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1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1.1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30 19: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章《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课题 生命的起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标分析 简述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位于第一课时,是生命的发生和发展这一单元中的思维起点,其核心内容是探究人类对生命起源这一问题所作出的思考、实验、及最后形成的学说,蕴含了对科学思维锻炼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至关重要,同时也将实验设计的几大原则进行了强化,所以本节意义重大。
学情分析 学生此时已经对神创论、宇宙生命论有一定的了解,对实验法的步骤和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有深入的了解。同时“生命是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是许多学生都曾思考过却未得到答案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本节内容十分期待。但本课时中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较多且复杂,学生很容易在实验部分感到枯燥难以理解,同时本课时中也有很多的理论,学生易混淆各个理论的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查阅收集不同文明各个时期与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讲述,并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自己对生命起源的看法,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提高人文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观看雷迪实验及巴斯德实验的视频和图解,分析并能归纳出两个实验的变量和结论,阐述生生论的主要内涵,感受科学家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通过观看生命诞生的视频资料及阅读教材P5-6的内容,找出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并描述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提高语言表达和科学思维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 画出不同文明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的图表,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出自己关于生命起源实验的设计。(目标一) 任务二 完成练习题1。(目标二) 任务三 用概念图展示出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理论,并完成练习2、3、4、5、6。(目标一、二、三)
6.学习活动(任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关于我们这些地球生物从哪里来从古至今人们都有诸多的遐想,先来看看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用神化故事来解释的。 播放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民族,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他古文明又是怎样解释生命起源的呢? 学生活动1 观看夸父追日及女娲造人的视频活动意图说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传统文化。环节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活动2 组织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请几个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分享对生命起源的看法和实验设计,最后对上台发言的小组进行评价。学生活动2 将课下查阅收集不同文明各个时期与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并画出不同文明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的图表,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出自己关于生命起源实验的设计。每个组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全班分享对生命起源的看法和实验设计。 活动意图说明:促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 环节三: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分析教师活动3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发现神话总是天马行空,要对生命起源进行科学的解释还是要用实验的方式,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科学家是怎样设计实验的。 播放视频 点拨:雷迪实验前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两个实验的变量均为“有无外来生命”,都能得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的生生论。巴斯德实验中用“S”形瓶颈既可以使空气进入又能防止外来微生物进入瓶内。 生生论认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2。学生活动3 观看雷迪实验及巴斯德实验的视频和图解,分析并能归纳出两个实验的变量和结论,及实验设计的细节。 思考在雷迪实验前人们如何解释生命的起源? 思考雷迪实验设计的变量是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雷迪实验中新鲜的或煮熟的肉为什么会变成腐肉? 雷迪实验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思考巴斯德实验设计的变量是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巴斯德实验中为什么用“S”形瓶颈?有什么好处? 思考两个实验的出的结论与自然发生论有什么不同? 阐述“生生论”的主要内涵。 阐述“自然发生论”和“生生论”的主要内涵及“生生论”和“自然发生论”的差别。活动意图说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学会对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感受科学家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环节三:化学进化论和米勒实验教师活动4 既然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那地球上的最早的生命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找一找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目前绝大多数的人相信的是化学进化论。 播放生命诞生的视频资料,结合教材P5的内容,找出原始地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的条件及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点拨:化学进化论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在原始大气中形成有机小分子,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 PPT演示米勒实验并进行分析。学生活动4 阅读教材P4的内容,找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 观看生命诞生的视频资料,结合教材P5的内容找出原始地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的条件。 思考原始地球的环境是怎样的? 生命形成过程中必要的无机小分子有哪些 有机小分子在哪里形成? 原始生命在哪里形成? 用自己的话描述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思考米勒实验中的电极和沸水分别模拟了什么? 米勒实验验证了化学进化的哪一步? 活动意图说明:提高文字阅读能力,分析实验的能力,锻炼科学思维。环节四:结束新课请同学们用概念图展示出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理论,并完成练习3、4、5。 用概念图展示出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理论,并完成练习4、5。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神创论 自然发生论 生命的起源学说 生生论:雷迪实验、巴斯德实验 化学进化论: 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 原始生命 宇宙生命论 米勒实验证明 (场所:原始海洋)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选择题 1.《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一切。上帝第一天创造天地,第二天创造空气,第三天创造草木、菜蔬,第四天创造昼夜,第五天创造鸟兽鱼虫,第六天创造人。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下列哪一项的科学依据最充分( ) A. 上帝创造的 B. 女娲捏泥造人 C. 腐肉生蛆,腐草生萤 D. 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的 2.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代海洋还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 B. 原始大气中有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D. 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是一种多肽,中国是第一个合成人工牛胰岛素的国家,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 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 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D. 从原始生命发展成单细胞生命 二、简答题 4.初二年级三班同学小丽模仿意大利医生弗朗西斯克 雷迪关于腐肉能生蛆的实验,做了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1)在这组实验中,他在两个瓶子里放进相同的新鲜肉块,甲瓶瓶口用纱布封起来了,乙瓶瓶口没有封起来,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过了几天,敞口的、苍蝇能自由出入的乙瓶中的肉长出了蛆;而用纱布封起来了的甲瓶,却没有长出蛆来.他由此得出结论:______. (3)由此可以看出,雷迪的实验大大动摇了______论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 5.蓝藻是蓝藻界蓝藻门原核生物,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距今35~33亿年前,是公认的早期生命体,如图蓝藻这样的原始单细胞生物诞生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空气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 (2)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3)原始生命诞生于 。 (4)美国学者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如图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拓展延伸:在假期中模拟雷迪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内容可以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一堂跨学科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课。但是本节课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准备,在课堂内需要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米勒实验较难理解,可以在以后的授课中制作出实验的模型。
《生命的起源》作业设计
【课标要求】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收集不同文明各个时期与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讲述,并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自己对生命起源的看法,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提高人文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
(2)通过观看雷迪实验及巴斯德实验的视频和图解,分析并能归纳出两个实验的变量和结论阐述生生论的主要内涵,感受科学家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教材P4-6的内容,观看生命诞生的视频资料,找出与原始生命相关的要素,并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化学进化论和宇宙生命论,提高语言表达和科学思维能力。
【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1: 能画出不同文明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的图表,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出自己关于生命起源实验的设计。
作业目标2: 能描述并用概念图展示出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理论。
【情境类型】
科学探究类
【必备知识】
对照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生命起源的过程
1.《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一切。上帝第一天创造天地,第二天创造空气,第三天创造草木、菜蔬,第四天创造昼夜,第五天创造鸟兽鱼虫,第六天创造人。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下列哪一项的科学依据最充分( )
A. 上帝创造的
B. 女娲捏泥造人
C. 腐肉生蛆,腐草生萤
D. 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的
2.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代海洋还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
B. 原始大气中有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D. 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是一种多肽,中国是第一个合成人工牛胰岛素的国家,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 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 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D. 从原始生命发展成单细胞生命
4.初二年级三班同学小丽模仿意大利医生弗朗西斯克 雷迪关于腐肉能生蛆的实验,做了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1)在这组实验中,他在两个瓶子里放进相同的新鲜肉块,甲瓶瓶口用纱布封起来了,乙瓶瓶口没有封起来,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过了几天,敞口的、苍蝇能自由出入的乙瓶中的肉长出了蛆;而用纱布封起来了的甲瓶,却没有长出蛆来.他由此得出结论:______.
(3)由此可以看出,雷迪的实验大大动摇了______论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
5.蓝藻是蓝藻界蓝藻门原核生物,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距今35~33亿年前,是公认的早期生命体,如图蓝藻这样的原始单细胞生物诞生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空气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
(2)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3)原始生命诞生于 。
(4)美国学者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如图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6.实践题:在假期中模拟雷迪实验,并用照片、视频记录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
1.D 2.C 3.B
4.(1)设置对照;苍蝇; (2)腐肉不能生蛆; (3)自然发生论.
5.(1)氧气; (2)B、C、D (3)原始海洋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