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木兰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木兰诗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0 21: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中塑造的木兰的艺术形象,理解这一形象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2.学习本诗叙事有头有尾,详略得当和鲜明生动的描写方法。
3.了解诗中对偶、排比、互文、复迭等句式的运用,体会音节和谐、节奏优美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叙事诗的特点。
2.难点:有歧义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祖国古文明引出名篇《木兰诗》
我们伟大的祖国曾以古文明著称于世。古代文化灿烂,文学艺术上的财富数不胜数,妙诗佳词多如天上璀璨的明星。美丽的神话、动人的传说、优美的民间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有益的启发。其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在人民中广为流传,深受大家的欢迎。
这个故事形成了《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写作年代,大约为北朝后魏时期,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后虽经封建文人改动,但仍保留民歌特色。
二、由对《木兰诗》的评价,引入课文学习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一书中说:“北朝有《木兰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朝全部士族诗人。”“《木兰诗》为历代人民传颂,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民间文学史上的“双璧””。
《木兰诗》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享受这首叙事诗的艺术美吧。
评:这一设计巧妙。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新课的导入,这确实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于漪老师对此十分讲究。
三、逐段讲读,掌握故事情节,积累文言词语
《木兰诗》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凡叙事诗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和比较完整的人物形象。这首诗,故事性很强,情节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展开的,随着情节的起伏跌宕,表现了主人公“木兰”的喜怒哀乐,塑造了“木兰”这个我国古代女子英勇矫健的形象。
1.讲读第一、二段
(1)朗读,正音
机杼(zhù)可汗(kè hán)
(2)讲解疏通
唧唧复唧唧:“唧唧”,历来有三种解释:
一,吸息声;二,机杼声;三,虫鸣声。从上下文连贯看,作机杼声。先写木兰“当户织”(对着门织布。当,对,在;户,门或屋。)机杼声声,接着写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叹息哭泣,与往常不一样了,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亦可作叹息声讲。
全唐诗《捉搦歌》中有:“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复。”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第三种作蟋蟀叫声解释,欧阳修的《秋声赋》中有:“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仍用来形容其声音如人之叹息。
第二种解释较确切,落笔先让人听到不停的机杼音响,再出现“当户织”的人物形象,这就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身份,掲示了木兰勤劳的性格,自然地引出下面四句问答。主人公正在机上织布,何以无心织继而停机叹息呢?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运用设问手法,表达木兰停机叹息原因,并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无所思”实为“有所思”,停机叹息,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代父从军的愿望。
军帖:征兵的文告。(见《辞海》第801页);愿为市鞍马:为(wèi),介词,替(为此);市,买(名词作动词用)。
评:于漪老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了讲解疏通,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还没有读通文章的情况下,就让他们去分析、评价,还称之为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样的教学未免浮夸。
(3)积累词语
惟:只 何:什么 市:买
可汗: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的君主称号
评:这一环节安排得好。积累文言词语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积累,这样可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握大量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请同学诵读,并概括故事情节
停织叹息,代父从军(或代父应征)
2.讲读第三、四段
(1)朗读,正音
鞯(jiān) 辔(pèi) 溅溅(jiān) 啾(jiū)
胡骑(jì)(骑,此处是名词) 戎(róng) 机柝(tuò)
(2)讲解疏通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用排比句渲染从军准备工作的忙碌气氛。“东”“西”南”“北”,是位置的虚指,在多方铺排的同时造成错综变化,读起来有气势。与开头的“叹息”相对照,刻画出木兰出征前的雄健形象。
这种句式是复迭错综的句式,几个句子在形式和词语上基本相同,但同中又有变化。
评:在这里于漪老师不是单地疏通字义,而是有机地结合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自然、简捷。
且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燕(yiān)山,指蓟北的燕山;黑山,燕山附近的山。用重叠排比的手法刻画远征异地的木兰眷恋家中骨肉的儿女之情,充满缠绵悲凉的情调。短句中夹以长句,波澜起伏,富有音乐美。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疆场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运用了对偶短句,豪爽悲壮。先写长途急行军,再写守备森严,然后写浴血奋战,表现战争的艰苦激烈。“百”、“十”表多数,非确指。关,城关。度,跨越。壮士,指木兰。从疆场生活的描绘,可想象木兰驰骋疆场,意气风发的英姿。
(3)积累词语
旦:早晨
暮:晚上
但:只
戎机:军机,军事
骑。战马或马
金柝;古时军中打更用的器具
(4)同学诵读,概括故事情节
征途跋涉,战斗十载(或出征参战)
3.作业布置
(1)朗读背诵第一、二、三、四自然段。
(2)哪些是对偶、排比、复迭的句式?分别抄录在笔记上。
(3)仔细看注释,口译四节文字为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齐背第一、二、三、四自然段
2.听写、解释
机杼、惟、可汗、市鞍马、鞍鞯
辔头、流水鸣溅溅、胡骑、戎机、金柝
评:这里于漪老师安排了两项复习检查的练习。检查背诵,使学生对前面讲过的内容有一个回顾,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听写、解释有关字词,可以了解学生对上一课学习的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下一课教学中有所补充、调整或改进。
二、继续逐段讲读,掌握故事情节,积累文言词语
1.讲读第五、六段
(1)朗读,正音
策勋(cè xūn) 著(zhuó) 鬓(bìn)
(2)讲解疏通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用排比句生动地描写了全家老少高兴地迎接木兰的情景,各人身份不一样,表现也不同,但欢乐之情相同,团聚的热烈气氛跃然纸上。语句仍采用了复迭错综的形式,又有变化。读起来,音节和谐,又有活泼跳荡之感。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阁”,阁,古代称女子的卧室为“阁”。“帖”,同“贴”。“花黄”,当时妇女脸上的种装饰。用排比重叠的方法描写木兰回家后一系列平凡的生活细节,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3)积累词语
策勋:登记功劳。策,原是记事的册子,此处作动词用
转:当时制度把勋位分成若干等,每升一等叫一转
强:有余(与“弱”对照)
不用:用不到
郭:外城
扶将:扶持,搀扶
鬓:耳边的发,此处泛指头发
火伴:伙伴,同伍者
(4)同学诵读,概括故事情节
辞官还乡,合家欢聚
2.讲读第七段
(1)讲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前指行动,后指神态。是互文的句式。比喻木兰的行动、打扮与男子一样,分不出是男是女。沙场上打仗与男子一样冲锋陷阵,刚毅英勇;胜利还乡后重挽女装,天真烂漫。这一比喻奇妙新颖,充满赞扬的感情。傍地走:着地走,贴地走。“走”、跑。安能:怎么能。

(2)这一段是作者的颂扬语。也是木兰的自豪语。
3.小结
这首诗以木兰从军为中心。布局严谨,情节环环相扣,从代父从军到胜利归来,叙述得完整自然,详略得当。请同学把每个部分情节的概括语连贯起来思考,理解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
评:这段小结只有三句话,概括、简炼。何以如此?因为在前面每一段的教学中,已安排学生用四个字概括叙事诗的情节。在这基础上,教师略作启示,请学生联系起来考虑,就能了解叙事诗结构上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要注意前后的联系。
三、开展对人物形象的讨论
请同学就“练习一”提出的问题发表意见,明确:
木兰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出现的第一个健康、明朗的女性形象。围绕从军展开故事,刻画她的勤劳、纯朴、坚强、勇敢、轻视功名利禄和热爱家乡劳动生活的品格。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这一艺术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过安定欢乐生活的愿望。以木兰为题,就有歌颂此形象的意义。
全诗集中笔力塑造这个形象,写得生动逼真。
1.从声音的变化引出主人公。
2.着重心理描写。“无所思”,什么都不想,只想父亲被征之事。经深思,决心代父从军,“以此替父征”。
3.忙碌准备后,跋山涉水,表现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思念亲人,但仍勇敢前进,表现了坚强的意志。
4.写战场生活的艰苦,边塞风光的苍凉,烘托木兰的坚强与英勇。
5.“木兰不用尚书郎”辞官的描写,反映她不贪富贵。返家后的团聚,着重刻画了她的纯朴可爱。
作者把木兰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在尖锐的矛盾中来刻画,写其所思、所为。以不同的场景表现其内心世界,使这个女英雄的形象栩栩如生。结尾赞美之辞,更是在形象上增添一笔,说明战争来临,女子可与男子一样做出成绩。
四、表情朗读
注意各种句式的穿插运用,出征前的沉吟,买物资时的忙碌;思亲的缠绵,战场上的苍凉;辞官时的从容,还家时的欢乐,赞扬的诙谐。
读诗要把握诗的抑扬起伏,体会其摇曳多姿的特色。
评: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不然,学生读课文常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里,于漪老师用生动精炼的语言,对朗读全诗应掌握的表情、节奏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诗摇曳多姿的艺术特色。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要积累的文言虚词和诗词
2.做练习第三题
3.背通这首诗
教学反思
学生学《木兰诗》的兴趣颇高,两节课既能讲解,又能背通。女同学小张学习之前特意找了一张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彩色“商标”给同学看,并天真而又认真地问我“木兰是不是这个样子?”学生很是可爱。
抓住叙事诗的特点,边解决诗句上的难点,边梳理故事情节。在梳理时,要求学生逐节用四个字概括,学生思维活跃,抢着发言。课堂上出现学生抢着发言的局面,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享受,教师的乐事,可惜我还不能做到堂堂课如此,看来有些鼓点敲得不准,没有把学生的感情激发起来。这个课题有极大的难度,但定要下决心有毅力细细琢磨。
对“唧唧复唧唧”的句子展开了争论。小赵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唧唧”是织机声,木机织布的声音即如此,故而“唧唧”是象声词。小张不同意,认为“唧唧”是叹息声,因为诗中明明写着“不闻机杼声”。其他同学又不同意,认为先织后停,停了“叹息”。在争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仔细看注释,要求他们既注意了解别人的研究所得,又可不受此限制,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管怎样解释,都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都要言之成理。
课讲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说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节课能初步背诵靠的是强记,课后要熟读牢记。小忻噗嗤笑了一下,问其原因,他说这首诗是“吹牛”,没有这回事。他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许多同学附和他的意见,说:“跋山涉水总要洗脚,虽不是实数十二年,总是时间很长,鞋子脱,小脚就出来了,怎会不知是女的?”
我指出北朝时候,女子还没有裹小脚,谁知学生异口同声地问:那么,什么时候包小脚的呢?
我被问住了,答不上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可强不知以为知。我如实地告诉同学自己答不上来。课后想办法去査。
备《木兰诗》竟然要备中国古代女子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教然后知困。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多少相关的知识啊!问题还不在于教某一篇具体课文前的准备,而在于平时的广泛涉猎,细心采摘,日积月累。只有源头有活水,课堂上才会不出现或少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状况。
教学相长。学生促使我学得多一点,学得广一点,学得深一点。感谢学生对我的促进。又记:查阅赵翼的《陔余丛考》,其中《弓足》一篇记载:南唐后主令宫嫔窅娘,以帛绕脚,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