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30 07: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理解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基础过关】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蒙古灭西夏与金: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
①继承汗位:1260年,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继承了汗位。
②改行汉制: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3)元朝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统一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难突破】
1.【时空观念】元朝(蒙古政权)统一全国的历程及对元朝统一全国的认识
认识:元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促进了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的发展。元朝的统一开启了元明清时期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
2.【家国情怀】对文天祥抗元的认识
(1)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具有正义性。从反对边疆少数民族掠夺和反对民族压迫的角度出发,文天祥抗元体现了南宋人民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应该给予肯定。
(2)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是否定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性,二者没有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实战演练】
1.下图为某部人物传记中的目录(部分),该传记应是( )
A.《唐太宗传》 B.《宋太祖传》
C.《成吉思汗传》 D.《元世祖传》
2.野狐岭战役是蒙古攻金的一次重要战役,下面关于此战役的记载能相互印证的信息是( )
时金军号四十万,陈于野狐岭之北。……上(成吉思汗)麾诸军齐进,日未午,大破之。 [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
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岭,(完颜)承裕丧气,不敢拒战,退至宣平。 [元]脱脱《金史·列传第三十一》
帝自将南伐,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取大水泺、丰利等县。 [明]宋濂等《元史·太祖本纪》
A.金在野狐岭打败蒙古 B.完颜承裕消极应对战争
C.蒙古在野狐岭打败金 D.蒙古夺得金的部分领土
3.蒙古汗国没有年号纪年的传统。忽必烈继位后,建年号曰“中统”,尊崇儒家经典《春秋》《易经》,以此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这一举动旨在( )
A.维护元朝统治 B.实现民族平等
C.形成尊孔之风 D.推行汉化政策
4.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推行汉法,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较深的隔膜。这表明忽必烈统治时期( )
A.统治集团的包容性强 B.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
C.政权封建化进程艰难 D.政治体制渗透宗教色彩
5.如果给下面的示意图加上一个标题,较为合适的应该是( )
A.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B.民族政权的并立与斗争
C.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D.各族人民联合抵抗蒙古
6.元朝大一统过程中,“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元朝皇帝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对中华民族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都建庙祭祀。这反映了元朝( )
A.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开始出现民族交往与交流
C.统治者十分重视祭祀活动 D.强化以蒙古族为尊的思想
7.元朝初期,君主多热衷于大规模“春猎秋狝”活动。1312年,元仁宗颁旨“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饥困,朕不飞放(纵鹰隼捕猎)”,此后行猎的规模和频率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元朝( )
A.统治者受农耕文明影响加深 B.继续游牧渔猎的生活方式
C.确立了以农立国的治国策略 D.遭遇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8.当蒙古军队假道于宋,进逼蔡州的时候,南宋认为复仇的机会已到,遂派江海、孟珙协助蒙古军队进攻蔡州,灭亡了金朝。”据此可知,金灭亡的原因是 (  )
A.蒙古将士勇猛
B.蒙古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C.金朝政治腐朽
D.蒙古和南宋的联合进攻
9.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先是将首都从哈拉和林(今属蒙古国)南迁至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后又进一步南迁至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屡屡迁都意在 (  )
A.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
B.加强对农耕地区的控制
C.使首都居于疆域中心
D.维持蒙古游牧传统习俗
10.由于政令统一、交通便利,遍及全国的驿站将山水迢递、素无往来的各民族联系到了一起。由此可见,元朝的统一 (  )
A.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B.推动了交通领域的发展
C.便利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维持了政权并立的局面
【能力提升】
11.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1236年 生于江西吉州庐陵
1256年 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宋理宗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成为状元。
1259年 元朝军队攻打南宋,文天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建议迁都的宦官。
1273年 被启用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使
1274年 被委任为赣州知州
1275年 长江上游告急,朝廷命其率军入卫京师。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
1276年 担任临安知府。宋朝投降后,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到元军大营谈判。他遭到元军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
1278年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过零丁洋》,其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押解到大都,关押了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严词拒绝。
1283年 他被押到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除《御试策》外,还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集杜诗》等作品。
(1)文天祥的人生在1256年有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制度?(2分)
(2)人们对文天祥主要有以下评价,请从材料中为每一评价寻找一例史实依据。(6分)
评价 史实依据
政治家
文学家
抗元英雄
(3)有人说:“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文天祥抗元也值得肯定。”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C
2.C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日未午,大破之”“承裕丧气,不敢拒战,退至宣平”“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可知,虽然这是元代和明代三位史学家站在不同角度对野狐岭战役的描述,但都体现了蒙古在野狐岭打败金的历史信息。故选C。
3.A 4.C 5.A
6.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却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和对中华民族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反映了元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选A。
7.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君主因“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饥困”而逐渐减少“春猎秋狝”活动,体现了元朝君主对农业的重视,反映了元朝统治者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加深。故选A。
8.D 9.B 10.A
11.(1)变化:考取进士(或成为状元)。(1分)制度:科举制。(1分)
(2)
评价 史实依据
政治家 曾任荆湖南路提点刑狱使、赣州知州、临安知府、右丞相等官职。(2分)
文学家 有《过零丁洋》《正气歌》《御试策》《指南录》《指南后录》等作品。(2分)
抗元英雄 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等。(2分)
(3)观点:二者并不矛盾。(1分)理解: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具有正义性,体现了我国人民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应该给予肯定。(言之有理即可,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