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一)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一)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0 09:45:33

文档简介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3
4
5
6
>
8
答案
B
B
A
C
O
D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O
&
O
0
C
&
D
1.B
【解析】支捞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的基础和前提,开展水上乐园项目体现的是文化服务功能,A错误。供给服务为
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湿地提供丰宫的水
产品体现的是供给服务功能,B正确。文化服务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陶治人们
的情操,丰盒人类的精神世界,降解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调节服务功能,C
错误。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隱,
维护生物多样性体现的是支撑服务功能,D错误,故选B。
2.B
【解析】由图可知,黄河流域山东段的湿地贷观主要包括河集、湖泊、水库坑塘、滩涂、
滩地、沼泽地,各种类型的斑块数量在图示时段均有所下降,说明湿地数量减少,
湿地总面积也有所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循环
内的零排放,主要因为甲醇排放清沾,低碳环保,对环境污染小,A正确:安全
可靠、便于运输不是其突出优点,BD错误:材料无成本的相关信息,C错误:故
选A。
4.C
【解析】甲醇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而不是改变,A错误:降低常规
能源的占比,但不是减少消耗,B错误:甲醇是清洁能源,广泛应用可以加快清
洁能源建设,C正确:有助于低碳消洁生产,但不能完全实现,D错误:故选C。
【点晴】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
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
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等排放。
5.C
【解析】氨分解制氢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指液氨加热至800~850℃,在镍基催化剂作用
下,将氨进行分解,可以得到含75%孔、25%N的氢氮混合气体。天然气制氢是一
种常见的刚氢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天然气进行催化转化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
碳,这个过程中,甲烷(C儿)与水蒸汽(H0)在高温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
应,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与传统天然气制氢相比,氨制氢生产过程碳排放少,
C正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程度基本相同,A错误。氨制氢生产技术不如传统天
然气制氢成熟,氨制氢配套设施不完善,BD错误。故选C。
6.D
【解析】氨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撬装化设计,采用模块化、撬装化设计施工,预制
件现场拼接速度快,建设速度快,模块化、撬装化设计方便现场安装,D正确。
对拓展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
7.B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H095第】页共5页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二地理试题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图为 1980~2015年黄河流域山东段湿地景观斑块化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服务功能搭配正确的是
A.支撑服务——开展水上乐园项目 B.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C.文化服务——降解污染,净化水源 D.调节服务——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2.图示区域湿地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湿地斑块数量减少,湿地总面积增加 B.湿地斑块数量减少,湿地总面积减少
C.湿地斑块数量增多,湿地总面积增加 D.湿地斑块数量增多,湿地总面积减少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甲醇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运输及使用安全便捷,目前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使用“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燃料,主要考虑到甲醇
A.低碳环保 B.安全可靠 C.成本较低 D.便于运输
4.甲醇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B.降低常规能源消耗 C.加快清洁能源建设 D.实现低碳清洁生产
高二地理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氨制氢是将氨进行分解,提纯氢气以满足相关用能需求的一种工艺。2023年12月8日,我国首座商业化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成并试投产(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撬装化设计),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传统天然气制氢相比,氨制氢
A.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B.生产技术成熟 C.生产过程碳排放少 D.配套设施完善
6.氨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撬装化设计的目的是
A.拓展消费市场 B.提高产品品质 C.扩大生产规模 D.方便现场安装
7.我国下列产业中,最适合推广氨制氢工艺的是
A.生态农业 B.钢铁工业 C.金融业 D.科技服务业
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可以用来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下面是我国M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污染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B.风速越大该市的污染系数越大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污染越严重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9.该城市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A.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北部 B.关闭所有污染大气的企业
C.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 D.污染物改为夜间排放
10.我国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近年,我国西部地区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但由于风力和光伏发电的特点,新能源发电消纳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西部某省级行政区采用不同类型电源配合出力供电,总体优先新能源出力的模式。下图示意该省级行政区枯水季节一天内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电源配合出力情况(标★的为优先出力发电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
A.①是火电 B.②是光伏 C.③是水电 D.④是风电
12.该区域不同类型电源配合出力的首要目的是
A.增加电力供应量 B.稳定电能供给 C.优化利用新能源 D.节约常规能源
2023年7月8日,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电站并网发电。这里光伏电板的坡度是17 度,光伏阵列间距达到了 14米,几乎是其他光伏电站的两倍多。“盐光互补”电站在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探索出光伏发电、水面制卤、水下养殖的复合产业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盐光互补”电站调整光伏电板的坡度与光伏阵列间距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发电效率 B.减少资金投入 C.减少风灾损坏 D.提高综合效益
14.在冬至日正午时,天津光伏电站 的光伏电板的最佳坡度大约为
碳排放量的多少和强度往往与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根据碳排放总量随时间变化,绘制了三个倒U形曲线,即碳排放强度倒U形曲线、人均碳排放量倒U形曲线及碳排放总量倒U形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S 阶段描述错误是
A.碳排放强度高 B.人均碳排放量大 C.科学技术水平低 D.工业发展规模小
16. S 阶段区域发展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A.矿产资源消耗量上升 B.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C.酸雨等灾害性天气增多 D.工业发展速度减慢
高二地理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运转和冷却耗电量大。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是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全国共规划了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和张家口集群、中卫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
材料二:左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宁夏中卫位置示意图。
(1) 列举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可开发利用的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说明理由。(4分)
(2) 分析“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3) 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简述“东数西算”工程的合理性。(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该国提出创新、低碳、可持续的办会理念,在球场设计、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重新修建了八座分布集中紧凑的球场(图左),且通过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彼此联系。其中背靠大海的“974”球场(图右),采用模块化集装箱设计,将974个集装箱插入到主体模块化钢架结构中,集装箱之间有较大空隙,成为本届世界杯唯一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根据规划,“974”球场将在世界杯结束后拆除,集装箱、座椅等将捐赠给需要的国家,而球场原址会改为餐厅、商店等设施。
高二地理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1) 从交通出行的角度,指出球场紧凑布局的主要目的。(4分)
(2) 分析974球场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原因。(4分)
(3)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与传统球场建设相比,974球场采用模块化集装箱设计的益处。(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德国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2018年12月关停了最后一个煤矿——鲁尔区 Prosper—Haniel煤矿。根据德国能源发展规划,2022年最后一座核电站也将结束运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将达到发电总量的31%。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最可靠、最经济的储能装置。鲁尔区 Prosper—Haniel煤矿计划将原矿址改造为综合性的抽水蓄能电站,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地表的煤矿塌陷地作为上水库,将地下的废弃巷道改建为下水库,用电低谷时,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将下水库的水抽回上水库,蓄积能量; 用电高峰时,将上水库的水释放到下水库来发电。图1和图2分别为鲁尔区地理位置图和综合性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
(1) 分析德国目前关闭所有煤矿的主要原因。(4分)
(2) 说明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3) 简述综合性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 Prosper—Haniel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6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该省新能源丰富。其中,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风沙危害严重,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
“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止于河南省,是“西电东送”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以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截至2023年8月 30日,该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9万吨。上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下图为“青豫直流”工程区域图。
(1) 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4分)
(2)从气流运动、光照强度、能源利用方式、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光伏产业发展如何改善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4分)
(3) 分析该工程建成后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