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25×2=50分)
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材料中人口流动原因相似的是( )
A.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 B.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迁移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C.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下图为“青海省各州(市)位置示意及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统计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青海省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草场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4.影响西宁、海东两地区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通达度B.经济发展水平C.医疗卫生水平D.妇女受教育程度
2021年,西藏地区常住人口为345.82万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相对集中(图左),城镇化水平较低。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西藏各区积极探索建立“牧在乡里、住在镇里、就近落户、就地就业”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土地生产潜力小 D.自然资源丰富
6.此新型城镇化模式在西藏推广的首要条件是( )
A.鼓励产业下乡 B.大力发展交通 C.发展乡村旅游 D.积极开拓市场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问题。
7.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收入低
C.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8.“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城乡协调发展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土地资源浪费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10.近期,乌克兰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产出的资源总量。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1990年~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日期变化趋势( )
A.逐渐延迟 B.变化不大 C.逐渐提前 D.出现波动
12.在地球上,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最好让“地球生态超载日”出现在( )
A.每一年的年初 B.每一年的4月 C.每一年6月 D.每一年的年末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及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每一次都会形成面积宏大的黄河泛滥区。下图为山东省地形图及某年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东营市人口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
A.矿产资源匮乏B.土地盐碱化严重C.气候闷热潮湿D.开发久,破坏严重
14.与菏泽市相比,P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黄河改道 B.水源 C.地形 D.气候
15.推测山东省内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是( )
A.四周向中间移动B.中间向四周移动C.南部向北部沿海移动D.西部向东部移动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重要分界线。读我国人口密度及胡焕庸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多山地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内陆多沿海少 D.农村多城市少
17.乙省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水源 C.对外开放程度 D.受教育程度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资源 C.经济 D.技术
19.2011年—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增长 B.经济发展滞后 C.产业转型升级 D.交通条件完善
20.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C.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D.资源环境承载力扩大
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表示该地人口密度相对减少的图例是( )
A.I B.Ⅱ C.Ⅲ D.Ⅳ
22.为使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该地首先应( )
A.促进经济发展B.提高科技水平C.优化水资源配置D.加大地域开放程度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
A.对外交通条件 B.文化交流习惯 C.经济活动方式 D.人口迁移政策
24.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
A.地域性 B.等距性 C.均衡性 D.同向性
25.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
A.政府机构外迁 B.城市规模扩大 C.首都功能优化 D.公共服务升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国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划分为22个省级行政区。全国人口约336万(2020年),首都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图示意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分布。
(1)描述蒙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指出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塔尔国土面积约1.1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22年2月最新数据显示,卡塔尔人口数量为288万人,其中卡塔尔本地居民约占1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下图)。
(1)分析卡塔尔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2)说明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移民占卡塔尔人口比重较大的原因。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29.下图是我国近几年民工流入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图。
(1)说出②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原因。
(2)分析④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3)比较①地、③地环境人口容量大小,分析原因。
30.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卡塔尔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情况。
卡塔尔: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
材料二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复种指数是指一年中作物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1)说出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从自然条件分别分析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两国复种指数的差异及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3.D 4.B5.D 6.B7.B 8.C9.C 10.D11.C 12.D13.B 14.C 15.D16.A 17.B18.A 19.C 20.C21.B 22.C23.C 24.A 25.C
26.(1)半数人口集中于首都乌兰巴托,其余地区地广人稀。
(2)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取决于当地各类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的承载力;蒙古国降水稀少,是各类资源承载力的短板,限制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增长。
27.(1)卡塔尔气候全年炎热于燥,沿海地区气候相对凉爽湿润,适宜人类居住;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地处沿海,海运便利,便于对外交往与联系。
(2)卡塔尔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或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居民经济收入低);卡塔尔人均收入高,部分产业对本国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距卡塔尔较近。
28.(1)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为求学与外交雪需要。
(2)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政策优势明显;学校、外交机构集中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
(3)中国与韩国距离较近,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
29.(1)②地区经济发展快,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等。
(2)④地区位于我国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人口数量少;西藏面积大,人口密度小。
(3)③地环境人口容量大于①地环境人口容量。原因:①地为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荒漠面积大,淡水资源短缺,环境人口容量小;③地为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但降水充足、土壤肥沃,环境人口容量大。
30.(1)外籍人口的大量迁入。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两国垦殖指数低的原因: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气温偏低,冻土广布。卡塔尔: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复种指数卡塔尔高于俄罗斯:卡塔尔地处热带,热量条件优于地处高纬度的俄罗斯,所以复种指数高于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