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获取主要信息,把握说明的内容,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2.理请说明思路,学习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进,注重逻辑的特点。
3.通过比对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
4.认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比对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理清说明思路,学习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进,注重逻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称霸地球多年的恐龙却在6500多年前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跟随阿西莫夫开展一场探究之旅。
二、筛选信息
1.解题,到底什么是被压扁的沙子?(二氧化硅)在第几段发现?
2.这是不是就说明了“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就是本文的说明对象呢?
3.生读第一段,你发现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无论作家还是科学家,他们都在论说什么?(恐龙灭绝的原因)对,这就是本文的说明对象。
4.两种对立的理论是什么?(撞击说和火山说)找最后一段。
板书:被压扁的沙子 ——斯石英
本文的说明对象——恐龙灭绝的原因
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
5.沙子可以被压扁,课文也可以被压缩,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本文的内容。
将文中找到的关键信息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整合为:作者通过对斯石英的介绍,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说。
三、分析推理
6.除了寻找到观点,还要明确的推理过程,找到源头,看描写斯石英的句子。
第7段: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第7段,指导读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语气要重的多。
7.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简明,以及说理的有理有据。
第10段: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850℃ 沙子→斯石英→沙子(高压形成,高压还原,互换过程)
明确: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简明,以及说理的有理有据。
第9段: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类比:金刚石
8. 自然界有没有斯石英?生寻找 第11、12、13段。
第11段: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第12段: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第13段: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明确: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不仅体现在表达上,更表现在 。
9. 读第13、14段,强调声音大、停顿、关键词。
第13段: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第 14段: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明确作者对自己观点的确信→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科学家在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里测到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学生到前面结合原文说说本文的思路、观点。
四、品读探究
10.体会科普文语言的特点
例: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会不会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
生:会。(大家笑而不语)
师:想象一下你妈妈正在找钻戒的样子。你告诉妈妈你把妈妈的钻戒在高温下加热变成原始碳了。(大家笑而不语,学生顿悟原来作者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有一种浅浅的幽默在里面。老师因势利导。)
师:除了准确、严谨以外,科普文语言还有什么特点?
生:语言幽默风趣
师:“你......”指谁?读者?用第二人称有什么用?
生: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亲近感。
师:自己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出这种幽默风趣的风格。
师出示王鸣阳对阿西莫夫语言的论述:
阿西莫夫始终注意营造一种跟读者的亲近感。读他的作品,你感觉到他是在跟你聊天,而不是说教。于是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就“参与”进去,同作者一起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感受发现的乐趣。
—— 阿西莫夫作品中文译者 王鸣阳
五、发现的乐趣
11.我也找到了文中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发现问题,同伴之间解决。
例:发现被压扁的沙子......
例: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例: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
探讨分析,明确科普类文章让我们拥有的精神:严谨、推理。这对学生有更清晰的认识。
阿西莫夫写了400本科普类文章,是什么让他这样?出示阿西莫夫的话。
只要科学家担负起交流和普及的责任,把自己那一行的东西,尽可能简单地多做解释,让不是科学家的读者也乐意洗耳恭听,那么两者之间的鸿沟也许就会消除,会激发更多的人对科学充满热情。
—— 阿西莫夫
总结写科普类文章常见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点。
作业:
1.阅读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有》 。
2.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有很多假说,请你搜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