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香港和澳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中国区域篇(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2香港和澳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中国区域篇(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30 14:1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香港和澳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深圳市,与香港相连,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B.澳门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被誉为“购物者天堂”
C.铁路线④是京广线
D.港澳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济发展模式
2.香港的主导产业是( )
A.博彩旅游业 B.转口贸易
C.农业 D.重工业
3.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B.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C.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D.丰富的自然资源
香港、澳门位于我国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下左图为香港、澳门位置图,下右图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香港、澳门共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临海,交通便利 B.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C.地广人稀 D.经济支柱为博彩旅游业
5.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紧密,祖国内地为其发展提供( )
①淡水②资金③日常生活消费品④信息、技术⑤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全国有66个火车站可直通香港西九龙站,极大促进了内地与香港的人员流动、经贸往来。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香港位于( )
A.北温带 B.广西南边 C.珠江口东侧 D.珠海特区南侧
7.内地与香港有高铁直通,促进了( )
A.澳门管理技术输出 B.香港自然资源输出 C.政治制度保持一致 D.内地与香港的联系
近年来,众多制造业从粤港澳大湾区转移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北部湾经济区(制造)-东南亚(市场)的产业链。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经济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北部湾经济区相比,粤港澳的发展优势是( )
①科技发达②资源丰富③地租低廉④资金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该合作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能源紧张 B.提供就业机会
C.减轻环境污染 D.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澳门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地是( )
A.澳门特别行政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珠海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11.关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澳门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C.港澳地区所需的淡水、食品、燃料等主要依靠内地供应
D.香港的制造业与广东的服务业在双方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香港特别行政区陆地面积约为1104km ,人口约73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市区平均人口密度2.1万人/平方千米。下图示意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合理容量发展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大主要得益于( )
①生活消费水平低 ②开放程度高 ③科技水平高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3.制约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状况 C.填海造陆 D.地区开放程度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的博彩旅游业十分发达
B.香港与经济特区珠海相邻
C.闽台农业合作前景无限,台湾颇具优势的农产品有香蕉、菠萝、水稻、甘蔗等
D.澳门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美称
15.近三年台湾省用电量持续增长,台湾省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绿能”,其开发“绿能”的优势是( )
A.全部位于热带,可开发太阳能 B.岛内天然气资源丰富
C.西部沿海平原煤炭资源丰富 D.岛屿四面环海,风能资源丰富
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读香港会展中心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香港的经济特点有( )
①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②国际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中心
③博彩旅游业发达 ④世界航运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香港会展中心由填海造陆而成,因为( )
A.香港人多地狭,土地资源宝贵 B.香港没有土地可开发
C.发达地区以填海造陆为时尚 D.靠近维多利亚港,方便游客参观
二、解答题
18.读港澳和台湾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实行“ ”政策。
(2)图中经济特区A是 ,连接北京与香港的铁路干线B是 。
(3)香港地狭人稠,通过“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其中“上天”指的是 。
(4)台湾省多山,山峰C是 ,是台湾最高峰,台湾森林面积广阔, 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与台湾隔海峡相望的D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6)台湾物产丰富,因盛产甘蔗而享有“ ”的美誉。
19.读台湾省地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峡B: ,河流F: ,行政区域简称A: 。
(2)2011年5月22日,台湾花莲县H处发生5.2级地震,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
(3)台湾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是
(4)20世纪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前,台湾经济以农产品加工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主,60~70年代,吸引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型经济。80年代后,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台湾硅谷”的城市是 。
(5)图中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 ,该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以 (东或西)
(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试分析“店”在该模式中发挥的有利条件 (答两点)
2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等地,地理条件优越。
材料三 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略图(左图)和香港城市景观图(右图)。
(1)台湾岛上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 迁居台湾的居民后代。
(2)台湾岛上森林面积广阔,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请分析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任答一点)
(3)香港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稀缺,列举其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方式 、 。
(4)能源短缺限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
21.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和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连接②城市与祖国内陆的铁路干线是 ,③城市的支柱产业是 。
(2)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 (轻或重)工业基地,相比京津唐工业区,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3)②城市降水量并不少,但缺水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 。
(4)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先后在该地区建成了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2024年深中通道将建成通车,即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解析】1.读图可知,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特区紧邻,故①是深圳市,对外贸易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这里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中心,A错误;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B错误;铁路线④是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线,C错误;港澳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济发展模式,D正确。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中心,对外贸易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C正确;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雄厚的工农业基础等,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外贸易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这里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中心。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
4.A 5.D
【解析】4.香港、澳门都濒临海洋,交通都很便利,A正确;北回归线没有穿过香港和澳门,B错误;香港、澳门都是地狭人稠,C错误;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香港以对外贸易为经济支柱,D错误。故选A。
5.香港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内地的支持,祖国内地为香港的发展提供淡水、日常生活消费品和众多的劳动力资源,香港为内地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等,①③⑤对应的D正确,②和④所在的ABC错误。故选D。
【点睛】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相邻,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澳门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是中国内地与中国南海的水陆交汇处,毗邻广东省。
6.C 7.D
【解析】6.香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A错误;位于珠江口东侧,C正确;位于广东省南面,BD错误;故选C。
7.内地与香港高铁直通促进了内地与香港的联系,D正确;内地与香港高铁直通与澳门无关,A错误;利于内地自然资源输入,B错误;政治制度为一国两制,C错误;故选D。
【点睛】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相连,澳门由澳门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8.C 9.B
【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发地,科技发达,①正确;北部湾经济区资源丰富,②错误;北部湾经济区地租低廉,③错误;粤港澳大湾区资金雄厚,④正确。故选C。
9.根据材料可知,北部湾经济区在产业链里为制造环节,因此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B正确;但不能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产业升级,ACD错误。故选B。
【点睛】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0.B 11.C
【解析】10.由图可知,甲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深圳毗邻,是香港特别行政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香港、澳门矿产资源贫乏,重工业不发达,A错误;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B错误;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燃料等主要依靠祖国内地供应,C正确;香港的服务业与广东的制造业在双方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D错误;故选C。
【点睛】香港的经济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对外贸易为主导产业,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加工工业、建筑业等,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12.A 13.B
【解析】12.香港经济发达,生活消费水平较高,①错误;香港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密切,可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人口容量,②正确;香港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对资源的利用率高,人口的容量大,③正确;香港矿产资源匮乏,④错误。故选A。
13.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各个影响因素中自然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香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状况,B正确。香港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科技水平不是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A错误。填海造陆会增加陆地面积,填海造陆不是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C错误。香港地区开放程度高,地区开放程度不是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D错误。故选B。
【点睛】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首要因素)、②科技水平、③消费水平、④地区开放程度等。
14.C 15.D
【解析】14.澳门的博彩旅游业十分发达,故A错误。香港与经济特区深圳相邻,故B错误。闽台农业合作前景无限,台湾颇具优势的农产品有香蕉、菠萝、水稻、甘蔗等,故C正确。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的美称,故D错误。故选C。
15.台湾岛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故A错误。台湾是岛屿,需要进口天然气,故B错误。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煤炭资源不丰富,故C错误。台湾岛四面环海,风能资源充足,清洁无污染,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
16.B 17.A
【解析】16.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港水深港阔,终年不冻,是世界上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因而成为远东地区航运的中心,香港是①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②国际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中心、④世界航运中心,B正确;香港的经济支柱是对外贸易,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排除③,排除ACD。故选B。
17.香港人多地狭,土地资源宝贵,相比而言,填海造陆地价更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8.(1)一国两制
(2) 珠海 京九线
(3)建设高层建筑
(4) 玉山 红桧
(5)福州
(6)东方甜岛
【分析】本题以港澳和台湾简图为材料,涉及港澳的政治制度、濒临的经济特区、重要的铁路干线、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方式,台湾的山峰、树种、物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图中经济特区A是位于澳门北部的珠海经济特区。B是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简称京九线。
(3)香港陆地面积为1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47万(2020年),地狭人稠,城市用地紧张,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香港一方面采用“上天”——建设高层建筑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采用“下海”——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大土地面积。
(4)山峰C位于台湾岛中部,是台湾的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台湾岛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D是与台湾隔海峡相望的福建省,福建省的行政中心是福州。
(6)甘蔗属于糖料作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台湾因盛产甘蔗,被誉为“东方甜岛”。
19.(1) 台湾海峡 浊水溪 闽
(2)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3)台风
(4) 外向型或出口导向型或“进口—加工出口” 新竹
(5)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东
(6)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
【分析】本题以台湾省地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图为材料,涉及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台湾的河流、福建省的简称、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台湾的经济、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港澳地区和内地的合作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B是位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台湾海峡,F是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A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简称闽。
(2)台湾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3)台湾位于东海与南海之间,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台风。
(4)60-70年代,台湾吸引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80年代以后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新竹市是台湾的“硅谷”。
(5)读图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相连。
(6)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港澳地区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这样合作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好处。
20.(1)福建
(2)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且海拔较高
(3) 建设高层建筑 填海造陆
(4)西电东送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略图和香港城市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台湾的居民、气候及自然资源、香港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粤港澳解决能源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台湾岛上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迁居台湾的居民后代,居民主要是汉族,汉族占约97%。
(2)台湾岛上森林面积广阔,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主要是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加上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垂直差异大,使台湾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3)香港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稀缺,主要通过“上天下海”解决,其中“上天”是指建设高层建筑;“下海”是填海造陆“。
(4)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短缺,从”开源“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西电东送、发展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解决。
21.(1) 京九线 博彩旅游业
(2) 轻 矿产资源短缺
(3)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4)加强三地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大湾区的深度合作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答一点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珠三角的城市发展特点,珠三角发展的不利条件,香港缺水的原因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详解】(1)图中,连接②城市香港与祖国内陆的铁路干线是京九线,③城市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2)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相比京津唐工业区,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短缺。
(3)②城市香港降水量并不少,但缺水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优点是:缩短区域间的通行时间,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要素的流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利于强化区域间的交流合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