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界农业大国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祖国篇(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1世界农业大国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祖国篇(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0 13: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世界农业大国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持续多日火热出图,为了从“爆红”到“长红”,政府迅速反应,协调开通了济南往返淄博的“烧烤专列”,市内增设“烧烤公交专线”,火车站安排志愿者,翻修主干道公路,各区县必安民警全员站岗,面向青年学生开放青年驿站,实施单价优惠等等,多措并举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为淄博烧烤保驾护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网友把淄博烧烤归纳为“烧烤灵魂三件套,小饼烤炉加蘸料”,“三件套”中的小饼原料来自农业部门中( )
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
2.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可知,淄博所在的干湿区和温度带分别是( )
A.湿润区暖温带 B.半湿润区暖温带 C.半干旱区暖温带 D.湿润区亚热带
3.珠海吃货想要坐高铁“进淄赶烤”,可能经过的地理区域是( )
A.青藏高原 B.第二级阶梯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河南新乡“中原农谷”是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有省级以上种业科技创新平台43个,入驻种业企业74家。园区设立目的是守护种业安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图为“中原农谷”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新乡建设“中原农谷”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耕地连片分布 B.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临近淮河,灌溉水源丰富 D.黑土地广布,土壤肥力好
5.“中原农谷”的建设有利于( )
①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②促进种业科技进步③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④带动重工业快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年我国有力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保证了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让“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读我国2014年-2022粮食生产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总产量总体随粮食单产增加而提高 B.总产量基本保持不变
C.粮食单产量与播种面积成正比关系 D.播种面积不断增加
7.“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外国禁止对中国出口粮食 B.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一直下降
C.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 D.我国粮食总产量极不稳定
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是一种在城市多层建筑内进行食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在解决城市食物就近稳定供应拓展耕地空间等方面优势明显。2023年12月3日,由中国农科院自主研发的首座无人化垂直蔬菜工厂在四川成都投入使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对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投资大 B.科技含量高
C.生产效率高 D.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9.该无人化垂直蔬菜工厂投入使用对成都市的好处是( )
①缓解了就业压力 ②拓展了耕地空间 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④提供了稳定的蔬菜供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68653万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022年,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 )
A.薯类 B.稻谷 C.小麦 D.玉米
11.在种植业中,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可能是因为( )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C.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D.粮食需求越来越少
东北平原北部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地,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是“中国粮仓”。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输出、输入省区及东北平原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与河南省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候水热条件好 B.水路空交通发达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单位面积产量高
13.如今“北大仓”实施了部分“退耕还湿”工程,是为了( )
A.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B.建设厂区,发展工业
C.扩大草地,发展牧业 D.植树造林,发展旅游
14.近年来,山东寿光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出绿色、优质、高产蔬菜,盛销京津。寿光成为京津地区的“菜篮子”,优势在于( )
A.劳动力多 B.土地面积大
C.海运便利 D.农技水平高
“齐鲁号”欧亚班列冷链专列满载冷鲜农产品,由山东青岛上合示范区,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满洲里(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出境到莫斯科。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
16.据图推测,“齐鲁号”欧亚班列在我国境内途经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
A.水田和林地 B.旱地和草地 C.林地和草地 D.耕地和林地
17.由材料可知,“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输的产品可能是( )
A.钢铁、木材 B.青岛啤酒 C.花菜、芦笋 D.服装鞋帽
二、解答题
18.马铃薯是我国主粮作物之一,性喜冷凉,耐贫瘠,适应性强,大规模种植可有效增加粮食供给。下图示意四大地理区域及近代马铃薯主产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省区主要耕地类型是 ,该地马铃薯熟制是 。甲省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简述其自然原因 。
(2)乙位于 (地形区),该地区不同季节种植马铃薯的海拔高度不同。判断夏季马铃薯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还是海拔较高的坡地,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说明理由 。
(3)丙产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马铃薯种植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 。
(4)我国在脱贫地区广泛种植马铃薯。请分析马铃薯的种植在脱贫致富中的作用。
19.左图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右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类型 (单一/多样),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 和林地所占比例小,请你结合我们生产生活需求和土地利用进行简单评价 。
(2)受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单项选择)。
A.东部平原丘陵和盆地地区 B.海拔较高的青藏地区
C.气候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D.亚热带山地高原地区
(3)读图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 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这样的趋势下人们在餐桌上还有浪费现象,请你写出避免餐桌上浪费的具体做法是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素有“中国粮仓”之称,“北粮南运”已成为稳定粮食供需平衡的大动脉,目前运输成本过高是“北粮南运”的硬伤。
材料二: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促进利用境外港口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合作,决定进一步拓展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同意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
材料三:东北地区交通及资源分布简图和亚洲东部地区局部图。
(1)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2)根据上图可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区的商品粮以前可以通过铁路先运输到辽宁省的 港,再从那里装船运往南方地区。根据右图可知,现在两省借助海参崴港可以直接将粮食通过水路运输方式运往南方地区,其路线是从海参威出发通过A 海、朝鲜海峡后到达南方沿海港口。
(3)东北平原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夏季具有 的气候特征,满足了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
(4)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筛选出优质、丰产、高效的耐冷水稻品种,配套相应机械化栽培技术,并试种成功。这体现了 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东北地区有丰富的 、铁等矿产资源。是我国最大的 (重或轻)工业基地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计民生,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某中学同学们围绕粮食安全的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主题一 积极作为,改变资源禀赋
表 2021年全国农田建设(部分)
省级行政区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省级行政区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河北 390 120 湖南 460 26
河南 750 225 湖北 410 19
山东 620 166 安徽 500 30
— 江西 317 22
(1)图示表明: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选填: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二者组合情况来看,北方地区突显的矛盾是 ,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2)确保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正在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与长江中下游四省相比,华北地区三省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较 ,主要原因是 。
主题二 抢抓农时,粮食颗粒归仓
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
(3)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推测云南、浙江、河南和甘肃四省中,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归纳我国小麦夏收时间的变化规律 。
主题三 技术赋能,确保粮食安全
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看数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发展智能灌溉、智能温控等农业技术,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4)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轮作制度,与只种一季水稻相比,该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 。浙江与西藏两地的纬度相近,但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说出西藏粮食生产最不利的自然条件 ,并列举一项改善该不利条件的农业技术 。
主题四 地域特色,探究饮食文化
(5)江南美食中的桂花佛手糕、猪油年糕、青团以本地大米为原料,反映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松鼠鳜鱼、碧螺虾仁、大闸蟹是江南名菜,其食材来源反映了江南水乡 众多的特征。
(6)暑假期间,贝贝和玲玲前往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学,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你赞成谁的说法 并说明理由。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解析】1.种植业是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渔业,也称水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收获各种水生动物、藻类和植物以换取商业价值的产业和行业;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投畜的生产部门。小饼的原料来自小麦,属于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淄博位于山东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湿润区,暖温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海吃货想要坐高铁“进淄赶烤”,不经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第二阶梯,主要经过第三级阶梯的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淄博市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之间,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莱芜相邻。
4.A 5.A
【解析】4.新乡建设“中原农谷”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农业区位条件考虑。从地形来看,河南省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连片分布,A正确;从气候条件来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B错误;从水源来看,临近黄河,河流众多,水源便利 ,灌溉水源丰富,C错误;从土壤来看,为冲积平原,黄土地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错误。故选A。
5.“中原农谷”建设,有利于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促进种业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①②③正确,不能带动重工业快速发展,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中原农谷是河南省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其“一核三区”布局包括平原示范区,旨在集聚一流科研院所、研发平台、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要素,培育省内高端人才,聚焦提升种业创新驱动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关联服务等产业 。
6.A 7.C
【解析】6.读图可知,总产量总体随粮食单产增加而提高,A正确;粮食总产量变化明显,整体逐年增加,B错误;2016-2019年,播种面积下降,但2016-2019年,粮食单产量增加,C错误;2016-2019年播种面积不断减少,D错误。故选A。
7.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耗量大,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C正确;外国禁止对中国出口粮食与实际不符合,A错误;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没有一直下降,B错误;我国粮食总产量总体上稳定,D错误。故选C。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可以通过以下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
8.D 9.D
【解析】8.读材料可知,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是中国农科院自主研发的产物,在城市多层建筑内进行食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生产特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ABC正确;建筑内进行,受自然灾害影响小,D错误。故选D。
9.无人化垂直蔬菜工厂对用人上需求少,主要依靠科技,不会缓解成都就业压力,①错误;室内种植弥补了耕地面积短缺的问题,拓展了耕地空间,②正确;无人化垂直蔬菜工厂投入高,农民一般不会投资,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③错误;无人化垂直蔬菜工厂一年可多次收获蔬菜,可以成为稳定的蔬菜供应地,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垂直农业也叫垂直农耕,是为了研究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资源与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发挥,所形成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10.D 11.B
【解析】10.读图可知,2022年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种类是谷物,谷物中占比最大的是玉米,因此2022年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玉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在种植业中,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可能是因为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B正确;我国人口数量仍在增长,对粮食需求越来越多,且粮食产量增加与人口数量、粮食需求量无关,AD错误;我国耕地面积没有大幅增加,C错误。故选B。
【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C 13.A 14.D
【解析】12.我国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商品率高等,为商品粮生产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河南省相比,该地热量不足,A错误;交通与单产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故选C。
13.国家为加强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停止“北大荒”,部分退耕还湿,A正确。 转向发展工业,扩大草地,发展牧业,发展旅游等说法不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山东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通过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出绿色、优质、高产蔬菜,盛销京津。是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条件体现了该地农技水平高,D正确,与劳动力多、土地面积大、海运便利无关,排除ABC,选D。
【点睛】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15.B 16.B 17.C
【解析】15.读图可知,①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盆地中,为耕地适宜,发展种植业,A错误;②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的山地,为林地,适宜发展林业,B正确;③位于西北草原区和青藏地区,为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C错误;④主要位于沙漠中,为难以利用土地,不宜发展渔业,D错误。故选B。
16.读材料可知,“齐鲁号”班列由青岛出发,青岛地形平坦,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中的旱地,路过满洲里,满洲里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东北部,降水较少,以草地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读材料可知,“齐鲁号”班列为冷链班列,运输的货物应为鲜货,选项中花菜、芦笋为鲜货,易变质,需要冷链运输,C正确;钢铁、木材、青岛啤酒、服装鞋帽不需要冷链运输,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18.(1) 旱地 一年一熟 地广人稀,平原面积广
(2)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大,旱地、坡地多,冬季暖和,夏季凉爽。马铃薯性喜冷凉,耐贫瘠。
(3) 西北 该地区气候干燥,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这种气候条件影响着该地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土壤类型多样,地表覆盖度低。
(4)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 入、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
【分析】本题以我国三大国家种子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概况,影响农业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生长的条件等,熟记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详解】(1)甲是黑龙江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该地马铃薯熟制是一年一熟,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平原面积广,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更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乙是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大,旱地、坡地多,冬季暖和,夏季凉爽。马铃薯性喜冷凉,耐贫瘠,故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坡地。
(3)丙产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气候干燥,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这种气候条件影响着该地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土壤类型多样,地表覆盖度低。不同土地类型在透气、保温、保湿和排水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选择适合不同土地的马铃薯品种和栽培技术。
(4)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马铃薯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各个生态区域都有广泛种植。马铃薯的种植区域与我国贫困地区 高度重合,据统计,我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549个是马铃薯主产县,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但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 入、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及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1) 多样 可利用草地 耕地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耕地比重偏小,难以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2)A
(3) 增加 下降 按需点餐,实施光盘行动,剩余饭菜打包等
【分析】本题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和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利用的特点、耕地的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人均耕地的变化特点、避免餐桌上浪费的具体做法、保护耕地的做法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左图可知,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沙漠、石山等在我国均有分布,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可利用草地占34.48%,占比最大;耕地(占12.68%)和林地(占31.86)所占比例小于草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但是也存在不足,体现在耕地比重偏小,可开垦的为耕地的荒地也比较少,难以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2)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地区,海拔较高的青藏地区、气候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亚热带山地高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耕地较少,且分布零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读右图可知,1949年以来,随着社会稳定,医疗和卫生条件改善,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样的趋势下人们在餐桌上还有浪费现象,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应按需点餐,积极实施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吃不完应打包剩余饭菜,杜绝浪费。
20.(1)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2) 大连 日本
(3) 温带季风 高温多雨
(4)科技
(5) 煤、石油 重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气候、交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就自然条件而言,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就社会经济条件而言,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读左图可知,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吉林的长春、辽宁的沈阳和大连之间有铁路线相通,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区的商品粮以前可以通过铁路先运输到辽宁省的大连港,再从那里装船运往南方地区。现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借助海参崴港可以直接将粮食通过海洋运输运往南方地区,其路线是从海参崴出发可通过A日本海、朝鲜海峡后到达南方沿海港口,不必再经由哈大铁路运到大连港再从大连港装船运往南方地区,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开支。
(3)东北平原纬度偏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满足了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
(4)新水稻品种的研发,依靠的是科学技术,所以耐冷水稻品种的试种成功,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重工业。
21.(1) 空间 地多水少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2) 大 耕地面积大,水资源较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3) 热量 甘肃 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
(4) 单位面积产量(单产) 热量不足(气温低、积温低) 大棚种植、智能温室、育种改良等
(5) 水稻 河湖
(6)赞成玲玲的说法。砍伐森林开辟土地种植粮食作物,会导致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降低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热带地区植物的种类多样,生长期长,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叶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分析】本大题以粮食安全的四个主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特点及解决措施、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南方地区的农业、河流、对热带雨林的认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多,北方耕地资源多;从二者组合情况来看,北方地区突显的矛盾是地多水少,缓解这一矛盾,国家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读表可知,与长江中下游四省相比,华北地区三省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较大,与长江中下游四省相比,华北地区三省由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偏少,因此,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较大。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但是华北人多,耕地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
(3)读材料可知,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的主要气候因素是纬度因素,南方小麦的成熟时间通常比北方小麦略早,并且越往北,小麦成熟期越晚,云南、浙江、河南和甘肃四省中,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甘肃;我国小麦夏收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
(4)采用“小麦+单季稻”的轮作制度,与只种一季水稻相比,该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可以通过大棚种植、智能温室、育种改良等改善种植条件。
(5)读题干可知,江南美食采用的是本地大米为原料,反映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松鼠鳜鱼、碧螺虾仁、大闸蟹生活在水里,其食材来源反映了江南水乡河湖众多的特征。
(6)赞成玲玲的说法。砍伐森林开辟土地种植粮食作物,会导致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降低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贝贝说法错误;热带地区植物的种类多样,生长期长,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叶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