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设计
教材及内容分析分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强调生物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意识。课标强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于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因此,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则是本节应关注的一个情感目标。本节课是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初次引入环境的概念,主要目标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列举并且描述生物的生存环境,再来概括和总结环境的类型。所以在教学中小组讨论后的表达交流过程及观察周围生物的生存环境的活动中都采取了让学生描述生物生存环境的环节。本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是:收集和分析资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了“云校家”这个交流平台,让学生课下收集信息上传在课堂进行交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形象思维活跃而抽象思维相对迟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直观材料比如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合作交流、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农村的学生学习这节课的优势在于他们从小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接触,要观察的生物较多,走出家门就有观察不尽的生物,所以在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观察村庄及附近生物的环节。而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了在课前查资料的环节,给他们提供了较多的时间。手机每一个学生可以获得,所以学生可以利用手机APP“云校家”来上传和分享自己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
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事实,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
学着和同伴进行合作来共同学习。
3、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有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4、感受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开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
难点:对学生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课下完成查找观察资料整理资料的任务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的使用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导入新课
出示:《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子对楚王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也。”这里水土指的是什么?前年我们的校园中印章引种了三棵山楂树遗憾的是它们并没有存活。这是为什么? 总结,从上面的典故或者事实中我们知道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或者生物会死亡,因此环境对于生物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月球,对地球外其他星球的研究发现它们不具备生物生存的温度、氧气等生存环境。只有地球具备生物生存的环境。那地球给生物提供了怎样的环境条件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 回答环境 回答环境发生了变化 明确地球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两个事例引出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将不适应甚至是死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图片展示直观的告诉学生地球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活动二:小组讨论观察生物生存的环境
展示课前导学 讲:在上课之前我在“云校家”学习交流平台的班级圈中布置了课前学习任务:让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这些生物的特点重点是它们的生存环境, 学生利用打印的纸质材料分析讨论这6种生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 活动3分钟 小组代表描述这些生物及生存环境并展示并将生物生存环境书写在黑板上 课前导学,课前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并且进行整理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补充了课本资料的不足
活动三:构建概念
展示鱼及生存环境池塘的图片 这是鱼及其生存环境池塘的图片我们来分析一下池塘给鱼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教师简单的引导 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总结构建概念 环境 在教师引导下思考池塘给鱼提供的生存条件 图片展示方便学生分析 具体的事例的分析可以将概括的概念分步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活动四:观察周围生物的生存环境
展示课前导学,说明学生的完成情况。 观察校园生物的生存环境 展示学生通过 “云校家”平台上传的校园生物 观察村庄及附近生物的生存环境 展示学生通过 “云校家”平台上传的校园生物 3、描述网络调查生物的生存环境 展示学生通过 “云校家”平台上传的校园生物 上传者描述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 学生用语言描述上传生物的生存环境,重点是描述。 观察描述村庄及附近生物的生存环境 观察描述网上查询生物生存环境 学生用语言描述上传生物的生存环境,重点是描述。 课前完成观察任务补充了课本资料的不足 为课堂教学准备了素材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云校家”交流平台便于学生交流 学生上传的图片教师下载后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大量图片展示直观地反映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些活动目的是学生用语言描述上传生物的生存环境,重点是描述。
活动五:了解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事实
展示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元宝湖周围的芦苇大片被烧毁后白琵鹭不知所措地停留在上空的图片及一些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思考。 强调保护生物首先要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 观看图片感受生物生存的环境遭受的破坏 认识到保护生物首先要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实例和图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性
活动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小结 对本节课小结小结内容以作文的形式呈现 培养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 作文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活动七: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及任务 完成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以手抄报等形式可以使学生评价形式多样 通过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
八、亮点和不足:
亮点:能够利用“云校家”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课前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之后通过这一平台进行了上传,便于资料的共享和学习。同时为课堂教学补充了大量素材。教学中能合理的利用希沃教学软件的功能,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使教学直观进行。
不足: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使“云校家”这一平台的应用没能充分的达到和学生互动的作用。学生媒体使用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