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典例讲解+通关练习) 人教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典例讲解+通关练习) 人教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30 15: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
(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典例讲解+分层作业)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1.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2.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1)比例的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叫做比例的项.
(2)外项和内项: 在比例中,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a:b=c:d 即 ad=bc
4.解比例的意义及解比例的方法
(1)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的过程, 就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先把比例转化为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的形式,再公国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5.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典例讲解
典例1.在一个比例中的两个比的比值都等于,四项和等于,两个内项相等,这个比例是( )∶( )=( )∶( )。
【答案】 4 4
【分析】两个内项相等,比例中的两个比的比值都等于,则一个外项是内项的,一个外项是内项的,再根据四项的和等于16.9,求出内项,再求出两个外项即可。
【详解】内项:16.9÷(++1+1)
=16.9÷4.225
=4
外项:4×=
外项:4×=
所以这个比例为:∶4=4∶。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两个外项与内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典例2.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的面积比是7n∶5n,它们的高之比是( )。
【答案】7∶10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因为二者的底相等,面积比是7n∶5n=7∶5,从而代入二者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它们的高之比。
【详解】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高为H,三角形的高为h,
则(底×H)∶(底×h÷2)=7∶5
底×H×5=底×h÷2×7
H×5×2=h÷2×7×2
H×10=h×7
H∶h=7∶1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代入各自的面积公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解(举例计算会更简单一些)。
典例3.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15,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0以内相邻的两个质数,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比例式是( )。
【答案】或
【分析】先找出10以内相邻的两个质数是2和3,再根据两个比的比值等于15,求出两个外项,即可写出比例式。
【详解】10以内相邻的两个质数是2和3,(1)15×2=30,3÷15=,这个比例式是:30∶2=3∶;
(2)15×3=45,2÷15=,这个比例式是:45∶3=2∶。
【点睛】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典例4.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分子比分母少3;如果分母加上1,则这个分数的分数值是,原分数是( )。
【答案】
【分析】由分子加1,分子则比分母少3可知,原来分子比分母少1+3=4,如果设原来的分子是x,则分母是x+4,又由分母加1,则分数值等于即可列出方程,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原分数的分子是x,则分母是x+1+3。
4x=3x+15
x=15
15+1+3=19
所以这个分数是 。
【点睛】找出原来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分母加1分数值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典例5.求未知数的值。

【答案】=10;
【分析】(1)方程两边先同时乘6,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再同时加上6,最后同时除以2,求出方程的解;
(2)先将比例方程改写成,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再同时减去,最后同时加上,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
解:
通关练习
一、比例的意义
夯实基础
1.在∶6=2∶18中,( )和( )是比例的内项,( )和( )是比例的外项。
2.∶的比值是( ),10∶16的比值是( );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
3.把4、5、12和15这四个数写成一个比例是( )。
4.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1)10∶12和25∶30 (2)2∶8和9∶7 (3)0.9∶3和∶
5.(1)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并求比值,然后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若能组成比例,请把这个比例写出来。
(2)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并求比值,然后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若能组成比例,请把这个比例写出来。
6.一台播种机第一次工作3时,播种17100m2;第二次工作4时,播种22800m2,分别写出每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你认为它们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能力过关
7.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美的美感,如果一个人的肚脐以上的高度与肚脐以下的高度比符合黄金比,这个人的身材比较好看。如图中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
(1)根据上面的线段写出一个比例:( )∶( )=( )∶( )。
(2)一个参加空姐选拔活动的选手,其肚脐以上部分长65厘米,以下部分长100厘米。为了显得更好看一些(精确到1厘米),她应该穿多少厘米高的鞋子?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夯实基础
8.如果5a=3b,那么b∶a=( )∶( )。
9.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5.4,如果一个外项是1.4,求另一个外项是( )。
10.已知2.5,4和10这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就可以组成一个比例,则添上的这个数可以是( )或( )或( )。
11.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16,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的3倍,两个比的比值是。这个比例式是( )。
A.12∶8=6∶4B.4∶6=8∶12 C.12∶6=8∶4 D.4∶8=6∶12
12.4∶5=12∶15,如果内项5增加5,那么外项4应增加( )才能使比例成立。
A.4 B.5 C.8 D.15
13.下面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4,5,12和15 (2)2,3,4和5
(3)1.6,6.4,2和5 (4)
14.如图,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你能用图中的四个数字组成比例吗?
能力过关
15.一个比例的各项都是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8,且第一个比的前项比后项小3,第二个比的前项是第一个比的前项的2倍,写出这个比例。
16.小王、小张各有钱若干元,如果小王拿出他原有钱数的给小张,小张拿出他原有钱数的给小王,则两人的钱数一样多,原来小王、小张的钱数的比是多少?
三、解比例
夯实基础
17.如图,解比例的过程中第一步的依据是( )的基本性质,第二步的依据是( )的基本性质。
3∶x=2∶6 解:2x=18 2x÷2=18÷2 x=9
18.如果a与b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且,那么x=( )。
19.一个比例的各项都是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且第二项比第一项大6,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这个比例是( )。
20.解比例。

21.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毫升消毒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应加入多少升水?
能力过关
22.爱观察的小明发现妈妈的自行车前齿轮与后齿轮的齿数比是12∶7,他数了数,前齿轮有60个齿。这辆自行车后齿轮有多少个齿?(用比例知识解答)
23.A、B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为7∶2,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60元后,价格之比为5∶2,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6 2 18
【分析】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在∶6=2∶18中,6和2是比例的内项,和18是比例的外项。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10∶16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出比值;通过计算,两个比的比值都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可知,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即是比例,据此写出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
【详解】∶
=÷
=×

10∶16
=10÷16

∶的比值是,10∶16的比值是;
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10∶16。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理解比例的意义。
3.5∶4=15∶12(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进行分析。
【详解】5∶4=
15∶12==
5∶4=15∶12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的意义,找到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4.(1)可以组成比例;10∶12=25∶30;(2)不可以组成比例;(3)不可以组成比例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先根据求比值的方法求出每个比的比值,然后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比值相等的就能组成比例;反之,比值不相等的就不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1)10∶12=10÷12=
25∶30=25÷30=
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10∶12=25∶30。
(2)2∶8=2÷8=
9∶7=9÷7=
≠,比值不相等,不可以组成比例。
(3)0.9∶3=0.9÷3=0.3
∶=÷=×15=3
0.3≠3,比值不相等,不可以组成比例。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意义,明确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5.(1)这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为2.5∶1.5=2∶1.2;
(2)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能组成比例,为2.5∶2=1.5∶1.2。
【分析】(1)先求得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进而化简比,并求比值,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再把这个比例写出来即可。
(2)先求得每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进而化简比,并求比值,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再把这个比例写出来即可。
【详解】(1)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是2.5∶1.5=5∶3=
两个长方形宽与宽的比是2∶1.2=5∶3=
=,
所以这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为2.5∶1.5=2∶1.2
(2)大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是2.5∶2=5∶4=
小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是1.5∶1.2=5∶4=
=,
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能组成比例,为2.5∶2=1.5∶1.2。
【点睛】此题考查用比例的性质辨识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6.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因为17100∶3与22800∶4比值相等。
【分析】(1)依据比的意义,分别写出每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
(2)依据比例的意义,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求出两个比的比值,再判断即可。
【详解】第一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17100∶3,第二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22800∶4。
17100∶3=5700∶1=5700
22800∶4=5700∶1=5700
5700=5700
因为17100∶3与22800∶4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即17100∶3=22800∶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以及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关键是要掌握比与比例的意义。
7.(1)AC;AB;BC;AC;
(2)5厘米
【分析】(1)由题意可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的线段∶整条线段=较短的线段∶较长的线段;
(2)当选手肚脐以上的高度与肚脐以下的高度比符合黄金比时,肚脐以上的高度∶肚脐以下的高度=0.618,则肚脐以下的高度=肚脐以上的高度÷0.618,最后减去这个选手肚脐以下部分的长度就是鞋子的高度,据此解答。
【详解】(1)分析可知,根据线段写出的比例为:AC∶AB=BC∶AC。(答案不唯一)
(2)65÷0.618≈105(厘米)
105-100=5(厘米)
答:她应该穿5厘米高的鞋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决与比相关的问题的能力,理解黄金比例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5 3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b是外项,因此和b相乘的3也是外项;a是内项,因此和a相乘的5也是内项。
【详解】如果5a=3b,那么b∶a=5∶3。
9.11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已知两个内项的积是15.4,如果一个外项是1.4,那么另一个外项等于,据此解答。
【详解】
即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5.4,如果一个外项是1.4,那么另一个外项是11。
10. 1 6.25 16
【分析】已知2.5,4和10这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就可以组成一个比例,我们可以从乘积式去考虑,分别计算三个数中两个数的乘积,这样共有3组,再用这个乘积除以第三个数,就得到组成比例的第4个数了。
【详解】由分析得:
解:设这个数为x。
2.5×4=10x
x=10÷10
x=1
解:设这个数为y。
2.5×10=4y
y=25÷4
y=6.25
解:设这个数为z。
4×10=2.5z
z=40÷2.5
z=16
【点睛】本题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第四个未知量,注意解答时做到不重不漏,有序思考。
11.B
【分析】设一个外项是x,则另一个外项是3x,根据两个外项的和是16,列方程求出两个外项;再分两种情况:①当第一个外项是4,第二个外项是12时,②当第一个外项是12,第二个外项是4时,分别求出两内项,写出比例式即可。
【详解】解:设一个外项是x,则另一个外项是3x,根据题意列方程
x+3x=16
4x=16
x=4
另一个外项是:4×3=12
①当第一个外项是4,第二个外项是12时,
因为两个比的比值是,
所以第一个内项是:4÷=6
第二个内项是:12×=8
所以这个比例式是:4∶6=8∶12
②当第一个外项是12,第二个外项是4时,
因为两个比的比值是,
所以第一个内项是:12÷=18
第二个内项是:4×=
所以这个比例式是:12∶18=∶4
即为4:6=8:1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比例式的外项。
12.A
【分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先求出内项5增加5后的数为:5+5=10,进而求出新的比例两内项之积,然后运用除法求出外项4增加后的数,再运用减法即可求出该增加的数。
【详解】12×(5+5)÷15-4
=12×10÷15-4
=8-4
=4
外项4应增加4才能使比例成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注意本题内项5增加5后变为一个新的比例。
13.见详解
【分析】判断下面每组中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来判断即可。
(1)因为4×15=60,5×12=60,60=60,
所以4,5,12和15可以组成比例,可组成4∶5=12∶15(答案不唯一);
(2)因为2×5=10, 3×4=12,10≠12,
所以2,3,4和5不可以组成比例;
(3)因为1.6×6.4=10.24,2×5=10,10.24≠10,
所以1.6,6.4,2和5不可以组成比例;
(4)因为,,
所以和不可以组成比例。
【详解】(1)可以组成比例,可组成4∶5=12∶15(答案不唯一);
(2)不可以组成比例;
(3)不可以组成比例;
(4)不可以组成比例。
14.24cm2 6:10=4.8:8(答案不唯一)
【详解】6×8÷2=24(cm2)或4.8×10÷2=24(cm2) 6:10=4.8:8(答案不唯一)
15.12∶15=24∶30
【分析】以第二项为单位“1”,第一项就是0.8,第一项比第二项少(1-0.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一项比第二项少的3除以少的分率即可求出第二项;用第二项减去3即可求出第一项;用第一项乘2求出第三项;用第三项除以0.8求出第四项。
【详解】第二项:3÷(1-0.8)
=3÷0.2
=15
第一项:15-3=12
第三项:12×2=24
第四项:24÷0.8=30
这个比例是12∶15=24∶30。
【点睛】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比和比例相结合,体现了单位“1”知用除法计算;以及对于比的前项和后项及比值之间关系的理解、对比例的意义的理解。
16.原来小王与小张的钱数的比是4:3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设小王原来有x元,小张原来有y元,则变化后小王的钱数是:x+y;小张的钱数是:y+x,由此根据此时两人的钱数一样多,即可得出x+y=y+x,由次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推理得出x与y的比.
解:可设小王原来有x元,小张原来有y元,则变化后小王的钱数是:x+y;小张的钱数是:y+x,
根据题意可得:x+y=y+x,
x﹣x=y﹣y,
x=y,
把、x看做是比例的两个外项,、y就是比例的两个内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
x:y=:=4:3.
答:原来小王与小张的钱数的比是4:3.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
17. 比例 等式
【分析】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指“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而解比例的关键就是先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进而解方程得解;据此判断。
【详解】
由分析可得:解比例的过程中第一步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二步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18.0.5/
【分析】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最小的质数是2,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ab=2
把写作4∶a=b∶x,内项积是2,即4x=2
4x=2
x=2÷4
x=0.5
那么x=0.5。
19.8∶14=24∶42
【分析】根据题意,设第一项为x,则第二项为(x+6),第三项为3x,可得:x∶(x+6)=,据此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第二项、第三项,然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第四项,即可解题。
【详解】解:设第一项为x,则第二项为(x+6),可得:
x∶(x+6)=
7x=4×(x+6)
3x=24
3x÷3=24÷3
x=8
第二项为:
8+6=14
第三项为:
3×8=24
第四项为:
14×24÷8
=336÷8
=42
所以,这个比例是8∶14=24∶42。
【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比例的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0.;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改写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改写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3)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改写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4)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改写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4)
解:
21.15升
【分析】由题意可知,设应加入x升水,根据消毒液的体积∶水的体积=1∶150,据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应加入x升水。
100毫升=0.1升
0.1∶x=1∶150
x=0.1×150
x=15
答:应加入15升水。
22.35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12∶7”,已知前齿轮有60个齿,如果设这辆自行车后齿轮有x个齿,则可以列出比例60∶x=12∶7。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这辆自行车后齿轮有x个齿。
60∶x=12∶7
12x=60×7
x=
x=35
答:这辆自行车后齿轮有35个齿。
【点睛】此题考查了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比例的意义、解比例的意义及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3.A:315元;B:90元
【分析】把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看作份数,假设一份的价格是x元,那么A的原价相当于7x元,B的原价相当于2x元,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60元后,A的价格变成(7x+60)元,B的价格变成(2x+60),两者之间的价格比为5∶2,根据比例的意义,可列出比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一份的价格是x元,A的原价是7x元,B的原价是2x元,依题意得。
(7x+60)∶(2x+60)=5∶2
(2x+60)×5=(7x+60)×2
10x+60×5=14x+60×2
10x+300=14x+120
14x-10x=300-120
4x=180
x=180÷4
x=45
所以A的原价为7×45=315(元)
B的原价为2×45=90(元)
答:A商品的原价是315元,B商品的原价是90元。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把比看作份数,弄清题意,把A和B商品的原价设成未知数,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比例,解比例得到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