,发出的嗡嗡声特别响,这是共振现象的表现,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的固有频率相等或者相近时,鱼洗产生共振,振动幅度越大,盆内的水花就越高,所以并不是手掌摩擦得越快溅起的水花越高,故B错误,D正确;C.盆内水花及盆体的振动是受迫振动,振动频率与手掌摩擦频率总相等,当该振动频率和鱼洗的固有频率相等或者相近时,鱼洗产生共振,故 C正确。本题选不正确选项,故选:。
C【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运动一周动量变化为0,故合外力冲量为0,运动半周动量变化量大小为2mv,运动一周动量变化为0,拉力和重力的冲量合为0,但重力冲量不为0,故拉力冲量也不为0。
【解析】A.根据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碰撞前的速度为:,故A错误碰撞后的速度为,碰撞前的速度为:,碰撞后的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
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变化量为:,故C错误,B正确;
D.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为:,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为:
,由此可知,两物体的碰撞有机械能损失,不属于弹性碰撞,故D错误。
6、A【解析】以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为,系统总的机械能为,A.如果,,碰后系统动量为,碰后系统机械能为,碰撞过程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满足机械能不增加原则,故A正确;B.如果,,碰后系统动量为,碰撞过程系统不满足动量守恒,故B错误;C.如果,,碰后系统动量为,碰后系统机械能为,碰撞过程系统满足动量守恒,不满足机械能不增加原则,故C错误;D.如果,,则碰撞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错误。故选A。
7. C【解析】A.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竖直方向小球有加速度,所以系统整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B.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小球由点离开小车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小球与小车水平方向速度为零,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故B错误;C.设小车向左的最大距离为,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即,解得,,故C正确;D.小球第一次车中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为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解得:,即小球第一次在车中滚动损失的机械能为:,由于小球第二次在车中滚动时,对应位置处速度变小,因此小车给小球的弹力变小,摩擦力变小,摩擦力做功小于,机械能损失小于,因此小球再次离开小车时,能上升的高度大于,而小于,故D错误。故选C。
8. 【解析】解:、和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回复力,故都做简谐运动.故A正确;B、设弹簧的形变量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的质量分别为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整体的加速度为,对:,可见,作用在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正确;当离开平衡位置时,对的静摩擦力做负功,对的静摩擦力做正功,当衡位置时,对的静摩擦力做正功,对的静摩擦力做负功.故CD错误;故选:.
9. 【解析】A.0-2s内,力对甲的冲量为,对甲由动量定理为,解得=3m/s, A正确B.设碰撞后甲的速度为,对甲碰撞后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解得,B错误C.设碰撞后乙的速度为,乙的质量为,根据动量守恒得,又弹性碰撞可知,解得,,C错误对乙碰撞后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解得, 最后甲、乙相距,D正确.
10. CD【解析】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子弹射入木块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之后子弹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上升,该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但总能量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故A错误C正确;
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子弹射入木块瞬间系统动量守恒可知:,所以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 ,故B正确;
D.之后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该阶段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D正确。故选BCD。
【答案】 9.447- (2分) (2分) 等于 (2分)
【解答】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读数为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得
可知图线斜率为 解得
若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图像的斜率不变,所测重力加速度不变,即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12.【答案】;(2分) ;(选全对得2分,漏选不得分);(2分)
或者()(2分)
【解析】 为了保证小球碰撞后不反弹则入射球质量要大于被碰球质量,即,防止碰后被反弹;两球需要发生对心碰撞,则两球的直径大小需相同,即;故ABD错误,C正确。
设球过光电门的速度为,过光电门的速度为,球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由于小球在无阻力的水平导轨上做匀速运动,所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所以有:,,;
若碰撞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即;
故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为,,,,,故AC错误,BDE正确。
若在误差的范围内,等式成立,则系统动量守恒;
若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不仅动量守恒,其机械能也守恒,有:;即,跟动量守恒的表达式联立得。
13.【答案】根据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 ………………(2分)
摆球第一次从运动到的时间为: ……………………(1分)
解得: ……………………(2分)
在点对摆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分)
解得:…………………… (2分)
14. 【解析】 (1)因为A、B恰好不相撞,则最后具有相同的速度。在人跳的过程中,把人、A车、B车看成一个系统,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分)
代入数据解得 ……………………(2分)
(2)依题意,设该同学跳离A车和B车时对地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则人、B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3分)
解得……………………………………(2分)
(3)根据动量守恒定理,小孩跳离A车的过程有 ……(2分)
解得小孩跳离A车时,A车的速度大小为 ……………………(1分)
根据动量定理,对A车的冲量大小等于A车动量的变化量大小,即
………………(2分)
15(1)当A、B速度相等时,对A、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分
此时B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对B、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分
联立解得………1分
(2)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对B、C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分
损失的机械能为………2分
(3)由(1)可知,A将继续压缩弹簧,直至A、B、C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2分
………2分
联立解得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