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
[教学目标]
1. 请你静静地沉浸在课文的海洋中,用敏锐的眼光精准捕捉每一段落的中心思想,然后发挥你的创意,巧妙地构思出每个段落的小标题,让文本更加易读易懂,引人入胜。
2. 请你用心观察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结合深入的背景资料,去深刻理解和感受董存瑞那独特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能说出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董存瑞的英勇传奇
请凝视这张图片,图中的人物你们可曾相识?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对他有多少了解呢?请畅所欲言,分享你们知道的一切。在此,我稍作补充:这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名叫董存瑞。他的英雄事迹宛如繁星,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其中最为人们传颂的,便是他舍身炸暗堡的壮举。本文的作者,精心挑选了董存瑞参加革命后立下的三次大功、四次小功中的这一最典型、最重大的事件,为我们鲜活地描绘出这位英雄的光辉形象。现在,就让我们携手走进这个故事,共同感受董存瑞的英勇与伟大,让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燃烧,照亮前行的道路。
二、初读,编拟小标题
初次接触这篇课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你:
首先,请用你的声音,流畅地诵读这篇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文字的魅力,还要深入体会“震撼、迸射、暗堡”等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意义。
其次,尝试对课文进行逻辑性的分段,并且为每个部分提炼出简洁而精准的主题。你可以发挥创意,为每个部分构思出独特而吸引人的小标题。
完成这些基础任务后,我们期待你进一步深入思考:
(1)这篇课文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的?你能找出它的主要脉络,将其划分为几个核心部分吗?
(2)如果你在分段上感到迷茫,不妨试着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来剖析,将课文分为三大板块,并在“经过”部分进行更细致的三段划分。
(3)我们鼓励你基于你所划分的段落,为每个部分精心打造一个小标题。例如:暗堡封路、请求炸堡、冲向暗堡、舍身炸堡、解放隆化。我们期待看到你的独特创意和精彩构思!
三、深度阅读,品味人物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采
(一)批注之旅
踏上一段充满智慧的批注之旅,让我们一起领略文中细腻的笔触,深入探寻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董存瑞形象。让我们仔细品味文中的每个字句,感受作者如何巧妙地展现董存瑞卓越的品格。在这段阅读的征程中,邀请各位读者与我同行,一同细心勾画出那些凸显董存瑞优秀品质的关键句子。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位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领略他的精神风貌,品味文字背后的深邃内涵。
(二)悟品质。
在点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将聚焦于以下的句子,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共同感受董存瑞的崇高品格与作者的卓越文笔。
1. 让我们一同审视那些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请观察:
在解放隆化的激战之际,战士们如潮水般汹涌向敌军司令部——隆化中学,然而,“从一座桥上,几条火舌猛然喷射而出,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通道。” “冲锋的部队被压制在一个小土坡下,无法抬头。”
又有一次,当董存瑞前往炸毁暗堡的途中,“敌人的机枪愈发疯狂地扫射,子弹嗖嗖作响,擦过董存瑞的身旁,扬起阵阵尘土,四周充斥着白烟。” “敌人的机枪齐刷刷地射向董存瑞,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这两处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了战斗的惨烈与残酷,更加突显了董存瑞在执行任务时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潜在的危险。
在解读敌人火力部分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和“交织成一道火网”这两个表述。“喷出”一词生动地展现了火力的猛烈与突然,“几条火舌”则直观地勾勒出了火力之大、之强。“交织”意味着错综交织,几乎无隙可寻,“交织成一道火网”不仅凸显了火力的猛烈、强大和强势,更揭示了其密集的程度。这使我们更能体会到董存瑞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他要想前进一步,是何等的艰难。若非有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他将难以迈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
董存瑞的“言语”彰显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整个过程中,从接受任务到舍身炸暗堡,他只说了简短而有力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坚定而果敢的:“连长,我去炸掉它!”这句话展现了他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毫不犹豫地为完成任务挺身而出。第二句则是慷慨激昂的:“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句话激励着他的战友们,共同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奋勇向前。这两句话不仅展示了董存瑞的英勇形象,也传递出他对新中国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
这两句简短的话语,尽管字数只有十七个,却深深蕴含着董存瑞那份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每个字都犹如重锤般砸在心头,铿锵有力,震撼人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为完成任务而舍身的坚定思想准备。
(1)关于第一句话,我们应聚焦于董存瑞请战时的那份“坚决”。坚决,即意味着毫不犹豫、坚定不移。董存瑞究竟在何种情境下展现出这种坚决呢?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战友纷纷倒下,他心怀对敌人的深深痛恨,毫不犹豫地请求炸毁暗堡的任务。这份坚决,透露出董存瑞内心深处已然做好了“舍身”的思想准备。
(2)“为了新中国”这五个字在第二句话中意蕴深远。它不仅向战友们传达了董存瑞已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决心,更揭示了他对祖国解放事业的深厚热爱和殷切期望。他期待自己的牺牲能激发战友们更加勇敢地战斗,这正是董存瑞“舍身”的思想根基。这两句话,虽然简短,却饱含力量,生动展现了董存瑞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2. 让我们一同见证董存瑞的英勇壮举。
在通向暗堡的征途中,董存瑞遭遇了敌人猛烈的机枪扫射。面对这密集的火力,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他紧紧夹着炸药包,时而敏捷地左躲右闪,匍匐前行;时而翻滚数米,奋力向前。即便在负伤的情况下,他依然毫不退缩,紧咬牙关,在战友的掩护下,勇往直前,冲向桥下。
当董存瑞到达桥下时,他发现了另一个难题——无处安置炸药包。然而,我军冲锋的号角已经响彻天际,容不得片刻犹豫。在这生死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站在桥底的中央,左手稳稳地托起炸药包,紧紧地抵住桥底,右手猛然一拉导火索。
这两段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董存瑞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即便在生命的边缘,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炸毁暗堡,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第一段中,通过“一会儿……,一会儿……”的细腻描绘,我们仿佛置身于董存瑞所面临的严峻情境之中。他之所以如此英勇,是因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面对挑战,他舍弃个人的安危,全神贯注于如何接近暗堡并成功完成任务。这不仅展现了他“舍身”的坚定决心,更是他思想准备充分后的实际行动。
(2)第二段中,“左手托起……,右手猛地……”的动作描绘尤为引人注意。尤其是“猛”字的运用,凸显了董存瑞的勇敢和坚定。通过让学生模拟“猛地一拉”的动作,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董存瑞内心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这一“猛”字不仅传达了英雄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更彰显了他内心深处对于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
3. 让我们一同探寻董存瑞的“神态”,借由两个关键时刻的细微表情,揭示他那深藏不露的坚定与决心。
在第一处场景中,董存瑞请缨之时,他的双眼犹如两把燃烧的火焰,紧盯着敌人的暗堡,闪烁着深不见底的仇恨。这细微的描绘,鲜活地勾勒出了他对敌人的刻骨铭心之恨,以及为国家和人民不惜生命的坚定信念。
而在第二处,当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身处熊熊火光之中时,他的脸庞宛如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坚韧而刚毅。他屹立不倒,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一秒钟、两秒钟……他如同巨人般屹立不倒,双眼中闪烁着坚如磐石的光芒。这一生动的描写,更是将他的英勇无畏、坚定不移的信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文的描述细腻地展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深切痛恨,而后文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崇高的英雄形象,使文章的主题达到了高潮。对于人物神态的刻画,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场景成为了教学的重点,需要我们逐句逐词地指导学生去细细品味。
(1)在第二处第一句中,“钢铸一般的脸”这一表述,通过“钢铸”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董存瑞此刻坚毅无畏的面部表情,彰显出英雄人物在面对生死之际所展现出的崇高品质。
(2)在第二处第二句中,“一秒钟、两秒钟……”等字眼的运用,不仅让学生思考“秒”这一时间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更让他们体会到在此情境中,每一秒对董存瑞来说都是对意志的极大考验。随后,文章描述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在生与死的临界点上,董存瑞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毅力如同巍峨的巨人般屹立不倒,眼中闪烁的光芒彰显着他为革命献身的坚定信念。通过这样深入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董存瑞为革命献身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4. 对于“我”的想法,我真诚地希望你们能够积极表达你们的观点。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收获颇丰。现在,我希望大家能够分享一下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对于作者的表达方式以及人物优秀品质的感悟和理解。通过互相交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些话题,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请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你们的见解和收获。
四、刻画人物动态的艺术
要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一个动作进行锤炼,用心斟酌最适合的动词,循序渐进地增添描述的丰富度,直至能游刃有余地描绘出一系列流畅而连贯的动态。这样,才能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活力与个性。
[板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暗堡封路 请求炸堡 冲向暗堡 舍身炸堡 解放隆化
[教学反思]
在课程伊始,我邀请学生们带着他们课前精心准备的资料,分享他们对英雄董存瑞的独到见解。通过逐步引导与段落总结,学生们开始慢慢揭开了董存瑞英勇事迹的神秘面纱,为他们后续深入理解其人物精神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洞察人物的言行举止,感悟其内在品质”不仅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核心要点,更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挑战。在“细心研读,深刻领悟人物特质”这一环节中,我耐心引导学生们细心观察课文中的环境描绘,以及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等细微之处。我鼓励他们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深切体会这位英雄为革命献身的崇高精神风貌。
最后,我指导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片段练习,旨在将所学知识与技巧转化为自身能力,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学生们在提升写作技巧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董存瑞这位伟大英雄的崇高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