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说 课
CONTENTS
目录
教材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1
02
学情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教法、学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5
教学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6
板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教 材 内 容
教材编排
《 数数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时内容,教材选择了儿童乐园里的一些场景图画为切入点。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具象性的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然而对校园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只要是新奇好玩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
教 学 目 标、重难点
2
加深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感受三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会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结合具体的事物,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感受经历计数单位“百”产生的过程,体会“百”产生的必要性。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感受三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会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在数数过程中,正确判断并数出“拐弯数”,发展数感。
教法、学法
教法: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
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05
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
研讨归纳
激趣导入
练习巩固
05
1、情境导入
左右两边的小棒,数量相同,哪幅图更好数?
2、探究新知
10
10
2、探究新知
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羊?
10
一共有100只羊。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探究新知
数一数。
他们是如何数的呢?
2、探究新知
数一数。
10个一是十。
2、探究新知
二十九后面是多少呢?
二十九添1是三十。
二十后面是二十一。
2、探究新知
四十
三十九添1是多少?
2、探究新知
九十九添1是多少?
10个十是一百。
一百
2、探究新知
除了一根一根地数,还能怎么数?
2、探究新知
十根十根地数:
10个十是一百,有一百根。
还有其他数法吗?
十
二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七十
八十
九十
一百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数数
1.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十九(九十九除外),再数一个数就是整十数。
2.九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一百。
3.10个十是一百。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