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0课 蒙古族的
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你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任务一:阅读教材P48-49完成年代尺与政权更替示意图,说说你的困惑。
1206年,____政权建立,大汗为_________。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1227年,____灭亡。
1234年,____被____所灭。
1271年,___建立,统治为_____。
1276年,____被____所灭。
1279年,_______被____所灭,____完成全国的____。
西夏
金
蒙古
元朝
南宋
元朝
南宋残余
元朝
元朝
统一
南宋
西夏
金
南宋
蒙古
金
南宋
蒙古
元朝
南宋
元朝
蒙古
蒙古大汗 成吉思汗
元世祖 忽必烈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困惑1:蒙古何以强大?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许多部落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蒙古人的生活环境如何?12世纪面临哪些危机?
游牧生活,靠天吃饭
政权并立,时局动荡
部落间分裂混战
混战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铁木真
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
马鞍和马镫
父亲被仇敌毒死,孤儿寡母被部落亲朋抛弃
9岁
16岁
羊马被偷,食不果腹地在密林中躲避仇敌追杀9天
28岁
经历了一生中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战败
45岁
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
从丧父男孩到帝国领袖
“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成吉思汗
结合成吉思汗的成长经历,说说这些经历对他完成蒙古部落统一起到的作用。
养成坚韧、机敏、不服输的个性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的品质
意识到统一的重要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的发展壮大。
强大起来的蒙古开启对外侵略战争……
成吉思汗 铁木真
毛泽东评价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是否赞同?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不赞同
①统一蒙古 ② 建立蒙古政权
③推动蒙古的发展壮大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材料一:
蒙古以畜牧为业,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屠杀人民毫不顾惜。常用屠城等残酷手段,对待英勇抗战的人。成吉思汗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
——韩儒林:《论成吉思汗》,
载《历史研究》,1962年第3期
材料二:
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契丹人、女真人和一部分与汉人混居的蒙古人,经过与汉人一起生产、生活和通婚,发生了其习日以异,其俗日不同……而人之生长于此者,亦因以变”的变化。
——王仁钦:《论成吉思汗的功过》,
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如何评价蒙古的征服战争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我不如成吉思汗。
不要以为蒙古大军入侵欧洲是亚洲散沙在盲目移动,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们要比自己的对手精明得多。
——拿破仑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太后与皇帝投降,南宋灭亡。
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元朝统一中国。
元世祖 忽必烈
二、文天祥抗元
结合元朝(南宋)大事记提出你的疑问与困惑?
抗元将领 文天祥
文天祥抗元
二、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入福州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首次组织各地起兵抗元。
文天祥第二次组织在江西义军抗元。
1277年,文天祥第三次率军挺进江西大败元军,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
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第四次抗元,寡不敌众,损失惨重,最后被俘。 ——摘录自《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被俘处广东海丰
材料一:变卖家产,组织义军三万起兵勤王。
材料二:身材魁伟,肤白如玉,眉清目秀。
——《宋史·文天祥传》
材料三: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20岁时考取状元)
——《宋史·文天祥传》
二、文天祥抗元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元将领 文天祥
任务二:(1)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结合《过零丁洋》推测文天祥的为人、学识、家境乃至外貌?提出你对文天祥抗元及其遭遇的疑问与困惑?
高
富
帅
才
抗元事业坎坷凄苦
为何屡败屡战?
爱国
二、文天祥抗元
材料一:蒙古骑兵南攻南宋时,采取了野蛮的民族征服和歧视政策;强迫汉人将农田改为牧场,进行野蛮的屠城和掠夺,屠杀南宋军民1000万人。
材料二:虽然南宋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文明程度,远远优于蒙古草原民族。但是,南宋统治昏庸腐败,奸臣掌权误国,主和派、主战派内部争斗不团结。 ——以上选编摘录自《宋史》《元史》
材料三: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训练了一支所向无敌、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他们作战勇敢,行动迅速,可以几天几夜的急行军,并从汉族那里学会使用火药与抛石机,研制强大的弓箭可在600英尺射杀人。
——摘录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任务二:(2)结合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文天祥抗元的原因与抗元失败的原因?
蒙古人的残暴统治
南宋朝廷统治腐败,内都不止
强大的战斗力与先进武器
三、忽必烈与元朝
元世祖 忽必烈
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忽必烈与元朝
任务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忽必烈采取“附会汉法”的措施,以适应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以及政治文化传统,他自己也成了蒙汉各族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忽必烈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在用兵南宋的过程中,忽必烈一反蒙古军队恣意杀戮的微法,屡次“诚诸将毋妄杀”,军士有犯者,“命戮以徇”摘编自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卷)
1.忽必烈即位之初就重视什么
2.他“附会汉法”的措施有何作用
3.在用兵南宋时,其军队做法有何改变
4.这对其灭南宋会带来什么作用
1. 以农为本的政策
2. 发展经济
3.减少军队的杀戮和掠夺
4.缓和民族矛盾,扩大统治基础
元世祖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问:南宰相孰贤?
答曰:北人无如耶律楚材(蒙古帝国著名的政治家、宰相),其南人无如文天祥。 ——《宋史·文天祥传》
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文天祥,以高官显位亲自劝降。
——《宋史·文天祥传》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今而后,问心无愧,但愿一死足矣!”
——摘录自《宋史·文天祥传》
三、忽必烈与元朝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祥曰:死则死尔,尚何言。
天祥问市人:孰为东南西北?趋而南向再拜,就死。
——《昭忠录》
三、忽必烈与元朝
元朝统一全国
蒙古(元)
1.成吉思汗统一了
2.忽必烈统一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
5.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重建大一统
元
一、蒙古与成吉思汗
蒙古草原
中国
秦朝
元朝
秦、隋、元
有人认为,既然元朝统一全国是进步的,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元朝统一全国,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具有进步性。元朝统一后,疆域广大,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但是,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蒙古是通过军队征服来完成全国统一的,大肆屠杀和掠夺激起各族的反抗,而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
三、忽必烈与元朝
你认为蒙古人带给历史的是破坏还是建设?
三、忽必烈与元朝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i受着彻底的毁坏。3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几尽,金用!子女牛羊马百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矣。“关中兵火之余,户不满万。”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蒙古人积极鼓励和推动贸易发展,不仅在欧亚大陆建立了大量旅店、驿站,还设置了巡逻兵几乎全程维持治安,于是在蒙古人提供的保护下,商品变得更加便宜和充足。据说一名处女拿着装满珍宝的金翁也能从帝国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而不受骚扰。即便在元朝灭亡的130年后,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寻找的仍是'大汗之国’,不过即便他随身携带《马可波罗行纪》,也;没弄明白自己仍未找到大汗。”;“他们使用高度机动性的战略包围、佯退、攻城、心理战等战术使他们成为了近代之前的无敌军!!旅,直到20世纪机动车辆应用于军队。
本课小结
小试牛刀
1.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 )
A.匈奴 B.辽 C.金 D.元
3.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忽必烈继承汗位 南宋灭亡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铁木真统一蒙古 西夏灭亡
4
3
1
6
5
2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