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理想的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苏教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理想的家园
主题概述 本单元以“理想的家园”为主题,将“家园”分解为水域、空气、生物、土地等四个方面,将“理想的”相应地具象为洁净的、清新的、多样的、健康的四个具体的标准,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分到合地去研究,最终建立整体性的认知。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人类活动与环境 二、学习内容: 11.3.4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11.3.5关注野生动物和濒危植物的保护,拒绝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贸易,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学业要求: (1)知道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能结合身边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 (3)能设计探究计划或项目研究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了解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濒危动植物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材分析 本单元将“理想的家园”这一话题分成水域、空气、生物和土地等四个维度来讨论,就构成了《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多样的生物》《健康的土地》四课,相当于将一个大的问题一分为四,分头研究。因此,这四课从逻辑结构来看呈并列关系。这样的“分”当然还需要一个“合”,这就是在最后一课中,融合四个维度,引导学生从上述四个方面结构化地考察地球家园的环境保护问题,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构想理想的家园,体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经历了整个小学阶段关于水、空气、动植物、土壤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知识的学习后,是时候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去讨论怎样建设理想的家园这样较为复杂的问题了。但是,对这一复杂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多维度进行梳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知道理想的家园是洁净的、清新的、多样的、健康的。 二、科学思维 (1)通过阅读、调查、制作模型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问题场景,分析问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与既有做法相比较,拿出解决方案。 (2)运用分析性思维去探究原因、理解危害;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人类在环境保护上的得与失、功与过,应该担负的责任;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共同寻找治理环境污染的办法。 三、探究实践 (1)指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域、空气、生物、土地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2)列举雾霾、污水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3) 理解人类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举例说出一些常见的环境保护举措。 (4)对建设理想的家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四、态度责任 只有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理想的家园才能成为现实。
单元结构化活动 (
多样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制作
生物多样性卡片
物种消失影响
生物变少原因与对策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
洁净的水域
水域
污染原因危害
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怎样进入水域
调查水域污染与治理
清新的空气
空气环境重要性
雾
霾
现象与危害
检测空气污染
净化空气做法
健康的土地
理想的家园
土地健康重要性
垃圾处理意义
保护土地做法
构想理想家园
)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理想的家园》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实验洁净的水域(1)通过讨论,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区别洁净的水域和受到污染的水域。 (2) 能指出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举例说明被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3) 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 (4)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概括人们治理水域污染的方法。(1)讨论造成水 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2)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 (3)阅 读 资 料, 分析滇池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法。 (4)调查身边水域 污染情况,了解治 理方法。(1)认识到治理水域污染的重要性,归纳概括其主要方法。 (2)在水域污染的原因与治理方法之间建立联系。 1实验清新的空气 (1)通过正反例对比,描述清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指出污浊的空气有 什么危害。 (2)通过阅读资料指出雾霾是什么,针对雾霾的特点制定3~5条对策。 (3)通过检测空气污染物的实验,判断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1)通过讨论,指 出空气环境对生 物的重要性。 (2)阅 读 资 料,了解雾霾现象及其危害。 (3)通过实验检测 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 (4)通过讨论,指 出我们可以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1)认识到保持空气环境清新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根据雾霾的特点提出应对之策。2实验多样的生物 (1)通过对鸟喙的观察与比较,说明同类生物的多样性对该类生物延续的意义。 (2) 通过制作卡片,举例说出同一生态环境下的不同类生物之间以及同 类生物之间的差异。 (3)通过研究消失的动物,解释物种消失会造成哪些影响。 (4)通过讨论生物变少的原因,概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做法。(1)通过讨论,认 识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2)制作卡片,指 出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 (3)阅读资料,理 解物种消失所造成的影响。 (4)通过讨论,指 出生物变少的原因及其对策。(1)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理解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延续。2讨论健康的土地(1)通过正反例对比,举出3~5个例子说明土地健康对生物、对人类的重 要性。 (2)通过资料学习,指出部分国家在垃圾治理上比较有效的做法。 (3)考察生产和生活,举例说明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4)通过玩“家园”转盘、画图等活动,完整地归纳概括理想家园的样子。(1)读 图, 了解土地健康的重要性。 (2)阅读资料,了 解垃圾治理对土地保护的意义。 (3)通过讨论,指出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4)通过游戏及绘画活动,构想并描绘理想家园。(1)认识到保护土地健康的重要性。 (2)综合考虑水、空气、土地、生物四方面因素,描述心中的理想 家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6《健康的土地》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知道健康土地与生物和人类息息相关。
2.科学思维:
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式获取健康土地更多信息。
3.探究实践:
(1)通过正反例对比,说明土地健康对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通过资料学习,指出部分国家在垃圾治理上比较有效的做法。
(3)考察生产和生活,举例说明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4)通过玩“家园”转盘、画图等活动,归纳概括理想家园的样子。
4.态度责任:
树立保护健康土地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保护土地健康的重要性。
难点:综合考虑水、空气、土地、生物四方面因素,描述心中的理想。
家园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垃圾治理 能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垃圾治理对土地保护的意义 能 基本能 不能
保护土地 能知道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能提出减少厨余垃圾合理化建议 能 基本能 不能
描绘理想家园 能分析水、空气、地、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能描绘理想家园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观察这两块土地上生物的生长状态有什么不同? 明确:健康土地上的生物生长旺盛,被污染的土地上的庄稼枯死。 2. 被污染的土地,为什么庄稼不能生长? 明确:受污染的土地,板结、沙化、贫瘠,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只有健康的土地才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稳定的生产力以及足够的肥力以保持服务功能。 3.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土地为生物提供了约30% 的栖息地。请问:剩余70%的栖息地是谁为生物提供? 明确:海洋(海洋约占地球表面70%) 4. 为什么说栖息地的健康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健康息息相关,也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明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被污染的土地中的有害物质会被水携带进入植物体内,危害植物健康。人吃了被污染的植物也会生病,甚至有生命危险。 通过对比健康的土地与被污染的土地,认识到土地健康的重要性。 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读图了解土地健康对生物及人类的重要性。
(二)探究活动 一、评价活动一:垃圾治理 1.垃圾治理是全球性难题,威胁着土地的健康。人们常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 学生观看垃圾填埋视频。 2. 垃圾治理与土地保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垃圾填埋有利于土地保护吗? 学生阅读资料回答:少量的垃圾填埋进土地里,短期内并不会对土地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长年累月地填埋,土地就会不堪重负。 3. 目前,大量垃圾围城,如何治理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问题。各国已经探索出哪些好的垃圾处理方法? 学生阅读资料后回答: (1)执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 (2)垃圾减量 (3)发展垃圾发电技术 二、活动评价二:保护土地 (一)我们能做些什么 1.什么是土地污染?造成土地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2.保护土地,人人有责。我们应该减少厨余垃圾、杜绝垃圾中的化学污染、枯枝落叶粉碎后做成肥料、减少垃圾填埋。如果土壤遭到破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学生做活动手册。明确: (二)调查 厨余垃圾通常有粉碎直排、填埋、肥料化处理、饲料化处理、能源化处理等方法。当采用填埋的方法处理时,减少厨余垃圾的量就能起到保护土地的作用。 组织学生开展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 1.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开展研究: (1)调查学校午餐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有多少。 (2)分析厨余垃圾产生的原因,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 (3)根据你的研究,制订一个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方案。 2.温馨提示 调查厨余垃圾量,至少要连续调查一星期,取平均值。因为每天饭菜不同,学生的喜好程度也不同,导致每天的厨余垃圾量会有差异。 3. 学校午餐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调查分析表 三、活动评价三:描绘理想家园 1.旋转转盘,将任意两个因素联系起来,说一说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教师小结:在同一个环境中,只有水、空气、土地和生物等因素都是健康的,相互影响,才能建立起良性关系,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2. 综合考虑水、空气、土地、生物等各方面因素,说一说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后填写活动手册。 3. 绘制一幅图,包含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多样的生物和健康的土地。 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绘制。 活动一: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垃圾治理对于土地保护的意义。 活动二:带领学生进入更广泛的生活情境,提出保护土地的切实可行的做法,以“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 为例,让学生经历调查、分析、制订方案的过程。 活动三:通过玩“家园”转盘游戏,让学生综合本单元讨论的各方面因素——水、空气、土地、生物等,概括地构想理想家园的样貌。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垃圾治理对土地保护的意义。 活动二:考查学生能否知道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能否提出减少厨余垃圾合理化建议。 活动三:考查学生能否分析水、空气、土地、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能否描绘理想家园。
(三)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健康土地与生物和人类息息相关,理想的家园离不开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生物的多样性和土地的健康。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不健康的土地一般表现为板结、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2)垃圾治理与土地保护都是全球性难题。垃圾治理非常好的做法有执行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发展______________技术等。
(3)长期以来,人们处理垃圾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长年累月地填埋垃圾不会对土地造成影响。( )
(2)把垃圾填埋进土地中既不会占用地方和空间,也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
(3)水污染不会影响土地的健康。( )
(4)我们是垃圾的受害者,也是垃圾的制造者,更应该是垃圾的治理者。( )
(5)水污染和土地污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
3.选择题
(1)我们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有( )。
A.粉碎直排 B.填埋 C. 肥料化处理
D.饲料化处理 E.能源化处理 F.以上都是
(2)长期以来,人们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这种方法( )。
A.科学环保 B.污染了土地 C.增加了土壤肥力
【综合实践类作业】
你对建设美好家园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1.(1)沙化 贫瘠 (2)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减量 垃圾发电 (3)填埋
2.(1) (2) (3) (4)√ (5)√
3.(1)F (2)B
七、板书设计
健康的土地 水域:清洁 理想家园 空气:清新 生物:多样性 土地:健康
八、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健康这一重要话题,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了土地的健康,将这一话题作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讨论。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健康的土地与被污染的土地,认识到土地健康的重要性。活动二,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垃圾治理对于土地保护的意义。活动三,带领学生进入更广泛的生活情境,提出保护土地的切实可行的做法,以“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为例,让学生经历调查、分析、制订方案的过程。活动四,通过玩“家园”转盘游戏,让学生综合本单元讨论的各方面因素——水、空气、土地、生物等,概括地构想理想家园的样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健康的土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新知讲解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9
目录
03
核心素养目标
04
新知导入
01
02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以“理想的家园”为主题,将“家园”分解为水域、空气、生物、土地等四个方面,将“理想的”相应地具象为洁净的、清新的、多样的、健康的四个具体的标准,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分到合地去研究,最终建立整体性的认知。
单元教学结构图
健康的土地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
理想的家园
清洁的水域
清新的空气
多样的生物
水域污染原因危害
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怎样进入水域
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制作生物多样性卡片
物种消失影响
空气环境重要性
雾霾现象与危害
检测空气污染
净化空气做法
土地健康重要性
垃圾处理意义
保护土地做法
调查水域污染与治理
生物变少原因与对策
构想理想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知道健康土地与生物和人类息息相关。
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式获取健康土地更多信息。
(1)通过正反例对比,说明土地健康对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通过资料学习,指出部分国家在垃圾治理上比较有效的做法。
(3)考察生产和生活,举例说明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4)通过玩“家园”转盘、画图等活动,归纳概括理想家园的样子。
树立保护健康土地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新知导入
观察这两块土地上生物的生长状态有什么不同?
生长旺盛
庄稼枯死
新知导入
被污染的土地,为什么庄稼不能生长?
受污染的土地,板结、沙化、贫瘠,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只有健康的土地才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稳定的生产力以及足够的肥力以保持服务功能。
海 洋
新知讲解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土地为生物提供了约30% 的栖息地。
请问:剩余70%的栖息地是谁为生物提供?
新知导入
为什么说栖息地的健康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健康息息相关,也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被污染的土地中的有害物质会被水携带进入植物体内,危害植物健康。人吃了被污染的植物也会生病,甚至有生命危险。
新知讲解
活动1:垃圾治理
垃圾治理是全球性难题,威胁着土地的健康。人们常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
新知讲解
少量的垃圾填埋进土地里,短期内并不会对土地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长年累月地填埋,土地就会不堪重负。
垃圾治理与土地保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垃圾填埋有利于土地保护吗?
活动1:垃圾治理
新知讲解
目前,大量垃圾围城,如何治理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问题。各国已经探索出哪些好的垃圾处理方法?
(1)执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
(2)垃圾减量
(3)发展垃圾发电技术
活动1:垃圾治理
新知讲解
什么是土地污染?造成土地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2:保护土地
新知讲解
活动2:保护土地
保护土地
,人人有责
新知讲解
活动2:保护土地
如果土壤遭到破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新知讲解
活动2:保护土地
厨余垃圾通常有粉碎直排、填埋、肥料化处理、饲料化处理、能源化处理等方法。当采用填埋的方法处理时,减少厨余垃圾的量就能起到保护土地的作用。
开展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
你可以按以下步骤开展研究:
1. 调查学校午餐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有多少。
2. 分析厨余垃圾产生的原因,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
3. 根据你的研究,制订一个学校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行动方案。
新知讲解
调查厨余垃圾量,至少要连续调查一星期,取平均值。因为每天饭菜不同,学生的喜好程度也不同,导致每天的厨余垃圾量会有差异。
活动2:保护土地
新知讲解
活动2:保护土地
学校午餐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调查分析表
午餐厨余垃圾平均值
厨余垃圾产生原因 可以是合理的
可以避免的
减少厨余垃圾方案
2桶
1.食堂饭菜品种要多,尽量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2.学生提前报餐,食堂根据报餐情况进行配置
3.学生不应挑食、偏食
4.吃多少,打多少
盛多了,吃不了
不合口味
新知讲解
活动3:描绘理想家园
旋转转盘,将任意两个因素联系起来,说一说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水和空气
水和生物
水和土地
空气和生物
空气和土地
生物和土地
空气中水份少,水无法循环
生物缺少会死亡
土地缺水会干旱
生物的生长需要空气
空气会给土地带来雨水
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给予的养分
在同一个环境中,只有水、空气、土地和生物等因素都是健康的,相互影响,才能建立起良性关系,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新知讲解
活动3:描绘理想家园
综合考虑水、空气、土地、生物等各方面因素,说一说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洁净、清澈,生活着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
清新舒适,
蓝天白云
生物多样,
各居其所
土壤肥沃,适宜植物生长
新知讲解
活动3:描绘理想家园
绘制一幅图,包含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多样的生物和健康的土地。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不健康的土地一般表现为板结、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2)垃圾治理与土地保护都是全球性难题。垃圾治理非常好的做法有执行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发展______________技术等。
(3)长期以来,人们处理垃圾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沙化
贫瘠
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减量
垃圾发电
填埋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长年累月地填埋垃圾不会对土地造成影响。( )
(2)把垃圾填埋进土地中既不会占用地方和空间,也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
(3)水污染不会影响土地的健康。( )
(4)我们是垃圾的受害者,也是垃圾的制造者,更应该是垃圾的治理者。( )
(5)水污染和土地污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
√
√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我们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有( )。
A.粉碎直排 B.填埋 C. 肥料化处理
D.饲料化处理 E.能源化处理 F.以上都是
(2)长期以来,人们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这种方法( )。
A.科学环保 B.污染了土地 C.增加了土壤肥力
F
B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健康土地与生物和人类息息相关,理想的家园离不开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生物的多样性和土地的健康。
板书设计
健康的土地
理想家园
水域:洁净
空气:清新
生物:多样
土地:健康
作业布置
你对建设美好家园有什么建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