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11实验探究题经典常考题 (含解析答案)-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11实验探究题经典常考题 (含解析答案)-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30 08: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11实验探究题经典常考题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2386218"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共1小题) 1
二.参照物(共2小题) 2
三.不同运动的形式和特征(共2小题) 4
四.影子的形成(共1小题) 7
五.影子的变化(共2小题) 7
六.磁铁的两极(共1小题) 8
七.太阳系(共2小题) 9
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共3小题) 11
九.太阳是一颗恒星(共1小题) 15
一十.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共1小题) 16
一十一.月球与地球关系(共1小题) 18
一十二.月相的变化现象(共2小题) 19
一十三.蚕的形态和生命周期(共10小题) 21
一十四.动物的生命过程(共2小题) 30
一十五.动物的繁殖(共1小题) 32
一十六.卵生(共1小题) 34
一十七.测试“过山车”(共1小题) 34
一十八.其他探究实践(共3小题) 36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共1小题) 40
二.参照物(共2小题) 42
三.不同运动的形式和特征(共2小题) 47
四.影子的形成(共1小题) 50
五.影子的变化(共2小题) 51
六.磁铁的两极(共1小题) 53
七.太阳系(共2小题) 55
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共3小题) 59
九.太阳是一颗恒星(共1小题) 65
一十.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共1小题) 68
一十一.月球与地球关系(共1小题) 70
一十二.月相的变化现象(共2小题) 72
一十三.蚕的形态和生命周期(共10小题) 76
一十四.动物的生命过程(共2小题) 95
一十五.动物的繁殖(共1小题) 99
一十六.卵生(共1小题) 102
一十七.测试“过山车”(共1小题) 104
一十八.其他探究实践(共3小题) 107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共1小题)
1.(2022春 桐庐县期末)奔跑吧,少年!
(1)程程妈妈作为班级家委会,想来学校参观运动会,程程该如何向妈妈描述自己的位置的?(图中标★的位置)    。
A.我在植物园的东北方向300米
B.我在实验楼200米
C.我在校门西北方向150米
(2)在50米决赛中,程程以9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贝贝以9秒23获得亚军。决赛中,程程对旁边的贝贝而言,程程是    (填“运动”或“静止”),裁判员是根据    来确定他们的名次的。
A.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则跑得越快
B.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快
C.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慢
(3)运动会上百米决赛时,每个跑道都有三名计时裁判,目的是    。
A.这样更热闹
B.这样更容易获取数据
C.为了更准确公平
(4)贝贝在参加完50米决赛后,又去参加了立定跳远,贝贝起跳后的运动路线最接近    。
二.参照物(共2小题)
2.(2022春 萧山区期末)物体的运动
河水流淌,鸟儿飞翔,运动员奔跑,车辆行驶,火箭升空……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物体运动的研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小明运动到“★”所在位置,下列描述位置正确的是    。
A.小明位于小科西北方向 200 米
B.小科位于小明东北方向 230 米
C.小明位于小科西北方向 230 米
(2)下列物体的运动与钟摆的运动形式相同的是    。
(3)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项目测试中,有一个项目叫“足球绕杆”,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这个项目中足球的运动属于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波浪运动
(4)如图所示,把小球放在斜面的上端,将斜面逐渐垫高,我们发现    。
A.小球会在斜面上滑动
B.小球会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C.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会加快
(5)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正确的方法是    。
A.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
B.不同小球运动相同时间,比距离长短
C.两者都可用
(6)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过山车”的设计、制作与测试。
①在设计“过山车”轨道时,我们要    。
A.把过山车的起点放在最低处
B.使整个轨道路线保持封闭和连续
C.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位于上层的路线使用虚线,并配上文字说明
②为了更加准确地比较“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的必要工具有    。
A.指南针和直尺
B.细绳、软尺和秒表
C.刻度尺和细绳
③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时,小科用下列方法测量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操作正确的是    。
④要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
A.运动距离
B.运动时间
C.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3.(2022春 富阳区期末)
(1)小芳刚到景区门口就想上厕所,她应该往    方向走    米。
(2)游玩途中,妈妈和大家走散了。她看到自己身后是一个名人雕塑,请问她在电话里应该怎么描述自己的方位,才能让大家准确地找到她?   
A.景区门口东北方向400米
B.景区门口往里走400米
C.景区门口往东北方向走400米
(3)小芳9:00从名人雕塑出发,9:25到达古建筑,乐乐10:00从古建筑出发,10:20到名人雕塑(两人路程相同)。通过比较小芳和乐乐走完相同的    (填“距离”或“时间”)所用掉的    (填“距离”或“时间”),可以知道    走得快。
(4)爸爸妈妈带小芳坐观光车游玩,观光车往前开,小芳看到车外的景物都在往    (填“前”或“后”)移动。和坐在车里的爸爸比较,小芳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下同),和车外的景物比较,小芳是    的。
三.不同运动的形式和特征(共2小题)
4.(2022 苏州模拟)探究运动。
周末,小临一家驾车去杭州乐园游玩,发现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
(1)在公路转弯路段妈妈会调整方向盘,此时方向盘的运动方式为    。
A.平动
B.摆动
C.转动
(2)导航显示再过15分钟就能到达杭州乐园,结果用了20分钟才到达,说明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导航预估速度    。
A.快
B.慢
C.一样
(3)甲乙丙三位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在转动的过程中,   。
A.甲相对于他骑的马是静止的
B.丙相对于他骑的马是运动的
C.丙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4)从旋转木马出来,他们沿直线直奔海盗船,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    
A.看谁的脚步大
B.看谁先到达终点
C.看谁用的时间多
(5)在海盗船的船头贴上一个小黑点,开动时小黑点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6)小临很喜欢玩过山车,他准备自己制作一个模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不需要设计图,直接制作
B.先设计轨道,再制作,最后测试调整
C.可以单独使用三角板,测量轨道的长度
5.(2022春 杭州期末)小艺一家四口准备去临安青山湖绿道参与骑行比赛。
(1)下列哪个方法不能比出快慢    。
A.同一起点出发,谁先达到终点谁最快。
B.骑行相同的时间,谁骑行的距离最远谁最快。
C.从同一时刻出发,看谁骑行的时间最久谁最快。
(2)骑行时,轮胎的运动形式是    ,安全帽的运动形式是    。
A.转动
B.滚动
C.平动
D.摆动
(3)自行车在转弯时是    运动,在直道上是    运动。
A.直线
B.曲线
(4)在下坡的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是因为    。
A.斜面坡度小
B.斜面太长
C.斜面坡度大
(5)在骑行过程中,小艺和哥哥的始终并排,保持速度相同,则小艺相对于哥哥是    的。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保持静止
四.影子的形成(共1小题)
6.(2020春 淳安县期末)有趣的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了,校园的操场上一片热闹的场景。
(1)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此时旗杆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在    边。(选填“东”或“西”)
(2)和地面去比较,在操场边上,站着观看比赛的同学是   的;在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常常会用到两种方法:
①当运动距离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    ,运动得越慢。(选填“长”或“短”)
②当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    ,运动得越慢。(选填“长”或“短”)
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第    种。(选填“①”或“②”)
(4)小强和小刚在如图位置同时起跑,不久后小刚追上了小强。他们谁跑得更快?   
A.小刚
B.小强
C.一样快
五.影子的变化(共2小题)
7.(2022春 杭州期末)这是关于太阳下影子的研究。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随太阳方向改变而改变,临安的建筑物一天中的影子变化规律是    。
A.东﹣南﹣西
B.西﹣南﹣东
C.西﹣北﹣东
(2)如图是人们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而设计出来的计时工具是    。
A.水钟
B.日晷
C.水运仪象台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短。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4)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8.(2022春 桐庐县期末)如图,用手电筒照射一圆柱形木块,在右侧墙壁上留下该木块的影子,如图一将木块竖直摆放,则影子的形状为    ;如图二,将木块横放,则影子的形状为    。如果想让影子变大,可以把木块向    (左\右)移动。
六.磁铁的两极(共1小题)
9.(2019春 淳安县期末)我们研究磁铁
(1)如图1,如果在磁铁D处上面放一颗小铁珠,小铁珠会(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小铁珠会运动,请你用箭头(“→”或“←”)画出小铁珠的运动方向。
(2)在磁铁上取A、B、C三点(如图),分别吸取回形针15个,6个和0个,你觉得吸15个的最有可能是   点,吸0个的最有可能是   点。据此可知,这三个点中   点最接近磁极。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会有什么现象?在表格中打“√”。
悬挂的磁铁 手拿的磁铁 吸引 排斥
S S        
S N        
N N        
N S        
我的发现: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同磁极    ,不同磁极    。
七.太阳系(共2小题)
10.(2023春 沾化区期末)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小临对这些天体有了更多了解。
(1)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
A.火山
B.沙漠
C.环形山
(2)他利用简易日晷观察影长变化规律,下面    图符合中午影长情况。
A.
B.
C.
(3)在晴天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    。
A.月亮是光源
B.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C.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4)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搜集了很多的证据,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环球旅行
B.太阳东升西落
C.月食现象
(5)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这是因为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C.水不能帮助调节气候
(6)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绕月球转
C.太阳绕地球转
(7)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B.从科幻漫画书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
C.把实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
11.(2021春 杭州期末)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小明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思考了以下问题,请回答:
(1)小明在观察太阳和月亮时,发现农历十五的月亮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大。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    。
A.月亮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 C.月球和太阳本来就差不多大
(2)晚上虽然没有太阳光了,但是月光也很明亮,小明知道这是因为    。
A.月亮也会发光 B.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C.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3)小明在阳光下玩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应该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小明观察阳光下两棵相邻的小树的影子,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
(5)小明在海边赏月时,看见海上有一盏信号灯在缓缓升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是远航归来的轮船,信号灯安装在轮船顶部。下面关于小明先看到灯后看到轮船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信号灯会发光 B.轮船太小了 C.地球是球体
(6)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A.伽利略 B.麦哲伦 C.牛顿
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共3小题)
12.(2023春 萧山区期末)探寻宇宙的奥秘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宇宙一直是一个令人充满好奇的神秘世界。让我们脚踏大地,仰望天空,一起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
(1)如图所示,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的原因是    。
A.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月球离地球远
C.月球和太阳实际上就差不多大
(2)在实验中,如果把代表太阳的大圆换得更大,要继续看到太阳和月球一样大,那么    。
A.太阳离地球要更近
B.太阳离地球要更远
C.太阳离月球要更近
(3)如图所示,在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    。
A.火山喷发
B.月球表面
C.各种陨石
(4)一个月中,月相会发生变化,月相图片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①③④
C.④③⑤②①
(5)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立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投射出一道影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长一短一短
B.长一短一长
C.短一长一短
(6)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
A.圭表
B.日晷
C.石盘
(7)宇航员在空间站可以看到一个“蓝色”的地球。对地球上“液态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比陆地面积大
B.湖泊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水资源
C.液态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需要节约
(8)在制作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海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选用不同的主题色彩
B.乐于展示和交流自制的海报
C.海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拿来就可以用,无需筛选
13.(2022春 杭州期末)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小临对这些天体有了更多了解。
(1)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
A.火山
B.沙漠
C.环形山
(2)晴天的晚上,我们能看到月亮,这是因为    。
A.月亮是光源
B.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C.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3)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阳东升西落
C.月食现象
(4)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这是因为    。
A.水不能帮助调节气候
B.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都需要水
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绕月球转
C.太阳绕地球转
(6)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B.从科幻漫画书上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
C.把实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
14.(2020春 淳安县期末)探秘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为了解月球,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许多国家都积极开展探月活动。2018年,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
(1)如图是一个教学用的三球仪模型,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其中月球是   号。
(2)下列关于月球的信息描述中,对的打“√”,错的打“×”。
①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②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月球引力作用有关。    
③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    
④月球上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含有丰富的液态水。    
(3)在农历上半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
A.从缺变圆
B.从圆变缺
C.从圆变缺再从缺变圆
九.太阳是一颗恒星(共1小题)
15.(2022春 萧山区期末)仰望天空。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探索浩瀚的宇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终于踏上了太空的旅程,太空中有我们熟悉的太阳、地球和月亮等天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同学们通过    的方式在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科学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宇宙问题。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遮挡物、   。
(3)关于太阳和物体影子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和物体的影子在同一侧
B.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C.照射同一物体的不同侧面,影子的形状一定相同
(4)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5)如图所示,用简易日晷探索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短杆应尽量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
B.小短杆的长度要尽量长一点,可以使影子更清楚
C.纸板平放在地上,纸板上标注的方向要与实际观察环境的方向保持一致
(6)有同学说:“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可以支撑他说法的依据是    。
A.月球上缺乏氧气
B.月球上有环形山
C.月球不会转动
(7)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采集月壤样本返回地球
B.“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月球探测环形山
C.月球对地球有引力,使地球上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8)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哪些好处?
一十.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共1小题)
16.(2023春 临平区期末)(三)小明和同学们为了研究阳光下的影子,在一天中每隔一段时间去测量阳光下竖直小木棒的影长和方向,观察记录如下表。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影长(厘米) 47 20 2 18 40
影子方向 西 西偏北 北 ? 东
(1)表格中“?”处应该填写的影子方向是    。
A.西偏北
B.东偏北
C.东偏南
(2)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3)从上表数据中我们可以推测出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大约是    。
A.早上10:00
B.中午12:00
C.傍晚16:00
(4)测量时小明不小心折断了小木棒,则相同时间点,测量影子结果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方向
B.长短
C.形状
(5)晚上他们继续观察月亮,发现圆圆的月亮和太阳看起来差不多大,于是进行了实验研究(如右图),小圆纸片模拟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6)通过第(5)题实验,小明发现地球上看太阳、月球差不多的原因是    。
A.月球和太阳原本就差不多大
B.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
C.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
一十一.月球与地球关系(共1小题)
17.(2022春 余杭区期末)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小明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思考了以下问题,请回答:
(1)小明用帆船模型在球面上向外移动时发现    。
A.看到船帆和船身同时消失
B.先看到船帆消失,再看到船身消失
C.先看到船身消失,再看到船帆消失
(2)发生月食时,阻挡物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3)在学习月球后,小明了解到    。
A.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B.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一样的
C.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总是正面对着地球
(4)早上升国旗时,小明发现旗杆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旗杆影子的长度    。
A.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B.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低,影子短
C.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高,影子长
(5)小明发现我们身边    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大海的潮汐现象
C.一年中四季的变化
(6)小明和小花为了探索环形山的形成,两人一起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不重叠的“环形山”。
(Ⅰ)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他们应该    。
A.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B.选择大小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C.选择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丢下
(Ⅱ)经过不断地测试,小明和小花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是由    造成的。
A.火山喷发
B.陨石撞击
C.月壳运动
一十二.月相的变化现象(共2小题)
18.(2022春 淳安县期末)观察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请仔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月相是指    。
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2)农历二十二左右,可以观察到的月相是    。
A.B.C.
(3)月相从①→②→③→④→①一个周期的平均时间是    。
A.一个月
B.一天
C.一年
(4)当月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用肉眼观察    。
A.看到一轮满月
B.看不到月亮
C.看到半面亮的月亮
(5)满月的月相出现在上图的    位置。
A.① B.② C.③
19.(2022春 桐庐县期末)星球的奥秘。
(1)如图是小柯观察的月相图,下列月相图排序正确的是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序号    可能是端午节这天晚上的月相。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⑤
(2)李白曾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其实月球并不像白玉一样光滑,而是布满了坑坑洼洼,这些“坑”实际上是    (填地形名称),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多选)
A.火山喷发
B.地震
C.陨石撞击
一十三.蚕的形态和生命周期(共10小题)
20.(2023春 萧山区期末)养蚕日记
我国航天员曾经带着6只蚕宝宝,遨游太空33天,返回时其中的5只蚕宝宝已经吐丝结茧。三年级同学也成立了一个养蚕小组,观察、记录、分析蚕的生长变化。
(1)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    。
A.20天
B.56天
C.100天
(2)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按顺序排列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3)饲养蚕宝宝时要    。
A.在蚕身边点蚊香,防止它被蚊虫叮咬
B.给蚕喂食带水珠的桑叶
C.把蚕宝宝的家放在空气流通并且保持一定温度的地方
(4)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
A.保暖
B.安全度过蛹期
C.吐丝织布
(5)一个茧一般是由    蚕丝结成的。
A.1根
B.10根
C.无数根
(6)如图所示,蚕蛾从茧中钻出来后,两只蚕蛾会交配,其中雌蛾是    。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7)蚕蛾属于昆虫,昆虫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    对足。
21.(2022春 杭州期末)小临在菜园里看到了几只菜青虫,好奇它们长大后的样子,于是把它们带回家与蚕宝宝一同饲养。
(1)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可以观察蚕卵的    等。
A.形状、重量、大小
B.大小、形状、颜色
C.颜色、大小、重量
(2)我们可以    记录蚕和菜青虫的生长变化。
A.写观察日记
B.拍照、画示意图
C.以上方法都可以
(3)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时,小临这样记录:“身体从黑褐色变为白色,会爬行。”他记录的是蚕的    。
A.卵
B.幼虫
C.成虫
(4)菜青虫和蚕相似,长到一定程度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    。
A.孵化
B.蜕皮
C.吐丝
(5)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
A.保护蛹
B.织网捕食
C.纺织丝绸
(6)有一天小临发现菜青虫变成了菜粉蝶,菜粉蝶    (填“是”或“不是”)昆虫。
(7)蚕茧里的蛹与幼虫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
A.没有生命了
B.仍然是活的,但改变了模样
C.与蚕的幼虫几乎一样
22.(2022春 余杭区期末)探究动物。
养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小明也从老师那里领取了蚕卵,每天都细心地照顾、仔细的观察,并做了相关的记录。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蚕卵的大小和     差不多。
A.芝麻
B.大米
C.黄豆
(2)小明发现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蚕蜕皮是因为    。
A.蚕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B.蚕身上的皮破了,必须蜕掉再长一层好的
C.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
(3)在养蚕活动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一次采很多桑叶,留着慢慢喂养蚕宝宝
B.采来的桑叶太大,剪碎后再喂蚕宝宝
C.蚕宝宝食量大,一次给它们添加许多桑叶
(4)蚕的一生经历许多变化,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这个过程需经历     蜕皮。
A.3次
B.4次
C.6次
(5)在养蚕的过程中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有    。
A.蚕蛾从茧里出来之后,会到处觅食
B.剪开的茧里能看到蚕蜕下的皮
C.蚕快要吐丝时不再吃桑叶了,脑袋摇晃
(6)通过观察记录,小明发现蚕的一生要经历    。
A.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B.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幼虫﹣卵﹣蛹﹣成虫四个时期
(7)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蚕蛾有不同的样子,与雌蚕蛾相比,雄蚕蛾    。
A.身体稍小,腹部狭长
B.身体稍小,腹部肥大
C.身体稍大,腹部肥大
23.(2022春 临平区期末)探究动物。
小临在菜园里看到了几只菜青虫,好奇它们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呢?于是把它们带回家与蚕宝宝一同饲养。
(1)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时,我们可以观察蚕卵    等特征。
A.形状、重量、大小
B.大小、形状、颜色
C.颜色、大小、长短
(2)在观察蚕和菜青虫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    方式记录。
A.写观察日记
B.拍照、画示意图
C.以上方法都可以
(3)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时,小临这样记录:“身体从黑褐色变为白色,会爬行。”他记录的是蚕的    。
A.卵
B.幼虫
C.成虫
(4)菜青虫和蚕相似,长到一定程度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    。
A.孵化
B.蜕皮
C.吐丝
(5)一段时间后蚕宝宝吐丝结茧啦!吐丝结茧是为了    。
A.保护蛹
B.织网捕食
C.纺织丝绸
(6)有一天小临发现菜青虫变成了菜粉蝶(如图),菜粉蝶    昆虫。(选填:“是”或者“不是”)
(7)蚕茧里的蛹与幼虫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
A.没有生命了
B.仍然是活的,但改变了模样
C.与蚕的幼虫几乎一样
24.(2022春 无棣县期末)探究动物
小明养了几条蚕,每天都细心地照顾、仔细地观察,并做了相关的记录。请回答:
(1)下列关于养蚕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蚕卵孵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为防止蚊虫叮咬,要养在密闭空间内
C.蚕小的时候,要将桑叶切碎
(2)在养蚕活动时,以下观察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B.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
C.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3)在观察蚕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    方式记录。
A.画图、填写记录表
B.拍照、摄像
C.以上方法都可以
(4)蚕宝宝每蜕一次皮就长大一龄,结茧前共蜕皮    。
A.4次
B.5次
C.6次
(5)小明发现蚕宝宝身体变得有点黄和透明,不再吃桑叶,脑袋摇晃,由此判断    。
A.蚕要结茧了
B.蚕要眠了
C.蚕生病了
(6)蚕结茧十几天后,小明发现有蚕蛾从茧里面钻出来,蚕蛾是蚕的    阶段。
A.幼虫
B.成虫
C.蛹
(7)蚕蛾是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请在如图中相应位置标出蚕蛾的胸、腹。
25.(2019春 淳安县期末)我们研究蚕宝宝
(1)在如图括号中填入蚕的各阶段名称。我们平时说的“蚕宝宝”指的就是    阶段。
(2)我们发现蚕的身体两侧有许多小黑点,这是蚕的    。
A.斑点
B.眼睛
C.气门
(3)以下关于蚕茧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是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状相似
B.蚕茧的颜色一定是白色的
C.蚕茧的大小和拳头差不多
(4)蚕结了茧,再经过    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
A.四五天
B.一周
C.十多天
(5)相传种桑养蚕是由    发明的。
A.嫘祖
B.蔡伦
C.张衡
(6)饲养蚕宝宝有很多讲究,请你判断以下的做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
①为了方便,我们可以一次性在饲养盒里放三四天的桑叶,让蚕宝宝自己取食。    
②在饲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测量、画图、拍照、摄像等方式及时进行观察与记录。    
26.(2022春 淳安县期末)以下是小科养蚕过程中所写的观察日记的一部分。
(1)我们把刚从卵里出来的黑黑的小不点称为    ,在它“家”里准备的食物是    。
(2)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是蚕在    。
A.睡觉
B.蜕皮
C.吃食物
(3)从蚕的一生中,要经历    种形态。
A.3
B.4
C.5
(4)根据日记描述,当蚕的身体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进入    。
A.蜕皮阶段
B.吐丝阶段
C.产卵阶段
(5)蚕蛾产卵后,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蚕蛾飞走了
B.蚕蛾开始吃食物
C.蚕蛾死掉了
27.(2022春 杭州期末)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小动物,比如:蜗牛、蝴蝶、金鱼、猫、羊、蚕等。
(1)如图,蚕的生命周期会经历    、   、   、   四个阶段,我们把这样的发育过程叫    。
(2)上述小动物中的发育方式和蚕一样的是    。
(3)和蚕不同,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小动物是    和    。
(4)这些动物中,有两种属于昆虫,它们是    和    。
28.(2022春 桐庐县期末)养蚕日记。养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小可把养蚕的过程拍了下来,请填写蚕一生经历的不同阶段的名称。
蚕生长发育过程:   →   →   →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用来呼吸
B.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5次皮
C.蚕卵比芝麻还要小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蚕的变态发育看,诗中的“死”指蚕    这个发育时期的结束。这时蚕不吃食物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要    。
A.卵
B.幼虫
C.蛹
(4)要让蚕宝宝能够健康地成长,饲养蚕宝宝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9.(2022春 富阳区期末)(1)请你把蚕的生命周期和外形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蚕卵 身体分为头、胸、腹,有触角,有翅,胸部有三对足
蚕(幼虫) 扁圆形,很小,颜色由最初的浅黄色逐渐变成紫黑色
蚕蛹 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成虫) 纺锤形,褐色,胸部有盾片
(2)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
A.纺织丝绸
B.保护蚕蛹
C.织网捕食
(3)我们观察后的蚕蛹    。
A.可以丢弃
B.可任意处理
C.应放回蚕茧
(4)下列动物,形态和蚕蛾类似,属于昆虫的是    。
A.蜈蚣
B.蜘蛛
C.蜻蜓
一十四.动物的生命过程(共2小题)
30.(2022春 萧山区期末)动物的一生。
同学们开展了养蚕活动,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在养蚕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蚕的一生。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可以    。
A.用棉签轻轻触碰观察
B.用小木棒拨动观察
C.直接用手拿着观察
(2)饲养蚕宝宝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取出的桑叶可以直接喂蚕宝宝
B.蚕宝宝的变化要及时记录
C.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可以把蚕宝宝放在封闭的塑料盒子里饲养
(3)在观察蚕宝宝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主要用来排粪便
B.蚕宝宝用口吃东西,用足运动
C.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4)当蚕的身体变得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进入了    。
A.蜕皮阶段
B.吐丝阶段
C.产卵阶段
(5)蚕蛹与蚕蛾相比,   。
A.身体颜色相同
B.两者都有头、胸、腹三部分
C.蚕蛾交配产生蚕蛹
(6)下列关于雌蛾和雄蛾的描述正确的    。
A.雌蛾体小,雄蛾体大
B.雌蛾腹部狭长,雄蛾腹部肥大
C.雌蛾翅短小,爬行慢,雄蛾翅大,爬行较快
(7)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是    。
(8)养蚕活动后,我们可以用记录表、   、观察日记、   和图画等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31.(2020春 淳安县期末)动物的一生
本学期我们一起饲养与观察了蚕,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收获。
(1)蚕卵太小,为了更好地仔细观察蚕卵,我们通常会借助的工具是   。观察后发现蚕卵的形状是    的。
A.球形
B.扁圆形
C.椭圆形
(2)要让蚕宝宝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应该是    。
A.消过毒的桑叶
B.湿的桑叶
C.新鲜并保持干燥的桑叶
(3)请在如图括号中补充填入蚕的其中两个阶段的名称。
(4)蚕蛾和蛹的身体都分为    、胸、   三部分。
(5)请参考蚕的一生,正确排列蝴蝶的生长过程。
蝴蝶的生长过程(填写序号):   →   →   →   。
一十五.动物的繁殖(共1小题)
32.(2023春 临平区期末)(二)右图是蚊子的一生示意图。蚊子把卵产在水塘、稻田等水中,在温暖的季节,卵大约三天可孵化为孑(jié)孓(jué),孑孓在水中生活5~7天后变为蛹,大约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变为成虫。
(1)从图中可知,孑孓是蚊子的    。
A.幼虫
B.蛹
C.成虫
(2)与蚊子一生的成长阶段经历相似的动物是    。
A.青蛙
B.金鱼
C.蚕
(3)夏天来临之际,物业人员会把小区内水塘、水洼里的水抽干,这样做主要作用    。
A.破坏蚊子产卵的环境
B.吸引蚊子产卵
C.加快蚊子卵的孵化
(4)鸭子也是产卵孵化下一代的,请你在方框内补充相应的内部结构名称。
(5)根据繁殖方式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并在表格内填入相应的序号。
①牛 ②蝙蝠 ③青蛙 ④老虎 ⑤狗 ⑥蜗牛 ⑦鸽子 ⑧乌龟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一十六.卵生(共1小题)
33.(2022春 杭州期末)思思看“抖音”时发现了“无壳孵化小鸡”(图1)相关视频,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准备了“鸡蛋、塑料杯、保鲜膜、抑菌水、乳酸钙、重蒸水”等动手实验。
(1)鸡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选填“胎生”或“卵生”)
(2)思思准备的鸡蛋应是    。
A.受过精的生鸡蛋
B.未受精的生鸡蛋
C.任何鸡蛋都可以
(3)请在如图2方框中写出鸡蛋的结构名称。
(4)思思的实验最后没有成功,请你帮忙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
一十七.测试“过山车”(共1小题)
34.(2023春 临平区期末)(一)学校组织研学小队到儿童乐园进行研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儿童乐园导游图,每格表示为100米。旋转木马在过山车东300米处,用“▲”标出旋转木马位置;碰碰车在摩天轮南400米处,用“●”标出碰碰车位置。
(2)小明体验了以下游乐项目,其中运动方式和其他两项不一样的是    。
A.荡秋千
B.海盗船
C.青蛙跳
(3)体验过山车后,研学小队想自制一个过山车模型研究。制作“过山车”模型的正确步骤是    。
①测试自制的“过山车”模型。
②改进“过山车”模型,并进行评价。
③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④寻找材料进行搭建。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4)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速度要有变化,则轨道设计时需要    。
A.轨道全都设计成曲线
B.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C.轨道路线尽量平稳
(5)小明用玻璃小球和围棋子(如图)测试“过山车”模型,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围棋子静止不动,玻璃小球滚动
B.围棋子滑动,玻璃小球滚动
C.玻璃小球滑动,围棋子滚动
(6)研学小队完成模型后,同学们用同一个小球来进行比赛,根据测试数据,我们发现    组的小球在轨道上运动速度最快。
组别 A.小明组 B.小乐组 C.小辉组 D.小刚组
长度(米) 5 6 4 6
时间(秒) 5 4 3 3
一十八.其他探究实践(共3小题)
35.(2022春 余杭区期末)(一)探究运动
如图是小明搭建的跑道,请回答下面问题:
(1)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C.小车在位置①的北边
(2)小明想要测量跑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可行的是    。
A.软尺
B.细绳
C.直尺
(3)小车从位置②运动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4)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方式为    。
A、滑动
B、滚动
C、平动
(5)小明让两辆小车从位置①开始向位置③运动,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这神方法属于    。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6)想要小车在跑道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
A、垫高①的位置
B、多一些曲线轨道
C、多一些直线轨道
36.(2021春 杭州期末)探究运动
如图是小明搭建的“过山车”,请回答下面问题:
(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    。
A.软尺 B.秒表 C.软尺和秒表
(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
A.垫高甲的位置 B.垫高丁的位置 C.再多设置2个弯道
(4)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会    。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6)小明为小黑球驶完全程计时3次,如表。其中有一次到达终点时秒表的停止键按慢了,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秒 13秒 8秒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37.(2019春 淳安县期末)我们会测水温
在室温21℃的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在如表。
时间 开始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温度(℃) 90 83 78 74 71 68 66 65
(1)这杯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2)水温这样的变化,说明水里的热量在    。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3)如果实验室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杯水放置一天以后的温度最可能接近    。
A.0℃
B.37℃
C.21℃
(4)如果把这杯水一直敞开放在实验室,几天后,发现杯子里的水会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5)发生第四题现象的原因是    。
A.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B.水会不断蒸发
C.水会从杯子里漏掉
(6)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浙江省杭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11实验探究题经典常考题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共1小题)
1.(2022春 桐庐县期末)奔跑吧,少年!
(1)程程妈妈作为班级家委会,想来学校参观运动会,程程该如何向妈妈描述自己的位置的?(图中标★的位置)  C 。
A.我在植物园的东北方向300米
B.我在实验楼200米
C.我在校门西北方向150米
(2)在50米决赛中,程程以9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贝贝以9秒23获得亚军。决赛中,程程对旁边的贝贝而言,程程是  运动 (填“运动”或“静止”),裁判员是根据  B 来确定他们的名次的。
A.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则跑得越快
B.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快
C.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慢
(3)运动会上百米决赛时,每个跑道都有三名计时裁判,目的是  C 。
A.这样更热闹
B.这样更容易获取数据
C.为了更准确公平
(4)贝贝在参加完50米决赛后,又去参加了立定跳远,贝贝起跳后的运动路线最接近  曲线运动 。
【答案】(1)C;
(2)运动;B;
(3)C;
(4)曲线运动。
【解答】(1)确定位置的三个条件:1.首先选择参照物;2.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3.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结合图片,程程的位置是在校门西北方向150米,所以C符合题意。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准就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程程对旁边的贝贝而言,位置发生改变,程程就是运动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裁判员是根据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则跑得越快。
(3)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运动的快慢。百米决赛时,每个跑道都有三名计时裁判,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更公平,运动员跑的距离是相同的,通过测量时间来比较出他们运动的快慢,所以C符合题意。
(4)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贝贝立定跳远时,起跳后的运动路线最接近曲线运动,因为他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
故答案为:
(1)C;
(2)运动;B;
(3)C;
(4)曲线运动。
二.参照物(共2小题)
2.(2022春 萧山区期末)物体的运动
河水流淌,鸟儿飞翔,运动员奔跑,车辆行驶,火箭升空……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物体运动的研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小明运动到“★”所在位置,下列描述位置正确的是  C 。
A.小明位于小科西北方向 200 米
B.小科位于小明东北方向 230 米
C.小明位于小科西北方向 230 米
(2)下列物体的运动与钟摆的运动形式相同的是  A 。
(3)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项目测试中,有一个项目叫“足球绕杆”,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这个项目中足球的运动属于  B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波浪运动
(4)如图所示,把小球放在斜面的上端,将斜面逐渐垫高,我们发现  C 。
A.小球会在斜面上滑动
B.小球会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C.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会加快
(5)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正确的方法是  C 。
A.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
B.不同小球运动相同时间,比距离长短
C.两者都可用
(6)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过山车”的设计、制作与测试。
①在设计“过山车”轨道时,我们要  B 。
A.把过山车的起点放在最低处
B.使整个轨道路线保持封闭和连续
C.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位于上层的路线使用虚线,并配上文字说明
②为了更加准确地比较“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的必要工具有  B 。
A.指南针和直尺
B.细绳、软尺和秒表
C.刻度尺和细绳
③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时,小科用下列方法测量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操作正确的是  C 。
④要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C 。
A.运动距离
B.运动时间
C.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答案】(1)C。
(2)A。
(3)B。
(4)C。
(5)C。
(6)①B。
②B。
③C。
④C。
【解答】(1)描述位置时先要找一个参照物,根据参照物的方位和距离参照物的距离来确定要描述物体的位置。读图可知,小明运动到“★”所在位置,应该描述为:小明位于小科西北方向230米处。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2)A.钟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秋千的运动也是摆动,故A正确;
B.指尖陀螺的运动方式是旋转运动,与钟摆运动方式不同,故B错误;
C.弹力球的运动方式是跳动,故C错误;
(3)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项目测试中,有一个项目叫“足球绕杆”,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这个项目中足球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情况:静止、滑动、滚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只有一种:滚动。斜面坡度越大,物体受到的下滑力越大。由图可知,把小球放在斜面的上端,将斜面逐渐垫高,斜面坡度变大,我们会发现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速度会加快。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只有滚动,没有滑动。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5)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或“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反之,物体的运动速度慢。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快;反之运动速度慢。故C符合题意。
(6)①A.在设计“过山车”轨道时,我们要把过山车的起点放在最高处,而不是最低处,故A错误;
B.在设计“过山车”轨道时,要使整个轨道路线保持封闭和连续,故B正确;
C.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位于下层的路线使用虚线,并配上文字说明,而不是上层,故C错误;
②为了更加准确地比较“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的必要工具有细绳、软尺和秒表。细绳、软尺用来测量过山车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长度,秒表用来计时。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③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时,要描述小球所在轨道的位置,以及距离起点的轨道长度。下列A、B、C三图中,小科测量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操作正确的是图C。
④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因此,要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A。
(3)B。
(4)C。
(5)C。
(6)①B。
②B。
③C。
④C。
3.(2022春 富阳区期末)
(1)小芳刚到景区门口就想上厕所,她应该往  西北 方向走  300 米。
(2)游玩途中,妈妈和大家走散了。她看到自己身后是一个名人雕塑,请问她在电话里应该怎么描述自己的方位,才能让大家准确地找到她? C 
A.景区门口东北方向400米
B.景区门口往里走400米
C.景区门口往东北方向走400米
(3)小芳9:00从名人雕塑出发,9:25到达古建筑,乐乐10:00从古建筑出发,10:20到名人雕塑(两人路程相同)。通过比较小芳和乐乐走完相同的  距离 (填“距离”或“时间”)所用掉的  时间 (填“距离”或“时间”),可以知道  乐乐 走得快。
(4)爸爸妈妈带小芳坐观光车游玩,观光车往前开,小芳看到车外的景物都在往  后 (填“前”或“后”)移动。和坐在车里的爸爸比较,小芳是  静止 的(填“静止”或“运动”,下同),和车外的景物比较,小芳是  运动 的。
【答案】(1)西北;300;
(2)C;
(3)距离;时间;乐乐;
(4)后;静止;运动。
【解答】(1)按图示方向标志,并以景区门口为参照,厕所在景区门口西北方向300米处。
(2)按图示方向标志,以景区门口为参照,名人雕塑在景区门口东北方向400米处。
(3)小芳从名人雕塑到古建筑,乐乐从古建筑到名人雕塑,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同,即两人走过的距离相同,小芳用时25分,乐乐用时20分钟。经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的速度快,所以乐乐走得快。
(4)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要看所选择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小芳看到车外景物往后运动,这是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如果以一同坐在车里的爸爸为参照物,那么小芳相对于爸爸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小芳就是静止的。如果以车外景物为参照物,小芳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那么小芳又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1)西北;300;
(2)C;
(3)距离;时间;乐乐;
(4)后;静止;运动。
三.不同运动的形式和特征(共2小题)
4.(2022 苏州模拟)探究运动。
周末,小临一家驾车去杭州乐园游玩,发现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
(1)在公路转弯路段妈妈会调整方向盘,此时方向盘的运动方式为  C 。
A.平动
B.摆动
C.转动
(2)导航显示再过15分钟就能到达杭州乐园,结果用了20分钟才到达,说明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导航预估速度  B 。
A.快
B.慢
C.一样
(3)甲乙丙三位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在转动的过程中, A 。
A.甲相对于他骑的马是静止的
B.丙相对于他骑的马是运动的
C.丙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4)从旋转木马出来,他们沿直线直奔海盗船,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  B 
A.看谁的脚步大
B.看谁先到达终点
C.看谁用的时间多
(5)在海盗船的船头贴上一个小黑点,开动时小黑点的运动轨迹是  C 。
A.
B.
C.
(6)小临很喜欢玩过山车,他准备自己制作一个模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B 。
A.不需要设计图,直接制作
B.先设计轨道,再制作,最后测试调整
C.可以单独使用三角板,测量轨道的长度
【答案】(1)C。(2)B。(3)A。(4)B。(5)C。(6)B。
【解答】(1)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等五种运动方式。在公路转弯路段妈妈会调整方向盘,此时方向盘的运动方式为转动。
(2)导航显示再过15分钟就能到达杭州乐园,结果用了20分钟才到达,说明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导航预估速度慢了。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个物体就是静止的。甲乙丙三位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在转动的过程中甲相对于他骑的马是静止的。
(4)从旋转木马出来,他们沿直线直奔海盗船,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看谁先到达终点。
(5)在海盗船的船头贴上一个小黑点,开动时小黑点的运动轨迹是摆动,即。
(6)小临很喜欢玩过山车,他准备自己制作一个模型,应该先设计轨道,再制作,最后测试调整。
故答案为:(1)C。(2)B。(3)A。(4)B。(5)C。(6)B。
5.(2022春 杭州期末)小艺一家四口准备去临安青山湖绿道参与骑行比赛。
(1)下列哪个方法不能比出快慢  C 。
A.同一起点出发,谁先达到终点谁最快。
B.骑行相同的时间,谁骑行的距离最远谁最快。
C.从同一时刻出发,看谁骑行的时间最久谁最快。
(2)骑行时,轮胎的运动形式是  B ,安全帽的运动形式是  C 。
A.转动
B.滚动
C.平动
D.摆动
(3)自行车在转弯时是  B 运动,在直道上是  A 运动。
A.直线
B.曲线
(4)在下坡的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是因为  C 。
A.斜面坡度小
B.斜面太长
C.斜面坡度大
(5)在骑行过程中,小艺和哥哥的始终并排,保持速度相同,则小艺相对于哥哥是  C 的。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保持静止
【答案】(1)C;(2)B;C;(3)B;A;(4)C;(5)C。
【解答】读图可知:
(1)A.同一起点出发,谁先达到终点谁最快。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正确;B.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判断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骑行相同的时间,谁骑行的距离最远谁最快,正确;C.从同一时刻出发,看谁骑行的时间最久不能判断谁最快。通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2)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滑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骑行时,轮胎的轮动形式是滚动。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安全帽的运动形式是平动。平动:当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时,这种方式就叫做平动。
(3)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轨迹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在直道上是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自行车在转弯时是曲线运动。
(4)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蹬车,自行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斜面坡度大,速度越快。在下坡的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是因为斜面坡度大,所以C符合题意。
(5)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在骑行过程中,小艺和哥哥的始终并排,相对于哥哥的位置不改变,则小艺相对于哥哥是保持静止的,所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C;(3)B;A;(4)C;(5)C。
四.影子的形成(共1小题)
6.(2020春 淳安县期末)有趣的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了,校园的操场上一片热闹的场景。
(1)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此时旗杆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在  西 边。(选填“东”或“西”)
(2)和地面去比较,在操场边上,站着观看比赛的同学是 静止 的;在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常常会用到两种方法:
①当运动距离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  长 ,运动得越慢。(选填“长”或“短”)
②当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  短 ,运动得越慢。(选填“长”或“短”)
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第  ① 种。(选填“①”或“②”)
(4)小强和小刚在如图位置同时起跑,不久后小刚追上了小强。他们谁跑得更快? A 
A.小刚
B.小强
C.一样快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1)太阳河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相反的。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此时旗杆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在西边。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参照物有关。和地面去比较,在操场边上,站着观看比赛的同学是静止的;在跑道上,以跑道为参照物,奔跑的运动员是运动的。
(3)①当运动距离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得越慢。
②当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得越慢。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第①种,相同的距离比时间,用时间短的速度快。
(4)读图可知,小强和小刚在如图位置同时起跑,小刚远远落在小强的后面,不久后小刚追上了小强。说明同样的时间,小刚跑得距离更长,因此,判断小刚跑的速度更快。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1)西。
(2)静止;运动。
(3)①长。
②短;①。
(4)A。
五.影子的变化(共2小题)
7.(2022春 杭州期末)这是关于太阳下影子的研究。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随太阳方向改变而改变,临安的建筑物一天中的影子变化规律是  C 。
A.东﹣南﹣西
B.西﹣南﹣东
C.西﹣北﹣东
(2)如图是人们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而设计出来的计时工具是  B 。
A.水钟
B.日晷
C.水运仪象台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 最短。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4)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B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答案】(1)C;
(2)B;
(3)B;
(4)B。
【解答】(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在正南方,从西边落下。则临安的建筑物一天中的影子变化规律是西—北—东,所以C符合题意。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的发生变化,且变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人们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而设计出来的计时工具日晷,它是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物体影子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点制作的。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所以B符合题意。
(4)同一时间,不同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方向相同,长短不同,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C;
(2)B;
(3)B;
(4)B。
8.(2022春 桐庐县期末)如图,用手电筒照射一圆柱形木块,在右侧墙壁上留下该木块的影子,如图一将木块竖直摆放,则影子的形状为  B ;如图二,将木块横放,则影子的形状为  C 。如果想让影子变大,可以把木块向  左 (左\右)移动。
【答案】B;C;左。
【解答】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用手电筒照射一圆柱形木块,在右侧墙壁上留下该木块的影子,如图一将木块竖直摆放,则影子的形状为长方形。如图二,将木块横放,则影子的形状为圆形。影子的大小和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近,影子大;遮挡物离光源远,影子小。如果想让影子变大,可以把木块向左移动,离光源近,影子大。
故答案为:B;C;左。
六.磁铁的两极(共1小题)
9.(2019春 淳安县期末)我们研究磁铁
(1)如图1,如果在磁铁D处上面放一颗小铁珠,小铁珠会(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小铁珠会运动,请你用箭头(“→”或“←”)画出小铁珠的运动方向。
(2)在磁铁上取A、B、C三点(如图),分别吸取回形针15个,6个和0个,你觉得吸15个的最有可能是 A 点,吸0个的最有可能是 C 点。据此可知,这三个点中 A 点最接近磁极。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会有什么现象?在表格中打“√”。
悬挂的磁铁 手拿的磁铁 吸引 排斥
S S  ×   √ 
S N  √   × 
N N  ×   √ 
N S  √   × 
我的发现: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同磁极  相互排斥 ,不同磁极  相互吸引 。
【答案】(1);(2)A;C;A;(3)
悬挂的磁铁 手拿的磁铁 吸引 排斥
S S × √
S N √ ×
N N × √
N S √ ×

【解答】读图可知:
(1)图1中,如果在磁铁D处上面放一颗小铁珠,小铁珠会运动起来,小铁珠会向E点运动,因为E点是磁极,磁性最强,且靠近E点。
(2)在磁铁上取A、B、C三点(如图),分别吸取回形针15个,6个和0个,我觉得吸15个的最有可能是A点,吸0个的最有可能是C点。据此可知,这三个点中A点最接近磁极,磁性最强,C点在磁铁中间,磁性最弱。
(3)悬挂的磁铁是S极时,手拿的磁铁是S极时,相互排斥;悬挂的磁铁是S极时,手拿的磁铁是N极时,相互吸引;悬挂的磁铁是N极时,手拿的磁铁是N极时,相互排斥。
我的发现: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1);(2)A;C;A;(3)
悬挂的磁铁 手拿的磁铁 吸引 排斥
S S × √
S N √ ×
N N × √
N S √ ×

七.太阳系(共2小题)
10.(2023春 沾化区期末)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小临对这些天体有了更多了解。
(1)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C 。
A.火山
B.沙漠
C.环形山
(2)他利用简易日晷观察影长变化规律,下面  B 图符合中午影长情况。
A.
B.
C.
(3)在晴天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  B 。
A.月亮是光源
B.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C.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4)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搜集了很多的证据,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B 。
A.麦哲伦环球旅行
B.太阳东升西落
C.月食现象
(5)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这是因为  B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C.水不能帮助调节气候
(6)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绕月球转
C.太阳绕地球转
(7)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
A.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B.从科幻漫画书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
C.把实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
【答案】(1)C。(2)B。(3)B。(4)B。(5)B。(6)A。(7)B。
【解答】(1)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2)小临利用简易日晷观察影长变化规律。分析图片可知,中午影长最短,影子在物体的北方,B符合题意。
(3)在晴天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月亮不会发光,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4)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搜集了很多的证据,麦哲伦环球旅行,月食现象,都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太阳东升西落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5)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这是因为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6)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分析选项可知,地球绕太阳转是正确的观点,另外月球绕地球转。
(7)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可以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把实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不能从科幻漫画书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这样的内容没有科学依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3)B。(4)B。(5)B。(6)A。(7)B。
11.(2021春 杭州期末)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小明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思考了以下问题,请回答:
(1)小明在观察太阳和月亮时,发现农历十五的月亮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大。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  A 。
A.月亮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 C.月球和太阳本来就差不多大
(2)晚上虽然没有太阳光了,但是月光也很明亮,小明知道这是因为  B 。
A.月亮也会发光 B.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C.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3)小明在阳光下玩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应该发生在  A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小明观察阳光下两棵相邻的小树的影子,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C 。
(5)小明在海边赏月时,看见海上有一盏信号灯在缓缓升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是远航归来的轮船,信号灯安装在轮船顶部。下面关于小明先看到灯后看到轮船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信号灯会发光 B.轮船太小了 C.地球是球体
(6)1519年,航海家  B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A.伽利略 B.麦哲伦 C.牛顿
【答案】(1)A。(2)B。(3)A。(4)C。(5)C。(6)B。
【解答】(1)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但实际上太阳远远大于月球。
(2)晚上虽然没有太阳光了,但是月光也很明亮,这是因为月亮本身不发光,反射了太阳光。
(3)小明在阳光下玩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应该发生在上午,到中午影子最短。
(4)小明观察阳光下两棵相邻的小树的影子,C现象中可能发生,两棵树大小差不多,所以的影子大小和方向一致。
(5)小明在海边赏月时,看见海上有一盏信号灯在缓缓升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是远航归来的轮船,信号灯安装在轮船顶部,小明先看到灯后看到轮船,因为地球是球体。
(6)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故答案为:(1)A。(2)B。(3)A。(4)C。(5)C。(6)B。
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共3小题)
12.(2023春 萧山区期末)探寻宇宙的奥秘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宇宙一直是一个令人充满好奇的神秘世界。让我们脚踏大地,仰望天空,一起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
(1)如图所示,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的原因是  A 。
A.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月球离地球远
C.月球和太阳实际上就差不多大
(2)在实验中,如果把代表太阳的大圆换得更大,要继续看到太阳和月球一样大,那么  B 。
A.太阳离地球要更近
B.太阳离地球要更远
C.太阳离月球要更近
(3)如图所示,在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  C 。
A.火山喷发
B.月球表面
C.各种陨石
(4)一个月中,月相会发生变化,月相图片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B 。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①③④
C.④③⑤②①
(5)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立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投射出一道影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B 。
A.长一短一短
B.长一短一长
C.短一长一短
(6)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B 。
A.圭表
B.日晷
C.石盘
(7)宇航员在空间站可以看到一个“蓝色”的地球。对地球上“液态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海洋比陆地面积大
B.湖泊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水资源
C.液态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需要节约
(8)在制作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海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可以选用不同的主题色彩
B.乐于展示和交流自制的海报
C.海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拿来就可以用,无需筛选
【答案】(1)A;
(2)B;
(3)C;
(4)B;
(5)B;
(6)B;
(7)A;
(8)C。
【解答】(1)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比地球小,和太阳相比较就更小,但是月球距离地球近,所以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太阳大,离地球远;月球小,离地球近。
(2)在实验中,如果把代表太阳的大圆换得更大,要继续看到太阳和月球一样大,那么太阳离地球要更远。
(3)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环形山的形成。在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实验中,图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各种陨石。
(4)一个月中,月相会发生变化,且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月相图片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⑤②①③④。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6)日晷是用来观测计算时间的仪器,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图中这是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日晷。
(7)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所以,我们常常说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选项B、C的说法是错误的。
(8)A.在制作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海报时,可以选用不同的主题色彩,这个主题颜色将决定海报所选择的内容。如果选择红色,则海报的主题就要展示地球的红色资源,例如火山、红色枫林、岩浆等。海洋、河流的颜色是蓝色;草原、森林的颜色是绿色等,故A正确;
B.乐于展示和交流自制的海报,通过展示交流,让海报制作更加科学、精美,故B正确;
C.海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要注意甄别,筛选出科学、正确的资料来制作,故C错误。
故答案为:
(1)A;
(2)B;
(3)C;
(4)B;
(5)B;
(6)B;
(7)A;
(8)C。
13.(2022春 杭州期末)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小临对这些天体有了更多了解。
(1)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C 。
A.火山
B.沙漠
C.环形山
(2)晴天的晚上,我们能看到月亮,这是因为  B 。
A.月亮是光源
B.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C.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3)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B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阳东升西落
C.月食现象
(4)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这是因为  B 。
A.水不能帮助调节气候
B.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都需要水
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绕月球转
C.太阳绕地球转
(6)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
A.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B.从科幻漫画书上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
C.把实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
【答案】(1)C。
(2)B。
(3)B。
(4)B。
(5)A。
(6)B。
【解答】(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间断。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太阳东升西落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4)水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万物之源,这是因为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都需要水。
(5)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分析选项可知,地球绕太阳转是正确的观点,另外月球绕地球转。
(6)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可以从科学书籍上收集文字资料,并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把实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到海报上,不能从科幻漫画书剪下图片贴到海报上,这样的内容没有科学依据。
故答案为:
(1)C。
(2)B。
(3)B。
(4)B。
(5)A。
(6)B。
14.(2020春 淳安县期末)探秘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为了解月球,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许多国家都积极开展探月活动。2018年,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
(1)如图是一个教学用的三球仪模型,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其中月球是 1 号。
(2)下列关于月球的信息描述中,对的打“√”,错的打“×”。
①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 
②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月球引力作用有关。  √ 
③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  √ 
④月球上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含有丰富的液态水。  × 
(3)在农历上半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A 。
A.从缺变圆
B.从圆变缺
C.从圆变缺再从缺变圆
【答案】(1)1。(2)①√。②√。③√。④×。(5)A。
【解答】(1)分析教学用的三球仪模型可知,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其中月球是1号,地球是2号,太阳是3号。
(2)分析月球的信息描述可知,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月球引力作用有关,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月球上没有生命,也没有液态水。
(3)在农历上半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从缺变圆。
故答案为:(1)1。(2)①√。②√。③√。④×。(5)A。
九.太阳是一颗恒星(共1小题)
15.(2022春 萧山区期末)仰望天空。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探索浩瀚的宇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终于踏上了太空的旅程,太空中有我们熟悉的太阳、地球和月亮等天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同学们通过  B 的方式在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科学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宇宙问题。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光源 、遮挡物、 光屏 。
(3)关于太阳和物体影子描述正确的是  B 。
A.太阳和物体的影子在同一侧
B.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C.照射同一物体的不同侧面,影子的形状一定相同
(4)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  C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5)如图所示,用简易日晷探索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短杆应尽量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
B.小短杆的长度要尽量长一点,可以使影子更清楚
C.纸板平放在地上,纸板上标注的方向要与实际观察环境的方向保持一致
(6)有同学说:“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可以支撑他说法的依据是  A 。
A.月球上缺乏氧气
B.月球上有环形山
C.月球不会转动
(7)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采集月壤样本返回地球
B.“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月球探测环形山
C.月球对地球有引力,使地球上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8)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哪些好处?
【答案】(1)B。
(2)光源;光屏。
(3)B。
(4)C。
(5)B。
(6)A。
(7)B。
(8)水是生命之源,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还可以用水发电,液态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等。
【解答】(1)读图可知,图中同学们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在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科学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宇宙问题。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2)影子产生的进本条件包括光源、遮挡物、光屏。
(3)A.太阳和物体的影子在物体的两侧,故A错误;
B.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位置越高,物体影子越短,故B正确;
C.影子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照射同一物体的不同侧面,影子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C错误;
(4)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巨大,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能够发光发热。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5)A.用简易日晷探索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短杆应尽量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短杆的长短不会影响影子的清晰状况,该说法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
C.纸板平放在地上,纸板上标注的方向要与实际观察环境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影子的变化规律,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6)A.月球上缺乏氧气和空气,是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
B.月球上有环形山,不是导致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故B错误;
C.月球也是运动的,不但围绕着地球公转运动,也在自转运动,故C错误;
(7)A.2019年,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采集月壤样本返回地球,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天问一号”探测器是着陆火星,而不是月球,该说法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
C.根据万有引力理论,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使地球上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现象,即潮汐,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8)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根据对水的认识,水是生命之源,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还可以用水发电,液态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等。
故答案为:(1)B。
(2)光源;光屏。
(3)B。
(4)C。
(5)B。
(6)A。
(7)B。
(8)水是生命之源,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还可以用水发电,液态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等。
一十.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共1小题)
16.(2023春 临平区期末)(三)小明和同学们为了研究阳光下的影子,在一天中每隔一段时间去测量阳光下竖直小木棒的影长和方向,观察记录如下表。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影长(厘米) 47 20 2 18 40
影子方向 西 西偏北 北 ? 东
(1)表格中“?”处应该填写的影子方向是  B 。
A.西偏北
B.东偏北
C.东偏南
(2)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C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3)从上表数据中我们可以推测出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大约是  B 。
A.早上10:00
B.中午12:00
C.傍晚16:00
(4)测量时小明不小心折断了小木棒,则相同时间点,测量影子结果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
A.方向
B.长短
C.形状
(5)晚上他们继续观察月亮,发现圆圆的月亮和太阳看起来差不多大,于是进行了实验研究(如右图),小圆纸片模拟的是  B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6)通过第(5)题实验,小明发现地球上看太阳、月球差不多的原因是  B 。
A.月球和太阳原本就差不多大
B.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
C.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
【答案】(1)B;
(2)C;
(3)B;
(4)A;
(5)B;
(6)B。
【解答】(1)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分析表格中影子方向的变化,由西转向西北,然后指向北,最后指向东,则表格中“?”处应该填写的影子方向是东偏北。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太阳位置越高,则阳光下物体影子越短;太阳位置越低,阳光下物体影子越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
(3)从上表数据中我们发现第三次测量的影子方向指向北,且影子长度最短,推测出时间大约是中午12:00。
(4)测量时小明不小心折断了小木棒,则相同时间点,测量影子结果不会发生改变的是方向,影子的长短、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5)利用图中的装置研究月亮和太阳看起来差不多大,其中小圆纸片模拟的是月球,大圆纸片模拟的是太阳。
(6)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比地球小,和太阳相比较就更小,但是月球距离地球近,所以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太阳大,离地球远;月球小,离地球近。
故答案为:
(1)B;
(2)C;
(3)B;
(4)A;
(5)B;
(6)B。
一十一.月球与地球关系(共1小题)
17.(2022春 余杭区期末)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
小明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思考了以下问题,请回答:
(1)小明用帆船模型在球面上向外移动时发现  B 。
A.看到船帆和船身同时消失
B.先看到船帆消失,再看到船身消失
C.先看到船身消失,再看到船帆消失
(2)发生月食时,阻挡物是  B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3)在学习月球后,小明了解到  C 。
A.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B.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一样的
C.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总是正面对着地球
(4)早上升国旗时,小明发现旗杆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旗杆影子的长度  A 。
A.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B.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低,影子短
C.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高,影子长
(5)小明发现我们身边  B 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大海的潮汐现象
C.一年中四季的变化
(6)小明和小花为了探索环形山的形成,两人一起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不重叠的“环形山”。
(Ⅰ)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他们应该  A 。
A.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B.选择大小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C.选择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丢下
(Ⅱ)经过不断地测试,小明和小花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是由  B 造成的。
A.火山喷发
B.陨石撞击
C.月壳运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1)小明用帆船模型在球面上向外移动时发现先看到船帆消失,再看到船身消失,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2)当地球的位置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三者又在一直线上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给地球遮住了,这就是月食。所以发生月食时,阻挡物是地球。
(3)在学习月球后,小明了解到月球在不停地绕地球转动,它的正面始终面对地球,背面背对地球。
(4)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升国旗时,小明发现旗杆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旗杆影子的长度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5)小明发现我们身边大海的潮汐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上产生了涨潮和退潮的潮汐现象。
(6)(Ⅰ)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它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小明和小花应该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Ⅱ)经过不断地测试,小明和小花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是由陨石撞击造成的。
故答案为:(1)B。(2)B。(3)C。(4)A。(5)B。(6)(Ⅰ)A。(Ⅱ)B。
一十二.月相的变化现象(共2小题)
18.(2022春 淳安县期末)观察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请仔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月相是指  C 。
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2)农历二十二左右,可以观察到的月相是  B 。
A.B.C.
(3)月相从①→②→③→④→①一个周期的平均时间是  A 。
A.一个月
B.一天
C.一年
(4)当月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用肉眼观察  B 。
A.看到一轮满月
B.看不到月亮
C.看到半面亮的月亮
(5)满月的月相出现在上图的  C 位置。
A.① B.② C.③
【答案】(1)C。
(2)B。
(3)A。
(4)B。
(5)C。
【解答】(1)A.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不是月球的形状,月球的形状是球体,球体形状是不变的,故A错误;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与月相无关,故B错误;
C.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故C正确;
(2)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农历二十二左右,可以观察到的月相是下弦月,月相是半圆,亮面朝左,缺面朝右,与图B中的月相一致。图A是月初的蛾眉月,图C是农历十五或十六的满月。
(3)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编排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故A选项正确。
(4)读图可知,当月球运行到①位置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暗面,亮面一点也看不到,这是的月相是新月,日期是农历初一。故B选项正确。
(5)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满月时,月球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月球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月球的亮面完全朝向地球,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相是慢 满月,日期是农历十五或十六。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C。
(2)B。
(3)A。
(4)B。
(5)C。
19.(2022春 桐庐县期末)星球的奥秘。
(1)如图是小柯观察的月相图,下列月相图排序正确的是  C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序号  ① 可能是端午节这天晚上的月相。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⑤
(2)李白曾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其实月球并不像白玉一样光滑,而是布满了坑坑洼洼,这些“坑”实际上是  环形山 (填地形名称),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C (多选)
A.火山喷发
B.地震
C.陨石撞击
【答案】(1)C;①;
(2)环形山;AC。
【解答】(1)月相变化周期是一个月。月相规律:上半月变化规律,由亏到圆,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月球的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亮面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侧。下列月相图排序正确的是①③②④⑤。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一种呈镰刀形状的蛾眉月,图①是端午节这天晚上的月相。
(2)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面;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面。月球上布满了坑坑洼洼,这些“坑”实际上是环形山,这种地形可能是火山喷发或陨石撞击而产生的。
故答案为:
(1)C;①;
(2)环形山;AC。
一十三.蚕的形态和生命周期(共10小题)
20.(2023春 萧山区期末)养蚕日记
我国航天员曾经带着6只蚕宝宝,遨游太空33天,返回时其中的5只蚕宝宝已经吐丝结茧。三年级同学也成立了一个养蚕小组,观察、记录、分析蚕的生长变化。
(1)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  B 。
A.20天
B.56天
C.100天
(2)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按顺序排列是  B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3)饲养蚕宝宝时要  C 。
A.在蚕身边点蚊香,防止它被蚊虫叮咬
B.给蚕喂食带水珠的桑叶
C.把蚕宝宝的家放在空气流通并且保持一定温度的地方
(4)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B 。
A.保暖
B.安全度过蛹期
C.吐丝织布
(5)一个茧一般是由  A 蚕丝结成的。
A.1根
B.10根
C.无数根
(6)如图所示,蚕蛾从茧中钻出来后,两只蚕蛾会交配,其中雌蛾是  甲 。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7)蚕蛾属于昆虫,昆虫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 腹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  三 对足。
【答案】(1)B。
(2)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