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六年级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4.2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六年级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9 20: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著名学者邦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了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下图),人类密集区成为人类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增长率 D.人口年龄结构
2.人类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高纬度地区 B.内陆地区 C.气候寒冷干燥的地区 D.地势低平的地区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 )
A.①在欧洲,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 B.②在亚洲,主要信仰基督教
C.③在亚洲,多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D.④在南美洲,经济发达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对世界大洲和大洋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②大洲濒临三大洋
C.③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5.关于世界居民和国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大洲西部生活着阿拉伯人,多信奉基督教
B.②大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⑤大洲西部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居民多白色人种
D.中国与②大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2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6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基督教 B.④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D.⑥地区主要通行法语
7.根据图片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热带,这里气候炎热 B.③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C.⑤地位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D.⑥地位于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历史上首次在中东国家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小宇和父母一同去了比赛现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世界杯的举办有利于不同人种( )
A.平等交流与交往 B.产生隔阂与分歧 C.增加经济收入 D.增强身体素质
9.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主要是因为( )
A.海拔高度变化 B.太阳辐射强度变化
C.降水量的变化 D.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下图为联合国徽章,图案是在橄榄枝包围下的南纬60°以北的北极俯视世界地图,象征着世界和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徽章中的世界地图未能反映地球全貌,实际地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
A.8:2 B.7:3 C.6:4 D.5:5
11.既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俄语 B.英语 C.法语 D.汉语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语言专业人士雇佣组织,只要你精通两种以上联合国工作语言,并通过相关的语言考试即可应聘成功。读世界语言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四位学习不同语言的中国大学生中,最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工作人员的是( )
A.日语 B.法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13.精通西班牙语的联合国笔译员,其翻译的联合国会议文件最有可能提供给( )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这次熄灯接力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线路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B.熄灯顺序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地球一小时”活动进行时,各国会同时熄灯
D.亚洲国家比美洲国家更早迎来“熄灯活动”
15.下列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④地区 B.②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C.⑤地区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 D.⑥地区主要通行汉语
二、解答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5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达成了多项双多边文件,包括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等。中国—中亚合作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新的征程全面开启。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亚五国中, 不仅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2)图2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是 教建筑的代表之一,图3是哈萨克斯坦著名的清真寺,这类建筑在中亚各国常见,中亚居民大多信奉 教。
(3)土库曼斯坦是中亚重要的棉花生产、出口国,结合图4简析该国棉花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言之有理即可)
(4)中亚油气资源丰富,与我国建立了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从图1中可看出中亚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沿岸,中亚石油、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5)规划中的中吉乌铁路起自中国喀什站,途经吉尔吉斯斯坦,终点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站,说说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对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积极意义。(答两点即可)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办,第25届冬奥会将于2026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
【中国风托起冬奥范】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彰显中国风。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四季的更替是由地球的 运动造成的,其运动方向是 。冬奥会招募的志愿者要能使用汉语或某外语进行交流,“某外语”最可能是 。
【冬奥精神不分年龄】
(2)参赛的49岁德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女子冬奥选手。德国,已经连续48年人口增长为负数,试说明此现象会给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列举两条即可)。
【冬奥文化跨越国界】
(3)甲是D洲和E洲的分界线 运河。乙是A洲与D洲的分界线 海峡。
(4)根据材料分析,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来自上图中 (字母和大洲名称),她家乡居民主要信仰 教,该教的建筑景观是下图中的 。
18.福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起点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地理坐标为 ,一年之中 (有/无)太阳直射机会。
(2)“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泉州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①马六甲海峡,进入A 洋;到达B (大洲),再经过亚洲和B大洲分界线② 运河,到达C大洲,下列关于C大洲西部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种以白种人为主 B.语言主要以英语为主
C.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伊斯兰教 D.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中国船员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B大洲的北部地区靠岸登陆后,发现当地气候类型主要以 为主,多数人是 种人,信仰 教。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作 (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
19.读“世界人口相关资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从南、北半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半球;按纬度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纬度地区。
(2)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没有定居人口的是 ,E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 。
(3)甲、乙两种景观位于③地区的是 ,当地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
(4)②所在的区域主要是 色人种,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5)图中①区域部分国家因人口增长过慢,产生了 等问题。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表示),即人口密度,B正确;图中看不出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ACD错误。故选B。
2.从地形条件分析,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D正确;高纬度地区、内陆地区和气候寒冷干燥的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人口较为稀疏,ABC错误。故选D。
3.据图可知,①在欧洲,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A正确;②在亚洲南部,主要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B错误;③在亚洲东部,多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C错误;④在北美洲,经济发达,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平方千米,以世界70.57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4.D 5.A
【解析】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错误;②为非洲,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两大洋,B错误;③为北美洲,④为南美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错误;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和④南美洲,D正确。故选D。
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亚洲,其西部生活着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A错误;②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率最高的大洲,B正确;⑤为欧洲,欧洲西部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居民多为白色人种,C正确;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②非洲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D正确。依据题意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
【点睛】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D 7.C
【解析】6.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北美,该地区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A正确,不符合题意;④为亚洲,③为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B正确,不符合题意;⑤位于亚洲东部,主要以黄色人种为主,C正确,不符合题意;⑥位于澳大利亚,主要使用英语,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7.读图可知,①位于北美,该地区属于温带,A错误;③位于赤道附近,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B错误;⑤地位于东亚中部,属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C正确;⑥地位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可以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量,保护地球,搞活动主要是提高环保意识,起宣传作用。
8.A 9.B
【解析】8.世界杯是国际体育赛事,通过比赛交流,有利于不同人种之间平等交流与交往。让不同人种产生隔阂与分歧、增加经济收入和增强身体素质,不是举办世界杯的作用。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读图可知,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多分布黑色人种,肤色较深,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弱,多分布黄色、白色人种,肤色较浅,可判断出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是人种肤色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CD,选择B。
【点睛】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
10.B 11.D
【解析】10.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实际地球海陆面积比约为7:3,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12.A 13.C
【解析】12.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因此学习日语的大学生最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工作人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原来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大多数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因此精通西班牙语的联合国笔译员,其翻译的联合国会议文件最有可能提供给南美洲,C正确;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官方语言不是西班牙语,ABD错误;故选C。
【点睛】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4.D 15.A
【解析】14.读图可知,这次熄灯路线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A错误;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与熄灯顺序相反,B错误;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上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不同,因此各国不会同时熄灯,C错误;亚洲国家位于美洲国家的东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东边天黑的比西边早,因此亚洲国家比美洲国家更早迎来“熄灯活动”,D正确。故选D。
15.读图可知,①地区为北美洲,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④阿拉伯半岛,A正确;②大洲为欧洲,③大洲为非洲,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B错误;⑤地区为亚洲东部,主要是黄色人种,C错误;⑥地区为澳大利亚,该地区的通用语言是英语,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16.(1)哈萨克斯坦
(2) 佛 伊斯兰
(3)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采摘期降水少
(4) 里海 管道运输
(5)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增大陆海联运的通达性;增强与中国等东亚、欧洲国家间的经济互补互利性;加大经贸往来;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等。
【分析】本大题以中亚地图和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相关资料为材料,共分为五道小题,涉及中亚的概况、自然资源分布与开发、农业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与我国接壤。
(2)大雁塔是佛教建筑,是玄奘法师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地方。
(3)
(4)土库曼斯坦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并且在棉花采摘期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生产。
(5)由图1中的图例可知,中亚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了里海沿岸地区,中亚石油、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管道运输速度快、运量大、连续性好。
(6)1. 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两国经济的全面发展。铁路的畅通无阻将有助于提升货物和人员的流动效率,推动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2. 通过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两国将加强与中国及其他东亚、欧洲国家的陆海联运通道。这将有助于打破地理孤立,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使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3.该铁路项目将促使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及其他沿线国家在经济上实现更深层次的互补与互利。通过更加便捷的运输,两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的互补性,推动共同繁荣。4. 中吉乌铁路的畅通将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货物的更便捷运输将降低贸易成本,激发跨境贸易潜力,促使更多的商品在两国之间流通,从而推动双边经济合作的深化。5. 有助于加强人文交流,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等。
17.(1) 公转 自西向东 英语
(2)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
(3) 巴拿马 白令
(4) B欧洲 基督 图①
【分析】本题以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办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的特点和现象、世界语言的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大洲分界线、世界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所以某外语最有可能的是英语。
(2)人口负增长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不足,这会使得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因为生产率和劳动力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人口负增长还可能导致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维持,因为需要支付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会增加。另外,人口负增长还会导致兵源不足,危及国家安全。
(3)由图可知,甲是D北美洲、E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乙是A亚洲与D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4)动员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来自德国,德国位于欧洲是图中的B。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与图中的①相符;②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③是佛教的佛塔。
18.(1) 25°N,118°E 无
(2) 印度 非洲 苏伊士 C
(3) 热带沙漠气候 白 伊斯兰 南南合作
【分析】本大题以“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和七大洲、四大洋简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经纬网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大洲分界线、南北关系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图中泉州的经纬度位置是25°N,118°E。由于泉州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一年之中没有太阳直射机会。
(2)读图可知,大洋A是亚洲南临的印度洋;B大洲是位于亚洲西南的非洲,亚洲与B非洲分界线②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连通地中海和红海;图中C大洲是亚洲西临的欧洲,欧洲西部人种以白种人为主,语言主要以英语为主,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A、B、D正确;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C错误。结合题意,故选C。
(3)读图分析,B大洲是非洲,非洲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该地区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作“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的经济合作关系。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关系所进行的谈判对话或多边磋商活动。
19.(1) 平原 北 中低
(2) D 热点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3) 乙 当地气候闷热潮湿,一楼放杂物,二楼楼上住人,利于通风散热
(4) 白 伊斯兰教
(5)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等(只要答出一条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相关资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种和宗教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从南、北半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纬度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60°以下的中低纬度地区。
(2)由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没有定居人口的是D南极地区,E亚马孙平原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其原因是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居住。
(3)由图可知,甲为平顶屋,乙为高脚屋,③地位于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高脚屋能适应高温多雨的环境,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因此位于③地区的是乙。
(4)图中②中东地区,中东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5)图中①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因人口增长过慢,产生了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