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大概念大主题
新课标 创新设计
新理念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部编版 历史(八下)
目录
01
大概念·大主题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03
整体感知·时空线索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05
06
07
08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真题检测·复习反馈
知识架构·总结提升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及分期
文革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
1956
1978
1966
1976
1992
2022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一颗氢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中共二十大
中国现代史总体特征:
【政治上】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革后民主法治建设得到恢复发展;“一国
两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左”倾错误严重影响
经济发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文化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和文化等 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01 大概念·大主题
壹
2022版课程标准
叁
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主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贰
借助图片等历史史料说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台湾、新疆、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史料实证)
壹
掌握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往等史实。通过复习教材,知道“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贰
关键词引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三不政策”、《告台湾同胞书》、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反分裂国家法》、“九二共识”、胡连会、习马会、“三通”
考点
归纳
单元
重点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贰
主题目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考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3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考点4 海峡两岸的交流
考点2 共同繁荣发展
1.民族团结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祖国统一方面: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海峡两岸关系也不断发展交往日益密切。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03 整体感知·时空线索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肆
一个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两大主题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两大会晤 胡连会、习马会
三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反国家分裂法》
三大成就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蓬勃发展。
1979
20世纪
80年代
1984
1987
1992
1997.7.7
1999.12.20
2008
2015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达成“九二共识”
两岸实现三通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大主题大思维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2年:九二共识
2008年:两岸达成“三通”
大主题大思维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肆
2015年:习马会
2022年:《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1.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限?
前提
地方
权限
考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1949年
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共同纲领》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制度化、法制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地位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最早)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概况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材料一:历史上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的典型事件有: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清——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
材料二: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在东北,由汉、满、回、朝鲜、白、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族组成的抗日联军;抗战期间,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蒙古族人民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材料三:我国自秦以来……各族人民……形成了对祖国认同的心理……近百年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共同命运和共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毛泽东说我国是少数民族“地大物博”,汉族“人口众多”……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祖国的边陲。
历史传统
经济文化
政 治
现实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地、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利益上一致。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史料实证: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难点突破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解释: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意义: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2)长期以来,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族合作互助的民族关系。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难点突破
(3)近代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4)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可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①政治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经济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文化方面--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考点2:共同繁荣发展
⑤兴边富民行动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①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边疆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考点2 延伸-促进西藏发展的相关措施
时期 措施 影响
1951年
一五计划
1959年
1965年
20世纪末
2006年 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密切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封建剥削,人民翻身做主,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设立西藏自治区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各民族团结奋斗,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
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
1、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历史解释: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考点过关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
A.国家统一领导 B.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共同繁荣发展
3.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为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被藏族人民称为吉祥的天路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青藏公路 C.青藏铁路 D.宝成、鹰厦铁路
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年来,我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亲眼看到了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上述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2.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有( )
①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其文化遗产
③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物资等方面大力援助少数民族 ④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A
C
C
C
背景
提出
依据
内涵
目的
方式
地位
成功实践
意义
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首次在香港问题成功实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变”:主权归属
“不变”: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1)港澳台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2)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历史——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实——港澳台长期实行资本主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设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②促成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③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考点3-1、 一国两制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新界
香港岛
九龙
1842年《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98年租
借新界(99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香港维持“暂时不动”。
香港问题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澳门问题由来
原因 史实
意义
港澳回归后更加繁荣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大陆是香港和澳门强大的后盾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制度保障:“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3)现实原因: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4)其他原因: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对祖国统一: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②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考点3-2、 香港、澳门回归
[2]对港澳: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对台湾:对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对世界: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红 旗:
紫荆花:
五颗星:
香港
香港同胞心系祖国祖国统一
祖国
紫荆花红旗:
红白两色:
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体现“一国两制”的精神
五颗星 :
国家的统一
莲 花 :
澳门的繁荣昌盛
三个花瓣 :
澳门有三岛组成
大桥和海水:
反映了澳门的环境特点
区旗的绿色:
充满生机的祖国
知识拓展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考点过关
1.1997年6月30日晚的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歌如潮。“10、9、8……”伴随着倒计时牌上红色数码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齐声高呼起来。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在( )
A.迎接香港的回归 B.迎接澳门的回归
C.期盼北京申奥成功 D.庆祝中共伟大诞辰
3.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将世界最具活力珠三角地区链接起来,特别是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香港、澳门的回归主要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C.对外开放政策扩大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2.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30日,香港、澳门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变为现实的成功实践。在港澳回归过程中,与我国签署联合声明的国家分别是( )
A.日本、荷兰 B.英国、葡萄牙
C.英国、西班牙 D.日本、葡萄牙
A
B
B
台湾问题由来
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不容其他国家干涉。港澳问题是基于外国侵略产生的,属外交问题,需通过外交谈判解决
(1)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2)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1)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3)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考点4、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解放台湾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海峡两岸关系改善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倡议通邮、通航、通商,海峡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5)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此次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发展
(8)2015年11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9)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考点4、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1979年元旦
1992年11月
1993年4月
2005年3月
2005年4月29日
2015年11月7日
《告台湾同胞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九二共识”
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
《反国家分裂法》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胡连会
两位领导人在北京会面,是继重庆谈判以来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习马会
两位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两岸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
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史料实证: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难点突破
意义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了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法改变
(2)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考点4、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台湾问题是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港澳问题是西方殖民者侵华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国家主权与外交问题。
【唯物史观】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实现台湾统一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展望
中学生应如何做
(1)根本保证: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政策、法律保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
(3)历史渊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血缘和文化基础,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4)经验积累: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高度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5)现实情况: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统一是大势所趋,也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台独”势力的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警惕“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考点4、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制止分裂,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材料: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20年1月11日晚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对于台湾这次选举的结果,不少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人士不免有些疑惑,也有几分忧虑,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平统一“道阻且长”。这些疑惑和忧虑都可以理解。不过,大陆已经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过去几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两岸实力对比“我强台弱”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大陆完全有能力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有信心保持台海形势总体稳定,引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塑造力、吸引力日益增强。岛内“不敢独、不能独”“终将被统一”的集体认知日益强化。随着大陆国际地位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日趋巩固,“台独”分裂没有任何空间。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月12日)
【问题探究】:虽然两岸统一“道阻且长”,但我们相信,祖国必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问题终将解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思维拓展:影响两岸关系的有利因素
【答案提示】
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根本保证。
②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
③榜样借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与繁荣稳定。
④2005年以来,两岸民间团体、高层领导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访问大陆。
⑤国际法依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⑥民族心理:完成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海峡两岸同属炎黄子孙,血浓于水。难以割舍民族亲情。
⑦历史证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历史不能篡改。
祖国必将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复兴。
台湾同胞将与祖国其他地区人民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史料实证: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难点突破
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进国家完全统一、共谋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无上光荣的事业。
05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伍
考点过关
1.近些年来,“海峡两岸经济区论坛”“两岸经济合作交流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会”“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等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其发展迅速的基础是
A.血浓于水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台当局对“九二共识”的认可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A
B
D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新疆的管辖
唐太宗
元朝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1965
文成公主入藏
宣政院
册封“达赖喇嘛”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金瓶掣签制度
噶厦政府
驻藏大臣
西藏自治区
对西藏
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元帅府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归
平定准葛尔叛乱
左宗棠收复新疆
对新疆
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要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新疆行省建立
西汉
唐朝
元朝
康熙
乾隆
1876—1878
1955
18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06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陆
三国-吴国
元朝
1662年
1684年
1885年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
澎湖巡检司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设台湾省
荷兰侵占台湾
明末
1895年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
1945年
1949年
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
第一次分离
第三次分离
回归
第二次分离
回归
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巩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
历史上的台湾
06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陆
对比我国的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
项目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不同点 目的 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 祖国和平统一 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
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权限 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区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范围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台湾尚未回归)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相同点 ①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非主权实体); ②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 ③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06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陆
1.(2023年江苏苏州)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2.(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2023年黑龙江绥化)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
A.五项原则 B.“九二共识”C.八项主张 D.“三通”协议
D
B
B
07 真题检测·复习反馈
柒
4.(2023江苏泰州)于建芳回忆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北京奥运
5.(2023年湖南邵阳)2023年3月,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宣读祭文。其祭文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这体现马英九等台湾同胞( )
①有浓厚民族认同感 ②主张两岸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③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④倡导两岸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年辽宁大连)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B
C
D
07 真题检测·复习反馈
柒
外交
澳门回归
1949
199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C80S
一国两制
1992
九二共识
1997
香港回归
内政
一国两制
实
践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08 知识架构·总结提升
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