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气候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六年级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3.4气候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六年级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9 20:2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气候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图1、2,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面两图,可以得知薄荷岛( )
A.为热带雨林气候 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C.气温年较差大 D.为热带季风气候
2.如果我们到菲律宾旅游,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3月 B.1月 C.7月 D.9月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决议,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资金,以补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损害。读图1“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图”和图2“中国、英国和美国碳达峰、碳中和、人均碳排放情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读图文可知( )
A.美国于2050年实现碳达峰 B.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为零
C.中国于2030年实现碳中和 D.植树造林有助实现碳中和
4.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因为发达国家在全球气候变暖中( )
A.基础设施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弱 B.资金短缺,受灾后重新建设困难
C.排放二氧化碳多,应负主要责任 D.技术落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
下图示意东北某城市植被浅沟,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据此完成下题。
5.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会减轻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水循环的环节( )
A.a减弱 B.b增强 C.c增强 D.d减弱
6.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城市热岛效应及城市风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岛效应增强②热岛效应减弱③城市风增强④城市风减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12月9日,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决赛在张家口市崇礼区云顶滑雪公园举行。下图示意12月9日崇礼区空气质量指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9日云顶滑雪公园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8.对空气质量影响最小的活动是( )
A.溜冰滑雪 B.烧煤供暖 C.露天烧烤 D.燃放烟花
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划分的。下图代表四种气候类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热带—最冷月均温≥18℃;温暖带—最热月均温>10℃,最冷月均温0-18℃。根据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甲乙丙丁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中,属于温暖带气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柯本在划分气候类型时,也会参照当地的自然景观。下列景观图中,与上图气候搭配合理的是的是( )
A.甲→① B.乙→④ C.丙→③ D.丁→②
11.气候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在夏季才能吃到的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
A.气温条件 B.肥力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条件
2021年高温热浪、飓风(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科学家推测这些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下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2021年1-8月世界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2021年1-8月( )
A.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飓风影响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暴雨洪涝
C.非洲大陆热带草原气候区发生了森林火灾 D.亚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出现沙尘暴
13.图中森林火灾发生地所属气候类型与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③ B.乙-① C.丙-② D.丁-④
14.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大量采伐森林资源②过度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③过量施用农药、化肥④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在某沙漠(位置见图)建起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北京相比,该沙漠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海拔较低 ③降水较少 ④晴天较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光伏发电替代煤炭火力发电,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的贡献是( )
A.节约了煤炭资源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轻了大气污染 D.增强了二氧化碳排放
二、解答题
17.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在非洲都有分布,在非洲面积最大的是 (填序号), (填名称)。
(2)⑤⑦两种气候比较,温差较大的是 (填序号),⑧和⑦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填序号)。
(3)你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特征为 。
(4)⑥地近年暖季气温越来越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可能是人类大量排放 等温室气体有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请你结合平日生活列举一个措施 。
18.【气候·人类】
材料一:“中国邮政 虽远必达”。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长城站”建成的同时,中国南极长城站邮局也正式成立。珠峰邮局最早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邮政服务网点。2021年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内废弃了35年的“沙漠邮局”“重操旧业”。
材料二:2023年2月,南极洲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温度20℃。在这种气候环境下,许多冰川融化了。美国科学家通过遥感卫星观测数据发现,在2月4日至13日的短短9天内,南极洲东北部一座名为鹰岛的小岛积雪减少了20%,融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材料三: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之后减少,2060年减到碳中和。森林蓄积量较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1)图3中属于通辽市气候类型的是甲、乙、丙、丁中的 ,该气候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分布区是 (回答角度:纬度范围:热带、温带,寒带;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内部)。在该气候的影响下,我市河流冬季 (结冰、不结冰),我市大面积种植了粮食作物 (列举一种)。
(2)图2中“沙漠邮局”与通辽市纬度相近。气候差异较大,请你比较两者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并分析“沙漠邮局”气候干旱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
(3)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站在“珠峰邮局”前的顾客仍然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请你从“珠峰邮局”与我国其他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气候特征的角度解释一下原因。
(4)“南极邮局”附近终年被厚厚的冰盖覆盖,请你从纬度对气候影响的角度谈谈为什么?。
(5)造成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 (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
(6)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举一个你的低碳生活方式: 。
19.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山西省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资料二: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 0℃,就会遭受冻害。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12℃~30℃,年降水量为 600~800 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资料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1)读图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和 四种气候类型,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
(2)图1中①地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周围地区相比,该地气温较 (高/低),造成这样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形成了 气候。
(3)图2中,与气候类型C相比,气候类型B的特点是 。
(4)说出图2中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的字母代号 ,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主要分布在图1中 (填数字序号)。
(5)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息息相关,写出一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 。
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为丙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 21 18 17 14 11 10 12 14 17 20 22
降水量(mm) 5 5 10 25 50 80 120 103 55 30 10 5
(1)由表可知,丙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月降水量最高为 mm。
(2)根据表中数据,将图中丙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补充完整。
(3)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为 。
(4)甲→乙→丙三地的7月平均气温逐渐 ,主要影响因素是 。
(5)葡萄是一种喜光、不耐寒的经济作物,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2℃-30℃,年降水量400-800mm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请在甲、乙、丙三地中选择最适合种植葡萄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D 2.AB
【解析】1.读薄荷岛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薄荷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降水集中在6月至10月,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小,排除AC;BD正确,故选BD。
2.薄荷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是6-10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旱季是11月至次年的5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因此,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时间是旱季,11月至次年的5月,排除CD;AB正确,故选AB。
【点睛】气候类型判读方法: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先看横坐标表示月份,再看纵坐标表示气温,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来判断各月气温变化和最冷(热)月均温,来确定温度带和半球;观察降水柱状资料图时,先看横坐标表示月份,再看纵坐标表示降水量,根据降水量柱状图点估出各月降水量值来判断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来确定降水类型。
3.D 4.C
【解析】3.美国大概在2010年之前已经实现碳达峰,A错误;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与碳吸收相等,可以互相抵消,B错误;我国预计2060年实现碳中和,C错误,植树造林有利于增加碳吸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故选D。
4.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基础设施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弱、资金短缺,受灾后重新建设困难、技术落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ABD错误;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高,人均碳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5.C 6.D
【解析】5.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就是通过低沟收集雨水,通过植被增加下渗,最终减少雨涝现象,图中c表示下渗环节,C正确;a是蒸腾作用,会变强,A错误;b指的是地表径流,会减弱,B错误;d指的是地下径流,会增强,D错误。故选C。
6.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中心城区的气温下降,上升气流减弱,所以城市热岛效应减弱;城市风主要依靠市区和郊区的热力差异形成,当城市与郊区的温差变小,城市风会减弱。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典型的例子如城市热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
7.A 8.A
【解析】7.根据空气质量指数:0~50为优,51~100为良,101~150为轻度污染,151~200为中度污染,201~300为重度污染,> 300为严重污染。读图可知,2023年12月9日云顶滑雪公园的空气质量指数为31,因此,云顶滑雪公园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
8.烧煤供暖、震天烧烤、燃放烟花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空气,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溜冰滑雪不会产生废气,对空气质量影响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 (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150为轻度污染,151~200为中度污染,201~300为重度污染,> 300为严重污染。
9.D 10.B 11.A
【解析】9.由图可知,甲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最冷月均温≥18℃,属于热带气候类型,A错误;乙属于极地气候,全年气温在0℃以下,B错误;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最冷月均温≥18℃,属于热带气候类型,C错误;丁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热月均温>10℃,最冷月均温0℃—18℃,因此属于温暖带气候,D正确。故选D。
10.由上题可知,甲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与③热带雨林景观相对应,A错误;乙属于极地气候,因此与④极地景观相对应,B正确;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因此与②热带草原景观相对应,C错误;丁属于地中海气候,因此与①地中海沿岸景观相对应,D错误。故选B。
11.结合所学知识,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在寒冷季节往往这两方面不足。塑料大棚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温,也起到保湿作用,并通过卷膜能在一定范围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寒冷的冬季,农民伯伯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在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因此,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温条件,A正确;塑料大棚对土壤肥力、降水和地形的改变意义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旱雨季,主要分布在北纬10°--25°之间的大陆东部;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12.B 13.D 14.D
【解析】12.由图可知,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没有飓风图例,说明不受飓风影响,A不符合题意;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暴雨洪涝图例,说明有暴雨洪涝,B符合题意;非洲大陆热带草原气候没有森林火灾图例,说明没有森林火灾,C不符合题意;亚洲亚热带季风区没有沙尘暴图例,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图中甲地位于北美洲西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冬冷夏凉,对应的气候图应该是②,故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对应的气候图是③,故B错误;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没有对应的气候图,故C项错误;丁地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对应的气候图应该是④,故D选项正确。故选D。
14.①大量采伐森林资源,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会造成全球变暖;②过度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会污染水源,还会造成地表塌陷,但是不会使全球变暖;③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源,破坏生态,但是不会使全球变暖;④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会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排除ABC,故选D。
【点睛】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某一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15.C 16.B
【解析】15.两地纬度相差不大,北京的海拔更低,①②错误;该沙漠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光伏发电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正确,D错误;光伏发电对节约煤炭资源影响较小,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的,与减轻大气污染没有直接相关性,C错误。故选B。
【点睛】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都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17.(1) ② 热带草原气候
(2) ⑦ ⑧
(3)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 二氧化碳 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局部分布简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点的比较、气候变化等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在非洲都有分布,在非洲面积最大的是②热带草原气候。
(2) 读图可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气候比较,温差较大的是⑦温带大陆性气候;⑧为温带季风气候,和⑦温带大陆性气候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⑧温带季风气候。
(3)家乡位于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⑥地近年暖季气温越来越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可能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可采取,少开私家车出行,要绿色出行;做到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
18.(1) 甲 温带地区大陆东岸 结冰 小麦
(2) 通辽市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沙漠邮局”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3)“珠峰邮局”海拔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低,因此顾客需要穿着厚厚的防寒服。
(4)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因此终年被厚厚的冰盖覆盖。
(5)全球气候变暖
(6)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广“无纸办公”“无纸通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做到人走灯关;空调温度适度等等
【分析】本题以气候与人类为主题,设置六道小题,涉及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通辽市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图中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丙为寒带气候,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以此看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典型地区是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气温在0℃以下,因此,我市河流冬季结冰,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2)“沙漠邮局”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少雨,与通辽市相比降水量较少,气温年较差较大。“沙漠邮局”气候干旱主要是由于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众多山脉的阻挡,在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3)“珠峰邮局”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全年气温较低,气候高寒,因此,即使在其它地区都很炎热的夏季,这里的顾客仍然穿着厚厚的防寒服。
(4)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南极邮局”所处的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由于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因此附近终年被厚厚的冰盖覆盖。
(5)全球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两极冰川融化减少 。
(6)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这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下行为方式都可以视为低碳生活的有效实践:树立环保意识,逛街带上环保袋,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广“无纸办公”“无纸通信”。树立节俭理念,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提倡适度消费。树立节电意识,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等设备,做到人走灯关;空调温度适度。
19.(1)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纬度位置
(2) 低 地形因素 高原山地
(3)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4) A 地中海气候 ②
(5) 海平面上升,旱涝灾害频繁等 绿色出行; 植树造林;节约用电;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气候特点,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据图可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气候类型虽然降水量具有较大差异,但因为都位于热带,所以都属于热带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的特征,因此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2)图中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受地形因素影响,与周围地区相比,该地气温较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3)气候类型C具有全年温和湿润的特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B具有冬冷夏热,降水少,集中在夏季的特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气候类型C相比,气候类型B气温的年较差大,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4)甘蔗喜热、喜湿、喜光,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A,A为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征,与甘蔗的生长习性相符合。葡萄喜光,不耐寒,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是D,D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沿岸位于图中②处。
(5)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构成威胁;可能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旱涝灾害频繁等。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作为中学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应注意节约用电,节约纸张,不使用一次性产品,保护森林;出行少乘坐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行,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1) 23 120
(2)
(3)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 降低 纬度因素
(5)葡萄最适宜种在丙地,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便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冬季温和多雨,适宜葡萄越冬,和春季生长。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特点、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表可知,丙地最热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3℃,7月降水量最高为120mm。
(2)根据表中数据将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整即可如图。
(3)丙地最热月为1月,故丙地在南半球,1月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而7月为冬季,气温温和,降水多。故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据图可知甲→乙→丙三地的7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甲→乙→丙纬度逐渐变高,故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5)葡萄最适宜种在丙地,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便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冬季温和多雨,适宜葡萄越冬,和春季生长。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过多,不适宜葡萄的生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