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0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 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 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材分析 《全球航路的开辟》是部编版教材纲要下的第六课,同旧教材相比,新特点明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强调了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主题。历史主题教育是当今历史学科的重要实践方向,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同时增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册书前两个专题的学习,已对世界上古史与中古史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历史发展规律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同时经过初中阶段九年级上册书第15课《探寻新航路》的学习,逐步掌握了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但初中阶段主要介绍了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西班牙、葡萄牙支持下,由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的4条主要航路,学生对于其他航路的开辟即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路的开辟不甚了解。此外,学生在此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历史知识网络和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对中西联系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于历史知识往往停留在机械的背诵记忆,缺少历史主题思维的系统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加深历史主题思维的渗透,通过展示各种相关资料、图片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体会。高中培养阶段,学生的知识网络和思维能力较初中都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的分级。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跨度,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史料等方式,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掌握重要史实和历史证据。
历史解释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家国情怀 认识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对世界文明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难点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教学方法及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阅读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的信导入新课: 尊敬的国王陛下: 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认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 而且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恳请国王陛下恩准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 1492年3月15日 通过哥伦布开辟航路的请求,引出本课标题 调动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预习回答问题,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新课讲授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动因 1、经济因素:15世纪以来,这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厂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2、社会因素:《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游记》 问题设计:西欧人是如此的向往东方,那他们又是如何去往东方的呢?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 用旧航路的地图解读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回答曾经去往东方的路线问题。 明确新航路的定义: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4、思想和宗教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 哥伦布登陆美洲的第一件事 ——树立十字架 正是陛下,将我派到上面所说的那些印度地区 ……把他们都教化为我主的信徒。……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在航海上,虽然这是一件非常艰难,需要付出艰辛的事情,但是为了事业的需要,我必须这样做。 ——哥伦布《航海日记》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 用两张波特兰航海图的变化,比较说明西欧在15世纪左右对于海洋的探索已经初具规模,积累了丰富航海经验,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解读波特兰海图上的信息,识得图标上的尾舵、船帆、指南针等图示信息,说明西欧人已经逐渐掌握了远航的客观条件。 用西欧地图引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讲述他们王室对于航海的支持。 二、新航路开辟 通过历史地图展示思维航海家的主要航海路线,强化历史知识。 二、新航路开辟——葡萄牙王室支持 1、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 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该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二、新航路开辟——西班牙王室支持 3、1492年,西班牙派遣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4、1519年,西班牙支持麦哲伦环球航行。1521年,麦哲伦死于菲律宾群岛。1522年船队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新航路开辟的的特点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看法,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设计表格,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梳理第二节主要内容。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通过时间轴讲述英国、法国、荷兰、俄国等国陆续开辟的其他航路。 设计表格 展示其他航路开辟的地图 通过材料:你从麦哲伦、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发现哪些优秀的品质? 我们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 ——达 伽马航海 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 课堂小结: 借助图片回顾第二单元,厘清知识内在逻辑链条。 分析和解读材料,用教材史料《马可·波罗行记》介绍西欧人曾经向东方的探索,讲述西欧人对于资源和黄金的渴望。 通过提问和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设置问题链,层层深入,通过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带领学生探究新航路开辟的深层动因。 分析材料。 比较两张航海图的不同(第二张较第一张的先进之处)。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明确新航路能够开辟的历史因素。 通过地图强化学生时空观念和归纳总结、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通过史料呈简单的唯物史观问题,探究全球航路开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揭示全球航路开辟背后的历史规律。 拓展对于全球航路开辟的认知,完善知识体系。 掌握基本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为下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练习 1、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2、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3、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现实原因是(  )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主要商路 4、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课堂小结 板书课堂内容,总结课堂基本框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