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2.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①校补①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②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③也没有“说”。他又向④古典新义④迈进了。
A.①书名号 ②逗号 ③逗号 ④书名号
B.①引号 ②逗号 ③问号 ④引号
C.①书名号 ②感叹号 ③逗号 ④引号
D.①引号 ②分号 ③问号 ④书名号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楷(kǎi) 硕果(shuò) 气冲斗牛(dòu)
B.地壳(ké) 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
C.疏懒(shū) 慷慨(kǎi) 炯炯目光(jiǒnɡ)
D.典籍(jí) 独裁(cái) 潜心贯注(qiǎn)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哀微 独裁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
B.梳头 澎湃 目不窥园 警报叠起
C.抱歉 秩序 迥乎不同 昂首挺胸
D.赫然 卓越 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国家队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一位篮球教练来我校了。
B.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C.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原因是他日积月累的结果。
D.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指闻一多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B.“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的“这”指代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C.“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中“只有”意思是闻一多说的声音低,只有昆明青年能听到。
D.“漂白了四壁”表现了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时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7.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请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① 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文段二】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⑤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②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⑥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xiá③ 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④ 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⑦ ,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8.请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① ② ③ ④
9.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潜心贯注 B.锲而不舍 C.沥尽心血
⑤ ⑥ ⑦
10.请选出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文段一中划线句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半夜时的声响之大。
B.文段一“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一句中加点字“和”是介词。
C.文段二“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一句中“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呕心沥血的情景。
D.文段二“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是拟人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11.文段二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校园里有时非常安静,有时也有轻微的声响,请你根据文段一中划线句的形式,仿写三句话。
趴在桌上一时还没入睡,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时而在左边,时而在右边,时而在教室里面,时而在教室外面,极近的又是的极远,极沉重的又是极细切的,像 ,像 ,像 。听着听着,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
13.学习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后,学校开展以“说和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栏目。
示例:举行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活动一:
活动二:
(2)请选取一个你熟悉的名人,仿照下面的句式赞美他。
示例: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闻一多)
(3)有人认为闻一多的“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争取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霉乱,他是无暇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衡。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⑥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⑦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⑧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⑨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画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⑩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有删节)
14.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写了哪两种情况?请分别概括这两种情况所用的事例。
15.文章画线语句是细节描写,请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16.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7.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出了哪些“卓越的成绩”?
18.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19.第⑦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20.结合实际谈谈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三、作文
21.请以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某同学的“言”和“行”,以反映其性格。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D
6.C
7.C
8. quán jiǒng 暇 宵 9. B C A 10.C 11.不是“他对我”,是“我对他”。 12. 溪水在缓缓地流动 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小猫在地板上跑动
13.(1) 示例:举行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举行以“说和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符合内容即可)
(2)示例:他,是音乐的先锋。他,是灵魂的先驱。(贝多芬)
(3)示例:“做了也不一定说”体现的是闻一多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的美德,这种精神和美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现在的年轻人 “推销”自己,也应在“做”的基础上再“说”,否则就是吹嘘,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的。(观点+理由+结论,意对即可)
14.①两种情况:作为学者,他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作为革命家,他说了就做。
②前种情况的事例:潜心写《唐诗杂论》。后一种情况的事例: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15.形象地描绘了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时傲然、昂扬的姿态,突出了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作者对他的颂扬、景仰之情。 16.①概括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总结全文:②以成对的且具有对比性的语句结束全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③照应与文章开头关于“说”与“做”的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
17.(1)撰写了《唐诗杂论》;(2)完成了(《楚辞校补》或《校补》);(3)编著了《古典新义》。 18.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如用自己的话描述,意思对亦可) 19.内容:概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结构:总结上文,照应开头。 20.启发;表达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21.我的同学
他,个子高高的,十分挺拔。圆圆的鹅蛋脸上嵌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有神。眼睛下面是他那直挺挺的鼻梁,它可跟那张圆圆的、红红的大嘴巴做了十年的“老邻居”啦!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喜欢助人为乐的同学。他就是我的同学刘xx。
有一天在自习课上,我写作业时一不小心错了一个字,就在铅笔盒里找橡皮,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我又开始翻桌斗,翻了半天也没有。哎呀,怎没回事啊?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我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一定是昨天写完作业忘记放到书包里了。这可怎么办啊?这可刚上第一节课啊!这时刘xx正好交完作业本走过来,看见我这么着急,便关心地问我:“你怎么啦,怎么这么着急?”我无奈地回答:“忘记带橡皮了。”刘xx接着说:“那你用我的橡皮吧。”说着,他把一块黑色的橡皮递给了我,我心中十分感激。下了第一节课,我特意走过去谢谢刘xx:“刘xx,谢谢你。”他却说:“没关系,好朋友么,不用这么客气。这块橡皮可以今天放学再还给我。我怕有同学没有带起学具,每天都多带一块橡皮、一把尺子。”
以前我对刘xx不是特别的了解,听了他的话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助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好同学。我真为有这样一个好同学而感到高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