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2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29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9 22:53:37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对外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可口可乐成为新中国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外企。
对外开放
第壹章
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
“圈”是指:划出四个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经济特区的建立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国内原因:经济落后,闭关自守教训
国际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特区的建立
开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是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
合作探究: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
材料1: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2:第十三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②允许外国企业、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③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制度不变,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意义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经济特区的建立
典型
1979年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第贰章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形成
合作探究:我国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的?
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
(2)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3)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4)
1992年开始,开放沿江、边境城市、省会城市→内陆市县。
(5)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进程
天津
秦皇岛
大连
烟台
南通
青岛
连云港
上海
宁波
广州
温州
北海
湛江
福州
(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进程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
三角区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进程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进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进程
(5)1992年开始,开放沿江、边境城市、省会城市→内陆市县。
南宁
昆明
贵阳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太原
石家庄
长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成都
乌鲁木齐
印度
东南亚各国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形成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
第叁章
加入世贸组织
概况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2001年12月加入WTO(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后)。
加入世贸组织
目的
加入世贸组织
意义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推动中国DGP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入世贸组织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
亚投行 2015
一带一路 2013
G20峰会
金砖国家峰会
博鳌亚洲论坛
加入世贸组织
评价: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机遇与挑战并存
课堂小结
近代开放 当代开放
背景 列强强迫开放,方便侵华 为发展社会经济,主动的开放
性质 被动开放,丧失主权 主动开放,主权平等
影响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和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相同吗?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