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高频考点06-探究实践-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2386703"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二.判断题(共12小题) 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8
二.判断题(共12小题) 11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4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春 临平区期末)小明用细线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行驶的距离,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2.(2023春 临平区期末)小明搜集资料做太阳主题海报,有一些内容无法判断真伪,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和同学举手表决 B.直接摘录在海报上
C.上网查证
3.(2023春 萧山区期末)小组实验过程中,如果产生不同的结论,我们可以( )
A.少数服从多数 B.听组长的
C.重复实验
4.(2020春 余杭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相同
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5.(2020春 九寨沟县期末)人和动物都会生老病死,但通过(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地延续。
A.变异 B.繁殖 C.进化
6.(2020春 余杭区期末)距今400年前,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列文 虎克
7.(2020春 萧山区期末)下列图形表示地球的是( )
A. B. C.
8.(2022春 萧山区期末)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信息是( )
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9.(2022春 余杭区期末)小明测量小球在同一轨道的运动时间时,测量的3次数据都不相同,小明应该( )
A.取最小数作为结果 B.取中间数作为结果
C.取最大数作为结果
10.(2023春 五华区期末)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的船只,总是先看见帆顶,然后才看见船身,这说明了( )
A.海浪起伏 B.海平面不平
C.地球是球体
二.判断题(共12小题)
11.(2023春 临平区期末)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判断对错)
12.(2020春 吴兴区校级期末)桌上放一个小球,拍桌子能使小球受到振动而运动起来。 (判断对错)
13.(2021春 灵寿县期末)在测量物体运动距离时只需要测量一次即可。 (判断对错)
14.(2022春 萧山区期末)可以用“画点做标记”的方法来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 (判断对错)
15.(2022春 萧山区期末)在做科学实验时,只有记录员和操作员要观察实验现象,其他人可以不观察。 (判断对错)
16.(2022春 萧山区期末)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判断对错)
17.(2021春 杭州期末)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方的。 (判断对错)
18.(2021春 临泉县期末)我们既可能在夜晚看见月亮也可能在白天看到月亮。 (判断对错)
19.(2022春 杭州期末)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 (判断对错)
20.(2022春 淳安县期末)在任何网站上下载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制作海报。 (判断对错)
21.(2021春 诸暨市校级期末)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判断对错)
22.(2020春 杭州期末)“过山车”的斜坡变得更加陡,小球的运动会加快。 (判断对错)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2022春 余杭区期末)(一)探究运动
如图是小明搭建的跑道,请回答下面问题:
(1)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C.小车在位置①的北边
(2)小明想要测量跑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可行的是 。
A.软尺
B.细绳
C.直尺
(3)小车从位置②运动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4)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方式为 。
A、滑动
B、滚动
C、平动
(5)小明让两辆小车从位置①开始向位置③运动,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这神方法属于 。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6)想要小车在跑道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
A、垫高①的位置
B、多一些曲线轨道
C、多一些直线轨道
24.(2021春 杭州期末)探究运动
如图是小明搭建的“过山车”,请回答下面问题:
(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 。
A.软尺 B.秒表 C.软尺和秒表
(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
A.垫高甲的位置 B.垫高丁的位置 C.再多设置2个弯道
(4)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会 。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6)小明为小黑球驶完全程计时3次,如表。其中有一次到达终点时秒表的停止键按慢了,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秒 13秒 8秒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25.(2019春 淳安县期末)我们会测水温
在室温21℃的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在如表。
时间 开始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温度(℃) 90 83 78 74 71 68 66 65
(1)这杯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2)水温这样的变化,说明水里的热量在 。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3)如果实验室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杯水放置一天以后的温度最可能接近 。
A.0℃
B.37℃
C.21℃
(4)如果把这杯水一直敞开放在实验室,几天后,发现杯子里的水会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5)发生第四题现象的原因是 。
A.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B.水会不断蒸发
C.水会从杯子里漏掉
(6)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浙江省杭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高频考点03-探究实践-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春 临平区期末)小明用细线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行驶的距离,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答】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位置时,可以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细绳和软纸测量距离。小明用细线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行驶的距离,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测量整个过山车上行驶的距离。
故选:A。
2.(2023春 临平区期末)小明搜集资料做太阳主题海报,有一些内容无法判断真伪,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和同学举手表决 B.直接摘录在海报上
C.上网查证
【答案】C
【解答】太阳是一颗位于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太阳是恒星、会发光发热。小明搜集资料做太阳主题海报,有一些内容无法判断真伪,他应该上网查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C是正确的选项;和同学举手表决,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不能把无法判断真伪的内容直接摘录在海报上。
故选:C。
3.(2023春 萧山区期末)小组实验过程中,如果产生不同的结论,我们可以( )
A.少数服从多数 B.听组长的
C.重复实验
【答案】C
【解答】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一般至少要重复3次。如果发现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与他小组不同,这时应该尊重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原因,多做几次求证,减少实验误差,C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C。
4.(2020春 余杭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相同
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答案】C
【解答】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与地球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相对于太阳位置不断改变,属于机械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例如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相对于教室是静止的,但是以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2020春 九寨沟县期末)人和动物都会生老病死,但通过(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地延续。
A.变异 B.繁殖 C.进化
【答案】B
【解答】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故选:B。
6.(2020春 余杭区期末)距今400年前,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列文 虎克
【答案】B
【解答】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
故选:B。
7.(2020春 萧山区期末)下列图形表示地球的是( )
A. B. C.
【答案】B
【解答】从外太空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着。有蓝色海洋,有绿色平原、耕地、和森林,有黄色山地、高原,褐色高山,白色冰川。选项B的图形表示的是地球。
故选:B。
8.(2022春 萧山区期末)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信息是( )
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答案】A
【解答】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这种推理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故A错误;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故B正确;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正确。
故选:A。
9.(2022春 余杭区期末)小明测量小球在同一轨道的运动时间时,测量的3次数据都不相同,小明应该( )
A.取最小数作为结果 B.取中间数作为结果
C.取最大数作为结果
【答案】B
【解答】根据对实验数据的认识,同一个实验,如果测量3次得到不同的数据,选择数据比较合理的方法是选中间数据。
故选:B。
10.(2023春 五华区期末)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的船只,总是先看见帆顶,然后才看见船身,这说明了( )
A.海浪起伏 B.海平面不平
C.地球是球体
【答案】C
【解答】根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验证,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比如进港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通过实验发现只有在球体上才能再现,从而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理论。
故选:C。
二.判断题(共12小题)
11.(2023春 临平区期末)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根据对水是生命之源的认识,科学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水是一切生命的重要条件。
故答案为:√。
12.(2020春 吴兴区校级期末)桌上放一个小球,拍桌子能使小球受到振动而运动起来。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拍桌子产生的力会使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让小球受到振动而运动起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3.(2021春 灵寿县期末)在测量物体运动距离时只需要测量一次即可。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据对实验操作的认识,实验测量至少重复3次,为的是排除偶然性,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
14.(2022春 萧山区期末)可以用“画点做标记”的方法来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要学会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的方法,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
故答案为:√。
15.(2022春 萧山区期末)在做科学实验时,只有记录员和操作员要观察实验现象,其他人可以不观察。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在做科学实验时,我们一般分操作员、计时员和记录员,有时候也有发令员,小组内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里。小组内记录员和操作员要观察实验现象,其他人员虽然有所分工,侧重点不同,但是也要进行观察活动。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6.(2022春 萧山区期末)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环境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爱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故答案为:√。
17.(2021春 杭州期末)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方的。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米,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月食的景象分析得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结论。再后来,人们通过观察船只进出港口,猜想地球是圆的。之后,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到最后,人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照片,证明地球是球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8.(2021春 临泉县期末)我们既可能在夜晚看见月亮也可能在白天看到月亮。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月亮一直都在,白天“没有”,是因为白天我们看不见。在多云,沙尘天气或凌晨等阳光还不是很强烈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看得见月亮的。
故答案为:√。
19.(2022春 杭州期末)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2022春 淳安县期末)在任何网站上下载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制作海报。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制作海报要选用正规网站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
21.(2021春 诸暨市校级期末)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球形的。
故答案为:×。
22.(2020春 杭州期末)“过山车”的斜坡变得更加陡,小球的运动会加快。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根据对斜面坡度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影响,“过山车”的斜坡变得更加陡,小球的运动会加快。
故答案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2022春 余杭区期末)(一)探究运动
如图是小明搭建的跑道,请回答下面问题:
(1)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B 。
A.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C.小车在位置①的北边
(2)小明想要测量跑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可行的是 C 。
A.软尺
B.细绳
C.直尺
(3)小车从位置②运动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运动路线是 B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4)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方式为 B 。
A、滑动
B、滚动
C、平动
(5)小明让两辆小车从位置①开始向位置③运动,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这神方法属于 A 。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6)想要小车在跑道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A 。
A、垫高①的位置
B、多一些曲线轨道
C、多一些直线轨道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1)小车开到位置②时,小车向东运动,故在位置①的东边。
(2)小明想要测量跑道的长度,跑道有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故不能用直尺测量。
(3)小车从位置②运动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4)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方式为滚动。
(5)小明让两辆小车从位置①开始向位置③运动,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属于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越短,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6)想要小车在跑道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垫高①的位置,使直线跑道变成斜面,斜面的坡度越高,小车向下运动的越快。
故答案为:(1)B;(2)C;(3)B;(4)B;(5)A;(6)A。
24.(2021春 杭州期末)探究运动
如图是小明搭建的“过山车”,请回答下面问题:
(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 C 。
A.软尺 B.秒表 C.软尺和秒表
(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A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B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A 。
A.垫高甲的位置 B.垫高丁的位置 C.再多设置2个弯道
(4)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会 A 。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 C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6)小明为小黑球驶完全程计时3次,如表。其中有一次到达终点时秒表的停止键按慢了,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 B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秒 13秒 8秒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答案】(1)C;
(2)A;B;
(3)A;
(4)A;
(5)C;
(6)B。
【解答】(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软尺和秒表,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比较。
(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直线;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曲线。
(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垫高甲的位置,使得小球获得更大的动力。
(4)物体的形状影响在斜面的运动情况,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与斜面的接触面积大于六棱柱,所以小正方体会静止不动。
(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西南方。
(6)小明为小黑球驶完全程计时3次,如表。其中有一次到达终点时秒表的停止键按慢了,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第二次,用时13秒,明显长于第一次的9秒和第三次的8秒。
故答案为:
(1)C;
(2)A;B;
(3)A;
(4)A;
(5)C;
(6)B。
25.(2019春 淳安县期末)我们会测水温
在室温21℃的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在如表。
时间 开始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温度(℃) 90 83 78 74 71 68 66 65
(1)这杯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2)水温这样的变化,说明水里的热量在 B 。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3)如果实验室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杯水放置一天以后的温度最可能接近 C 。
A.0℃
B.37℃
C.21℃
(4)如果把这杯水一直敞开放在实验室,几天后,发现杯子里的水会 B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5)发生第四题现象的原因是 B 。
A.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B.水会不断蒸发
C.水会从杯子里漏掉
(6)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答案】(1)B;(2)B;(3)C;(4)B;(5)B;(6)A。
【解答】观察表格发现:
(1)这杯热水温度从开始下降每隔1分钟,温度开始下降的速度快一些,慢慢的越来越慢,其规律是先快后慢,故选项B符合题意。
(2)水温这样的变化,说明水里的热量减少在减少,故选项B符合题意。
(3)如果实验室的温度保持不变,实验室里的物体和实验室相同温度;因此这杯水放置一天以后的温度最可能接近21℃,故选项C符合题意。
(4)如果把这杯水一直敞开放在实验室,几天后,发现杯子里的水会减少,故选项B符合题意。
(5)发生水减少了的原因是水分不断蒸发,故选项B符合题意。
(6)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用温度计测水温时,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面,不能接触水银部分,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3)C;(4)B;(5)B;(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