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设计
课题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孕育着新生命。知道小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科学思维:用画图、文字的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收集资料或访谈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 探究实践:对养蚕活动、观察蚕卵及蚕卵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态度责任: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的需求。
重点 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 指导学生制定蚕一生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和进行长期观察。
教学过程
科学聚焦
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聚焦一:蚕卵是什么样的?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蚕卵很小,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呈椭圆形。
聚焦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首先我们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了解养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
其次我们要制订观察计划,准备观察器材,如放大镜。在每天的
观察中要把蚕的各项变化记录下来,如蚕的大小、颜色、食量、蜕皮等情况都要详细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文字、画图或者拍照等方法都可以。
科学探索
探究一: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你能用这些工具观察蚕卵的什么特征?
蚕卵的颜色、形状、是否透明
蚕卵的大小(长、宽、厚)
开始观察蚕卵并将观察结果用画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观看视频:观察蚕卵的样子
用文字描述你看到的蚕卵
为什么蚕卵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蚕卵中心有小孔?蚕卵中心的凹陷是什么?
小知识:蚕卵的颜色不同表示它所处的时期不同。一般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然后一直到孵化前都不再发生变化。白色且上面有小孔的卵是蚁蚕(蚕宝宝)从蚕卵中钻出来后留下的卵壳。蚕卵上的凹陷叫卵涡,一般呈椭圆形,如果呈三角形或有棱角则为死卵。
科学词汇:卵 孵化
探究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思考:
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蚕宝宝健康生长有需要什么条件呢?
为了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我们应该为它准备些什么?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蚕宝宝的健康生长还需要充足的食物、空气和安全、卫生的场所。
制作蚕房
准备一个干净的盒子作为蚕房。
把蚕房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蚕盒上扎一些小孔。
在蚕房中洒一些水,保持蚕房内的湿度。
观看视频:为蚕建造一个家
探索三: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观察计划。
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做?
观察蚕的一生中我们应该重点观察什么?
你会选择什么工具进行观察?
你会选择什么方法记录?
制定蚕的一生观察计划
将你观察到的蚕宝宝的生长现象记录下来。
科学研讨
蚕卵是什么样的?
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研究蚕一生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做?
注意观察蚕卵的变化,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等相关信息。
科学拓展
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