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4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汕头市潮阳: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阕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在《差序格局》以及《礼治秩序》两幸节中,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以父系社会为核心向外
波纹式延伸的家族观念,为我们展示了其核心论点“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极其稳定、变化很慢的熟人
社会”。这一论点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一《红楼梦》中描写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稳
定、变化很慢的熟人社会”吗?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具有稳因社会地位的结合体,是联谊关系盘根
错节的命运共同体。
四大家族通过长年累月的经济、婚烟以及政治上的链接,建立了一个稳固家族联盟。因为稳固,后
来受到保护的子孙后代在“前人戴树,后人乘凉”的庇护下不思进取,四大家族宅府的大门中,已经生
出一种犹如“不知身外事”的境地。这与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文中所谈到的
空间、时间尺度上文字在乡村的价值有异曲同工之炒。《乡土中国》中提到的“文盲”,由于空间尺度上
彼此之间联系过于紧密而不需要多余的语言进行交流,或者是因为时间尺度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
活定型,其历史轨迹也是一条直线,语言足以传递代际经验,不需要文字,导致文字无法下乡,社会渐
渐向原始部落“退化”。那么在四大家族间也是如此,他们由于联系过于紧密而不需要因为对方做出任
何多余的改变,淅渐地也步入了“退化”的阶段。这样,当面对外界突如其来的变故时,他们这一命运
共同体很容易就会乱了阵脚,而走向衰败。
当然,当事情变得更糟时,贾府也做出了努力。例如:在探春兴利除弊这一章回中,探春发挥自己
的商业头脑,实施了“开源节流”的策略,将大观园中荒置的田地租给嬷嬷们耕种收取地租,不仅将贾
府中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还能“开源”,净赚了几百两银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探春的努力能
够为贾府带来巨大的优势,但也不得不承认,探春自身存在的局限限制了她的思维,也限制了她的行动。
由于自己“女儿身”的限制,探春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只是在贾府中进行,只是在大观园中进行,只是
熟人与熟人间的交易,没有打破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并没有进化到真正的商业思维。
在《红楼梦》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宝黛的“木石前盟”。为了应对外界的冲击,保住最后的地
位,四大家族权衡利弊之后,不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直接为宝玉做出了“弃黛保钗”的选择。这
样的选择也体现了《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家族维系”的乡土观念。家族之间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命
运共同体”形态,就需要贾家与薛家再建立最亲密、最直接的关系。在“金玉良缘”缔造之前,薛家与
贾家之间的链接,其实一直都是通过王家才得以实现,薛姨妈与王夫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要
比“金玉良鲸”弱得多。因此,在宝钗进宫失败后,为了提升社会地位,薛家权衡利弊,迫切渴望她能
嫁入贾府;同时,贾家也在“入不数出”的情况下迫切与薛家联烟,所以才有了“金玉良缘”一说。
(摘编自葛妍《从乡土社会视角看不一样的〈红楼梦)》有删改)
材料二:
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偏我
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其言之不满现状,于兹可见。她在荣府中,能够受人重视,完
全由她努力,博得上下称许。探春虽生于富贵之家,幼时因为庶出,也许生活不如嫡出那样舒服,故能
深知荣府的积弊:而收入不数支出,则为荣府最大的危机。探春改革固然只限于大观园之内,然此非探
春之过,盖大观园之外有人管理,如贾琏、赖大、林之孝等是,而又涉及贾母、贾赦、贾政诸人。大观
园自昔就成为另一个世界,探春行使权力只限于大观园之内,故其改革亦限于大观园之内。然而大观园
乃是荣府的一部分,整个荣府腐化到无法改革,则只改革区区的大观园,不但没有用处,而且大的宿弊
每可助长小的宿弊,改革小的宿弊,绝不会使大的宿弊因之消灭。
1/8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