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课件:第6课 对外友好交往(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课件:第6课 对外友好交往(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1 07: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翻 译职贡图唐阿拉伯人俑 材料题: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唐朝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影响力?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思考唐朝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影响力? 2、唐朝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态度) 1、唐朝具备怎样的外交优势?(政治、经济) 3、结合地图找出各国使节通过怎样的
方式到达唐朝?(交通)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
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唐朝的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何发展?多,远,畅。思考唐朝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影响力? 2、唐朝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态度) 1、唐朝具备怎样的外交优势?(政治、经济) 3、结合地图找出各国使节通过怎样的
方式到达唐朝?(交通)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
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
往来创造了条件。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阅读思考:日本为何要派“遣唐使”来唐朝?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 密切中日两国关系,学习唐朝 先进的经济文化。日本遣唐使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 为15次) 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同来的还有留学生与 留学僧等. 学习与探究假如你是遣唐使,回国后你会
对日本的社会和经济
进行那些改革?日本在哪些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日本在哪些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1、政治上2、文字上仿隋唐官制,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日本在哪些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1、政治上2、文字上仿隋唐官制,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3、文学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 白居易的诗尤为日本人喜爱。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4、钱币、
建筑唐先进的生产技术、历法、医学传入日本;日的钱币、 建筑风格深受唐影响。日本平城京朱雀大街朱雀大街西市西市东市东市4、科技唐先进的生产技术、历法、医学传入日;日的钱币、 建筑风格深受唐影响。5、服饰饮食仿照唐朝服饰,盛行饮茶之风唐代仕女日本和服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 唐代斗茶日本茶道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4、科技唐先进的生产技术、历法、医学传入日;日的钱币、 建筑风格深受唐影响。5、服饰饮食爱用唐朝菜肴,盛行饮茶之风日本重阳节登高等风俗来自唐朝。6、节日风俗2、鉴真东渡请阅读P31课文,根据课本描述及 你的课外知识, 为鉴真制作一张 名片。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历史小名片唐朝 (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传播文化。姓 名:__________
朝 代: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鉴真日本人民尊称鉴真为“盲圣”、“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鉴真六次东渡概况唐 招 提 寺西安慈恩寺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建的,气势雄伟,集中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明珠。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在御影堂,这尊塑像是763年鉴真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制作的,被尊为日本的国宝。据说鼎盛时期有3000余名学僧在此学经求法。 探究活动
结合鉴真的生平经历,谈谈你从鉴真 身上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坚持不懈不畏艰险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三、玄奘西行玄奘(600-664年)俗姓陈,名袆(huī),今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外交家、旅行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呢?玄奘(唐三藏)唐朝 (唐太宗时期)西行天竺取经, 取经归来写成的《大唐西域记》。姓 名:__________
朝 代: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历史小名片627645长安出长安,独自西行,过玉门关, 经过八百里流沙,跨过葱岭, 行程5万里,历时18年, 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 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公元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玄





安大雁塔与玄奘像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玄奘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思考: 我们“重走玄奘路”是为了弘扬玄奘的什么精神?为了理想:
执着追求
不畏艰险
勇于开拓
好学不倦三、唐与新罗的关系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文化交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化、历算成就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交往非常广泛长安波斯大 食拂
菻日
本新
罗唐非 洲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伊朗出土的唐朝白瓷碗在中国唐墓中发现的东罗马金币、阿拉伯金币在日本、新罗发现唐朝钱币对外交往广泛唐朝对外交往特点友好、活跃
广泛、频繁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频繁,说明了什么?繁荣和开放?小小外交官:
如果你是中国未来的一名外交官,为了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度发展,你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
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有实力才有魅力)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
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面向世界)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有容乃大)1 23一本书两个人物三个国家玄奘从天竺回来后,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____。唐朝时东渡日本的是_____,到天竺取经的是_____。本课提及到唐朝与_____、 _____、 _____频繁来往。课堂小结《大唐西域记》鉴真玄奘天竺日本新罗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练习B2、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
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D练习3、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 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练习C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
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④ 练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