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前解析】
关注文章结构: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内容。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代表性的事件,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第二部分是节选。教材选取了小说中讲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刚刚流落到岛上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关注创作背景:《鲁滨逊漂流记》是作家丹尼尔·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面对严酷的环境,他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终于遇救返回故园。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3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23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2.教师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片段,师生共同欣赏。
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视频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
丹尼尔·笛福(1660—1731) 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并大受欢迎,之后又创作了《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作品。
三、了解创作背景
自15到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人热衷于去海外冒险,航海成为一种时尚。时代风尚和追求自我解放的天性,使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对这类航海冒险故事情有独钟,在收集大量真实材料的基础上,于1719年创作了这部不朽名作——《鲁滨逊漂流记》。
四、了解创作构思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构思,来自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亲身经历。塞尔柯克原是一艘船上的船员。1704年9月,因与船长失和,他被放逐到智利海外荒岛,长达四年四个月之久。他在登岛时带着装有工具的工具箱。1709年2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五、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内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3)这篇课文包括梗概和节选两部分。梗概是原著的大略内容,节选是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字、词、句等,以及文章主要讲的事情,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
畏惧 木筏 简陋 野蛮 叛乱 北纬 日晷 仆役 铁锨 凄凉 寂寞 倒霉 书籍 抛弃 防御 侵袭 倾覆 宽慰 心平气和 重见天日 焉知非福
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读准 “日晷”“铁锨”“倾覆”等词语。
引导学生明确词语“焉知非福”:的意思是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变为好事。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可以帮助扫清学习上的障碍,为理解文章内容作好铺垫。)
(3)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书写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遵循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规律;宝盖头的字,宝盖头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如“寞”“宴”。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遵循“让左者左昂右低,让右者右伸左缩”这样的写字规律。
师:本课中“贷”容易与“货”混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都与“贝”,也就是与货币有关,可以根据声旁确定读音。
师:我们来看看“籍”和“藉”的区别,“籍”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由“耒”和“昔”组成,要注意避让,“耒”的最后一笔是点,注意“耒”不要写成“未”; “籍”和“藉”,一个是竹字头,一个是草字头。
师:“覆”笔画较多,字形较复杂,注意提醒学生“覀”要写扁小,第五笔为竖,不要写成“西”;下面的“復”写紧凑,右下“复”的第八笔为横撇。
六、阅读梗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1)默读梗概,思考:这篇梗概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2)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要求概括小标题。
(3)汇报交流
预设:流落到荒岛、建房子定居、养羊种麦、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教师结合学生的概括,引导学生说简洁。
2.师:你能根据列出的小标题,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梗概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自主概括梗概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的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的应用能力。借助拟就小标题来概括主要内容,在概括小标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经历“提取信息——概括——提炼文字——调整顺序”的过程。)
3.浏览节选部分内容,对照梗概,你能推断出节选的片段大致出现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吗?你是根据什么作出推断的?
4.浏览节选部分,刚上岛后做了哪些事情?上岛后的心理是怎么样的?
5.默读节选内容,思考:鲁滨逊最初流落荒岛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填写表格。
学生汇报。
预设1:他刚上岛的时候没有食物吃,他就到处收罗东西。
预设2:他在岛上没有住的地方,他就砍树、打桩,自己建房子。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可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为感悟人物内心作铺垫)
6.请你根据表格,说一说节选的主要内容。
预设:鲁滨逊流落到荒岛,用刀刻痕记录时间,从船上搜罗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并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进行理性思考。
七、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你能说一说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
预设:鲁滨逊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
鲁滨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鲁滨逊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八、课堂演练
故事梗概中向我们讲述了鲁滨逊建房定居的情节,请你为他建房提几条建议。
预设:房屋要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附近最好有淡水,房屋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房屋的位置要能看见大海,以便随时能观察是否有船只经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分析课文,把握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心态变化。
2.根据课文内容,准确把握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勇敢机智、动手能力强让鲁滨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鲁滨逊的心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鲁滨逊的内心世界去看一看吧!
二、把握人物心态变化
1.默读课文节选内容,思考:鲁滨逊在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圈画出相关内容,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学生圈画相关内容,汇报交流相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鲁滨逊最初流落荒岛的时候,内心是沮丧的。
预设2:后来鲁滨逊习惯了岛上的生活,渐渐变得心平气和。
预设3: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思考幸与不幸,内心感到欣慰。
提取关键信息:忧伤——失望、无奈——理智应对——心平气和——积极乐观
2.小组合作,试着画一画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图。
学生小组合作,画出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图。
选5个小组派出代表上台画心态变化图。
3.读一读鲁滨逊所列的好处与坏处表。思考: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片段并思考问题。
学生汇报。
预设1: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预设2:要学会全面地看待并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特点,要学会全面地看待并解决问题。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处在不利的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心理的变化,去感受人物的乐观心态与顽强精神。)
三、联系生活,学会辩证思考
1.教师提出要求:你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难和烦恼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吧。例如:沉迷看课外书、对小升初的紧张与担忧……
学生汇报自己最近遇到的烦恼。
预设1:我妈妈最近不让我看课外书,认为看课外书无益,让我特别烦恼。
预设2:我爸爸说我不该去参加足球赛,认为学生就该以学习为重,这让我很烦恼。
2.从鲁滨逊列出遇到困难时的好处与坏处这一部分,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1: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预设2:他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预设3:他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鲁滨逊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他是一个具有辩证思维、幽默、聪明智慧、积极乐观的人。
4. 教师提出要求:这部小说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谁愿意来分享一下?
指名分享自己阅读名著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5.再读梗概,交流梗概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预设1:我最感兴趣的是鲁滨逊流落荒岛的部分。
预设2:我最感兴趣的是鲁滨逊救“星期五”的部分。
思考:如果你是鲁滨逊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汇报交流。
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本课内容由 梗概 和 节选 组成。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 时间 顺序记叙的。节选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上的 重重困难 和面对现实的 理性思考 。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 不畏艰险 、 乐观向上 的精神品质。
拓展延伸:出示《鲁滨逊制陶罐子》片段,了解鲁滨逊的荒岛生活。
我早就想用什么办法制造一些陶器,我急需这类东西,可就是不知怎么做。这里气候炎热,因此,我敢肯定,只要能找到陶土,就能做一些钵子或罐子,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干;炎热的太阳一定能把陶土晒得既坚硬又结实,并能经久耐用,可以用来装一些需要保存的干东西。要加工粮食,制造面粉等工作,就必须要有盛器贮藏。所以,我决定尽量把容器做大一些,可以着地放,里面就可以装东西。要是读者知道我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五、课堂演练
请你向朋友推荐《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非常好看的、非常有趣的书。它讲述了鲁滨逊不幸遭遇海难,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的故事。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学会在面对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要有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的勇气,要乐观面对生活。
六、课后作业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内容,并选择你喜欢的片段讲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自主读文,学会阅读。
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本教学中,落实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从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主人公的人物特点,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勾画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阅读梗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首先,课文以梗概的形式讲述了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而流落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战胜了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其次,课文节选片段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生存困境时怎样克服困难,调整心态,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生活态度。
3.突破难点,感悟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如词语“焉知非福”,句子“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来宽慰自己”等来进行品读。通过有层次、有秩序、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会鲁滨逊的人物品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