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9 23:24:34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份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
注意率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
第23题,共3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
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清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位于江阴市云亭镇花山村的余城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的早期陶
器中带有马桥文化器物特征,晚期又呈现出强烈的湖熟文化色彩。据此可知,该遗址的
文明成就
A,已具各国家初始形态
B.体现龙山文化特征
C。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
D.莫定多元一体基础
2.《尚书·多方》等记载,周公曾说“上帝关怀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
之”。这些认识基于
A。借助民众推翻商朝的政治实践
B.儒家传统的深远影响
C,宗法分封制度实施的迫切需要
D.德治与法治长期纷争
3。春秋初年的楚、吴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前97年《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
杞君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曳,后改用周礼则又被称为“诸夏”。上述现象能说明,
当时
A,大国控制兼并小国
B,华夏认同观念逐步萌发
C.传统政治秩序期溃
D,礼乐制度维系周胡统治
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4.表1列举了商周、秦朝政体方面的若千差异。由此可见,秦朝
表1
项目
君主制度
官吏选拔
统治集团
时期
商周
有限君主制
诸侯世袭
世袭贵族集团
秦朝
绝对君主制
朝廷任免
职业官僚集团
A.建立起君主专制政体
B.集列国变法政治制度之长
C,完善了早期国家制度
D.奠定集权国家治理的模式
5、图1描述的是汉代三公九卿、王国相和郡太守职位中军功阶层出身者所占比例的变化趋
势,这反映出
120
100
80-
6动
401
20
0-
高祖
惠吕文帝景帝或帝初武帝中武帝后
三公丸卿
“一玉国相“◆郡太守一平均
图1
A。政治局面逐渐走向安定
B.王国问题基本解决
C.军功地主退出历史舞台
D.察举成为选官主流
6。为抑制地方豪族势力,光武帝下诏州那检核垦田顷亩和户口年纪,名为度田。度田在形
式上成为朝廷的定制,但长期未能真正实行。据此,这一措施
A.消除了地方割据威助胁
B.奠定光武中兴的基础
C.对豪强地主有所妥协
D.凸显东汉政治的腐败
7.有学者认为:“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
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隋唐复兴,
大体即建基于均田、府兵的两个柱石上”。与以上观点最为一致的是
A.南朝几乎全无制度的创新
B.北朝是走出低谷的历史出口
C.孝文帝改革左右隋唐复兴
D.北朝率先实现局部统一局面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r巧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份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A C B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C C B D C A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题,共计40分。
21.(16分)
(1)表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工商业的进步;基层市场(草市)的发展。(3分)
原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大量人口移民江南;南方水路交通便利。(任意两点得2分)
影响: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提升了江南文化影响力。(3分)
(2)答案一:赞同该观点。(2分)
理由:明代农业和工商业继续发展,出现新的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特别是江南等地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以专业手工业生产为特点的城镇兴起;白银货币化与赋税制度近代化出现;对外参与全球贸易,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并在文化上的出现新现象(西学东渐)。(任意三点得6分,符合史实即可)
答案二:不赞同该观点。(2分)
理由: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得到强化,并严重阻碍了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新的经济因素仅出现在个别、局部地区;虽然参与全球贸易,但被西方主导;西学东渐的影响有限且不可持续。(任意三点得6分,符合史实即可)
22.(12分)
(1)表现:各政权均以“中国”自居(自认为炎黄子孙);对中国古史谱系的认同和延续;认同各政权彼此之间作为“中国”之一的身份。(3分)
成因:华夷思想的转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各族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或各民族间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3分)
(2)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及封建化;(2分)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1分)为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日益凸显。(2分)
23.(12分)
(1)背景:具有保存图书文献的优良传统;官私藏书已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图书馆业在国内传播;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任意三点得6分)
(2)贡献:推动中国图书馆业的近代化(或推动中国古代藏书向现代图书馆转变);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先导和中坚;开创中国特色的近代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为新中国图书馆业打下一定的基础;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教育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任意三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