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2 16: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生,山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作品很多都与医生这个职业有关,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红处方》。2007年,毕淑敏以364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红处方》剖析了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吸毒者的内心世界。同时,讴歌了为理想而献身的戒毒战士,并指出了戒毒事业的艰难与伟大,也通过各种各样的吸毒者的形象,分析了吸毒的原因,揭示人性弱点以及吸毒引发的社会悲剧,从而激励鼓舞着善良的人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与情感的人物,她不仅外表清秀端庄落落大方,而且医疗水平高超,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对社会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患者是一群从精神到行为都发生了畸变的病态人,他们以毫不掩饰的方式表现着人性的弱点和迷惘,将野蛮与兽性带入医院。 作品重点刻画的庄羽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吸毒者,她从小被溺爱,经不起风霜,一步步学坏。她喜欢尝试,喜欢冒险,喜欢与众不同。她没想到毒品的威力如此巨大,庄羽如此不服输的人,还是输了。是她人性中荒谬的一面导致她瞬间错误的选择,是她人性中的弱点,使她无法摆脱毒品的纠缠,直到被逼到死亡的大门仍在罪恶的泥藻中沉沦下去,最终成为一个“又毒又辣”的吸毒者。如果说她离开戒毒医院,她对戒毒医院里以简方宁院长为代表的医务人员忘我的辛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充满温暖的理解和同情还能从中涌出那么一点感激之情,还有一点人性的话,那么,当她复吸之后,她仅有的一点人性已丧失,毒品煽起了隐藏在她身上的妒忌,自私、敌意、暗算、恼恨、冷酷……吸毒者在无可救药时的极端自私,极端残忍,在庄羽身上可以说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在她即将毁灭之际,还要挖空心思想出一条毒计来陷害一个曾经全力救治她的人,竟然向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下了无情的毒手,送上一幅涂有毒品“七号”名为《白色和谐》的油画。将一个善良、美丽富有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女医生残酷地毁灭了。
沈若鱼 范青稞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
1
、自惭形秽
(hu
ì
)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
愧。
?
2
、襟(
j
ī
n
)怀:胸襟;胸怀;心胸。
?
3
、广袤(
m
à
o
):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
,
南北的长度为袤。
?
4
、驰骋(
ch
ě
ng
):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
5
、坍(
t
ā
n
)塌
:
崩塌。
?
6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
1
、自惭形秽
(hu
ì
)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
愧。
?
2
、襟(
j
ī
n
)怀:胸襟;胸怀;心胸。
?
3
、广袤(
m
à
o
):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
,
南北的长度为袤。
?
4
、驰骋(
ch
ě
ng
):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
5
、坍(
t
ā
n
)塌
:
崩塌。
?
6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
1
、自惭形秽
(hu
ì
)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
愧。
?
2
、襟(
j
ī
n
)怀:胸襟;胸怀;心胸。
?
3
、广袤(
m
à
o
):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
,
南北的长度为袤。
?
4
、驰骋(
ch
ě
ng
):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
5
、坍(
t
ā
n
)塌
:
崩塌。
?
6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 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1、自惭形秽(huì):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襟(jīn)怀:胸襟;胸怀;心胸。?
3、广袤(mào):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4、驰骋(chěng):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5、坍(tān)塌:崩塌。?
6、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第一部分( 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 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 7-8 ):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 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 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 明确: 爱和恨
打扫
让心中充满爱(健康的小屋)
?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 4.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章,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
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5.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 明确:事业
???????? ? 自我寻找
????????? 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
(努力向上的小屋)
? “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要干一番大事业,如何寻找。
王国维的《三境界》能给我们启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一境界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第二境界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第三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所以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努力!努力了,我们容易找到合适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所以努力是关键,而“空谈雄心壮志”、“等待一鸣惊人”是不可取的。所以对待我们的学习、事业要认真、努力,乐于其中。 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 ? 明确:自身
????????? 思考
??????? 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
?三读课文,赏析三间精神小屋 (一)赏析第一间精神小屋
1 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2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二)赏析第二间精神小屋
1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2 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三)赏析第三间精神小屋
1 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2 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3 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4 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四读课文,质疑探究(一)理清逻辑
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读课文,质疑探究(二)欣赏构思
【任务】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讨论】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鉴赏语言
1 深刻的思想要靠灵动的语言传达,有人评价毕淑敏的语言“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似有一种贵族气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2 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四读课文,质疑探究读后反思:
?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存放适当的空间?对于我们在课内课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有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
?明确:
1、修辞手法(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 2、成语、词语的运用1、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自然段。
2、比较阅读《精神的三间小屋》与《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看有何异同。
3、拓展讨论:你认同毕淑敏的“精神小屋”吗?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课堂小结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细腻。 课堂小结1、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布置作业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毕淑敏《造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的《三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