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小升初高频考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小升初高频考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0 18: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小升初高频考点检测卷(二)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
1.“写好中国汉字,传播中国声音”,下列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过年有乡下的礼数,正所谓入乡随俗,比如酒席上的座次要按照行(háng)辈来安排,对长辈不能怠(dài)慢。
B.在阳台上欣赏那一盆盆可爱的绿色植物,我终于在喧嚣(xiào)的都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恬(tián)静。
C.每天出门前,母亲就再三嘱(zǔ)咐我,早点拾缀(duo)好书包,赶紧上学去。
D.我们青年人,既是追梦人,也将是圆梦人,我们奔跑在青春的征途上,突破羁绊(bàn),挣脱束缚(fú),让青春之火呈燎原之势,让青春之花永不凋零。
2.下列句子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B.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勃勃的局面)
C.青春作伴好还乡。(形容青春年少的意思)
D.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
3.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下列对话中,得体的回答应该是( )
英子要参加省里举行的钢琴比赛,为此她每天练习得很晚。一天,邻居张大妈对她说:“英子,你练琴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1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练呀。”英子说:“_____”
A.大妈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要再练。
B.是啊,不练习就不能在钢琴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没关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D.这两天就要参加比赛了,所以练得晚了一些,打扰您休息了,请您多包涵。
5.习近平主席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下面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相关诗句的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 贴春联、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重阳节 登高、赏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B.《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的一篇赠序。
C.曹操,字孟德,西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元代张养浩,其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7.我会按要求填空。
(1)诗词飞花令---请写出两句包含有“月”的诗(词)句:① ②
(2)“夫孝,德之本也”。所以,孝敬老人要及时,不要等到“ , ”的时候。
(3)中华古诗词瑰丽无比,诗词中有美妙的比喻,如“水是眼波横, ;诗词中有柳絮飞舞的迷人春景。如:“春城无处不飞花, ”诗词中有托物言志的,如:“ ,要留清白在人间”;诗词中有爱国情怀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诗词中还有警示珍惜时光的警示,如“少壮不努力, ”。
(4)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例句的写法写一句话。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一道阳光,融化误解的坚冰;理解是 , 。
(2)奔驰的“和谐号”动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3)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马上就要升中学了,要好好努力啊。”(改为转述句)
(4)老师常教育我们不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防止不发生溺水事故。(修改病句)
9.口语交际。
光明小学六(1)班围绕“小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校园”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请根据相关情境完成口语交际。
正方:现代智能手机有许多帮助我们小学生学习的功能,带手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课堂录音,回家有助于我们复习。
反方:的确,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手机游戏也很多,把手机带在身边,-不小心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正方:
反方: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___________没有饺子吃,____________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②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文段选自《 》,作者是 。
2.在“________”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孩子们准备过年的三件事是: , ,
4.文中的过渡句是 。
5.你的家乡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请写下来,至少写两种。
现代文阅读
花边饺里的母爱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
2.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横线词语“花招”的理解。
4.小小的花边饺子里,凝聚着浓浓的母爱。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运用托物寄情的方式叙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父爱)。
三、书面表达
1.习作。
题目:难忘那 的滋味
生活像一个五味杂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或许品尝到了成功喜悦的滋味,或许尝到了失败酸涩的滋味,或许尝到了夸奖的甜美滋味,或许感受到了被爱包围幸福的滋味,或许体验到了委屈、难过……
(1)请以“难忘那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2)写亲身经历的事情,要表达真情实感。
(3)叙述要有条理,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4)习作中请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同学姓名等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D
6.C
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山是眉峰聚 寒食东风御柳斜 粉骨碎身浑不怕 留取丹心照汗青 老大徒伤悲 或重于泰山
8. 一盏指路的明灯 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 奔驰的“和谐号”动车难道不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马上就要升中学了,要好好努力啊。 老师常教育我们不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9. 水可以淹死人,但我们不能因此不靠近水。手机也一样,只要我们学会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手机就能给我们带来便利。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同学的不自觉而限制了其他同学的学习途径。 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自制能力很差,没有父母在身边,很容易被游戏吸引。而且我们所营造的就是最干净的学习环境,保证所有的同学都能专心学习。不是不可以用手机学习,我们可以放在家里,回家一样可以使用的。
1. 北京的春节 老舍 2.即使 也 3. 买杂拌儿 买爆竹 买玩意儿 4.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5.守岁、吃团圆饭
1.第一件事: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饺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第二件事: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 2.承上启下 3.此处的“花招”是贬词褒用,指“我”瞒着母亲,在糖馅饺子上做了记号的巧妙方法。 4.记得我上小学时,每到周末,爸妈就为我做一次红烧肉吃,爸妈不吃,总是让我美美地吃上一顿,我让他们吃,他们笑着说不爱吃。长大后我才明白,我小时候由于家庭经济不富足,爸妈不是不爱吃肉,而是舍不得吃,省给我吃。自从我大学毕业上了班后,每次回家我总是买上二老爱吃的烧鸡,爸妈不让我买,说身体好,吃嘛嘛香,家来不要花那么多钱。爸妈总是为我着想。我对爸妈说,你们尽管吃,我长大了,能挣钱了。爸妈听后,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范文:
难忘那成长的滋味
有人说,成长的滋味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可我认为,成长的滋味并非如此简单。它就像品一杯苦茶,入口苦涩,可细细一品,总能感受到它那馥郁的芬芳。
还记得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因为有些事,老师晚了一会放学。教室门外的土地上微微泛起一层水,而原本干燥的土地这时也与水汇成了淤泥,让人看了莫名的烦躁,仿佛要将心绪拧成结。我怀着如乱丝般的心绪走出了校门。
蓦地,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爸爸。此时天色微暗,校门口家长已不多了,我依稀看见爸爸的头发上、衣服上、自行车的座位上都蒙了一层淡淡的水雾。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校门口,奔向爸爸。爸爸略带疲惫地冲我笑了笑,拿出一个棉垫垫在有些湿的自行车后座上,迅速跨上自行车,我也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爸爸卖力地蹬着车子。一阵略带寒气的风从我耳边掠过,我微微仰头,看见爸爸那乌黑的头发里不知何时闪出了一抹银色。我的鼻子有些酸涩,不由自主地一低头,那垂在自行车一侧的双腿已接近地面了。我仿佛一瞬间猛醒: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我已经长大了,不该这样让爸爸劳累了。
想到这里,我让爸爸停下了车,在爸爸那一抹略带讶色的眼神里,推起了沉重的自行车,仿佛我就是在推着成长的车轮向前走……
到家了。我将沉重的车把靠在墙上,走进家门,轻轻端起桌上的一杯早已沏好的茶,闻着它那馥郁的芳香,品着它那清苦的味道,仿佛是品味着成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