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人教版历史八上同步课件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人教版历史八上同步课件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2 21: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掌握: 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和意义。
理解: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讲述: 长征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学习: 先烈不畏艰险、通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目标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 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红军的五次反“围剿”》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党中央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分析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中 央突破湘江过草地于都瑞金遵义强渡大渡河松潘草地会宁飞夺泸定桥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陕甘宁将台堡爬雪山巧渡金沙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长征的胜利(2) “红色之旅” :你推出哪几个景点?瑞金赤水河泸定桥遵义甘肃会宁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飞夺泸定桥,创造了战争奇迹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结束长征的出发地图中学史(3)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和困苦?  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缺少粮食给养;党内左倾错误影响;复杂的民族关系等播放片断 :遵义会议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4)为什么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记者感言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人民群众的支持;严格的少数民族政策等 (5)创造这一“伟大传奇”的原因是什么?  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成为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历史丰碑。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媒体呈现(7)长征这座历史的丰碑,它传承了哪些精神? (6)作为一名红军老战士,讲述你在长征途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和故事。《彝海结盟》《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1.歌诀小结:五“反”失利“红”转移,遵义救党毛核立,冲“围”克难到吴起,三军会师“长”胜利。
2. 根据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