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9 22: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昌市东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 12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 2分,共24分)
1.某小组用大小相同、标有D或d的小球和甲、乙两个布袋,开展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个布袋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从甲、乙中各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统计次数越多,结果越接近DD:Dd:dd=1:2:1
D.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布袋,每次抓取后,不需要将小球放回布袋中
2.豌豆是一种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时需进行人工授粉。如图为豌豆的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父本为矮茎,母本为高茎 B.操作①②均需在花未成熟时进行
C.操作①②完成后对亲本均需套袋 D.从矮茎豌豆植株可获得杂交种子
3.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无需满足的条件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F1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C.F1形成的雌、 雄配子的数目相等且活力相同
D.F2个体数目足够多,且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4.某种植物的两亲本杂交,后代有8种比例接近的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Bbcc×AabbCc B.Aabbcc×aaBBCc
C.AaBbCc×aabbcc D.aabbCc×AaBbcc
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孟德尔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就是依此取得的重大成果,他的运用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①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②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③思考想象作出假说 ④归纳总结作出结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测交实验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属于这四个基本步骤中的“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没有对照,但经过了很多次的重复
D.假说—演绎法运用于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严谨性,这是对传统归纳法的巨大挑战
6.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7.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共含有8个DNA分子
B.处于丙图DE段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
C.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D.乙细胞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BC段
8.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C.①类比推理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9.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l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由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10.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测交、杂交、测交
11.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
12.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油菜Z,通过诱变育种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并进行了相关试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交组合①的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4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几率相等
B.杂交组合②的F2中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1/9
C.杂交组合③的F2高秆:半矮秆=3:1,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杂交组合③的F2中所有高秆分别与半矮秆植株杂交,后代中半矮秆个体占5/12
二、多选题(本题共 4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正确,每小题 4分,少选或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16分)
13.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获得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②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的显隐性
B.实验②中子代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
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
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1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颜色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4种,其花色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花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科研人员为研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特点,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2中出现四种花色,其中白花植株占1/4
C.F2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的概率为1/2
D.只能选择F2中红花和紫花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才有4种花色
15.如图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细胞,图示为染色体(用数字表示)及所带部分基因(用字母表示)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1号和4号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B.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AXBY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精细胞为AXBY、A、a
C.该细胞仅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不能出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
D.若该细胞正常分裂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图中细胞不同
16.油菜的株高由A和a决定,A基因数量越多,株高越高。外源B基因拼接到油菜染色体上可成功表达,且遗传效应与A相同。下图为培育成的甲—丁四个品种,在不考虑互换前提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植株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甲和丁杂交,子代表型有5种
C.甲、乙、丙、丁转基因油菜株高相等
D.4种转基因油菜自交,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的是乙和丁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 4 小题,每空两分,共 60 分)
17.(14分)图1是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图2表示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a、b的切面变化及运行轨迹,①→②→③表示a、b位置的变化路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核DNA数量是染色体数量2倍的细胞有 。甲细胞的名称为 。
(2)乙细胞中四分体有 个,四分体中的 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3)图2中的姐妹染色单体a、b处于位置②时,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 ,此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 。下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 。
18.(10分) 南江黄羊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在育种过程中常用纯繁供种、杂交配种、通过体型外貌选种。将基因型分别为GGhh、ggHH两品种( 这两种基因型的个体6个月体重为中等,简称中产)杂交得到F1产量明显高于两亲本(此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关于杂种优势的原理现有两种假说:
①显性假说:通过基因间的互补,同时含有多种显性基因的个体,能发挥出超过亲本的强大生长势。G__H_ (高产) >G_ hh、 ggH_ (中产) >gghh (低产)
②超显性假说:每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贡献要大于纯合体,使多对杂合的个体表现出远超过亲本的强大生长势。Gg> GG=gg,Hh > HH=hh
关于控制南江黄羊体重的G、g和H、h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超显性假说原理,在南江黄羊自然种群中由G、g和H、h控制的关于体重这一性状的表现型会出现高产、次高产、中产三种情况,其中次高产基因型为 。
(2)拟探究上述南江黄羊F1体重表现出杂种优势的原理,请从题干中亲本和F1中任选实验材料,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① 。
②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该杂种优势的原理为显性假说原理。
②若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该杂种优势的原理为超显性假说原理。
(3)对南江黄羊体重性状的统计全靠实际的测定来完成,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育种专家发现其颈部侧面有肉髯和无肉髯与其体重性状有明显的关联性,可作为体重性状选择的参照依据,请推测该现象可能的遗传学原理 。
19.(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实验相关问题:
Ⅰ.1909年摩尔根从红眼果蝇种群中发现了第一个白眼果蝇,并用它做了杂交实验(如甲所示)。
(1)果蝇适合选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特点有: (写两个即可)。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中,分析F1的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分析F2的结果,你的推测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提示:不考虑X与Y的同源区段)。
(3)若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的杂交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均为红眼,则基因在 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 ,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 ,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20.(10分)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一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a+a+、a+ad
雌性植株 adad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喷瓜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的原因是 。
(2)现有一株两性植株,单性花,设计最简单的方案鉴定其基因型。
设计方案:
让 ,观察子一代的表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子一代 ,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
若子一代 ,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d。
(3)鉴定结果,两性植株基因型为a+a+,利用该两性植株的子一代与基因型aDa+∶aDad=2∶1的一个雄株群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1.(14分)环化一磷酸腺苷(cAMP)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哺乳动物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Ⅰ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图所示。
(1)人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应含有 个四分体,减数分裂Ⅰ形成子细胞为 。cAMP抑制哺乳动物减数分裂Ⅰ的原理是 。
(2)在胚胎时期,女性体内的卵原细胞就已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停滞,该过程需要 (填“信号分子1”或“信号分子2”)的调控。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解除分裂抑制的原理是 。
(3)初级卵母细胞的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cAMP抑制减数分裂Ⅰ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在诱导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后,再加入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观察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H可能有 (填“促进”“抑制”)酶P的作用。cAMP抑制减数分裂Ⅰ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改变缢缩环的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D 6.D 7.D 8.B 9.C 10.B 11.B 12.D
13.BCD
14.ACD
15.ABD
16.ABC
17.(1) 甲、乙、丙 次级精母细胞
(2) 3 非姐妹染色单体
(3) 甲、丙 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18.(1)Gghh、GgHH、GGHh、ggHh
(2) 实验方案一:将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实验方案二:将F1个体与异性亲本相互交配。 实验方案一:预期结果: 高产∶中产∶低产=9∶6∶1
实验方案二:预期结果:高产∶中产=1∶1 实验方案一:预期结果:高产∶次高产∶中产=1∶2∶1
实验方案二:预期结果:高产∶次高产∶中产=1∶2∶1
(3)控制南江黄羊肉髯有无的基因与控制体重基因有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或存在连锁现象)或南江黄羊肉髯有无和体重受同一对基因的控制。
19. 容易饲养,染色体少,相对性状稳定且容易区分,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 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X 常 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 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
20.(1)两性植株和雌株无法产生aD的雌配子
(2) 两性植株自交 全为雌雄同株 雌雄同株∶雌性植株=3∶1
(3)雄性植株∶雌雄同株=1∶1
21. 23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cAMP可以活化酶P,酶P抑制了减数分裂Ⅰ 信号分子1 信号分子2作用于S2蛋白,通过G2蛋白抑制酶A,使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从而解除了对减数分裂Ⅰ的抑制作用。 抑制 位置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