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通到困难时请不要轻易放弃,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C-12 H-1 O-16 N-14 C1-35.5 Na-23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B.SO2、NO2、C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2.下列图标张贴在加油站合理的是
A. B. C. D.
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B.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水取之不尽
C.加强河道生活垃圾管理,防止污染水体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浇灌果园,节约用水
4.配制50g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
5.2月19日,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合成了新原子钨-156(原子序数为74,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钨是熔点高的金属单质,可制作灯丝
B.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新原子钨-156是一种新元素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2
6.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关于秋水仙碱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1:4 B.一个分子中含有54个原子
C.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解水实验创新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观察到注射器针筒内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2
B.与电源正极端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液面下降速率更快
C.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与负极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条形码中胶黏剂成分之一是丙烯酸(C3H4O2)。下图是工业上一种制备丙烯酸方法的反应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甲、丙在O2中燃烧产物一定相同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保持不变
9.我国科研团队刷新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世界纪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电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产业化生产后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全钙钛矿中原子不再运动
D.化学学科的发展能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氨水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D.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11.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实验。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海水从b口进入净化后可得纯净水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CO2能否和水反应
12.海水晒盐留下的“苦卤”经再加工可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氢化钠杂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C.t2℃时,硫酸镁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D.t1℃时,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绿色高效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造纸等领域。
我国化学家通过静电纺丝辅助离子交换策略,制备出了梯型纤维异质结Nb2O5@NiS(NONS),作为光催化产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实现无机复合光催化剂纯水过氧化氢光合成的新策略。实验测定在氧气、空气、氮气中过氧化氢的产率如图所示。
相较于以乙基蒽醌(C16H12O2)氧化法为主的传统制备方法,直接利用丰富的水和氧气为原料,以太阳能为能量来源的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对于促进太阳能源利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乙基蒽醌中含有氧气
B.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过氧化氢和乙基蒽醌均属于氧化物
D.实现“双碳”目标中“碳”是指碳元素
(4)结合图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
14.某化学小组围绕“金属的冶炼”开展主题学习。
已知:草酸钠固体(化学式为Na2C2O4)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一氧化碳,化学小组利用此反应制备一氧化碳,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
(1)发生装置应选图2中装置 (填字母)。
(2)酒精灯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 。
(3)L型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该装置中锥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①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② 。
15.硫化氢(H2S)气体有剧毒,且易燃、易爆,不能直接排放。我国回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主要是生产硫酸(H2SO4)。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1)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高温条件下,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基本类型)。
(3)冷凝器上方浓硫酸(浓度小)以雾状喷出,其原因是 。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 。
16.化学兴趣小组以自制“自热火锅发热剂”为项目进行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解密原理”——研究发热原理
资料:
①某品牌自热火锅发热剂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作用是吸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④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1:生石灰与水作用是放热反应,为什么在该发热剂中还要放铝粒呢?
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某品牌自热火锅包装为实验容器,其结构如图1,外锅放入50g发热包,并加200mL水至水位线,食材锅内加300mL水,测量食材锅内水温变化(锅盖始终盖着)。然后换成50g生石灰,重做一遍。测定时间范围是0-36min,实验数据如图2。
(1)写出发热包加水后,有碳酸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结合图2分析可知:发热剂中加入铝粉的作用是 。
【任务二】“计算配比”——计算原料配比
问题2:如何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呢?
兴趣小组利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取5.0g发热粉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干燥管1增重0.33g。
(3)待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4)计算5.0g发热粉中碳酸钠的质量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老师的帮助下,计算确定发热粉中氧化钙、铝粒、碳酸钠三种物质的质量比约为1:1:2。
【任务三】“制发热包”——制作产品标签
(5)兴趣小组同学按照氧化钙、铝粒、碳酸钠三种物质的质量比1:1:2配制发热粉,并在发热包外包装袋上贴上产品标签,请你将标签信息补充完整:
【品名】食品专用发热包
【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
【净含量】50克
【使用方法】撕开塑料袋后加常温水发热
【贮存条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
(6)能否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并说明理由 。
(7)干燥管2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8)餐后,外锅内残余物能否直接丢弃,并说明原因 。
17.工业上常用稀盐酸处理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稀盐酸用量太多就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2)工业上用了3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某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稀盐酸仅与铁锈先反应,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和解析
1.B
【详解】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石油资源,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均能导致酸雨的发生,均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C、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A、图示表示当心腐蚀标志,加油站不需要张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示表示禁止烟火标志,加油站需要张贴,故选项符合题意;
C、图示表示有毒品标志,加油站不需要张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示表示当心爆炸标志,加油站不需要张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水体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但为海水,不能直接使用,而可使用的淡水资源比较紧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强河道生活垃圾管理,能防止水体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D、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应用药匙取用固体,且取用固体时,瓶塞应倒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不是4g,不符合题意;
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A、钨是熔点高的金属单质,可制作灯丝,即使高温也不会融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钨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元素为同种元素,新原子钨-156为钨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钨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6.D
【详解】A、秋水仙碱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6)=1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秋水仙碱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分子中含有54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秋水仙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秋水仙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5):14:(16×6)=264:25:14:6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C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而不是质量比,质量比应为8: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与电源负极端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液面下降速率更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向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多,则导电性增强,该选项说法正确;
D、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而不是助燃性,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由图可知,1个甲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甲的化学式为C3H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3H4O2,甲、丙充分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由于不确定氧气的量,则燃烧产物不一定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为C3H6和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C3H4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光电转化,只是能量的转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产业化生产后,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C、全钙钛矿中原子仍然在不断运动,符合题意;
D、化学学科的发展能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等,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氨水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A推理合理;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铜属于氢后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B推理不合理;
C、氯化氢由分子构成,但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推理不合理;
D、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但是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例如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但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推理不合理;
故选:A。
11.A
【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且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则该装置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设计合理;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则得到的水仍为混合物,该实验设计不合理;
C、左边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会生锈,右边铁只和水接触,不会生锈,对比可知铁生锈需与氧气接触,但没有证明铁生锈需要水,该实验设计不合理;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则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反应,该实验设计不合理。
故选A。
12.B
【详解】A、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由于溶解度减小,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t2℃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60g,则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不确定溶液质量,则无法比较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1)
(2)化学性质
(3)B
(4)在氧气中,过氧化氢的产率最高(合理即可)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A、乙基蒽醌为纯净物,其中不含氧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光催化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但乙基蒽醌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现“双碳”目标中“碳”是指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由图可知,在氧气中过氧化氢的产率最高,在氮气中,过氧化氢的产率几乎为零。
14.(1)A
(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 红色粉末变黑色
(4)吸收一氧化碳
【详解】(1)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加热草酸钙固体,则发生装置选A。
(2)在酒精灯上罩上金属网罩,能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一氧化碳和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L型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氧化碳有毒,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则锥形瓶的作用还能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15.(1)-2
(2) 化合反应
(3)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详解】(1)H2S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解得,所以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转化器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3)冷凝器上方浓硫酸(浓度小)以雾状喷出,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为: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6.(1)
(2)提高温度(合理即可)
(3)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干燥管1吸收
(4)干燥管1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33g
解:设5.0g发热粉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0.795g
答:5.0g发热粉中碳酸钠的质量为0.795g
(5)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6)不能,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也能被碱石灰吸收,会影响实验结果
(7)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干燥管1
(8)不能,外锅内残余物中可能含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会污染环境
【详解】(1)发热包加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有碳酸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生石灰产生的温度较低,无法起到加热的作用,而发热剂产生的温度较高,故发热剂中加入铝粉的作用是:提高温度;
(3)待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干燥管1吸收;
(4)见答案;
(5)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注意事项为: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6)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也能被碱石灰吸收,故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不能换成稀盐酸,防止影响实验;
(7)干燥管2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干燥管1,影响实验结果;
(8)餐后,外锅内残余物中可能含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故不能直接丢弃,防止污染环境。
17.(1)
(2)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
x=1.6kg
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30kg+1.6kg=31.6kg
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31.6kg
【详解】(1)如果稀盐酸用量太多就会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