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4.1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4.1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30 11: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目录
CONTENTS
黑体与黑体辐射
01
能量子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03
02
量子论使人们认识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并发展了一系列对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进行有效操控和测量的技术。图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将48个铁原子排成的“原子围栏”。那么,人们认识量子规律的第一步是怎样迈出的?
思考与讨论:
黑体与黑体辐射
01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黑体: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注意:(1)黑体是个理想化的模型。
(2)一般物体的辐射与温度、材料、表面状况有关,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黑体辐射:黑体虽然不反射电磁波,却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的辐射叫作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实验研究:
加热黑体炉使其温度升高,黑体炉就成了不同温度下的黑体,从小孔向外的辐射就是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02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与温度的关系:
特点:随温度的升高
①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
②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维恩
瑞利
瑞利 ─ 金斯线
维恩线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2.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1)维恩的经验公式:短波符合,长波不符合; (2)瑞利 ─ 金斯公式:长波符合,短波荒唐
瑞利 ─ 金斯线
维恩线
黑体辐射公式:
1900年10月19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黑体辐射公式。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3.普朗克的发现
能量子
03
1.普朗克的假定: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
三、能量子
(1)γ是电磁波的频率;
(2)h是一个常量,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h=6.626×10-34J·S
4.宏观物体的能量是连续的;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2.能量子: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3.最小能量:ε=hγ
三、能量子
普朗克抛弃了经典物理中的能量可连续变化、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为任意值的旧观点,提出了能量子、物体辐射或吸收能量只能一份一份地按不连续的方式进行的新观点。这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热辐射中的难题,而且开创物理学研究新局面,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已经从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为量子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18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课堂练习
04
1.能量子假设是对经典物理学思想与观念的一次突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作出这一大胆假设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普朗克 C.密立根 D.爱因斯坦
B
【答案】B【详解】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一假设是普朗克提出的。故选B。
2.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C
【答案】C【详解】A.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的,故A错误; B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 B错误,C正确;D.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错误。故选C。
3.如图所示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波长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大B.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C.黑体的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与材料的表面状况有关D.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D
【答案】D【详解】AB.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但黑体辐射的电磁波波长并不是越大,AB错误;C.一般物体的辐射强度除去与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材料及表面状态有关,但黑体的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C错误;D.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D正确。故选D。
4.下列关于能量量子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反比
B.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C.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分立)的
D.能量子假设是由爱因斯坦最早提出来的
C
【答案】C
【详解】A.由 =hν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故A错误;
B.由 可知,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小,故B错误;
C.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他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都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故C正确;
D.能量子假设是由普朗克最早提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学校广泛使用了红外体温枪测量体温。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某红外线的频率为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越高,人体辐射红外线的强度越弱B.人体辐射该红外线的能量可以取任意值C.该红外线的最小能量值为hνD.红外体温枪是利用体温枪发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C
【答案】C【详解】AD.人身体各个部位体温是有变化的,所以辐射的红外线强度就会不一样,温度越高红外线强度越高,温度越低辐射的红外线强度就越低,所以通过辐射出来的红外线的强度就能测出个各部位的温度;故红外体温计不是靠体温计发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故AD错误;B.人体辐射该红外线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以离散的方式存在的。故B错误;C.根据光子能量方程可知,该红外线的最小能量值为ε=hν故C正确。故选C。
6.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能量子假说,关于能量子假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辐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B.能量子假说中将每一份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称为“能量子”C.能量子假说中,能量子的能量ε=hν,ν为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D.能量子假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是不可分割的
D
【答案】D【详解】A.能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能量时,辐射(或吸收)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能量子假说中将每一份不可再分能量的最小值,称为“能量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能量子假说中,能量子的能量ε=hν,ν为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能量子假说认为辐射(或吸收)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7.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于2018年11月通过决议,正式更新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四个基本单位的定义,国际测量界的百年夙愿终于实现﹣﹣国际测量体系将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上,大大提高了计量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比如,最受关注的“千克”,不再以具体实物的质量来定义,而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h为基准,经过一系列物理换算,算出质量.已知普朗克常数与频率的乘积可以表示能量,下列属于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普朗克常数h单位的是(  )A.J/s B.Kg.m2/s C.Kg m2/s3 D.N m s
B
【答案】B【详解】根据公式E=hv,因能量E的单位为J,频率v的单位为s﹣1,那么普朗克h单位: ,故B正确,ACD错误.
8.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在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为( )
A
A.
B.
C.
D.以上均不正确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