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高频考点03-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形成-(含解析答案)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高频考点03-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形成-(含解析答案)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30 09: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高频考点03-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形成-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2459956"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
二.判断题(共3小题) 4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5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7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9
二.判断题(共3小题) 16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1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1春 永嘉县期末)如图,改变木块和手电筒间的距离,影子(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2.(2023春 鄄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在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三种方式中,木块的影子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3.(2022春 兴文县期末)习习在玩手影游戏时,做了如图的手势,在墙上的手影应该是(  )
A. B. C.
4.(2023春 定陶区期末)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发生的变化是(  )
A.由长变短 B.由长变短再变长
C.由短变长再变短
5.(2021春 苍南县期末)我们可以用手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会影响手影形状的是(  )
A.灯光的强弱 B.灯光的远近
C.手的形状
6.(2021春 苍南县期末)古人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一种计时工具叫做(  )
A.水钟 B.日晷 C.沙漏
7.(2023春 永嘉县期末)同一时刻和同一地点,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影子,如图所示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8.(2023春 瑞安市期末)如右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形状是(  )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9.(2023春 眉山期末)下列关于影子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物体就一定有影子
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
C.有光源、遮挡物和屏才会有影子
10.(2023春 瑞安市期末)如果我们观察到阳光下的影子朝向东边,我们可以推测现在太阳在天空的(  )
A.西边 B.东边 C.北边
11.(2022春 温州期末)小明准备了一个纸板,并在纸板上画同心圆,在同心圆的中间放置一根小短杆。画同心圆的作用是(  )
A.使记录的内容整齐有序
B.能准确确定方向
C.能清晰比较出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12.(2022 苏州模拟)如果我们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正确的做法是(  )
A.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
B.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C.手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13.(2022春 温州期末)为了了解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小科拍了五张某公园里塔的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特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⑤④②③ B.④②③①⑤ C.③②④⑤①
14.(2022春 温州期末)下列关于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挡光物就一定有影子
B.当光源在东侧时,影子会出现在西侧
C.一天里正午时的影子最长
15.(2021春 永嘉县期末)通过手影游戏,发现影子形成需要(  )
A.光源、遮挡物 B.光源、屏
C.光源、遮挡物和屏
16.(2023春 定陶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B.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物体,一定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C.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不会影响影子的大小
17.(2020春 苍南县期末)下面关于物体大小与它的影子大小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大,影子大 B.物体大,影子小
C.不能确定
18.(2020春 苍南县期末)阳光下,将一根10厘米的铅笔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4米。旗杆的实际长度大约为(  )米。
A.2 B.4 C.8
19.(2020春 萧山区期末)小朋友下午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前方,那么他们朝着(  )站着。
A.东 B.南 C.西
20.(2023春 博兴县期末)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  )
A.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B.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影子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21.(2021春 上蔡县期末)如图,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
A.光源 B.遮挡物
C.接收影子的屏
二.判断题(共3小题)
22.(2021春 温州期末)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判断对错)
23.(2023春 淮安期末)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判断对错)
24.(2020春 龙湾区期末)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无关。    (判断对错)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2021春 温州期末)小明在学完《太阳、地球和月球》之后,想要在学校的科学馆做一幅展板,向同学们介绍这三颗星球,因此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在模拟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实验时,它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他用小球模拟    ,大球模拟    ,最后得出日地、月地之间的距离关系。
(2)探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小明利用太阳光当做    ,用竹棒当    ,用地面当屏。
A.遮挡物
B.光源
(3)他记录了4小时内竹棒影子长短的变化(如表),从表中数据,小明可以得出结论:在4小时内,   。
时间(时)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影长(厘米) 90 65 30 20 10 7 11 20 30
(4)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    。
A.下午2点
B.上午10点
C.中午12点
(5)小明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旁边的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①③⑤
26.(2022春 瓯海区期末)如图,两位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日晷,用来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为了研究,他们应该把简易日晷摆在     观量最合适。
A.大树下
B.教室里
C.操场上
(2)影子产生需要三个条件,该实验中,太阳相当于影子产生条件中的    ,纸板相当于    。 (填“光源”“遮挡物”或“屏”)
(3)以下关于阳光下小木杆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下午17点,太阳在    边,影子在    。(填“东“或“西”)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6)如图,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木圆柱的影子    。
A.方向相同
B.长短不同
C.形状相同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7.(2021春 苍南县期末)小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奇石和生长旺盛的植物。
(1)请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画出这棵大树的影子。
(2)图中的遮挡物是    ,屏是    。
A.太阳
B.地面
C.大树
(3)小科早上8点看到这棵大树的影子大约是5米长,影子的方向是朝    。
A.东
B.西
C.南
(4)中午12点又看到了这棵大树,此时大树的影子长度可能是    。
A.10米
B.5米
C.2米
浙江省温州市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 -高频考点03-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形成-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1春 永嘉县期末)如图,改变木块和手电筒间的距离,影子(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答案】A
【解答】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影子长短、形状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读图可知,改变图中木块的摆放方式,影子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改变被照射物体的远近,即改变光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影子大小会发生变化,形状、方向不会变化。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3春 鄄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在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三种方式中,木块的影子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如图所示,在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三种方式中,木块的影子最长的是③。
故选:C。
3.(2022春 兴文县期末)习习在玩手影游戏时,做了如图的手势,在墙上的手影应该是(  )
A. B. C.
【答案】C
【解答】根据对物体影子的认识,习习在玩手影游戏时,做了如图的手势,在墙上的手影应该是C。
故选:C。
4.(2023春 定陶区期末)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发生的变化是(  )
A.由长变短 B.由长变短再变长
C.由短变长再变短
【答案】B
【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都要发生变化;早晨太阳低,影子长;中午阳光高,影子短;下午太阳低,影子长。
故选:B。
5.(2021春 苍南县期末)我们可以用手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会影响手影形状的是(  )
A.灯光的强弱 B.灯光的远近
C.手的形状
【答案】C
【解答】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我们可以用手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手的形状会影响手影的形状。
故选:C。
6.(2021春 苍南县期末)古人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一种计时工具叫做(  )
A.水钟 B.日晷 C.沙漏
【答案】B
【解答】古人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道理,制作出了一种测时仪器,这种测时仪器叫做日晷。
故选:B。
7.(2023春 永嘉县期末)同一时刻和同一地点,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影子,如图所示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答】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影子长短、形状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同一时刻和同一地点,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影子方向是一致的,并且树越高大,影子也会越长、越大。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A,不会出现图B、图C中的现象。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8.(2023春 瑞安市期末)如右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形状是(  )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答案】A
【解答】影子的形状不但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读图可知,图中手电筒垂直从圆柱体的圆面照射,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形状是光源所照射的圆柱体的圆面,所以在墙上出现的影子形状是圆形。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9.(2023春 眉山期末)下列关于影子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物体就一定有影子
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
C.有光源、遮挡物和屏才会有影子
【答案】C
【解答】于影子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有光源、遮挡物和屏才会有影子。
故选:C。
10.(2023春 瑞安市期末)如果我们观察到阳光下的影子朝向东边,我们可以推测现在太阳在天空的(  )
A.西边 B.东边 C.北边
【答案】A
【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观察到阳光下的影子朝向东边,我们可以推测现在太阳在天空的西边。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11.(2022春 温州期末)小明准备了一个纸板,并在纸板上画同心圆,在同心圆的中间放置一根小短杆。画同心圆的作用是(  )
A.使记录的内容整齐有序
B.能准确确定方向
C.能清晰比较出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答案】C
【解答】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使用日晷测影子的过程是:首先在纸板上贴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并标注方向,然后根据太阳或指南针寻找方向,再对准方向放平纸板,在纸板中心竖直的立上短杆,最后在纸板上描绘影子。画同心圆的作用是能清晰比较出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故选:C。
12.(2022 苏州模拟)如果我们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正确的做法是(  )
A.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
B.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
C.手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答案】B
【解答】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屏。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遮挡物离光源越远,影子越小。如果我们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故B正确,AC错误。
故选:B。
13.(2022春 温州期末)为了了解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小科拍了五张某公园里塔的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特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⑤④②③ B.④②③①⑤ C.③②④⑤①
【答案】C
【解答】太阳的位置变化影响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影子的方向是:西→北→东;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清晨和傍晚变形最大,影子轮廓最模糊,中午影子最短、最小,轮廓最清晰。由此判断,小科一天中拍摄的五张某公园里塔的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③→②→④→⑤→①。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14.(2022春 温州期末)下列关于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挡光物就一定有影子
B.当光源在东侧时,影子会出现在西侧
C.一天里正午时的影子最长
【答案】B
【解答】A.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并不是有挡光物就一定有影子,故A错误;
B.影子与光源的方向总是相反的,当光源在东侧时,影子会出现在西侧,故B正确;
C.一天里正午时太阳位置最高,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而不是最长,故C错误。
故选:B。
15.(2021春 永嘉县期末)通过手影游戏,发现影子形成需要(  )
A.光源、遮挡物 B.光源、屏
C.光源、遮挡物和屏
【答案】C
【解答】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这就是影子,影子产生离不开呈现影子的屏幕。因此,手影戏表演中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光屏。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故选:C。
16.(2023春 定陶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B.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物体,一定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C.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不会影响影子的大小
【答案】A
【解答】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A观点正确;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球形的,B观点错误;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会影响影子的大小,C观点错误。
故选:A。
17.(2020春 苍南县期末)下面关于物体大小与它的影子大小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大,影子大 B.物体大,影子小
C.不能确定
【答案】C
【解答】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故选:C。
18.(2020春 苍南县期末)阳光下,将一根10厘米的铅笔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4米。旗杆的实际长度大约为(  )米。
A.2 B.4 C.8
【答案】C
【解答】阳光下,将一根10厘米的铅笔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4米。旗杆的实际长度大约为8米。
故选:C。
19.(2020春 萧山区期末)小朋友下午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前方,那么他们朝着(  )站着。
A.东 B.南 C.西
【答案】A
【解答】下午的时候太阳在西方,影子长,影子在东方,小朋友下午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前方,那么他们朝着东站着。
故选:A。
20.(2023春 博兴县期末)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  )
A.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B.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影子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早上和傍晚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故选:A。
21.(2021春 上蔡县期末)如图,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
A.光源 B.遮挡物
C.接收影子的屏
【答案】B
【解答】根据影子产生的认识,图中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充当遮挡物的作用。
故选:B。
二.判断题(共3小题)
22.(2021春 温州期末)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2023春 淮安期末)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24.(2020春 龙湾区期末)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无关。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也就是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故答案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2021春 温州期末)小明在学完《太阳、地球和月球》之后,想要在学校的科学馆做一幅展板,向同学们介绍这三颗星球,因此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在模拟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实验时,它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他用小球模拟  月球 ,大球模拟  太阳 ,最后得出日地、月地之间的距离关系。
(2)探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小明利用太阳光当做  B ,用竹棒当  A ,用地面当屏。
A.遮挡物
B.光源
(3)他记录了4小时内竹棒影子长短的变化(如表),从表中数据,小明可以得出结论:在4小时内, 竹棒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 。
时间(时)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影长(厘米) 90 65 30 20 10 7 11 20 30
(4)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  B 。
A.下午2点
B.上午10点
C.中午12点
(5)小明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旁边的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  C 。
A.⑤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①③⑤
【答案】(1)月球;太阳。(2)B;A。(3)竹棒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4)B。(5)C。
【解答】(1)本题考查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分析实验可知,在模拟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实验时,它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他用小球模拟月球,大球模拟太阳,最后得出日地、月地之间的距离关系是日地距离远,月地距离近。
(2)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探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小明利用太阳光当做光源,用竹棒当遮挡物,用地面当屏。
(3)分析图表可知,在4小时内竹棒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在2.5小时时最短。
(4)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上午10点,到中午12点时影子最短。
(5)小明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旁边的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①③⑤。
故答案为:(1)月球;太阳。(2)B;A。(3)竹棒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4)B。(5)C。
26.(2022春 瓯海区期末)如图,两位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日晷,用来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为了研究,他们应该把简易日晷摆在  C  观量最合适。
A.大树下
B.教室里
C.操场上
(2)影子产生需要三个条件,该实验中,太阳相当于影子产生条件中的  光源 ,纸板相当于  屏 。 (填“光源”“遮挡物”或“屏”)
(3)以下关于阳光下小木杆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A 。
A.
B.
C.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下午17点,太阳在  西 边,影子在  东 。(填“东“或“西”)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C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6)如图,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木圆柱的影子  B 。
A.方向相同
B.长短不同
C.形状相同
【答案】(1)C。
(2)光源;屏。
(3)A。
(4)西;东。
(5)C。
(6)B。
【解答】(1)日晷是利用一天中阳光下午影子的方向计时的一种装置,为了研究,他们应该把简易日晷摆在操场上,平坦开阔,没有遮挡,观量最合适。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2)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光屏三个条件,该实验中,太阳相当于影子产生条件中的光源,纸板相当于屏。
(3)太阳和影子位于物体的两侧,方向相反,影子的长度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太阳高度有关。图A中太阳和物体影子画法是正确的,图B中太阳和影子的方向是错误的,图C中影子与物体没有连接,出现中间断开是错误的。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4)光源与影子的方向是相反的,分别位于物体的两侧。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下午17点,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6)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木圆柱的影子长短不同,但是方向相同,形状差异较小。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1)C。
(2)光源;屏。
(3)A。
(4)西;东。
(5)C。
(6)B。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7.(2021春 苍南县期末)小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奇石和生长旺盛的植物。
(1)请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画出这棵大树的影子。
(2)图中的遮挡物是  C ,屏是  B 。
A.太阳
B.地面
C.大树
(3)小科早上8点看到这棵大树的影子大约是5米长,影子的方向是朝  B 。
A.东
B.西
C.南
(4)中午12点又看到了这棵大树,此时大树的影子长度可能是  B 。
A.10米
B.5米
C.2米
【答案】(1);
(2)C;B;
(3)B;
(4)B。
【解答】根据太阳与影子关系的认识:
(1)读图可知,此时大树会产生影子,图中的光源是太阳,遮挡物是大树,屏是地面;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2)图中的遮挡物是大树,屏是地面,故选项C和B符合题意。
(3)小科早上8点看到这棵大树的影子大约是5米长,影子的方向是朝西,故选项B符合题意。
(4)早上和下午太阳低,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影子短;中午12点又看到了这棵大树,此时大树的影子长度可能是2米,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
(2)C;B;
(3)B;
(4)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