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下地理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下地理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0 06: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知识梳理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贵州地处_________高原东部。
2.地形:地势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地表_________。
3.气候:贵州属_________气候,冬_________夏_________,湿润多雨。
4.矿产资源: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重晶石、磷、铝土等。
5.河流:主要河流有_________、北盘江、赤水河等,_________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贵州_________地貌广泛发育,_________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6.环境问题:贵州境内_________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_________,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_________,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_________现象。
7.自然灾害: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_____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_________、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
8.环保措施:贵州实施了_________、人工种草、_________、坡耕地改梯田等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9.水资源利用:贵州建设了一大批_________,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_________。
10.能源资源利用: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_________生产基地,建设了一大批大型煤电基地。同时充分发挥“_________”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11.旅游资源开发: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著名的景点有_________、织金洞等。
基础通关
1.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
B.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
C.我国邻省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D.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
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阅读下表,完成第2题。
2.贵州省和河南省面积相差不大,但人口还不到河南省的一半,主要是因为贵州省( )
A.气候不太适宜 B.地形崎岖,耕地少
C.河流少,缺乏水源 D.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少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在省内河段长874千米,流域内地形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丰富。国家积极推进“西电东送”战略,乌江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主要供给地。据此完成3~4题。
3.乌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落差小、流量大     B.落差大、流量小
C.落差小、流量小     D.落差大、流量大
4.贵州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区,其主要地质灾害有( )
①冰冻 ②干旱 ③冰雹 ④滑坡 ⑤泥石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徐霞客游记》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四幅图描述的景观符合诗句的是( )
6.贵阳旅游名片——“爽爽贵阳,避暑天堂”的来源是( )
A.地处低纬,海拔较高 B.秦岭阻隔,长夏无冬
C.海拔较高,纬度较高 D.年温差大,冬无严寒
7.“峭峰离立”地貌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可以增加地表径流量 B.减少道路建设成本
C.有助于修建水库 D.增加旅游的收入
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宜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据此完成8~9题。
8.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有(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农业实现专业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 ②平原广阔 ③雨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突破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阅读玲玲上课时跟着老师绘制的我国某省的思维导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判断,G省为(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陕西省   D.江西省
11.该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你觉得H处可以填( )
A.遵义会议旧址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陕北延安 D.中共一大会议旧址
12.该省石漠化环境问题突出,关于该省石漠化问题产生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 ②降水季节不均,暴雨时冲刷作用强 ③不合理垦殖,破坏植被 ④坡耕地改梯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特点,单产高,种植区域几乎覆盖我国所有省份,贵州马铃薯产量居全国前列。完成13~14题。
13.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原因是马铃薯( )
①适应性强,易种植 ②易腐烂,不耐储存 ③用途广泛,易加工
④单产高,节水节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贵州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积极推进大型机械化生产 B.鼓励农民全部改种马铃薯
C.开垦陡坡以增加耕种面积 D.培育引进优良马铃薯品种
素养达标
15.大美神州,醉美贵州。贵州省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贵州省的简称是_________(填双简称);贵州省的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请据此描述贵州省地理环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金工业对资源的消耗很大。炼铝业是贵州省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据图分析贵州省发展炼铝业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境内石灰岩广布,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长期不合理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出现土地石漠化现象。
(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贵州省土地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云贵
2.西高东低 高原 山地 崎岖
3.亚热带季风 暖 凉
4.煤 汞
5.乌江 水能 喀斯特 暗
6.石灰 薄 水土流失 石漠化
7.滑坡 干旱
8.封山育林 草地改良
9.水利基础设施 农田灌溉面积
10.煤炭 水火互济
11.黄果树瀑布
基础通关
一、1.B
2.B
3.D
4.D
5.B
6.A
7.D
8.A
9.C
能力突破
10.B
11.A
12.A
13.B
14.D
素养达标
15.(1)贵或黔
西南高、东北低(西高东低)
(2)高原、山地广,平原少;地表崎岖;阴雨天多。
(3)铝土矿丰富,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资源丰富(水能丰富)。
(4)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地形坡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