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传统节日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 传统节日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0 17: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识字2 传统节日
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堂 乞 巧 郎 饼 赏 菊
táng
传 统 贴 宵 巷 祭 舟 艾
chuán tǒn tiē xiāo xiànɡ
读认生字
lánɡ bǐnɡ shǎnɡ jú
qǐ qiǎo
jì zhōu ài
减一减
加一加
站-立+贝=贴
常-巾+贝=赏
纟+充=统
尚+土=堂
饣+并=饼
换一换
察-宀=祭
吃-口=乞
生活识字
南锣鼓巷
chuán(传说)
zhuàn(传记)

zhuàn (转椅)
zhuǎn (转身)

多音字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们的心里很高兴。“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当然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贴春联等。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表达
tiē
畅所欲言: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
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活动?
贴春联
拜访亲友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正月十五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雨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代表人们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表达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林杰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节日名称:
活动形式:
重阳节
踏秋 赏菊
登高
日期:
农历九月初九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这句和前面哪一句写的是同一个节日呢?
我来填
( )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 ),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 ),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 ),十五圆月当空照。
节日时间表
春节 ( ) 元宵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 (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4月5日前后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希望人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愿望。
板书设计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看花灯
贴窗花、放鞭炮
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蒿
牛郎织女
吃月饼、赏月
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扫墓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文秀《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拓展发散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作业:
1.课外查找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并说说这些节日有什么习俗。
2.抄写儿歌中你喜欢的句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