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讲故事,理解文章事例的典型性,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2.批注并朗诵,关注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抒情效果,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批注并朗诵,关注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抒情效果,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024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74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魏巍的文字,拂过战火和硝烟,走近一群“最可爱的人”。
一、我是讲述者——了解最可爱的人
读课文,讲故事
讲述方式:先概括,再具体讲述。
如:我讲述的是志愿军战士松骨峰浴血奋战的故事……
其他同学认真听,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说是“最可爱的人”?
友情提示:
松骨峰战斗:从一串数字、一串动词、一个镜头等赏析
火中救小孩:从人物语言、动作等赏析
防空洞谈话:从人物神态、对话等赏析
如:松骨峰战斗:
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作战时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展示出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匆匆”表明时间紧迫,“很低”“光光的”表明地形不利,“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可见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摔”“扑”“抱”等动作描写,可见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抱”“掐”“摁”“衔”等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动词,刻画出战士们牺牲的瞬间还做着各种各样与敌人搏斗的姿势,背后是战士们的流血牺牲,是战士们的舍命杀敌,是战士们一颗颗勇敢的赤子之心,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到他们每个人的牺牲都是一首悲壮的史诗。
如:火中救小孩子:
以马玉祥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救人的当机立断、舍生忘死,展示出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处语言描写表现出马玉祥对敌人的恨,反衬对朝鲜人民的爱。
第二处语言描写展示出马玉祥纯洁、高尚的内心。
“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作描写,表现出马玉祥救人时的奋不顾身。
如:防空洞谈话:
以防空洞战士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为了祖国人民甘愿受苦,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问三答,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第一次笑,以苦为乐的笑,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次笑,淳朴率直的笑,表现出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高度使命感。
第三次笑,羞涩腼腆的笑,表现出对夺取战争胜利的信心。
总结明确: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谈话
人物 群体 (一个连) 个体 (马玉祥) 个体 (防空洞战士)
时间 作战时 行路时 休息时
地点 松骨峰战场 朝鲜老乡家 防空洞里
感情 对侵略者的恨 对朝鲜人民的爱 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精神品质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主题 抗美 援朝 保家卫国
3个事例,合起来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事例1表现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深层是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侵略者是志愿军入朝的首要任务,因此最先说;
事例2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层是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也是抗美援朝斗争的思想意义之一,因此承接着第1个事例说;
第3个事例体现志愿军战士的思想境界,核心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根本的层面,因此放在总结的位置来说。
这三个极具典型意义和思想含量的故事,生动有序地从三个侧面,表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赞美了志愿军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深厚的国际主义思想感情。
二、我是朗诵者——歌颂最可爱的人
本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志愿军战士的景仰与热爱,这种强烈的抒彩也引起我们的深深共鸣。如:1、2、3、8、12、14、15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最能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段落。
1.赏析所选段落文字的表达效果,做一点批注。
提示:关注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抒情效果。
如:第1段,作者运用第一人称,以朋友的身份与读者交流思想、情感,用满含深情的语言抒发在朝鲜战场的深切感受,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如:第2段,运用设问,激发我们的注意与思考——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
如:第3段,欲扬先抑,运用疑问句引述“也许还有人”心里说“那些兵平凡简单”,再用一组排比句,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这四个方面高度赞扬志愿军战士,表明他们实际上的不平凡、不简单。
如:第8段,运用反问,明确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颂。
如:第12段,运用反问,明确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颂。
如:第14段,反复和感叹结合,更强烈地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颂。
如:第15段,用“亲爱的朋友们”“朋友”“你”称呼读者,用6个“当你……的时候”组成一组排比句,使不同身份的读者都感到亲切自然,之后用疑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把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与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在情感上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并与作者发生共鸣。
2.设计朗读方式,深情朗诵。
课中小结:第1、2、3、8、9、12、14、15自然段直接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运用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等方法,把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抒发出来。
三、我是学习者——向魏巍学写作
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周恩来总理赞扬《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那么,一篇短短的通讯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呢?
阅读丛书中的《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提炼出作家魏巍的写作经验,完成“作家面对面”的专访。
记者:请问魏巍同志,是什么原因让你提笔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这样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记者:魏巍同志,我听说您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采访了三个月的时间,你脚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手握过被鲜血浸透的泥土。您为什么一定要冒着生命危险到一线采访呢?
魏巍: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你感受深了,写出来,也就必然有那么一股子劲,人家读了,也就感受得深。去一线采访,跟战士交上知心朋友,你对他们了解得深,他们的气质、思想、感情,就会感染你,使你也沉入到他们的情绪中。才能使你感受得更深些。
记者:魏巍同志,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为什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就选择了三个故事呢?
魏巍: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记者:魏巍同志,《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是以通讯的形式出现的?
魏巍:这样伟大的斗争和伟大的战士必须要很快写出来啊,如果慢慢地在那儿钻长的、刻细的,最后又弄不成,怎么对得起战士们呢?
课中小结:《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启示:
真挚的情感
典型的事例
课堂小结: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我们的生活中,抗洪一线的子弟兵,灾难面前的逆行者,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习他们的精神,为我们的祖国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