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9 22:3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酶的本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种酶是由R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 B.某些核糖核酸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C.酶可能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作用 D.酶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2.9月24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一枚金牌产生,由杭州市运动员邹佳琪和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中夺得,比赛过程中,ATP为肌细胞提供了大量能量。下列有关ATP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分子中的“A”指腺苷
B.ATP分子中含有三个特殊的化学键
C.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ATP形成ADP的时候需要有水参与
3.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酶与脂肪酶仅有三种元素相同
B.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核酶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酶处在最适条件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表示酶催化该反应进行所降低的活化能
B.bc段表示酶催化该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上升10℃,则ab段长度增加
D.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则b点的位置会上移
5.下图表示萤火虫体内ATP与 ADP相互转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 指的是核糖
B.ATP 分子中离核糖最近的磷酸基团最容易脱离
C.萤火虫发光时,ATP 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光能
D.萤火虫发光时消耗大量 ATP,故体内储存着大量 ATP
6.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便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溶液煮沸后,立即加入新鲜食用酵母
B.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遇酒精变为灰绿色
C.该探究实验属于对比实验,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
D.二氧化碳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7.图甲、图乙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OH溶液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CO2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B.乙装置中,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澄清石灰水
C.检测酒精的产生应延长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
D.图中甲是对照组,乙是实验组
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产生,第二阶段有[H]消耗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H2O
C.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成CO2
D.水涝会使根细胞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危害水稻生长
9.结合图示,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类胡萝卜素被破坏
B.四种色素中色素4含量最低,2的含量最高
C.据图可知,色素4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D.如果土壤中缺乏氮元素,则色素1和2含量会下降
10.叶绿素主要吸收( )
A.白光 B.绿光 C.紫光 D.蓝紫光和红光
11.人体运动时,氧气消耗速率和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
B.随着运动强度增加,人体耗氧速率会不断增大
C.高运动强度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来自线粒体
D.高运动强度下,产生的[H]都用于细胞呼吸第三阶段
12.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①和②过程
B.大肠杆菌细胞进行①和③过程中均产生[H]
C.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①和④过程
D.①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
13.如图是某植物细胞呼吸过程的简图,其中①~⑤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过程消耗的[H]来自过程①、②
B.图中③过程利用的O2可能来自叶绿体
C.“①→④”和“①→⑤”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②、⑤过程产生的CO2中O元素均来自葡萄糖
14.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应该将甲、乙装置的中都放入NaOH溶液且进行黑暗处理
B.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应该将甲、乙装置的D中都放入NaHCO3溶液且放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
C.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时,30min后甲装置液滴向左移1.5cm,乙装置右移0.5cm,则呼吸作用强度为3cm/h
D.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时,30min后,甲装置液滴向右移
4.5cm,乙装置右移0.5cm,则净光合作用强度为8cm/h
15.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 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升到30℃(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下移、右移、 上移 B.上移、 左移、 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 D.下移、右移、 下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离不开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酶的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 。
(二)实验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实验乙: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
(2)提供唾液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进行甲、乙实验探究,甲实验应选择 酶。
(3)乙实验自变量是 ,甲和乙实验共同的无关变量有
(列举两点,2分)。
(4)由下图可看出从甲实验设置的各温度梯度来说该酶最适温度大概在 ℃,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请推测其原因 。

(5)(三)实验丙流程和现象如下:
A组: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
B组:蔗糖溶液+唾液淀粉酶→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组:蔗糖溶液+蔗糖酶→加入斐林试剂 (出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6)实验丙的实验目的是 。
17(10分).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防疫站常利用“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食品中细菌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发光原理: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 作用下,荧光素与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发光强度与ATP的含量成 (正相关或负相关)。
(2)ATP是 的英文缩写,在细菌体内含量 (很多或很少),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 。
(3)细菌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 (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请举一实例 。
(4)细菌体内,ATP可以为RNA合成的提供原料。据此可推测dATP(脱氧腺苷三磷酸) (可以或不可以)成为DNA合成的原料,理由是 。
18.(10分)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请据图解回答:
(1) A是 ,其产生的部位是
(2) 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反应①③④发生的场所是
(3)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4)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
过程;而马铃薯贮藏久了会有乳酸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 条件下进行了图中 过程
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6)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了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9(18分).下图甲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图乙是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数字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阶段Ⅰ发生的场所是 ;图中4代表的物质是
(2)图中5是 (填“C3”或“C5”),图乙BC段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 ,进而导致图甲中物质5的含量短时间 (填“升高”或“降低”)。
(3)图乙中B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来自于 。
(4)观察丙图可知:在5℃时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若一天光照12小时,则在环境温度为 ℃时,最适合该植物的生长。
20(7分).下面甲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乙图表示20℃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c (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
(2)乙图A点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2分)
(3)在乙图中的B点,甲图a~f过程可以发生的是 。
(4)乙图D点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 倍,若该植物长期处于B点的状态,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5)若乙图是在CO2浓度偏低的条件下的结果,适当提高CO2浓度时D点将向 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