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 B 2. D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婚配性别比是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之比。读图可知,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图示时间内婚配性别比大于1,表明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女性人口数量(这也是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造成的),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生育政策调整,人口性别比得以改善,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注意该图表示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分配性别比,大龄未婚人口是指33~40岁的年龄组人口,2051年和2045年该年龄组的人口,大多出生于最近十来年,适逢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时期),B正确;经济增速、生育观念、外来移民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结合婚配性别比的概念可知,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使得农村的未婚女性数量减少,农村未婚男性数量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加大,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D正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收入更高,城镇大量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迁往农村的可能性小,AB错;图中显示农村婚配性别比大于城镇婚配性别比,且两者差距增大,如果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则农村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减小,而城镇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增大,结果是农村婚配性别比与城镇婚配性别比的差距缩小,C错。故选D。
【答案】3 C 4. B 5. D 6.B
【3题详解】
由于古河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因此可以判断出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以及沙土磨圆度相对较差,说明其不是来源于河流,因为河流的沉积物磨圆度很好,AB错误。软流层为岩浆,软流层不是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D错误。由于达德沟海拔较高,所以达德沟的固体碎屑物可能会移动到古河道上进行堆积,因此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于达德沟,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当出现洪水时,水量较大,流速较快,因此洪水会带来大量的砾石,砾石在地层沉积会产生河流相砾石,所以河流相砾石的数目能够代表洪水次数,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剖面有2~3个河流相砾石层,因此该剖面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2~3次洪水,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古河道为弯曲的,因此可以判断出弯曲河道先形成,弯曲河道形成后导致高地初步的形成,由于高地的初步形成,河湖向沉积交替出现,并且最终河流发生改道,形成现如今的澜沧江干流,所以以下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①,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7. D 8. A 9. C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景点位于武汉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C出口附近,交通便利,人流量大,A关联度高;该点的背景就是黄鹤楼,距离近,B关联度高;由材料“许多游客在游览后,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照片和感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前来探访”可知,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宣传作用效果显著,C关联度高;现在纸质媒体的宣传效果较差,关联度低,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武汉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以游客为主,他们对文创产品比较感兴趣,往往随身有大件行李要寄存,手机需要充电,周边明显增多的商业网点是①②⑤,A正确,书店不是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生鲜超市一般布局在居住区(住宅区)附近,③④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该网红打卡地在黄鹤楼景区外面,过来打卡的游客大部分因该红墙处开阔的视野而来,故对黄鹤楼景区的门票收入和人流量没有影响,AD错误;景区的接待能力与景区的管理、基建、配套服务等有关,网红打卡地的形成对景区的接待能力没有影响,B错误;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照片和感受,加强了对黄鹤楼景区的宣传,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C正确。故选C。
【答案】10.D 11.A 12.A
【解析】10.据图可知,103°E—105°E是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该区域海拔高度约在1500—2500米。云南省及贵州省西部属横断山区,山脉呈南北走向,图中海拔最高点(山脉脊线)在103°E,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次最高的坡向是山脉东坡,D正确。
11.昆明准静止锋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两侧天气迥然不同,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温暖舒适,冷气团一侧阴冷潮湿。据图可知,103°E—105°E是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当锋线位于102°E时,锋的位置偏西南,说明冷气团势力较强,此时锋的性质为冷锋。昆明的经度略大于102.5°E,此时受冷锋影响且位于冷气团一侧,出现降温、霜冻等冷害天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当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白天太阳辐射增温使高原上的暖气团变强,挤压锋面东退,夜间降温使冷气团变强,锋面西进,①③正确;锋面移动是较大空间尺度的大气活动,山谷风是微小尺度的大气活动,微小尺度大气活动不会引起大尺度大气活动,②④错误。综上,A项正确。
【答案】13. B 14. A 15. D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I—IV龄级的个体数随着龄级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IV龄级以后数量迅速减少;小径级与大径级个体数较少,中间径级占有较高比例,AC错误。I龄级为珙桐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偏弱,在种群中处于不利地位,而Ⅱ、Ⅲ、IV龄级存活数量多,表明经过筛选的珙桐幼苗,对环境具有较强抗性和竞争力,个体死亡率与损失度低,B正确。该珙桐种群位于自然保护区内,且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人类干扰小。IV龄级后,珙桐越来越接近生理死亡年龄,对光照、土壤、水分、空间等因素的竞争力减弱,导致死亡率和损失度急剧上升,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珙桐种子萌发需要种子接触土壤以及适宜的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但林下草本层覆盖度(地被物盖度)较高,不利于珙桐种子到达土壤,并且林内郁闭度较高,林内光照弱,使得珙桐种子萌发率较低。A正确。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水分适宜珙桐繁殖生长,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种子向幼苗过渡期间遇阻和幼苗存活率低下是植物濒危最主要的原因。由材料可知,该珙桐群落I龄级的幼苗数量少,说明其自然更新能力弱,为衰退型种群,且由此带来老龄化迹象。珙桐群落呈衰退趋势与种群环境适应能力、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
使用安装北斗智能信息的翻耕机进行深耕作业能对农田进行18-30厘米的深度翻耕,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
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残茬杂草;
并且能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2)丙;该地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人口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向交通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图中的甲、乙、丁聚落海拔较高,耕地规模较小,距离公路较远且和公路间有河流阻碍,所以居民有迁出的需要,聚落易废弃;(或答丙聚落海拔低,耕地较广; 离河流近用水方便; 靠近公路交通方便,发展条件好。) 判断丙正确得1分
(3)方案①:搬迁后原土地可流转,能获得补偿款,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部分启动资金;
搬迁到丙地,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
服务业容纳劳动力更多,为全家人提供就业机会(任答两点)
或方案②:留在这里原地,可节省建房、搬迁等费用;
该地山坡有利于排水,土壤富硒,有利于茶树、果树种植;
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利用荒山发展养殖或者种植果树,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任答两点)
【答案】(1) 春季,气温升高,海冰消融盐度降低;
夏季,入海径流量大,盐度最低;
秋季,入海径流减少,盐度升高;
冬季海水结冰,盐度最高。
涨潮期间,高盐海水入侵河口,盐度升高;
退潮期间,河水下泄,高盐海水向口外退出,盐度降低;
一天中海水盐度有两次高值和两次低值(海水盐度与潮水位呈正相关)。
(3)由于辽河口口外水深较浅,受大风、潮汐、海浪等因素的影响,表层与底层海水盐度的差异小,垂直变化不明显。
18【答案】(1)所在高新区发展较早,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较好;
政策支持园区发展;
临近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人才密集;
市场前景广阔;
靠近机场、高铁站,现代化高速交通便捷;
生态环境优越,创业和工作氛围好。(任答三点)
(2)完善了地区产业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区域上、中、下游企业间良性循环;
优化了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形成良好的地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体系;
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等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3)强科技研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协同;
加强生产分工协作,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
政府和企业间产业联动,互相协助;
强化园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融合。(任答三点)鄂西南三校高二年级 3 月联考 地质工作者在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澜沧江某干流河段附近发现一处古河道(图-a),古河
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为研究古河道的演化过程,工作
地理试卷
者在达德沟口附近某处(海拔 3244m)开挖人工剖面(图-b)。河流中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受水
动力制约,水动力减弱沉积物为黏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本试题卷共 7页,共 18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与试题卷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于( )
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 A. 古河道 B. 澜沧江 C. 达德沟 D. 软流层
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推断该剖面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 )
A. 1~2次洪水 B. 2~3次洪水
C. 3~4次洪水 D. 1~2次干旱
5. 以下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河流改道 ②高地初步形成 ③弯曲河道形成 ④河湖相沉积交替出现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6. 澜沧江古河道的自然裁弯取直会导致该河段( )
A. 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B.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1. 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 2051年和 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C.河流的航运价值提高 D.堆积物高低海拔增高
( )
武昌文华中学位于武汉地铁 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 C出口附近(图左),经常搭乘地铁的
A. 经济增速 B. 生育政策 C. 生育观念 D. 外来移民
同学观察到,一面新修建的红墙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图右),红墙前面空间开阔、视野极佳,
2. 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在红墙的映衬下,远处的黄鹤楼愈加壮观,前来拍照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许多游客在游
A. 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 B. 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
C. D. 览后,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照片和感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前来探访。完成下面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 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
地理试卷 第 1页(共 7页) 地理试卷 第 2页(共 7页)
{#{QQABBQKAggggQIJAARhCUQHgCACQkBCACCoOBAAAIAIACBNABAA=}#}
小题。 11.当锋线位于 102°E时,关于锋的性质及昆明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冷锋 昆明出现降温、霜冻等冷害天气
B.冷锋 昆明天气晴朗,温暖舒适
C.暖锋 昆明天气晴朗,温暖舒适
D.暖锋 昆明出现降温、霜冻等冷害天气
12.昆明准静止锋有“白天向东移动、夜晚向西推进”的特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①白天太阳辐射增强使暖气团变强,锋面东退
②白天暖气团与谷风叠加势力增强,锋面东退
③夜间地面辐射降温使冷气团变强,锋面西进
④夜间冷气团与山风叠加势力增强,锋面西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与红墙处成为网红打卡地关联度最小的是( ) 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自然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根蘖繁殖两种方式。黑竹沟自
A. 该处便利的交通 B. 与黄鹤楼的距离 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103°E,29°N),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郁闭度和地被
C. 物盖度都较大。研究发现,保护区内珙桐更新以根蘖繁殖为主。图为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珙榈社交媒体的兴起 D. 纸质媒体的宣传
种群龄级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武汉地铁 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周边明显增多的商业网点是( )
①文创产品店 ②行李寄存点 ③书店 ④生鲜超市 ⑤共享充电宝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9. 该网红打卡地的形成对黄鹤楼景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增加景区的门票收入 B. 增强景区的接待能力
C. 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D. 增加景区的人流量
冬半年,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停滞,形
成昆明准静止锋。随着冷暖气团强弱的变化,锋的位置、性质及周边天气也随之改变。下图
分别示意昆明准静止锋位置、沿 26°N分布位置频次。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说法正确的是( )
A. I—V龄级的个体数随着龄级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B. I龄级个体存活数少是由于植株抵抗力和竞争力弱
C. 小径级与大径级个体数较多,中间径级比例较高
D. IV龄级后个体存活数急剧下降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
14. 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的种子繁殖力差,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光照 B. 土壤、水分 C. 热量、水分 D. 热量、光照
10.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次最高的坡向及海拔分别是( ) 15. 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呈衰退趋势,属下降种群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坡、2500-3000m B.南坡、1500-2500m A. 植株老龄化趋势明显 B. 种群环境适应能力弱
C.北坡、2500-3000m D.东坡、1500-2500m C. 人类活动干扰性大 D. 植株幼苗存活率低
地理试卷 第 3页(共 7页) 地理试卷 第 4页(共 7页)
{#{QQABBQKAggggQIJAARhCUQHgCACQkBCACCoOBAAAIAIACBNABA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5分。 17.(2023·广东东莞·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联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海底地形自湾顶及东西两侧向中央倾斜,湾顶水深在 10米左右,
坪坝营镇地处湖北恩施州咸丰县西南部,境内山峦起伏,重峦叠嶂,有蜂蜜、富硒茶、 最深处位于湾口的中央部分,水深约 32米。辽河口南临辽东湾,河口岸线平面形态呈喇叭状,
等地方特产。咸丰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农机设备上推广安装北斗系统, 属于强潮河口,大潮潮差可达 4m以上。辽河口内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滩和岛屿,分布
提升咸丰县农业产业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图 1示意 着我国最大的芦苇湿地;口外海水盐度分布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明显不同于外部海洋的特征。
坪坝营镇墨池寺村局部地形,图 2一台装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农田旋耕机穿梭田间,进行精 近年来辽河下游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多。左图示意辽东湾位置,右图示意三道沟站海水盐
细化翻耕作业。 度随水位变化。
(1)分析辽河口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8分)
(2)说明潮汐对三道沟盐度的影响。(6分)
(1)使用安装北斗智能信息的翻耕机进行深耕作业(如图 2),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为粮食
生产和农户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试分析其原因。(6分)
(2)近年来图 1所示地区的许多乡村聚落因人口迁出而废弃,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现象。指出
四个聚落中空心化最不明显的聚落,并分析其原因。(7分)
(3)分析辽河口盐度垂直变化小的原因。(4分)
(3)图 1中甲居民点是当地的贫困村,当地扶贫干部在帮助其中的一个贫困户时,提出的以
下两个扶贫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4分)
方案①:将该贫困户搬迁至丙聚落,帮助指导其发展农家乐等服务型产业
方案②:该贫困户留在原地,帮助指导其发展茶树、果树、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
地理试卷 第 5页(共 7页) 地理试卷 第 6页(共 7页)
{#{QQABBQKAggggQIJAARhCUQHgCACQkBCACCoOBAAAIAIACBNABAA=}#}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20分)
1991年,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培育形成了集成电路、
量子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2018年,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支持“中国声
谷”(下图)建设。中国声谷在产业布局上采用“一核两区多园”模式:“一核”是在合肥高新区
建设以科大讯飞公司为主的核心区;“两区”是在合肥高新区建设孵化区和产业区,加快项目
孵化培育,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多园”是在合肥周边县区等地围绕重点应用领域,建设
多个智能语音产业园。2020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 1024家,营业收入达 1060亿元。
(1)指出中国声谷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2)分析声谷“一核两区多园”模式对合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3)说明中国声谷的成功经验对皖北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的启示。(6分)
地理试卷 第 7页(共 7页) 地理试卷 第 8页(共 7页)
{#{QQABBQKAggggQIJAARhCUQHgCACQkBCACCoOBAAAIAIAC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