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成果展示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成果展示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0 20: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成果展示(含答案)
一、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携带(xié xéi) 积累(léi lěi) 一乘轿子(chéng shèng)
创造(chuàng cuàng) 横跨(hén héng) 石拱桥(gōng gǒng)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国的zào zhǐ shù   首先传到邻近的cháo xiǎn   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ā lā bó   世界和ōu zhōu   。
(2)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zhì huì   和cái gàn   xiū jiàn   了伟大的长城。
(3)jǐn guǎn   yán tú   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蜜蜂也能zhǔn què   无误地回到原处。
三、比一比,再组词。
酒    倍    存    术   
洒    陪    在    木   
四、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浅: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与“深”相对;②浅显;③(感情)不深厚;
④(颜色)淡。
(1)刘老师今天穿了一件浅绿色的衣服,看上去非常漂亮。   
(2)这些读物的内容很浅,适合小朋友阅读。   
(3)他们之间的交情比较浅,来往少。   
(4)我们在浅水区游泳、戏水,玩得非常开心。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形  各  举  闻 
双  戏  学  五 
名  中  热  非 
形  兼  千   万 
(2)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3)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   
六、选词填空
研究 研制 精致 精美 智慧 聪明
(1)今天的会议,我们只   三个问题。
(2)栏板上雕刻着   的图案。
(3)我们必须不断地   新产品。
(4)这些工艺品都很   。
(5)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6)老师们都夸奖小刚是个   的孩子。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千门万户曈曈日,   。
(2)   ,牧童遥指杏花村。
(3)遥知兄弟登高处,   。
(4)在这个单元,我们了解到丰富的传统文化,认识了善于积累经验、改进造纸术的   时代的   。
(5)我们参观了位于河北省赵县的   ,它是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我们还欣赏了一幅名扬四海的画《   》,它的作者是北宋的   。
(6)“雅人四好”是指:   ;“花中君子”是指:   。
二、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早在几千年前,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2)蔡伦把浆捞出来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加点的字造句)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修改病句)
(4)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很传神。(改为感叹)
九、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短文选自《   》。
(2)选文中先人最先用   记录文字,后来用   记录文字,缺点是   ,然后用   记录文字,优点是   ,缺点是   。
A.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B.竹片和木片 C.比竹片、木片轻
D.蚕丝织成的帛 E.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F.龟甲和兽骨上,或者青铜器
(3)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   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   ,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   这个成语形容。
(4)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  )后来,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起来。
(  )西汉时代,用麻来造纸,但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  )几千年前,记录一件事情,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  )再后来,把文字写在帛上,但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  )东汉时代,蔡伦吸收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二)课外阅读
沙百灵的制胜之道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那般大。就是这样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
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
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等候多时的响尾蛇凶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沙百灵就要成为响尾蛇的美餐时,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面对响尾蛇的攻击,身体灵活的沙百灵用自己并不有力的爪子狠狠地拍打着响尾蛇的头部,尽管力量有限,对响尾蛇似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沙百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拍击。沙百灵一边躲闪着响尾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疾速地拍击着响尾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沙百灵拍击了一千多下之后,响尾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沙百灵停在沙丘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生物学家对此的解释是:沙百灵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掌握了一套对付响尾蛇的制胜之道,那就是瞄准一个点一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沙百灵就是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最后胜利。
成功的人生往往就是从瞄准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开始的。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了沙百灵那种执着的精神。
1.短文第1自然段先写沙百灵的   ,接着写它在与响尾蛇的较量中   ,突出了沙百灵非凡的能力。
2.下列对第2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3自然段是探险家具体的记录,与第2自然段是因果关系。
B.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场景,解释了“精彩一幕”是怎样的场景。
C.两个自然段写的是同样的内容,第2自然段是关键句。
3.把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找出来,并改造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十、习作。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巧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艺;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让我们拿起笔,从众多传统文化中,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答案
一、xié;lěi;shèng;chuàng;héng;gǒng
二、(1)造纸术;朝鲜;阿拉伯;欧洲
(2)智慧;才干;修建
(3)尽管;沿途;准确
三、喝酒;加倍;保存;技术;洒水;陪伴;现在;木头
四、(1)④(2)②(3)③(4)①
五、(1)态;异;世;名;龙;珠;富;车;扬;外;闹;凡;神;备;门;户
(2)热闹非凡
(3)形神兼备
六、(1)研究(2)精美(3)研制(4)精致(5)智慧(6)聪明
七、(1)总把新桃换旧符
(2)借问酒家何处有
(3)遍插茱萸少一人
(4)东汉;蔡伦
(5)赵州桥;李春;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6)琴棋书画;梅兰竹菊。
八、(1)早在几千年前,文字被人们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2)我的作业本既干净又整洁。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多么传神啊!
九、(一)(1)纸的发明
(2)F;B;A;D;C;E
(3)学富五车;重;物美价廉
(4)241365
(二)1.身体很小;每战必胜
2.A
3.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这段话主要写了弱小的沙百,灵战胜响尾蛇的原因。
4.要想成功,就要有奋斗目标,还要有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精神。
十、仅供参考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在中华传统节日中,我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也喜欢热闹非凡的元宵节,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春节。
除夕之夜,家人都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我也凑热闹。我看见妈妈在搀皮、奶奶在包饺子,看着看着我的心里就痒痒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也会包。
于是,我便拿起饺子皮,照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可是,包出的饺子不仅丑陋而且还露馅。奶奶看见我包的饺子就笑了说;“大孙子不会包饺子啊,让奶奶来教你。"我看着奶奶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升起了敬意,然后我又照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包出的饺子果然变的好看些了。这时,我又看见爸爸再往饺子放一块钱的硬币,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往饺子里放钱呢 "爸爸说:“假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能够在吃饺子的时候吃到钱,那么这一年里就会发大财,假如吃到糖,那么这一年的日子就甜甜蜜蜜。"我—听,觉的挺有意思。接着妈妈又把饺子放入了锅里,我就问妈妈:“饺子何时好啊 "妈妈笑吟吟地说:“一会就好了。"过了一会,饺子出锅了,我吃了两个也没有吃到钱,正着急的时候,就听见爷爷说:“我吃到钱了!“我这下子真的急了,又吃了五六个,正当心灰意冷地吃下最后一个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我吃到了糖!我高兴地大喊:“我这一年里要发大财了!"爷爷奶奶听了,哈哈大笑。
每年过年都过的特别有意思,明年过年我希望我们全家人到大连一起去旅游过年,那就可以领略更多的不同地区的过年风俗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