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08: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反衬王戎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本课时,我运用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将故事情节复述完整。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认准“竞”的读音,会写“戎”等四个易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故事。复习创造性讲述故事的方法。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领会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领会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题
1.同学们,你吃过李子吗?见过李子树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树吗?(学生自由畅谈)
2.看着你眼前的李子树,你会联想到什么?古时候,有个小孩叫王戎,九岁那年,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和李子树有关的有趣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3.拿出手指笔,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4.谁来大声地读一读课题?说题意。再读课题。
过渡:王戎,何许人呀?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看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方法之一。同学们,路边的李子随手可摘,可王戎为何不取,让我们在书中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读通读顺
1.请同学们借助文中的注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开始自由读吧。----学生练习读。
2.指名读,正音。第二句话中有一个多音字“折”。怎么读?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折弯,压弯)。它还可以读?组词?
多音字一定要根据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3.齐声朗读。
4.重点指导---读好长句。
(1)这篇古文中有长句,有短句。短句很好读,可长句要读准读顺,非常考验大家的断句功夫哦。比如:“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你是怎么读的?(引导学生古文要读得慢一些,才能读出它的韵味来)
(2)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引导:根据句意标出停顿线是我们读古文最常用的方法)
(3)指导学生画出全文长句中的停顿,并引导学生读古文时遇到停顿线不换气的朗读方法,这叫声断气连。
5.挑战升级:古文是古人写的文章,在古时候可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是后人根据它的意思加上去的。你能挑战去掉标点,读出节奏来吗?指名读,学生评价。
三、细读,读懂文意
过渡:同学们,《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要是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就太好呀。这篇小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1.出示“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示,既可以选择自学,也可以选择和同伴一起合作理解古文的意思。
2.全班展示,教师点拨(预设):
(1)我们发现古文中有些词语和现代的意思不一样。比如诸儿竞走中的“竞走”是争着跑过去的意思。“走”在古代多数为“跑”之意,你由此联想到哪个词语?哪个诗句?
(2)我们还发现:“之”在古文当中是个高频词,会反复出现,比如本文中就出现了三处,可是每处的意思却不一样。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吗?
遇到“一词多义”的现象,大家要结合上下文,根据具体语境去分析。
四、研读,讲好故事
过渡:同学们,老师最近想在我们班筹备一场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会,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要评选最会讲故事的“小达人”,你想不想胜出!那这节课,我们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来研究一下怎样讲好的故事吧?谁先来给老师出出主意吧?(学生畅谈)
1.是的,全文总共才49个字,我们想要把故事讲好,就得“加”细节。以句子举例“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加”什么细节呀?让我们先来慢慢地、细细地品读这句话。
2.说说看,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颗怎样的李子树?这颗李子树是这样地吸引人眼球,众小儿看到之后,每个人反应都一样,你看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他们说什么?可是王戎站在原地就是一动不动,他在想什么?你还观察到他脸上的微表情。(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想象)
3.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句话讲生动。追问:你发现怎样将这篇小古文讲生动?
(引导学生归纳:①将故事讲清楚;②通过想象加入细节描写;③通过讲故事人的语气、动作吸引观众)
4.看,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在大家讲故事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一个故事,多个版本”,你是怎样理解地?我们可以尝试以王戎、玩伴的口吻,还可以从这颗李子树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接下来,让我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把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绘声绘色起来吧。
5.出示互学要求,小组内合作练讲,教师巡视。
6.全班展讲,学生评价,教师点拨。
五、诵读,品悟形象
1.过渡:同学们,故事听得过瘾吗 那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你认为王戎是怎样的一个人?
2.总结:是的,王戎仅凭“多子折枝”这一现象,就推测出“此必苦李”的结果。以后遇到事情,我们可不能盲目跟风,要像王戎一样冷静观察、仔细思考。
3.让我们带着赞赏语气再来读一读古文吧。师生配乐朗读。(师生配合读)
4.背诵:在古代,读书是一种特别的仪式,摇头晃脑表达着对书的尊敬和敬畏。让我们也学着老祖宗的模样,闭目背诵吧。
5.同学们,小时候如此聪慧的王戎,他在成长过程中,他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去《世说新语》这本书中寻找答案。这本书除过王戎之外,记录了许多名人士族有趣的故事。鲁迅先生曾说它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大家赶紧阅读起来,为我们班级故事会做准备吧!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