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9 18:02:42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1.(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是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国。读图,完成:该国位于(  )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D.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2.(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读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热带 B.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丙地位于0°纬线上 D.丁地位于丙的西南方向
3.(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是半圆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4.(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该“经纬网分布图”,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E,20°S B.40°E,20°N
C.20°W,40°N D.20°E,40°S
5.(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黑龙江省地图 D.齐齐哈尔市地图
6.(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以下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  )
A.在上海市的西部发现一条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
B.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C.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D.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
7.(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
A.四季如春 B.明日多云转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东边日出西边雨
8.(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在杭州,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霜冻
9.(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出现在(  )
A.上午11时 B.午后1时左右 C.正午12时 D.午后2时左右
10.(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符号表示的是(  )
A.东南风三级 B.西北风六级 C.西南风六级 D.北风三级
11.(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中的A、B两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其他因素
12.(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读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
A.上海和悉尼气温年较差相同
B.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
C.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七月
D.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14.(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民谚“小暑晒霉正当时”,指我国某些地区小暑节气时(公历7月7日或8日),连续月余的阴雨稍歇,人们将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据图文材料,“晒霉”的地点可能是下列四地中的(  )
A.甲 B.乙 C.丙丁 D.丁
15.(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6.(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某地区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15个婴儿,死亡3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5% B.3% C.1.2% D.1.3%
17.(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王先生热爱旅游,如图是他周游世界时拍摄的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片,王先生在给朋友介绍时有一项摘述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是基督教堂,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其教徒统称穆斯林
C.丙是佛教建筑,亚洲东南部很多国家信仰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起源于阿拉伯半岛
18.(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通用的是自己的语言
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海外华侨一般说英语或者当地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
19.(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活动中,不属于人类活动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现象是(  )
A.每年秋末,农村焚烧田里的秸秆
B.2013年12月日本火山喷发后,能见度低,空气污染严重
C.重型柴油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D.取暖期大量煤炭燃烧
20.(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的原因是(  )
①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②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1.(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   (纬线)附近地区。
(2)A,B两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但A地比B地降水   。
(3)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地,原因是   。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
22.(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   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位于北温带)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   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   现象(至少填一种)。
23.(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为某校野外实践活动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从甲村出发,分为三个方案。方案一:登山比赛,锻炼毅力。
方案二:寻找瀑布,感受自然。
方案三: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
(1)方案一对应图中路线   (a\b\c),这条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
(2)方案二的同学要寻找瀑布,应选择图中路线   (a\b\c),他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是   。
(3)三个方案中,你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路线   (a\b\c),原因是   。
(4)傍晚,部分同学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   风。此时夕阳西下,如图中竹竿影子符合情况的是   。
(5)图中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   ,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选择)。
A.568米
B.690米
C.758米
D.819米
①②两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米。
(6)为发展当地旅游,政府计划在①②两山峰之间修建索道。同学们在图上量得①②两山峰之间的距离是4.3厘米,若忽略垂直高差,索道的实际长度应为   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国家经度位于51°E附近,属于东半球;纬度大部分位于25°N-26°N之间,属于低纬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答案】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甲地位于30°N,位于北温带,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位于赤道上,有太阳直射现象,B符合题意;
C. 丙地位于30°S纬线上,D不符合题意;
D.丁地位于丙的东北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3.【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A.经线有无数条,A错误;
B.纬线是长度不等的圆圈,B错误;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正确;
D.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4.【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A点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位于0°经线以东,是东经,因此其地理坐标是40°E,20°N。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5.【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大,实际范围小,表示的内容最详细,题中齐齐哈尔市地图,实际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D符合题意。
【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6.【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上海市的西部发现一条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都是沧海变桑田的实例。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是桑田变沧海的实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7.【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 明日多云转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 ”都描述的是天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8.【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 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因此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降水类型主要有三种:对流雨,即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即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即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
9.【答案】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一天中的最高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温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D。
【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10.【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道风尾代表风力二级,一个风旗代表风力八级,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表示风向。因此符号表示的是西北风六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天气符号:
1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的A地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温差大,降水少;B地距海近,温差小,降水多。即造成两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2.【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虚线代表的是年降水量。故图中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位于迎风坡的②地。①地海拔低,③地海拔高,④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3.【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上海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比悉尼大,因此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A不符合题意;
B.上海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悉尼1月气温高,位于南半球,B符合题意;
C.上海7月气温高,悉尼1月气温高,C不符合题意;
D.上海最低气温为7℃,悉尼最低气温为13℃℃,都位于亚热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14.【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题干中描述的是我国的梅雨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读图分析可知,乙图雨季长,降水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丙、丁雨季短、降水少,都位于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梅雨,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15.【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C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6.【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某地区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15个婴儿,死亡3人,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1.5%,死亡率为0.3%,因此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 - 0.3% = 1.2%.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17.【答案】D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甲是基督教堂,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A不符合题意;
B.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其教徒统称穆斯林,B不符合题意;
C.丙是佛教建筑,亚洲东南部很多国家信仰佛教,C不符合题意;
D.基督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起源于印度半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8.【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汉语不仅限汉族人使用,部分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A不符合题意;
B.汉语不仅在我国使用,海外华侨也说汉语,B不符合题意;
C.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不符合题意;
D.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联合国有六大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俄语主要是俄罗斯和东欧各国使用;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西班牙语主要是西班牙人和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使用;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
19.【答案】B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 每年秋末,农村焚烧田里的秸秆 ; 重型柴油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 取暖期大量煤炭燃烧都属于人类活动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现象。2013年12月日本火山喷发后,能见度低,空气污染严重属于自然原因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20.【答案】B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原因是该地区②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气候不一定常年温和多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1)赤道
(2)多
(3)D;地处大陆内部,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4)多;少;多;少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赤道附近,该地终年炎热多雨;
(2)读图可知,A位于东南亚地区,降水多于位于沙漠的B;
(3)读图可知,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获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
(4)世界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受纬度影响,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影响;
故答案为:(1)赤道;(2)多;(3)D;地处大陆内部,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4)多;少;多;少。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2.【答案】(1)②-③;昼长夜短
(2)赤道
(3)自转;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 读图分析可知, 当地球运行到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时,分别是北半球的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根据题意可知,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此时处在春分至夏至之间,即图中②-③。此时直射点北半球,因此在新疆喀什古城昼长夜短。
(2)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和秋分。
(3)读图分析可知,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故答案为:(1)②-③;昼长夜短;(2)赤道;(3)自转;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点评】(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23.【答案】(1)a;山脊
(2)b;自西北向东南
(3)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
(4)东南;D
(5)①;C;100~300
(6)4300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方案一攀登山峰,锻炼毅力。读图分析可知,a、b、C三条路线中,路线a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即主要沿山脊前进,最后到达山峰。
(2)根据题意可知,方案二为观赏瀑布,瀑布主要分布在陡崖处。读图分析可知,a、b、C三条路线中,路线b经过等高线重叠处,即陡崖。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读图分析可知,三个方案中,体力欠佳的同学建议选择方案三即c路线,原因是该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
(4)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甲村位于①山峰的东南方向,如果部分同学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可判定,当时的风向是东南风。此时夕阳西下,如图中竹竿影子朝向东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A、B、C竹竿影子都朝向东北方向;D竹竿影子朝向西北方向。故D符合题意。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因此可判定,山峰①海拔在700-800米之间,②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间,因此海拔较高的是①,海拔高度可能是758米。故C符合题意。①②两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100-300米。
(6)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线段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若图中①②的图上距离是4.3厘米,那么索道的实际长度是4.3x1000=4300米。
故答案为:(1) a;山脊;(2)b;自西北向东南(3) 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4)东南;D;(5) ①;C;100~300;(6) 4300。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大小有关: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5)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1 / 1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1.(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是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国。读图,完成:该国位于(  )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D.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国家经度位于51°E附近,属于东半球;纬度大部分位于25°N-26°N之间,属于低纬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读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热带 B.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丙地位于0°纬线上 D.丁地位于丙的西南方向
【答案】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甲地位于30°N,位于北温带,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位于赤道上,有太阳直射现象,B符合题意;
C. 丙地位于30°S纬线上,D不符合题意;
D.丁地位于丙的东北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3.(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是半圆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A.经线有无数条,A错误;
B.纬线是长度不等的圆圈,B错误;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正确;
D.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4.(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该“经纬网分布图”,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E,20°S B.40°E,20°N
C.20°W,40°N D.20°E,40°S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A点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位于0°经线以东,是东经,因此其地理坐标是40°E,20°N。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5.(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黑龙江省地图 D.齐齐哈尔市地图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大,实际范围小,表示的内容最详细,题中齐齐哈尔市地图,实际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D符合题意。
【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6.(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以下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  )
A.在上海市的西部发现一条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
B.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C.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D.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上海市的西部发现一条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都是沧海变桑田的实例。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是桑田变沧海的实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7.(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
A.四季如春 B.明日多云转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东边日出西边雨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 明日多云转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 ”都描述的是天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8.(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在杭州,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霜冻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 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因此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降水类型主要有三种:对流雨,即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即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即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
9.(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出现在(  )
A.上午11时 B.午后1时左右 C.正午12时 D.午后2时左右
【答案】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一天中的最高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温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D。
【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10.(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符号表示的是(  )
A.东南风三级 B.西北风六级 C.西南风六级 D.北风三级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道风尾代表风力二级,一个风旗代表风力八级,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表示风向。因此符号表示的是西北风六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天气符号:
11.(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中的A、B两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其他因素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的A地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温差大,降水少;B地距海近,温差小,降水多。即造成两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2.(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读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虚线代表的是年降水量。故图中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位于迎风坡的②地。①地海拔低,③地海拔高,④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3.(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
A.上海和悉尼气温年较差相同
B.上海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
C.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七月
D.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上海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比悉尼大,因此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A不符合题意;
B.上海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悉尼1月气温高,位于南半球,B符合题意;
C.上海7月气温高,悉尼1月气温高,C不符合题意;
D.上海最低气温为7℃,悉尼最低气温为13℃℃,都位于亚热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14.(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民谚“小暑晒霉正当时”,指我国某些地区小暑节气时(公历7月7日或8日),连续月余的阴雨稍歇,人们将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据图文材料,“晒霉”的地点可能是下列四地中的(  )
A.甲 B.乙 C.丙丁 D.丁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题干中描述的是我国的梅雨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读图分析可知,乙图雨季长,降水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丙、丁雨季短、降水少,都位于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梅雨,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15.(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C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6.(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某地区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15个婴儿,死亡3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5% B.3% C.1.2% D.1.3%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某地区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15个婴儿,死亡3人,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1.5%,死亡率为0.3%,因此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 - 0.3% = 1.2%.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17.(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王先生热爱旅游,如图是他周游世界时拍摄的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片,王先生在给朋友介绍时有一项摘述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是基督教堂,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其教徒统称穆斯林
C.丙是佛教建筑,亚洲东南部很多国家信仰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起源于阿拉伯半岛
【答案】D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甲是基督教堂,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A不符合题意;
B.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其教徒统称穆斯林,B不符合题意;
C.丙是佛教建筑,亚洲东南部很多国家信仰佛教,C不符合题意;
D.基督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起源于印度半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8.(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通用的是自己的语言
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海外华侨一般说英语或者当地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
【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汉语不仅限汉族人使用,部分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A不符合题意;
B.汉语不仅在我国使用,海外华侨也说汉语,B不符合题意;
C.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不符合题意;
D.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联合国有六大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俄语主要是俄罗斯和东欧各国使用;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西班牙语主要是西班牙人和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使用;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
19.(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下列活动中,不属于人类活动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现象是(  )
A.每年秋末,农村焚烧田里的秸秆
B.2013年12月日本火山喷发后,能见度低,空气污染严重
C.重型柴油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D.取暖期大量煤炭燃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 每年秋末,农村焚烧田里的秸秆 ; 重型柴油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 取暖期大量煤炭燃烧都属于人类活动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现象。2013年12月日本火山喷发后,能见度低,空气污染严重属于自然原因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20.(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的原因是(  )
①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②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原因是该地区②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气候不一定常年温和多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21.(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   (纬线)附近地区。
(2)A,B两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但A地比B地降水   。
(3)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地,原因是   。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
【答案】(1)赤道
(2)多
(3)D;地处大陆内部,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4)多;少;多;少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赤道附近,该地终年炎热多雨;
(2)读图可知,A位于东南亚地区,降水多于位于沙漠的B;
(3)读图可知,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获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
(4)世界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受纬度影响,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影响;
故答案为:(1)赤道;(2)多;(3)D;地处大陆内部,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4)多;少;多;少。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2.(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   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位于北温带)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   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   现象(至少填一种)。
【答案】(1)②-③;昼长夜短
(2)赤道
(3)自转;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 读图分析可知, 当地球运行到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时,分别是北半球的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根据题意可知,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此时处在春分至夏至之间,即图中②-③。此时直射点北半球,因此在新疆喀什古城昼长夜短。
(2)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和秋分。
(3)读图分析可知,乙图表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故答案为:(1)②-③;昼长夜短;(2)赤道;(3)自转;昼夜更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点评】(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23.(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如图为某校野外实践活动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从甲村出发,分为三个方案。方案一:登山比赛,锻炼毅力。
方案二:寻找瀑布,感受自然。
方案三: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
(1)方案一对应图中路线   (a\b\c),这条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
(2)方案二的同学要寻找瀑布,应选择图中路线   (a\b\c),他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是   。
(3)三个方案中,你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路线   (a\b\c),原因是   。
(4)傍晚,部分同学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   风。此时夕阳西下,如图中竹竿影子符合情况的是   。
(5)图中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   ,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选择)。
A.568米
B.690米
C.758米
D.819米
①②两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米。
(6)为发展当地旅游,政府计划在①②两山峰之间修建索道。同学们在图上量得①②两山峰之间的距离是4.3厘米,若忽略垂直高差,索道的实际长度应为   米。
【答案】(1)a;山脊
(2)b;自西北向东南
(3)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
(4)东南;D
(5)①;C;100~300
(6)4300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方案一攀登山峰,锻炼毅力。读图分析可知,a、b、C三条路线中,路线a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即主要沿山脊前进,最后到达山峰。
(2)根据题意可知,方案二为观赏瀑布,瀑布主要分布在陡崖处。读图分析可知,a、b、C三条路线中,路线b经过等高线重叠处,即陡崖。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读图分析可知,三个方案中,体力欠佳的同学建议选择方案三即c路线,原因是该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
(4)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甲村位于①山峰的东南方向,如果部分同学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可判定,当时的风向是东南风。此时夕阳西下,如图中竹竿影子朝向东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A、B、C竹竿影子都朝向东北方向;D竹竿影子朝向西北方向。故D符合题意。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因此可判定,山峰①海拔在700-800米之间,②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间,因此海拔较高的是①,海拔高度可能是758米。故C符合题意。①②两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100-300米。
(6)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线段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若图中①②的图上距离是4.3厘米,那么索道的实际长度是4.3x1000=4300米。
故答案为:(1) a;山脊;(2)b;自西北向东南(3) 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4)东南;D;(5) ①;C;100~300;(6) 4300。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大小有关: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5)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