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0 20: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下《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结合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教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一是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二是从人物神态的一系列变化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提供了三组例句,要求学生在体会人物的内心后,选择一种情景仿写,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第一组例句选自《青山处处埋忠骨》,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毛主席内心的悲痛;第二组例句选自《黄继光》,通过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黄继光的英勇无畏;第三组例句选自《小岛》,通过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将军内心的感动。例句后给出了三个日常生活情景,供学生选择仿写。第二题提供了两个例句,要求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仿说,意在让学生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人物的状态,增强表达效果。第一个例句选自《军神》,写沃克医生手术时不同于以往的紧张状态;第二个例句写这件事令“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一笑而过。两个例句都以人物平时的表现作铺垫,重点描写人物此时非同寻常的表现.突显了当下人物状态的不一般。
“书写提示”从标题和作者的书写位置要醒目、段落要分明两个方面提示了书写要点,是全套教材第一次从篇的角度对书写提出要求,意在让学生学习规范书写整篇文章。教材提供了用楷体抄录的刘湛秋的散文诗《帆》,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标题和作者占起首两行并各自居中,位置醒目;每段的开头都空了两格,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段落;字距比较均匀。整篇作品书写规范,整齐美观。
“日积月累”编排了两首唐诗。第一首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诗的大意是:放眼望去,黄河仿佛伸人了远方的白云之中,四下只有一片孤城和万仞山峰。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呢 即使是春风也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全诗先由山川的雄阔苍凉起笔,描绘出边塞的景色特点,继而说《折杨柳》这一伤别的曲调由羌笛吹出,格外增加了征夫的离愁,蕴含无限的乡思,最后笔锋一转,说玉门关地处遥远,就连春风都吹不到这里,暗指边塞苦寒,将士生活艰苦,表达了成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情,悲凉中又有慷慨之气。第二首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的大意是:朋友要离开此地,在美好的春季的往扬州了。朋友乘坐的那一叶小舟驶得越来越远,最后只见长江蜿蜒地流向远方。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既点明了送行之地和友人的目的地,又说明了季节特征,后两句则巧妙地把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融入景色描写之中.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既是朋友离开时所走的道路,也是诗人送别朋友时目光的追随之处,更暗指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潮起伏。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选择一种情景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写。
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写法的表达效果,并仿照例句说一说句子。
4.了解横格书写篇章的规范,并能照着作品写一写。
5.学习《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中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选择一种情景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写;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写法的表达效果,并仿照例句说一说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
1.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
2.回顾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清贫》中的相关典型片段,加深对这一阅读方法的领会。
第二板块 词句段运用(一)
1.读一读教材中呈现的几个例句,说一说分别出自哪篇课文。
2.再次体会这几个语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内心。
句一表现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内心,句二表现了黄继光坚决请战的内心,句三表现了将军心疼战士的内心。
3.选择一种情景,联系生活经验进行仿写。课件中呈现的三个示例,供学生仿写时参考借鉴。
4.交流分享学生仿写的片段,进行点评。
第三板块 词句段运用(二)
1.出示教材中的例句,读一读,说说这两个语句运用了什么写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小结:这两个语句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突出了人物当时不同寻常的内心状态。
2.照样子说一说,要求说出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提示:说句子时,可以用上表示对比的词语,比如“一向……这次却……”“平时……可是……”等。
第四板块 书写提示
1.出示教材中的书写作品,指出:这是横格书写的一篇文章。仔细观察,横格书写篇章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自由交流之后,归纳:
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段落要分明,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
字的大小要匀称。
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
2.学生在横格练习本上,仿照着临写这幅作品。
3.交流,反馈,拍照上传,评价学生完成的书写作品。
第五板块 日积月累
(一)学习《凉州词》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古诗《从军行》,读一读。
2.关注诗中的“孤城遥望玉门关”句,引出王之涣的《凉州词》,了解诗人王之涣,回忆他写的《登鹳雀楼》(已学过)。
3.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凉州词》,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4.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你会想到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边塞的环境?(苍凉、凄凉、荒芜……)
5.品味诗的前两句,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看到的画面。
6.品味诗的后两句,联系补充的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突出了边塞怎样的环境?
羌笛:古代羌族人民所吹的笛子。
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
7.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这个地方是如此荒凉,但是诗中却说“羌笛何须怨杨柳”,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环境再恶劣,将士们也要守卫边塞,保卫国家)
8.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古诗,了解黄鹤楼。
2.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3.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事情。
4.出示图片,说说“烟花三月”的扬州是什么样子的。
5.读一读诗的后两句,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李白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依依不舍、有几分孤独和失落)
6.欣赏一段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视频,了解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
李白和高适前往孟浩然的家乡襄阳拜访,哪知道孟浩然已经离开了家乡,要前往扬州。李白和高适一路追赶孟浩然,最后感到黄鹤楼的时候,孟浩然下扬州的船已经开了,李白只能远远地望着……
7.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