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声音来自操场上的是( )。
A.客船的鸣笛声 B.课间操的跑步声 C.狮子的吼叫声
2.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决定的。
A.振动快慢 B.振动幅度 C.振动大小
3.下面能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土电话” B.打雷的“隆隆”声 C.小河淌水“哗啦啦”声
4.下列物质传播声音速度最慢的是( )。
A.空气 B.水 C.钢铁
5.声音的高低叫作( )。
A.音调 B.音量 C.音响
6.小美正在学习小提琴,它总共有4根琴弦(如图),他用相同的力弹拨4根琴弦时,( )。
A.1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4号琴弦发出的音量最强
C.1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低
7.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因为鱼听到人的说话声就会吓跑,这说明( )。
A.只有水能传播声音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8.身处嘈杂的环境中,下列不能保护自己听力的做法是( )。
A.带上耳塞或捂住耳朵
B.静静地站在原地听声音从哪里来
C.快速离开噪声大的地方
9.耳朵收集声音的部位是( )。
A.耳廓 B.鼓膜 C.外耳道
二、填空题
10.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作 ,声音的高低叫作 。
11.声音进入 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12.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叫 ,它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13.用摩擦、弹、敲、吹气等方法可以使物体产生 而发出声音。
14.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 的声音。
15.操场上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能在 传播;操场各处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向 传播。
16.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哺乳动物一般靠 的振动发声。
17.声音的 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三、判断题
18.优美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
19.声音的高低就是声音的大小。( )
20.敲击音叉后接近水面,水面上会溅起水花。( )
21.长期戴耳机听音乐,会对听力有一定的损害。( )
22.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
23.牙齿也属于我们的听觉系统。( )
2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
25.噪声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之一。( )
26.令人不舒服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27.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调的描述。( )
四、连线题
28.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线。
说话交流 空气柱振动
管乐器奏乐 弦振动
弦乐器奏乐 翅膀振动
音响放音乐 声带振动
蚊子的叫声 扬声器振动
五、简答题
29.列举生活中的几种噪音。(至少写出3点)
30.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
31.人说话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试着解释一下。
32.请说说,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B
【详解】自然界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A、客船鸣笛声发生在港口,海面上; B、课间操跑步声发生在操场上;C、狮子吼叫声发生在森林或动物园里。B符合题意。
2.A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高低,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的。
3.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土电话”是固体传播声音的;打雷的“隆隆”声是气体播声音的;小河淌水“哗啦啦”声是液体传播声音的。故A符合题意。
4.A
【解析】略
5.A
【详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称为音色;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称为噪声。
6.A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物体振动频率越大,声音越高,振动频率越小,声音越低。图中小提琴的4根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因为1号最细,振动的最快,发出的声音最高。
7.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是因为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选项符合题意。
8.B
【详解】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听力,如戴上耳塞或捂住耳朵,快速离开噪声大的地方,AC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静静地站在原地听声音从哪里来,会危害自己的听力,符合题意。
9.A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10. 音量 音调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1.外耳道
【详解】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12.噪音
【详解】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会产生噪音。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叫噪音,它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13.振动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用摩擦、弹、敲、吹气等方法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4.不舒服
【详解】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是干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
15. 空气 各处
【详解】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操场上能听到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在操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
【点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
16.声带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动物大都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及方法。根据对动物发声的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振动发声;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17.音调
【详解】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当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高;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点睛】本题考查音调,要求学生掌握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18.×
【详解】一般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优美的乐曲发出的声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点睛】本题考查音高,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
20.√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产生声音。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其实是音叉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所以敲击音叉后接近水面,水面上会溅起水花。
21.√
【详解】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而又没有注意耳朵保养,是会影响听力的。它与扩音喇叭相比较,耳机的振动片更靠近耳膜,对耳朵伤害也更直接。如果长期使用会造成伤害,有可能造成血液循环不良、耳鸣、内耳毛细胞坏死甚至听神经伤害。
22.√
【详解】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根据对耳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23.×
【详解】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耳朵是听觉器官,牙齿属于我们的消化系统,题目观点错误。
24.×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之所以看不见物体的振动,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太快,人的眼睛无法分辨,并不是发声体不振动。用手敲击桌面,我们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见桌面振动,其实桌面在振动,但不明显,题干表述错误。
25.√
【详解】噪声对人造成危害。噪声与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噪声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之一。题目说法正确。
26.√
【详解】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7.×
【详解】声音的大小是对音量的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描述。
28.
【详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说话交流产生的声音是由于我们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
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音响是由于扬声器的振动而放出的音乐;
蚊子是由于翅膀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29.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上课隔壁教室传来的琴声、商业街上喇叭的声音
【详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嘈杂、刺耳的声音,或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上课隔壁教室传来的琴声、商业街上喇叭的声音等都是生活中的噪音。
30.一是尽量避开噪音;二是避免乱挖耳朵;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骨膜;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详解】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我们尽量远离过高过强的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等。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保护听力要注意尽量避开噪声;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听到巨响要张口;鼻、咽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不要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3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要求学生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2.发出高音的物体振动频率都高,发出低音的物体振动频率低。
【详解】声音是由于震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频率高,就产生高频音,即通常说的高音。当振动频率低,就产生低频音,即通常说的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