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部分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一、选择题(50 分)
3月月考地理试卷
人口与国土资源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约 552 万,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右下图为芬兰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芬兰人口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B.南多北少
C.空间均匀 D.西多东少2.影响芬兰人口分布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交通
C.开发历史 D.政策
下列国家出现“胡焕庸现象”且与芬兰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相似的是( )
A.德国B.美国C.俄罗斯D.加拿大
人口丰度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所属国家人口密度的比值。根据人口丰度的数值可将中国边境地区分为人口
极端稀疏区、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相对稀疏区、人口密度均下区、人口密度均上区五类。下图示意 2000~2010 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 )
A.东北边境外 B.东北边境内 C.西北边境内 D.西南边境内5.在中国东北边境内,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历史6.2000~2010 年,中国边境人口丰度的变化趋势是( )
A.边境内整体呈减少趋势 B.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C.东北边境涨幅较小 D.西南边境减少较明显
2021 年 7 月 11 日是第 32 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各大洲中老龄化程度最轻的是( ) A.亚洲 B.拉丁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
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宗教
C.战争 D.经济
地理通道是一定的族群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向外迁徙与流动的线路。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五次南迁中,前四次都选择赣江为必经通道,逐渐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向四周山区定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客家聚落。下图示意主要客家县。完成下面小题。
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经济发达 C.战乱频发 D.资源丰富
在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选择定居山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气候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龙川县佗城村仅有 2500 多人,但姓氏有 140 个,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交流 B.人口迁移 C.民族通婚 D.地形阻隔
据媒体报道,2017 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 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农村人才流失对农村的影响有
①加重了人地矛盾 ②降低了农村土地利用率
③减轻了人口老龄化程度 ④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城市在“抢人大战”中能够吸引到较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迁入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兴建大批优质商品房 B.鼓励当地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C.大力发展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 D.提高准入门槛,限制低学历人口迁入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 32 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 13 人/平方千米。
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较高,主要是因为( ) A.矿产资源丰富
科技水平高
政策支持力度大D.消费水平高
新疆目前人口密度远小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但新疆依然需要严格控制人口。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耕地资源B.草场资源C.矿产资源D.水资源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
A.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D.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地租高 B.环境质量差
C.历史悠久 D.地势起伏大
多摩新城于 1966 年建设,核心定位为承接东京人口外溢的卫星新城、交通便捷的大都市圈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新城、生态绿色的宜居新城、大东京的住宅价格洼地。该地人口规模受东京都市圈的影响很大。下图示意多摩新城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早期多摩新城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B.缩短两地出行距离C.节省居民出行费用D.增强主城辐射能力
东京都建设卫星城,主要是为了( )
①疏散主城区人口 ②改善主城区环境
③转移主城区产业 ④促进卫星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下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洪涝灾害 D.城市污染严重21.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多 B.下渗量较少 C.蒸发量较少 D.用水量较多22.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较少的现象,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郊外平原区的地下水调到城市中心区 B.严禁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
C.减少城市中心区植被种植 D.在城市中心区推广使用渗水砖
传统民居关注重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美学,另一方面则是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下图(右)是东南亚甲(左图)地区的传统民居,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民居大多形状狭长,建筑之间形成开敞、 分散的布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甲地民居朝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流向 B.光照 C.个人喜好 D.主导风向
当地民居建筑除图示布局外,还有“平面较为简洁,内部每层房间一般不做高低错落、前后错搭”等特征,
主要是利于( )
A.形态美观 B.采光良好 C.空气流通 D.降低成本
当地人们喜欢在院落里面栽种较多高大茂密的树种,主要目的是( ) A.美化 B.降温 C.避雨 D.用材
二、综合题(5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先秦至西晋,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西晋末年,遭遇战乱,大量人口逃离洛阳、长安为核心的黄河流域,大举南迁至长江流域。据统计,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北方下降至 30%。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实行了移民屯田的政策,大量人口迁往云贵川地区,自此人口由东向西迁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人口分布格局。下图为我国高铁网和人口分布格局示意图。
先秦至西晋,分析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主要原因。(6 分)
说明西晋之后的人口迁移对南北方的影响。(6 分)
指出胡焕庸地理界线两侧高铁网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类型有集中式(团块状)、组团式(组团式是指城市结合地形,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
每块都布置有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每块称一个组团。组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有绿地相隔,并有便捷的联系。)、条带式、放射状。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1)指出甲功能区类型,并从环境角度说明该功能区规划布
局在此地的原因。(6 分)
说明 W 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4 分)
针对组团式城市地域形态,归纳其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意 义。(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红河元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当地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充沛。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在哈尼族传统的文化当中,有树神崇拜的传统。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哈尼梯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自然条件的形成过程。(4 分) (2)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解释哈尼族树神崇拜产生的原因。(6 分)
(3)从生产和生活角度,分析哈尼族村寨选址的合理性。(6 分)南昌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1-5 BADDA
6-10 BCDAD
11-15 BCCAD
16-20 ACDAC
21-25 BDDCB
26.(18分)(1)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适中;多大平原,地形平坦,适宜生产生活;多冲积土壤,土壤肥沃,农业较发达,是我国主要的人口集中地。(6分)
(2)改变了人口分布的格局;北方人口减少的同时,经济随之衰退,长安、洛阳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南方出现新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迁移给南方带来先进技术和充足劳动力,促进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6分)
(3)高铁线路在胡焕庸线东南侧成网,西北侧成一线,分布极不平衡。(2分)原因:胡焕庸线东南一侧人口稠密、城镇化水平高,经济水平高;胡焕庸线西北一侧地广人稀,城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4分)
27.(16分)(1)工业区。(2分)处于河流下游,减少对城市水源影响;地处城市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4分)
(2)地处城市边缘,地租较低;临近高速公路和国道,交通便利;靠近工业区,便于和企业用户的联系。(任答2点得4分)
(3)用地区域分散,接近自然,改善环境状况;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各取所需。(6分)
28.(16分)(1)哈尼地区位于云南哀牢山南部,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2分)受地形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大量地形雨。(2分)
(2)哈尼族人生产及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于山上的山泉溪流,(2分)山顶处的森林涵养了雨水,发育了山泉溪流,保证了水源供应及维持了水质干净,(2分)树神崇拜保护了山顶森林的完整,利于水源的稳定获取,为村寨长远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2分)
(3)该地纬度位置低,夏季气温高,村寨选址在山腰间,气候较为凉爽舒适;村寨所在位置便于获取稳定的、干净的生活用水,且村寨的肥水便于顺地势灌溉下方的农田;村寨居于山腰间,便于农忙时下山耕种,农闲时进山打猎;村寨地势较高,避免元江水位上涨造成的洪水危险。(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